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计学原理试卷及答案
(课程代码 0097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构成统计总体的每一个别事物,称为 C
A.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 C.总体单位 D.填报单位
2.对事物进行度量,最精确的计量尺度是A
A.定比尺度 B.定序尺度 C.定类尺度 D.定距尺度
3.《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对我国统计的调查方式做的概括中指出,调查方式的主体是C
A.统计报表 B.重点调查 C.经常性抽样调查 D.周期性普查
4.是非标志的成数p和q的取值范围是D
A.大于零 B.小于零 C.大于1 D.界于0和1之间
5.在经过排序的数列中位置居中的数值是A
A.中位数 B.众数 C.算术平均数 D.平均差
6.确定中位数的近似公式是A
A. B. C. D.
7.反映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变化总量的是B
A.时点指标 B.时期指标 C.动态指标 D.绝对指标
8.重置抽样与不重置抽样的抽样误差相比A
A.前者大 B.后者大 C.二者没有区别 D.二者的区别需要其他条件来判断
9.如果总体内各单位差异较大,也就是总体方差较大,则抽取的样本单位数A
A.多一些 B.少一些 C.可多可少 D.与总体各单位差异无关
10.进行抽样调查时,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受到一些可控因素的影响,下列属于可控因素的是D
A.样本数目 B.样本可能数目 C.总体单位数 D.样本容量
11.在12个单位中抽取4个,如果进行不重置抽样,样本可能数目M为B
A. B. C.12×4 D.
12.方差是各变量值对算术平均数的A
A.离差平方的平均数 B.离差平均数的平方根
C.离差平方平均数的平方根 D.离差平均数平方的平方根
13.估计标准误差是反映_____的指标。C
A.平均数代表性 B.相关关系 C.回归直线代表性 D.序时平均数代表性
14.次数分布可以形成一些典型的类型,并用曲线表示。其中,靠近极端值次数少而靠近中间值次数多的分布曲线是D
A.弧形分布曲线 B.U型分布曲线 C.J型分布曲线 D.钟型分布曲线
15.对动态数列各数值进行平均,反映各个不同时期平均水平的方法是A
A.序时平均数 B.算术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平均数指数
16.在时间数列中,反映事物在随时间变化而呈现较整齐波动现象的是B
A.长期趋势 B.季节变动 C.周期波动 D.不规则变动
17.在时间数列中起主要作用的构成成分是A
A.长期趋势 B.季节变动 C.周期波动 D.不规则变动
18.某地区GDP的环比增长速度2005年比2004年增长7%,2006年比2005年增长8%,则2004—2006年该地区GDP总增长(即定基增长速度)为C
A.0.56% B.15% C.15.56% D.56%
19.假定销售量已经变化到报告期水平时,反映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的公式是B
A. B. C. D.
20.如果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的物价指数为93%,则今年的1元钱相当于去年的C
A.0.93元 B.1.07元 C.1.075元 D.0.925元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 凯特勒所总结和融合的统计学的源头包括BCE
A.政治经济学 B.政治算术 C.国势学 D.古希腊数学 E. 概率论
22.用有名数表示的离散程度指标有ABCD
A.方差 B.极差 C.平均差 D.标准差E. 离散系数
23.以下属于描述集中趋势量的指标有AB
A.众数 B.几何平均数 C.样本容量 D.标准差 E. 样本可能数目
24.在回归分析中,对Y=a+Bx 描述正确的有ABDE
A.X和Y两个变量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B.X可假定为不是随机变量,是可控的
C.常数a是直线斜率,b为截距 D.b可以取正值,也可以取负值
E. b的含义为自变量增加一个单位,因变量的平均增加量
25.构成时间数列的主要成分包括ACDE
A.长期趋势 B.序时平均数 C.季节变动 D.不规则变动 E. 周期波动
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26. 统计是对事物数量特征进行分析的方法体系,统计的基本方法有大量观察法、数量对比法和归纳推断法。X 综合分析
27. 统计资料描述的是大量的、密集型事物的综合特征。这说明统计资料具有客观性。X 总体
28. 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权数”就是次数分布中的变量值。X次数或频率
29. 在抽样调查之前无法获知抽样误差。X可以计算和控制
30. 在回归分析中,不需要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X需要
31. 对于时点指标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可直接对各期指标数值求算术平均。X期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2.统计方法有哪些主要的应用场合?
