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物理课堂练习题的设计与处理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3:48:28
文档

物理课堂练习题的设计与处理

物理课堂练习题的设计与处理作者:寇凤玲文章来源:中学理科课堂练习题的设计和处理,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物理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之一。练习题的设计和处理,应具有目的性、层次性和灵活性。目的性就是课堂教学应达到的教学目的,特别是学习重点,通过练习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层次性就是依靠课堂教学内容的不同层次及目标要求及时处理相应的练习题。灵活性就是切忌把练习题都放在课堂教学的最后做,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灵活设计一些练习,并且及时发现和处理练习
推荐度:
导读物理课堂练习题的设计与处理作者:寇凤玲文章来源:中学理科课堂练习题的设计和处理,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物理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之一。练习题的设计和处理,应具有目的性、层次性和灵活性。目的性就是课堂教学应达到的教学目的,特别是学习重点,通过练习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层次性就是依靠课堂教学内容的不同层次及目标要求及时处理相应的练习题。灵活性就是切忌把练习题都放在课堂教学的最后做,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灵活设计一些练习,并且及时发现和处理练习
物理课堂练习题的设计与处理 

作者:寇凤玲    文章来源:中学理科   

课堂练习题的设计和处理,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物理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之一。练习题的设计和处理,应具有目的性、层次性和灵活性。目的性就是课堂教学应达到的教学目的,特别是学习重点,通过练习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层次性就是依靠课堂教学内容的不同层次及目标要求及时处理相应的练习题。灵活性就是切忌把练习题都放在课堂教学的最后做,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灵活设计一些练习,并且及时发现和处理练习中出现的错误,以便为后面的学习扫除障碍。笔者就此谈谈个人的体会。

一、针对概念、公式设计加深理解的练习题

一节物理课中往往会涉及一到两个物理概念或公式,如果学生对物理概念的本质及公式的适用条件不理解,势必会造成模糊的推理性错误。因此,每讲授一个新的物理概念或公式,应让学生做一些相应的练习题,以加深对概念或公式本质的理解。物理概念的练习题,应针对物理概念本质,有意识地造成各种非本质现象,让学生判断和分析,让学生暴露错误,意识到自己原来认识上的局限性。教师及时引导,使学生增强对概念本质的认识。如在教学中可以提出以下一些问题。

1.在空中飞行的子弹(不计空气阻力)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

学生常答“受重力和向前的冲力。”这就暴露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错误概念。

2.马拉车向前走,马拉车的力和车拉马的力哪一个大?

学生常答“马拉车的力比车拉马的力大。”这就暴露出对力的概念的错误理解。

3.物体的重心是否一定在物体上?

学生常答“重心一定在物体上。”这就暴露出“重心在物体上的某一点”的错误认识。

二、针对物理知识之间的联系设计物理思维能力练习题

每一个物理知识点都不是孤立的,总和其他知识有一定的联系。在教学中,设计的例题要有一定的引申,这样会给学生带来探索的情趣和新的收获。

如在讲解“牛顿第二定律”时,可以设计如下练习:题1.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用与水平成θ角的力F拉物体,使物体沿水平面做匀加速运动,如图。求物体的加速度。此题分析比较容易,学生很快可得出:a=Fcosθ/m。

                         

上题可引申为题2:如果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此时物体的加速度

又为多少?

由原题引申到题2,使题2的坡度降低,学生容易理解领会,在引申发展中,使学生的思维层次又有新的提高。

三、针对培养创造性能力的要求设计创新练习题

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线.为了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向较高层次发展,应重视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这就要认真设计智力性练习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进而寻求最佳解法,并培养解题后反思的良好习惯。

题3:讲解“追赶问题”时,可设计如下例题:一辆汽车在十字路口等候绿灯,当绿灯亮时,汽车以3m/s2的加速度开始行驶,恰好这时一辆自行车以6 m/s的速度匀速驶来,从后面赶上汽车。试求:(1)汽车从路口开动后,在追上自行车之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远?此时距离是多少?(2)什么时候汽车追上自行车,此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大?

该题有下列几种不同的解法:(1)用数学求极值的方法。(2)用相对运动求解。(3)用图像求解。(4)用“速度关系”及“位移关系”分析求解。

以上例题,无疑会促进学生改变思维角度,努力寻求独特解法,也使学生懂得处理物理问题,不可能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对于同一个物理问题,可用不同的思维模式分析解决,从而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

总之,通过对物理练习题的针对性思考,创造性设计,艺术性熏陶,可让学生的综合物理水平得到比较明显的提高。

文档

物理课堂练习题的设计与处理

物理课堂练习题的设计与处理作者:寇凤玲文章来源:中学理科课堂练习题的设计和处理,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物理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之一。练习题的设计和处理,应具有目的性、层次性和灵活性。目的性就是课堂教学应达到的教学目的,特别是学习重点,通过练习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层次性就是依靠课堂教学内容的不同层次及目标要求及时处理相应的练习题。灵活性就是切忌把练习题都放在课堂教学的最后做,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灵活设计一些练习,并且及时发现和处理练习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