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安化县羊角塘镇中学瞿忠仪
一、情况分析
本期所教(A、B)两个班有学生110人,从小学毕业会考成绩来看,学生的成绩差距较大,优生不是很多。整体而言,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分析能力不强。因此,在教学中要多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产生的过程,并让他们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必用于生活,让他们感到所学的是有用的数学。对于优生,可在课外进行一些高层次的培训,为以后发展数学特长作准备;对于学困生要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二、具体要求
1、掌握好本期的基础知识
2、提高各种数学基本能力
3、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培养严谨治学,自觉主动的学习精神
5、使学生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并鼓励学生把它们用于生活,使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
6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有理数
本章的重点是有理数相关概念及其运算,难点是有理数运算法则的理解,关键是有理数的加法和乘法中符号的确定。
第二章代数式
本章的重点是用字母表示数和列代数式。难点是用代数式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键是要明确基本数量关系的语言表达与代数式之间的联系。
第三章图形的欣赏与操作
本章主要学习图形欣赏、平面图形与空间图形、观察物体和物体和三视图,重在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
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模型与算法
本章重点是一元一次方程和解法和它的应用,难点是一元一次方程应用,关键在于正确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已知量、未知量,并能找出能表示实际问题全部含义的相等关系。
第五章一元一次不等式
本章主要内容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和应用。重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和列不等式解应用题,难点是不等式性质3的运用及应用题。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描述
本章主要内容是数据的收集与描述,数据的收集是了解情况的基础,说明问题的证据来源,各种统计图表是描述数据全貌的直观形式,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是三个不同的代表,它们可描述数据的数值的一般水平或集中趋势。重点是三类数据及统计图表,难点是制作统计图表。
四、具体措施1、教学中尽量采取从生活到数学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感到数学就
在身边,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2、让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他们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
性,从而培养与发展他们的数学能力。
3、引导学生把数学用到生活中去,提高他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4、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数学的交流能力
5、充分利用现有的现代信息技术。
6、尊重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五、进度安排
第一章有理数
1、1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1课时1、2 数轴、相反数、绝对值3课时1、3 有理数大小的比较1课时1、4 有理数的加法2课时1、5 有理数的减法2课时1、6 有理数的乘法2课时1、7 有理数的除法2课时1、8 有理数的乘方2课时1、9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2课时1、10 用计算器计算1课时小结与复习2课时课题学习:与水有关的数字1课时第二章代数式
2、1 用字母表示数1课时2、2 列代数式2课时2、3 多项式1课时2、4 合并同类项2课时2、5 代数式的值1课时2、6 一次式的加法和减法2课时小结与复习1课时
第三章图形欣赏与操作
3、1 图形欣赏2课时3、2 平面图形与空间图形1课时3、3 观察物体1课时3、4 图形操作2课时
小结与复习1课时
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模型与算法
4、1 一元一次方程模型1课时4、2 解一元一次方程和算法4课时4、3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4课时小结与复习2课时
第五章一元一次不等式
5、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课时5、2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2课时5、3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1课时小结与复习2课时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描述
6、1 数据的收集2课时6、2 统计图2课时6、3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3课时小结与复习1课时
课题学习生活中的数字1课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