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高一历史第一学期中段考试卷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3:48:12
文档

高一历史第一学期中段考试卷

第一学期高一中段考历史试卷本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命题人:周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我国自2008年1月l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追根溯源,下列选项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科举制2.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下列关于宋太祖采取这一措施后果的评价,
推荐度:
导读第一学期高一中段考历史试卷本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命题人:周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我国自2008年1月l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追根溯源,下列选项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科举制2.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下列关于宋太祖采取这一措施后果的评价,
第一学期

高一中段考历史试卷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命题人:周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我国自2008年1月l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追根溯源,下列选项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2.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下列关于宋太祖采取这一措施后果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形成重文轻武局面          B.有效巩固了集权

C.造成官僚机构庞大          D.导致对外战争的失利

3、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的措施有()

西周实行分封制西汉设置刺史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宋朝设立参知政事

A、   B、    C、    D、

4. 《元书·地理志》载:“自封建变成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为统治如此广阔地域,元朝实行

A、二府制     B、三省制      C、行省制     D、三司制

5、关于清朝军机处,不正确的表述是(  )

A、军机处工作效率高          B、军机处是位于六部之上的最高行政决策机构

C、军机大臣由皇帝的亲信、重臣组成     D、军机处能接触军国机要

6、下列有关中国古代监察和谏议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古代监察、谏议制度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B、明清时期设立监察御史,分道对地方实行监督

C、宋代的谏议机构是谏院

D、监察制度的完善有利于从根本上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7、如果约翰是伯利克里时期的一个雅典公民,那在他身上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是

A、他可以和他的妻子一起去参加公民大会

B、他可能被推举为法官

C、他可以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

D、他可以因个人小事向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申诉

8、下列各项中,哪些能够协调古罗马贵族与平民的利益关系

①元老院 ②公民大会 ③保民官的设立 ④执政官的设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9、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说:“如今有个趋势,人民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这里的“她的民主制度”为现代社会提供的借鉴有                                        

①差额选举制 ②任期制 ③议会制 ④保护人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鸦片战争的最终结局从根本上取决于:

A、战争中交战双方的指导方针     B、军事武器的优劣

C、国民素质的优劣               D、社会制度的进步与落后

11、定都天京后,天王临朝时,只有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几个王可以进见,其他都排列在大门内,按照仪式跪拜,呼喊“万岁”,这些表明   

A.太平天国政权具有封建化趋势   B.太平天国政权已转为封建政权

C.清朝用封建思想腐蚀太平天国    D.洪秀全已经成为封建地主阶级代理人

12、太平天国运动的最主要历史功绩是(     )

A.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    B.担负起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任务

C.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D.配合了亚洲第一次民解运动高潮

13、罗马法第一条规定:“假如需要你到场时,你有义务要去,假如你不去,传唤你的人有义务在两名整人的协助下强迫你去;假如你犹豫或企图逃走,传唤者有权将你抓去。假如被告因年老或生病无法移动,传唤者有义务为他准备交通工具。假如原告及被告已到场,诉讼必须在日落前完结。”

A、罗马法影响深远                        B、罗马法的规定太啰嗦

C、罗马法是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D、罗马法主张轻罪重罚

14、下列关于美国议会选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参议员由各州推荐           B、参议员无论州内人口多寡,均为两名

C、众议员由选民直接选出           D、每州众议员人数与该州人口成正比

15、19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形成并得以完善,其主要特点是()

国王是国家元首,但“统而不治”内阁对国王负责

责任内阁制是君主立宪制的核心议会取得了对行政的监督控制权

A、  B、  C、  D、

6、回归时,英国王储查尔斯代表英国参加了政权交接仪式。这说明

A、英国王室仍然行使外交权力        B、英国王室的政治地位有所提高

C、英国王室可以取代内阁和首相      D、英国王室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

17、参加了1787年制宪会议的核心人物麦迪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麦迪逊说这番话的意图是:

A.美国不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    B.权力不能受到任何力量的控制

C.美国应建立开明君主制            D.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政权的出现

18、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由皇帝统率,军官由皇帝任命,上述材料反映出德意志帝国具有

A、军国主义色彩     B、主义色彩   C、民族主义色彩     D、民主主义色彩

19、鸦片战争爆发具有必然性,其主要依据是

  A.虎门销烟给英商造成巨大损失

  B.工业推动下英国需要更多的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C.英事力量比中国强大

  D.英国需要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工业成果

30.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A.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B.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C.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战败          D.取代阶级矛盾

二、主观题:本答题共两小题,共40分。请在答题卷上作答。

21.通过历史上不同社会时期不同国家社会政治制度的建设,我们可以更多地了解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朝机构示意图

  

