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
(满分:100分 时间:35分钟)
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
1.(2018·黑龙江中考真题)如图,∠B=∠C=90°,M是BC的中点,DM平分∠ADC,且∠ADC=110°,则∠MAB=( )
A.30° B.35° C.45° D.60°
2.(2018·贵州中考真题)下列各图中a、b、c为三角形的边长,则甲、乙、丙三个三角形和左侧△ABC全等的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只有丙
3.(2018·江阴市暨阳中学初二月考)如图,已知,,下列哪个条件不能判定≌( )
A. B. C. D.
4.(2018·丹阳市云阳学校初二期末)如图,△ABC的顶点A、B、C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在格点F、G、H、I中选出一个点与点D、点E构成的三角形与△ABC全等,则符合条件的点共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2018·江苏中考真题)如图,,且.、是上两点,,.若,,,则的长为( )
A. B. C. D.
6.(2018·陕西高新一中初一期末)如图,大树AB与大数CD相距13m,小华从点B沿BC走向点C,行走一段时间后他到达点E,此时他仰望两棵大树的顶点A和D,两条视线的夹角正好为90°,且EA=ED.已知大树AB的高为5m,小华行走的速度为1m/s,小华行走到点E的时间是( )
A.13s B.8s C.6s D.5s
7.(2018·北京市第四十四中学初二期中)如图,已知△ABC的六个元素,则下列甲、乙、丙三个三角形中和△ABC全等的图形是( )
A.甲 B.乙与丙 C.丙 D.乙
8.(2017·上海市廊下中学初二期末)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是( )
A.两条直角边分别对应相等 B.两个锐角分别对应相等
C.一条直角边和斜边分别对应相等 D.一个锐角和一条斜边分别对应相等
9.(2017·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初二期中)小明不慎将一块三角形的玻璃碎成如图所示的四块(图中所标1、2、3、4),你认为将其中的哪一块带去,就能配一块与原来大小一样的三角形玻璃?应该带第_____块去,这利用了三角形全等中的_____原理( )
A.2;SAS B.4;SAS C.2;AAS D.4; ASA
10.(2017·丹阳市第三中学初二期中)如图是5×5的正方形网络,以点D,E为两个顶点作位置不同的格点三角形,使所作的格点三角形与△ABC全等,这样的格点三角形最多可以画出( )
A.8个 B.6个 C.4个 D.2个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1.(2018·富顺县北湖实验学校初二期末)如图,若AB=AC,BD=CD,∠B=20°,∠BDC=120°,则∠A=________.
12.(2017·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初二月考)如图,AD是△ABC中∠BAC的平分线,DE⊥AB于点E,S△ABC=7,DE=2,AB=4,则AC的长是______.
13.(2019·哈尔滨市萧红中学初一期末)如图,D是△ABC的边AB上一点, DF交AC于点E, DE=FE,FC∥AB,CF=5,BD=2,点C到直线AB的距离为9,△ABC面积为_________.
14.(2017·四川中考真题)△ABC中,AB=5,AC=3,AD是△ABC的中线,设AD长为m,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
15.(2019·内蒙古中考真题)下面三个命题:底边和顶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两边及其中一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斜边和斜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其中正确的命题的序号为_____.
三、解答题(共4小题,共计40分)
16.(2017·江苏中考真题)如图,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点E在AD上,∠BCE=∠ACD=90°,∠BAC=∠D,BC=CE.
(1)求证:AC=CD;
(2)若AC=AE,求∠DEC的度数.
17.(2018·湖北中考真题)如图,点E、F在BC上,BE=CF,AB=DC,∠B=∠C,AF与DE交于点G,求证:GE=GF.
18.(2017·山东中考真题)已知:如图,E,F为□ABCD对角线AC上的两点,且AE=CF,连接BE,DF,求证:BE=DF.
19.(2018·湖北中考真题)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E、F分别为DC、BC中点.
(1)求证:△ADE≌△ABF.
(2)求△AEF的面积.
参
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
1.(2018·黑龙江中考真题)如图,∠B=∠C=90°,M是BC的中点,DM平分∠ADC,且∠ADC=110°,则∠MAB=( )
A.30° B.35° C.45° D.60°
【答案】B
【分析】作MN⊥AD于N,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DAB,根据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得到∠MAB=∠DAB,计算即可.
【详解】作MN⊥AD于N,
∵∠B=∠C=90°,
∴AB∥CD,
∴∠DAB=180°﹣∠ADC=70°,
∵DM平分∠ADC,MN⊥AD,MC⊥CD,
∴MN=MC,
∵M是BC的中点,
∴MC=MB,
∴MN=MB,又MN⊥AD,MB⊥AB,
∴∠MAB=∠DAB=35°,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熟练掌握相关内容、正确添加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2.(2018·贵州中考真题)下列各图中a、b、c为三角形的边长,则甲、乙、丙三个三角形和左侧△ABC全等的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只有丙
【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得出乙和丙与△ABC全等,甲与△ABC不全等.
