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拟定者: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三年级全新教材,属部编版2018秋新编,新课改指引下的规律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在语文方面奠定基础。
(一)识认字250个,写字250个。
(二)掌握字的间架结构和书写规则。
(三)继续培养阅读的兴趣,培养经常阅读的习惯。在“自检”中,学生要自查、互查,交流阅读体会
(四)通过“语文天地”中设计的活动,创设写话的情境,使学生愿意写,有东西可写。
二、本册教材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一)识认字250个,写字250个。
(二)继续培养阅读的兴趣,培养经常阅读的习惯。在“自检”中,学生要自查、互查,交流阅读体会
(三)通过“语文天地”中设计的活动,创设写话的情境,使学生愿意写,有东西可写。
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识字能力。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难点:
(一)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三)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四)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练习复述课文。
(五)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做好读书笔记、读后感等。
三、各单元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 单元名称 | 教学目标 | 教学重点 | 教学难点 |
| 第一单元《课文》 | 引导学生学会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 体会和想象童年生活的美妙 | 热爱学习生活,积极向上。 |
| 第二单元《课文》 |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 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美丽 | 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能力; |
| 第三单元《课文》 | 培养想象能力 | 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蕴含的思想感情。 | 习作——我来编童话 |
| 第四单元《课文》 |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 体会课文蕴含的道理。 | 采用朗读、质疑、讨论、评价、想象的学习方式感悟道理。 |
| 第五单元《课文》 |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 体会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
| 第六单元《课文》 |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认识写字。 | 背诵默写古诗 |
| 第七单元《课文》 |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体会人与动物然的关系。 | 识字、写字、朗读、背诵、习作。 |
| 第八单元《课文》 |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会本课12个生字。 | 口语交际——请教。 |
教材编部本于2018年秋期正式使用,本册教材安排课文27篇。新教材框架结构: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设计单元主题。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学校生活、金秋时节、有趣的童话、策略单元:预测、习作单元:观察、祖国山河、美丽的大自然、美好品质。每个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每组由导语、两三篇精课课文、一篇略读课文、一个语文园地组成。
统编本教材更重视阅读,“精读”、“略读”和“课外阅读”并重,增添了“快乐读书吧”,让孩子愿读——会读——乐读。对三年级学生提出了两大能力要求:一是观察;二是想象。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形式多样,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富有童趣,语言规范,浅显易懂,插图精美,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口语交际等训练。
本册教材从内容上看,主要任务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和句子的理解。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词语的积累运用、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也是教学重点。难点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
习作内容包含广泛,人事景物都有涉及,纪实想象都有,叙事说理都有,叙述描写都有。同时,习作过程也会指导一些具体方法。在阅读和习作方面,统编本教材都更加重视“方法提炼、方法指导”,旨在使学生阅读写作能力螺旋上升。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统编本教材对学生的阅读习作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比如:三年级起就想象和纪实并重,且涵盖内容广泛,写作方法多样。
五、教学中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首先要重视朗读的指导。通过集体读、分组读、领读、男女学生对读、配乐朗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引导学生去感受、体验、思考,去领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进而通过阅读表达出来。
(二)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教学中既要注意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又要注意阶段目标之间的衔接与过渡,使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得到全面、准确的落实。
(三)习作教学本册课文共设计了8个习作练习:在交际的过程中,教师积极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去,善于发现学生交流过程中富有创意、充满童趣的精彩语言,注意语言准确使用。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由于学生处于作文的起步阶段,所以习作教学重在让学生敢于说,勇于表达想法。
六、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利用教学手段,积极引导、鼓励学生质疑,把学生引入问题的天地,让他们各抒己见,勤于质疑发问,在问题、求解答的过程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中年级语文教材中,课文内容丰富,并有一定的悬念,可以利用这一有利因素,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给学生创造情境,鼓励学生大胆去说。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学习,尊重学生,鼓励个性,让其有主人翁精神。
七、本期将要采用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教学手段。
(一)以读促悟,拓宽视野
利用智慧课堂平板,提前发布预习,让学生学会带着问题听讲,发布微视频,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利用参考书辅助理解,查资料,要让孩子养成上课认真听讲,并记下课堂笔记的习惯。上课时认真听讲,要积极发言,还要注意同学的发言,与老师形成互动,课后要认真复习,整理课堂笔记。重在复习巩固,多读,多记,让学生自主阅读,爱上阅读。
(二)读书笔记摘抄
词句训练是整个小学阶段的一个教学重点。进一步加强词句训练,更是本册阅读教学的重点,新编教材,阅读比重加大,那么平时阅读必不可少,重点在于平时的积累,包括好词佳句,名家名段、名篇,多摘抄,多背诵,拓展。
(三)语文重在积累,一要多读书,读好书,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二是要多积累,充实我们的“语文仓库”,三是多背诵,背诵出色课文,背诵出色诗文,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我们的语文知识,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我们的语文、人格素养;四是要多练习写作,从一段话到一篇文章,不论多少,只要坚持练习,总会有收获;最后一点,多动手写读书笔记也是学好语文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励学习。在教学实践中,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开始以浅显易懂的故事书吸引孩子的注意,由浅入深,逐步加深内容,阅读面广泛了,语文学起来很轻松。
(五)增强阅读能力,语文中不管是词语、成语、语法或修辞手法,都必须通过大量的阅读来提升,看得多了,自然用起来就可以文思如泉涌,不会感到用词匮乏。学好课本上的知识的同时多增加课外阅读。可以看一些散文、小说、诗歌之类的,培养自己的语感。当然,也不要于哪一种类的,可以多方面、全方位阅读。比如一些百科类的、科技类的等等,都可以尝试。
八、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多媒体课件、教辅资料、平板、生字卡片、卡纸。
九、教学进度安排表
| 周次 | 单元(内容) | 课时 | 测验时间 |
| 第1周 | 1《大青树下的小学》2《花的学校》 | 6 | |
| 第2周 | 3《不懂就问》口语交际习作 《语文园地一》4《古诗三首》 | 8 | |
| 第3周 |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6《秋天的雨》7《听听我的声音》 习作 | 8 | |
| 第4周 | 《语文园地八8《去年的树》9《那一定会很好》 | 8 | |
| 第5周 | 国庆 | 0 | |
| 第6周 | 10《在牛肚子里旅行》11《一块奶酪》习作 | 8 | |
| 第7周 | 语文园地 快乐读书吧12《总是倒不了的老屋》 | 8 | |
| 第8周 | 13《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14《不会叫的狗》口语交际 习作 | 8 | |
| 第9周 | 语文园地5 15《搭船的鸟》16《金色的草地》 | 8 | |
| 第10周 | 习作 17《古诗三首》18《富饶的西沙群岛》 19《海滨小城》20《美丽的小兴安岭》习作 | 8 | |
| 第11周 | 20《美丽的小兴安岭》期中考试 | 8 | |
| 第12周 | 习作 语文园地 | 8 | |
| 第13周 | 21 《大自然的声音》 22《父亲树林和鸟》 23《带刺的朋友》口语交际 | 8 | |
| 第14周 | 习作 语文园地7 24《司马光》 | 8 | |
| 第15周 | 25《掌声》26《灰雀》 27《手术台就是阵地》口语交际 | 8 | |
| 第16周 | 习作 25.《羿射九日》 《语文园地八》 | 8 | |
| 第17周 | 期末总复习 | 8 | |
| 第18周 | 期末总复习 | 8 | |
| 第19周 | 期末总复习 | 8 |
| 第20周 | 期末总复习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