
| 一、教材分析(内容包括:教材编排体系、全套教材特点、本册教材的内容结构及特点、教材重难点、单元教材分析及学习本册教材的基础及学完本册教材应达到的水平等) |
| 三年级学生在动作的协调性方面,骨骼肌有了一定的发展 ,因而运动感觉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对简单的动作有所控制,动作的精确性、灵巧性进一步增强。 心理发展特征:能够比较概括地、灵活地掌握左右概念。在老师的帮助下,逐渐学会比较、分析、观察事物的特点,发现各部分的关系及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社会交往的特征:学生与同伴交往的时机更多,交往形式开始变得较为复杂,在与同伴交往中传递信息的技能进一步增强,学生更善于协调与其他同学的活动,越来越关注同龄群体的评价、赞同和指导。 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结合本地区、本学校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场地设备条件,选择确定学年教学内容和各项教材的时数比例。确定教学内容时数比例必须要符合健身性、实践性、兴趣性、灵活性和综合性原则。本册教材体育保健常识10时数,走和跑共10时数,跳跃5时数,投掷6时数,滚翻与平衡5时数,小球类6时数,基本体操4时数,乡土体育5时数,选学内容12时数。 |
| 二、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内容,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提出本学期应达到的教学目标) |
| 知识技能 1、运动参与学习领域:乐于学习和展示简单的运动动作,向同伴展示学会的简单运动动作,向家人展示学会的运动动作。 2、运动技能学习领域:说出所做的简单运动动作的术语;会做简单的组合动作;做出多项球类运动的简单组合动作;做出体操的简单组合动作;做出武术的简单动作。 3、身体健康学习领域:知道如何在运动中避免危险;基本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发展灵敏和平衡能力;描述身体特征。 4、心理健康学习领域:体验体育活动中的心理感受;观察并说出同伴在体育活动中的情绪表现,在一定的困难条件下进行体育活动。 5、社会适应学习领域:体验并说出个人在参加团队游戏时的感受;知道在集体性体育活动中如何与他人合作;与他人完成体育活动任务。 过程方法 1.教师要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学习活动,自觉学习先进的课改理念,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积极钻研教材、教法、学法。 2.构建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能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会知识体育知识和基本技能。 3.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 4.重视体育活动的开展,做到有计划、有训练、有检测,切实搞好各项各种体育活动。 5.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抗疾病能力,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创新教法,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体育器材和场地搞好教学。 2.注重对学生进行青春期的卫生教育,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3.注意学生各种运动能力的培养,通过多种活动、比赛发现并培养每名学生的特长,使每位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发展。 4.因材施教,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经常听取家长建议,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共同督促学生进步,解决训练与学习的矛盾。 |
| 周次 | 教学内容 | 目标要求 | 备注 |
1/3 | 舞蹈 | 1.乐意学习和展示单个武术动作或简单动作组合。 2.能完成单个武术动作或简单组合动作。 3.知道所做武术动作的俗语。 4.发展柔韧性、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5.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 |
4/5 | 篮球 | 1.认识篮球的特性。 2.培养对篮球活动的兴趣。 3.能做出简单的篮球组合动作。 4.培养一定合作意识和能力。 | |
6/7 | 武术 | 1.乐意学习和展示单个武术动作或简单动作组合。 2.能完成单个武术动作或简单组合动作。 3.知道说做武术动作的术语。 4.发展柔韧性、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5.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 |
8/10 | 速度性游戏 | 1.增强自我意识和集体意识。 2.学会与人交往,能自行处理体育和游戏活动中的一般问题。 3.体验并说出个人在参加团队游戏时的感受。 | |
11/12 | 体操 | 1.能说出体操简单组合动作的术语。 2.能做出制定的组合练习和创编。简单的组合练习 3.提高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4.加强合作意识、保护和帮助意识及能力。 | |
| 13/14 | 跳跃性练习 | 1.发展速度力量和弹跳力。 2.培养动作节奏感与空间感。 | |
| 15/16 | 平衡性练习 | 1发展平衡和协调性。 2.提高集中注意的能力。 | |
| 17/20 | 期末考查 | 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