详解:乙和△ABC全等;理由如下:
在△ABC和图乙的三角形中,满足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SAS,
所以乙和△ABC全等;
在△ABC和图丙的三角形中,满足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AAS,
所以丙和△ABC全等;
不能判定甲与△ABC全等;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
3.(2018·江阴市暨阳中学初二月考)如图,已知,,下列哪个条件不能判定≌( )
A. B. C. D.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M=∠N,符合ASA,能判定△ABM≌△CDN;
B. AB=CD,符合SAS,能判定△ABM≌△CDN;
C.AM=CN,有SSA,不能判定△ABM≌△CDN;
D.AM∥CN,得出∠MAB=∠NCD,符合AAS,能判定△ABM≌△CDN.
故选C.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4.(2018·丹阳市云阳学校初二期末)如图,△ABC的顶点A、B、C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在格点F、G、H、I中选出一个点与点D、点E构成的三角形与△ABC全等,则符合条件的点共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解答即可.
详解:由图形可知:AB=,AC=3,BC=,GD=,DE=,GE=3,DI=3,EI=,所以G,I两点与点D、点E构成的三角形与△ABC全等.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关键是根据SSS证明全等三角形.
5.(2018·江苏中考真题)如图,,且.、是上两点,,.若,,,则的长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分析:
详解:如图,
∵AB⊥CD,CE⊥AD,
∴∠1=∠2,
又∵∠3=∠4,
∴180°-∠1-∠4=180°-∠2-∠3,
即∠A=∠C.
∵BF⊥AD,
∴∠CED=∠BFD=90°,
∵AB=CD,
∴△ABF≌△CDE,
∴AF=CE=a,ED=BF=b,
又∵EF=c,
∴AD=a+b-c.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证明△ABF≌△CDE是关键.
6.(2018·陕西高新一中初一期末)如图,大树AB与大数CD相距13m,小华从点B沿BC走向点C,行走一段时间后他到达点E,此时他仰望两棵大树的顶点A和D,两条视线的夹角正好为90°,且EA=ED.已知大树AB的高为5m,小华行走的速度为1m/s,小华行走到点E的时间是( )
A.13s B.8s C.6s D.5s
【答案】B
【解析】分析: 首先证明∠A=∠DEC,然后可利用AAS判定△ABE≌△ECD,进而可得EC=AB=5m,再求出BE的长,然后利用路程除以速度可得时间
详解: :∵∠AED=90°,
∴∠AEB+∠DEC=90°,
∵∠ABE=90°,
∴∠A+∠AEB=90°,
∴∠A=∠DEC,
在△ABE和△DCE中
,
∴△ABE≌△ECD(AAS),
∴EC=AB=5m,
∵BC=13m,
∴BE=8m,
∴小华走的时间是8÷1=8(s),
故选:B.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应用,关键是正确判定△ABE≌△ECD.
7.(2018·北京市第四十四中学初二期中)如图,已知△ABC的六个元素,则下列甲、乙、丙三个三角形中和△ABC全等的图形是( )
A.甲 B.乙与丙 C.丙 D.乙
【答案】B
【解析】乙图中利用角角边可证明全等.
丙图中可以用边角边可证明全等.
故选B.
8.(2017·上海市廊下中学初二期末)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是( )
A.两条直角边分别对应相等 B.两个锐角分别对应相等
C.一条直角边和斜边分别对应相等 D.一个锐角和一条斜边分别对应相等
【答案】B
【解析】解:A.可以利用边角边判定两三角形全等,不符合题意;
B.两个锐角对应相等,不能说明两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符合题意;
C.可以利用HL判定两三角形全等,不符合题意;
D.可以利用角角边判定两三角形全等,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本题主要利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运用好有一对相等的直角这一隐含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9.(2017·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初二期中)小明不慎将一块三角形的玻璃碎成如图所示的四块(图中所标1、2、3、4),你认为将其中的哪一块带去,就能配一块与原来大小一样的三角形玻璃?应该带第_____块去,这利用了三角形全等中的_____原理( )
A.2;SAS B.4;SAS C.2;AAS D.4; ASA
【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带第4块去,符合“角边角”,可以配一块与原来大小一样的三角形玻璃.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应用,是基础题,熟记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0.(2017·丹阳市第三中学初二期中)如图是5×5的正方形网络,以点D,E为两个顶点作位置不同的格点三角形,使所作的格点三角形与△ABC全等,这样的格点三角形最多可以画出( )
A.8个 B.6个 C.4个 D.2个
【答案】C
【解析】解:根据题意,运用SSS可得与△ABC全等的三角形有4个,线段DE的上方有两个点,下方也有两个点.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做题时要做到不重不漏.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1.(2018·富顺县北湖实验学校初二期末)如图,若AB=AC,BD=CD,∠B=20°,∠BDC=120°,则∠A=________.
