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全国2010年7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3:47:15
文档

全国2010年7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课程代码037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作为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使得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是(C)0-8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学说B.无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2.根据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可以把哲学派别划
推荐度:
导读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课程代码037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作为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使得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是(C)0-8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学说B.无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2.根据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可以把哲学派别划
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试卷

(课程代码 0370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作为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使得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是( C   )0-8

  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学说      B.无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

2.根据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可以把哲学派别划分为    (  B  )1-36

  A.唯物论和唯心论      B.一元论和二元论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3.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认为世界万物像一阵旋风,瞬息万变,不可捉摸。这是一种    ( A )1-42

  A.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    B.形而上学观点

  C.唯物辩证法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4.在唯物辩证法看来,发展的实质是    (  D  )1-53

  A.事物数量的增加        B.事物的一切运动变化

  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5.我国坚持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理论基础是    ( B   )1-63

  A.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

  D.事物的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

6.下列各项正确说明意识本质的是    (  A  )1-82

    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B.意识是于物质的精神实体

    C.意识是人的纯粹主观创造        D.意识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产物

7.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础性的关系是    (  B  )2-101

  A.认识关系          B.实践关系

  C.相互依存的关系    D.相互作用的关系

8.与感性认识相比较,理性认识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抽象性,另一个是    ( C   )2-107

    A.能动性    B.直接性    C.间接性    D.客观性

9.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    (  B  )2-115

    A.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B.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

    C.真理既是正确的,又包含错误因素

    D.真理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多样性

10.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认识是否同    (  C  )2-(理解教材)

    A.已被实践证实的理论相符合    B.大多数人的主观愿望相符合

    C.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      D.党的路线、方针、相符合

11.在社会意识中,思想体系是    (  B  )3-135

  A.低级层次的社会意识    B.高级层次的社会意识

  C.有阶级性的社会意识    D.无阶级性的社会意识

12.既承认社会形态发展的客观规律又承认人的自觉活动的作用,这种观点属于( A   )3-(理解教材)

  A.历史唯物论观点    B.唯意志论观点

  C.折衷主义观点      D.机械决定论观点

13.社会基本矛盾有两对,它们之间是    ( D )3-154

  A.相互孤立的关系    B.相互平行的关系

  C.相互决定的关系    D.相互制约的关系

14.阶级斗争的根源在于对立阶级之间    (  B  )3-158

  A.思想观念的分歧    B.物质利益的对立

  C.宗教信仰的不同    D.政治主张的差异

15.正确认识和评价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应该坚持    (  C  )3-178

  A.历史主义的原则和精神分析的方法

  B.现实主义的原则和精神分析的方法

  C.历史主义的原则和阶级分析的方法

  D.现实主义的原则和阶级分析的方法

16.商品价值的实体是    (  D  )4-185

  A.使用价值    B.交换价值    C.具体劳动    D.抽象劳动

17.资本有机构成可以表示为    (  C  )4-206

    A.生产资本与流通资本的比率    B.产业资本与商业资本的比率

    C.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D.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率

18.在必要劳动时间和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条件下增加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是  (  A  )4-202

  A.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B.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C.超额剩余价值生产    D.平均剩余价值生产

19.资本主义国家的国体是    (  C  )5-209

    A.议会民主制      B.君主立宪制

    C.资产阶级专政    D.总统共和制

20.下列各项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流动资本的是    (  B  )5-229

    A.以生产工具形式存在的资本    B.以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资本

    C.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      D.以厂房设备形式存在的资本

21.生产不再下降,失业不再增加,企业倒闭停止。这种状态属于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中的 (  B  )5-236

    A.危机阶段    B.萧条阶段    C.复苏阶段    D.高涨阶段

22.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利润率是    (  C  )5-239

    A.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B.剩余价值与不变资本的比率

    C.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    D.剩余价值与预付流通资本的比率

23.商业利润的来源是    ( C  )5-248

    A.商品流通中的贱买贵卖      B.商业店员和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C.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D.商业店员创造的剩余价值