解:1、搜集数据,对所研究对象的总体事实做出数量上的叙述说明;(2分)
2、对获得的总体事实进行时间、空间和属性等的比较;(1.5分)
3、探索总体事实的内在数量规律性。(1.5分)
33.什么是权数?它有什么作用?
解:权数是变量值重要程度的一个标度。其基本作用是用以表现它所对应的变量值在总体一般水平中所占的份额。权数越大,平均值越靠近它所对应的变量。
34.简述抽样误差及其影响因素。
解:抽样误差是指在抽样调查中,由于样本的代表性问题而引起的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绝对离差。
影响因素有四个:总体的变异程度;样本容量;抽样方法;(抽样的组织形式。
35.编制时间数列时,为了保证分析结果的科学性,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解:1、保证时期长短的可比性;(1分)
2、保证总体范围的可比性;(1分)
3、保证指标内容的可比性;(1分)
4、保证指标计算方法的可比性。(2分)
36.指数有什么作用?
解:1、可以反映复杂总体综合数量变动状况;(1分)
2、可以测定和分析总体变动中各个因素变动的影响方向、程度和绝对效果;(2分)
3、可以分析总体数量特征的长期变动趋势;(1分)
4、可以对经济现象进行综合评价。(1分)
五、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37、39小题各6分,第38小题13分,第40小题8分,共33分)
37.对某企业产品合格率进行抽样调查,根据经验,合格率为88%,本次调查要求误差不超过2%,概率保证程度为95.46%(t=2),问至少要抽多少件产品以形成样本?
解:已知p=0.88,,t=2
即 (2分)
(2分) 则n=1056 (2分)
38.10名男大学生的身高和体重资料如下:
| 大学生编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身高(cm)x | 165 | 180 | 166 | 175 | 172 | 181 | 169 | 179 | 175 | 168 |
| 体重(kg)y | 53 | 79 | 54 | 73 | 69 | 77 | 65 | 70 | 75 | 78 |
| x | y | xy | |
| 165 180 166 175 172 181 169 179 175 168 | 53 79 54 73 69 77 65 70 75 78 | 27225 32400 27556 30625 29584 32761 28561 32041 30625 28224 | 8745 14220 12775 11868 13937 10985 12530 13125 13104 |
| 1730 | 693 | 299602 | 120253 |
(5分,写出计算公式2分,计算出最后结果3分)
(5分,写出计算公式2分,计算出最后结果3分)
回归方程为 (3分)
39.某人以5万元为资本从事经营活动,一年后这笔钱增加了3万元,二年后总额增长到11万元,第三年比第二年增加了4万元,到第四年末他一共拥有资产18万元。计算他的财富在这几年间每年的增长速度,并计算增长速度的平均值,说明计算平均增长速度所使用方法的名称。(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解: (1分)
每年的增长速度 (1分)
每年的增长速度为
(1分)
平均增长速度 (1分)
(或平均增长速度 )
计算平均增长速度的方法是几何平均法。(2分)
40.三种商品的销售额及价格变动资料如下:
| 产品 | 商品销售额(万元) | 价格变动率(%) | |
| 基期 | 报告期 | ||
| 甲 乙 丙 | 600 400 200 | 650 420 250 | +3 -2 0 |
| 合计 | 1200 | 1320 | — |
(2)计算商品销售量总指数。(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解:(1)价格总指数
(2分)
(2分)
(2) (2分) =109.14% (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