【答案】80
【解析】试题解析:连接
故答案为:
12.(2017·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初二月考)如图,AD是△ABC中∠BAC的平分线,DE⊥AB于点E,S△ABC=7,DE=2,AB=4,则AC的长是______.
【答案】3.
【解析】解:如图,过点D作DF⊥AC于F.∵AD是△ABC中∠BAC的角平分线,DE⊥AB,∴DE=DF.由图可知,S△ABC=S△ABD+S△ACD,∴×4×2+×AC×2=7,解得:AC=3.故答案为:3.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性质,熟记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2019·哈尔滨市萧红中学初一期末)如图,D是△ABC的边AB上一点, DF交AC于点E, DE=FE,FC∥AB,CF=5,BD=2,点C到直线AB的距离为9,△ABC面积为_________.
【答案】31.5
【解析】根据平行线性质求出∠A=∠FCE,根据AAS推出△ADE≌△CFE,则AD=CF,AB=CF+BD=7,再代入三角形面积公式S=,即可解答.
【详解】证明:∵FC∥AB,
∴∠A=∠FCE,在△ADE和△CFE中
∴△ADE≌△CFE.
∴AD=CF.
点C到直线AB的距离为9
△ABC面积=
故△ABC面积为31.5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于证明AD=CF是解题关键.
14.(2017·四川中考真题)△ABC中,AB=5,AC=3,AD是△ABC的中线,设AD长为m,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
【答案】1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 15.(2019·内蒙古中考真题)下面三个命题:底边和顶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两边及其中一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斜边和斜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其中正确的命题的序号为_____. 【答案】. 【解析】由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得出①②正确,③不正确 【详解】解:底边和顶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正确; 两边及其中一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正确; 斜边和斜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不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 16.(2017·江苏中考真题)如图,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点E在AD上,∠BCE=∠ACD=90°,∠BAC=∠D,BC=CE. (1)求证:AC=CD; (2)若AC=AE,求∠DEC的度数. 【答案】(1)证明见解析;(2)112.5°. 【解析】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到结合条件,再加上 可证得结论; 根据 得到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 由平角的定义得到 【详解】证明: 在△ABC和△DEC中,, (2)∵∠ACD=90°,AC=CD, ∴∠1=∠D=45°, ∵AE=AC, ∴∠3=∠5=67.5°, ∴∠DEC=180°-∠5=112.5°. 17.(2018·湖北中考真题)如图,点E、F在BC上,BE=CF,AB=DC,∠B=∠C,AF与DE交于点G,求证:GE=GF. 【答案】证明见解析. 【解析】【分析】求出BF=CE,根据SAS推出△ABF≌△DCE,得对应角相等,由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可得结论. 【详解】∵BE=CF, ∴BE+EF=CF+EF, ∴BF=CE, 在△ABF和△DCE中 , ∴△ABF≌△DCE(SAS), ∴∠GEF=∠GFE, ∴EG=FG.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8.(2017·山东中考真题)已知:如图,E,F为□ABCD对角线AC上的两点,且AE=CF,连接BE,DF,求证:BE=DF. 【答案】证明见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利用SAS证明△AEB≌△CFD,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即可得. 试题解析:∵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DC,AB=DC, ∴∠BAE=∠DCF, 在△AEB和△CFD中,, ∴△AEB≌△CFD(SAS), ∴BE=DF.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相关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9.(2018·湖北中考真题)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E、F分别为DC、BC中点. (1)求证:△ADE≌△ABF. (2)求△AEF的面积. 【答案】(1)证明见解析;(2)6. 【解析】试题分析:(1)由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得到AB=AD,∠B=∠D=90°,DC=CB,由E、F分别为DC、BC中点,得出DE=BF,进而证明出两三角形全等; (2)首先求出DE和CE的长度,再根据S△AEF=S正方形ABCD-S△ADE-S△ABF-S△CEF得出结果. 试题解析:(1)证明:∵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AB=AD,∠D=∠B=90°,DC=CB, ∵E、F为DC、BC中点, ∴DE=DC,BF=BC, ∴DE=BF, 在△ADE和△ABF中, , ∴△ADE≌△ABF(SAS); (2)解:由题知△ABF、△ADE、△CEF均为直角三角形, 且AB=AD=4,DE=BF=×4=2,CE=CF=×4=2, ∴S△AEF=S正方形ABCD﹣S△ADE﹣S△ABF﹣S△CEF =4×4﹣×4×2﹣×4×2﹣×2×2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