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学教育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论述题大全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3:47:21
文档

中学教育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论述题大全

教育学:研究教育现象,解释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的一门学科。教育(狭):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学校教育制度(学制)的概念,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系统。教学: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教师:在教育机构中以传递经验和培养人为职业的专业人员,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
推荐度:
导读教育学:研究教育现象,解释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的一门学科。教育(狭):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学校教育制度(学制)的概念,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系统。教学: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教师:在教育机构中以传递经验和培养人为职业的专业人员,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
教育学:研究教育现象,解释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的一门学科。

教育(狭):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学校教育制度(学制)的概念,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系统。

教学: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

教师:在教育机构中以传递经验和培养人为职业的专业人员,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学生:在学校教育机构中以学习和发展为主要任务的人。

教育目的: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的规定,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导向、激励、评价)

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教科书: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教学用书,课文是主要部分。

课程(广),指课业及其进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课程(狭)特指某一门学科。我们所研究的课程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

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国家课程:(侠)国家委托类似国家课程标准委员会等机构指定的基础教育的必修课程或称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

课程: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是无意的、隐含的、非预期的课程。

双轨制:两种不同形式的学校系统,彼此平行,分头进行,以完成各自教育任务的学校教育制度。

单轨制:小学、中学到大学,为统一的直线系统,上下衔接,形成由下而上的连续阶段的学制。

十三四岁至十六七岁是少年期,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表现出追求的倾向。

榜样法: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榜样等。

教育促进个人发展:获知识、发展智力、增强体力、培养个人道德、完善个性。

个体发展:个体从生命的形成到死亡,在知识、智力、体力、道德、个性等方面有规律的变化。

孟子----中国古代内的代表。弗洛伊德----性本能 威尔逊----基因复制  格塞尔----成熟机制 夸美妞斯 《大教学论》洛克《教育漫话》卢梭《爱弥儿》儿童自然人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一门学科 梅伊曼 实验教育学 古代最初——痒 壬寅学制-钦定学堂章程 葵茆学制-颁布实施 壬子-葵丑学制-近代资产阶级 壬戌-六三三制 

现代教育:人性化、民主化、终身化、现代化、国际化  中学生的权利有:生存权、受教育权、发展、受尊重权。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顺序性:循序渐进 阶段性: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 不平衡性: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 互补性:扬长避短 差异:因材施教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必将对人类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发展的可能性;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中学生心理特点:生理成熟期提前;思维活跃,但学习兴趣不高;价值观念多元化,具有一定的职业理想、人生观;自我意识增强,社会交往能力;心理问题增多。中学智育的要求: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记忆与思考相结合;教会学生学习;发展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相结合。

中学教师的基本素质:身体素质、知识素养、能力素养、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的特点:职业角色多样化①传道者角色(2)授业、解惑者角色(3)示范者角色(4)管理者角色(5)朋友角色(6)研究者角色

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德智体美劳):(1)德育: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党(2)智育: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如兴趣、情感、意志等)的教育。(3)体育: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4)美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5)劳动技术教育: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人身权:(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等进行特殊保护)。

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学生尊重教师是尊重知识、尊重文化的表现,教师热爱学生应是一种热爱祖国教育事业,关心人类未来的深层次情感。教师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地关心爱护。(2)民主平等。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特点。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服从于对真理的探讨。(3)教学相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中学德育规律和要求(重要)1.从品德心理结构来看,是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应使知行的培养统一;2.从教育与学生发展关系来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矛盾斗争转化的过程,应使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3.从教育方法来看,是组织引导学生多方面活动和交往的过程,应使社会性和实践性统一;4.从教育作用来看,是促进思想品德不断提高的过程,具有渐进性和反复性的规律。

上好一堂课的要求:目标明确 内容正确 方法得当 表达清晰 组织严密 气氛热烈 提问的基本要求:1清晰连贯2停顿与语速3指导预分配。4提示与探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目标 基本素质 德育目标 创新精神 科学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师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1是人类文化科学传播者,在社会延续和发展桥梁作用;2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学生品德特别重要作用 3是人类潜能的发掘者,人的智力起着奠基作用。

文档

中学教育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论述题大全

教育学:研究教育现象,解释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的一门学科。教育(狭):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学校教育制度(学制)的概念,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系统。教学: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教师:在教育机构中以传递经验和培养人为职业的专业人员,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