材料二: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在我们的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的和宽恕的;但是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法律使我们心悦诚服。

——伯利克里在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时的演讲

材料三:耶林说:“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惟有法律的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材料四:近代主要政体形式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唐朝政治制度是什么?(1分)该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2分)

(2)结合材料一回答,唐太宗时期,假如国家要在江南修建一项水利工程,其正常的运行程序是            (2分)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吏部      B、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C、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吏部      D、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3)材料二中“全体公民”的实质含义是什么?(2分)

根据材料二反映的政治制度,假如你是生活在当时雅典城邦,你会看到         (3分)

A、终身制的君主  B、世袭制的君主  C、公民大会  D、民众法庭  E、五百人议事会

(4)材料二与材料一反映的政治制度有何本质区别?(4分)

(5)古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是什么?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是什么?(2分)

(6)根据材料三的图示,完成下列表格。(12分)

国家走上资本主义民主道路的方式政体政体确立的标志
英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7)上述材料反映的中外政治制度的不同发展模式给你有何启示?(2分)

22、经过近半个学期对高中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的学习和探索,具有求知、求真要求的你一定有了自己的认识和见解。请结合下列三个历史人物所处的不同时代,思考不同类型的政治文明模式:

                                 

秦始皇                       梭伦                              华盛顿

请回答:

(1)分别写出以上三位人物对政治方面最突出的贡献。(6分)

(2)你对哪种政治感兴趣?试对此进行评价。(4分)

东源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中段考历史答题卷

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要求:1.请用黑色水心笔作答,否则试卷作零分处理;

      2.完整填写好自己的班级、考号以及姓名。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
二、主观题:本题有2小题,共计40分。

(1)材料一反映的唐朝政治制度是什么?(1分)该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2分)

(2)结合材料一回答,唐太宗时期国家要在江南修建一项水利工程,其正常的运行程序是     

(2分)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吏部      B、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C、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吏部      D、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3)材料二中“全体公民”的实质含义是什么?(2分)

(4)根据材料二反映的政治制度,假如你是生活在当时雅典城邦,你会看到            (3分)

A、终身制的君主  B、世袭制的君主  C、公民大会  D、民众法庭  E、五百人议事会

(5)材料二与材料一反映的政治制度有何本质区别?(4分)

(6)古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是什么?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是什么?(2分)

(7)根据材料三的图示,完成下列表格。(12分)

国家走上资本主义民主道路的方式政体政体确立的标志
英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7)上述材料反映的中外政治制度的不同发展模式给你有何启示?(2分)

22、请回答:

(1)分别写出以上三位人物对政治方面最突出的贡献。(6分)

(2)你对哪种政治感兴趣?试对此进行评价。(4分)

选择题参:

BDACB    DACAD    AACAB    DDBBA

31、

(1)三省六部制(1分)特点: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联系,相互制约。(2分)

(2)D(2分)

(3)祖籍本邦、拥有一定财产的成年男性(2分)

(4)C.D.E(选对一个1分,三个全部选择正确得4分,错选不得分)

(5)材料一所示政治制度的实质是封建君主,材料二反映的是奴隶制民主政治。(4分)

(6)《十二铜表法》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7)

国家走上资本主义民主道路的方式政体立法文件
英国英国资产阶级议会制君主立宪《权利法案》
美国美国战争总统共和制1787年

法国法国资产阶级议会共和制1875年或《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德国德意志的统一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1871年或《德意志帝国》

(8)尊重不同的政治文明;从本国国情出发,选择合适的政体,不能照搬别国模式;推行政治改革,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

三、问题探究(共10分)

32、

(1)秦始皇:确立集权制度    (2分)

     梭  伦:将雅典引向了民主制度(2分)

     华盛顿:确立了美国总统共和制(2分)

(2)

秦朝的集权制度:

利:巩固统一,维持大国政治秩序和社会的稳定、文化的凝聚、民族间的融合,促进经济发展。

弊:权力过分集中容易造成、,激化社会矛盾;阻碍民族创新与进步。

雅典民主制:

利:人民主权,轮番而治;集体管理的新形式,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公民可直接参与国家管理,权力机构相互制衡;有利于维护部分公民的集体意志和利益以及文化的创造和小国城邦的繁荣。

弊:民主的狭隘性;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

美国总统共和制:

利:权力的制约与平衡;避免权力过于集中,防止局面出现;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维护统一,社会稳定。

弊:花费太多,加重纳税人负担;办事效率低下,相互扯轴现象。

(说明:任选一种,言之有理即可得4分)

文档

高一历史第一学期中段考试卷

第一学期高一中段考历史试卷本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命题人:周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我国自2008年1月l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追根溯源,下列选项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科举制2.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下列关于宋太祖采取这一措施后果的评价,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