24.构成资本家全部职能资本的是    ( D   )5-250

    A.产业资本和借贷资本    B.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

    C.生产资本和借贷资本    D.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

25.当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形式和新特征是    (  A  )6-275

    A.国家垄断取代私人垄断    B.私人垄断取代国家垄断

    C.自由竞争取代私人垄断    D.自由竞争取代国家垄断

26.20世纪后半期垄断组织发展的新形式是    (  D  )6-268

    A.辛迪加    B.卡特尔

    C.托拉斯    D.混合联合公司

27.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    (  C  )6-271

    A.自由竞争来实现      B.私人垄断来实现

    C.“参与制”来实现    D.“个人联合”来实现

28.在国际主义运动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    (  A  )7-305

    A.主义者同盟    B.德国社会民主工党

    C.中国党        D.社会民主工党

29.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  D  )7-335

    A.集体领导制    B.个人负责制

    C.民主监督制    D.民主集中制

30.马克思主义认为,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    (  B  )8-343

  A.按劳分配    B.按需分配

  C.平均分配    D.按生产要素分配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    ( BCD   )0-13

  A.思想              B.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3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为    ( ACD   )1-48

    A.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

    B.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活动

    C.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

    D.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33.下列各项属于意识能动作用的有    ( ABCD   )1-84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C.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

    D.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

34.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下列观点符合这一界定的有( ABC   )3-171

    A.人的本质是后天的    B.人的本质是具体的

    C.人的本质是可变的    D.人的本质是永恒的

35.下列说法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  ABC  )2-115

    A.多数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    B.有权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

    C.符合原有理论的才是真理      D.能在实践中得到证实的才是真理

36.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主观条件包括    ( BC   )4-187

    A.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    B.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

    C.社会平均的劳动强度    D.社会平均的工资水平

37.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    (  ABC  )5-228

    A.生产时间        B.流通时间

    C.生产资本构成    D.预付资本量

38.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目标包括    (  ABCD  )6-279

    A.保持经济的稳定与适度增长    B.保持币值与物价的稳定

    C.实现充分就业                D.保持国际国内收支的大体平衡

39.资本家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生产费用包括    (  AB  )5-237

  A.不变资本    B.可变资本

  C.流通资本    D.剩余价值

40.资本主义社会为自身的灭亡创造了主客观条件,它们有    ( ABD   )6-299

    A.社会化大生产    B.现代无产阶级

    C.市场经济        D.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0-4

答:

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的科学,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 

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产生最直接、最重大影响的,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它们代表了19世纪上半叶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42.简述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主要表现。1-54

答:

它们之间的对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

(2)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

(3)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

43.超额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单个企业能够稳定长期地获得吗?4-203

答:

(1)超额剩余价值就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个别企业率先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这个企业的资本家就会由于按社会价值出售商品,而能够比其他资本家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即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2)由于其他企业也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个别劳动时间缩短、个别价值降低,因此单个企业不能够稳定长期地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44.简述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6-296

答:

(1)当代资本主义虽然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但它的经济基础仍然是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制。 

(2)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导致经济危机的根源依然存在。 

(3)当代资本主义借鉴社会主义所进行的某些社会改良,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目前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说明它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已经发生了某些阶段性的部分质变。

45.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是在曲折中前进的?7-329

答:

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主要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 

(1)同一切新生事物一样,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经济制度,其成长过程必然不会一帆风顺。 

(2)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而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从而导致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一个曲折前进的过程。 

(3)世界经济政治形势错综复杂的发展变化,国际经济政治秩序和格局的变动演化,也是决定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一个影响因素。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 用认识反复性的原理,说明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2-110

答:

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和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 

(1)认识过程具有反复性,由于受客体和主体诸多因素的,人们对复杂事物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 

(2)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不断深化的过程: 

(1)长期以来,我们认为完全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这种认识使我们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重大挫折。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实行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大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3)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还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47. 试述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5-257

答:

资本主义级差地租就是与土地不同等级相联系的地租,它是由农业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所构成的。 

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土地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等生产条件的差别。

级差地租的形成原因是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1)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得经营优等和中等地的农业资本家都能获得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

(2)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资本主义农业中可以长期稳定地获得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

级差地租的源泉是耕种优等和中等地的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超额剩余价值。

文档

全国2010年7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课程代码037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作为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使得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是(C)0-8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学说B.无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2.根据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可以把哲学派别划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