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3:46:40
文档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制卷人:郭金红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30分)一、(4分)文字书写。要求:字迹工整,不写错别字。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二、(26分)积累运用,完成下面1—8题。1.(2分)选出字形、注音、释义全部正确的一项   ()A.训戒:告戒,教导。      一瞬(shùn)间:一眨眼之间。B.卑微:卑贱微小,地位低下。  忍俊不禁(jīng):忍不住笑。C.点缀(zhuì):连接起来。    一丝不苟:形容办事非常认真。D.收敛(liǎn):收拢,合拢。 
推荐度:
导读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制卷人:郭金红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30分)一、(4分)文字书写。要求:字迹工整,不写错别字。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二、(26分)积累运用,完成下面1—8题。1.(2分)选出字形、注音、释义全部正确的一项   ()A.训戒:告戒,教导。      一瞬(shùn)间:一眨眼之间。B.卑微:卑贱微小,地位低下。  忍俊不禁(jīng):忍不住笑。C.点缀(zhuì):连接起来。    一丝不苟:形容办事非常认真。D.收敛(liǎn):收拢,合拢。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制卷人:郭金红

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30分)

一、(4分)文字书写。要求:字迹工整,不写错别字。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二、(26分)积累运用,完成下面 1—8题。

1.(2分)选出字形、注音、释义全部正确的一项    (  )

A.训戒:告戒,教导。        一瞬(shùn)间:一眨眼之间。

B.卑微:卑贱微小,地位低下。   忍俊不禁(jīng):忍不住笑。

C.点缀(zhuì ):连接起来。     一丝不苟:形容办事非常认真。

D.收敛(liǎ n):收拢,合拢。   小心翼翼: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2.(2分)依据拼音提示,按课文内容填空。

 ché ng(    )然,人类需要讲求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多的报chó u(     )。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他们受事业的强烈的吸引,既没有闲xiá(    )也没有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我的惟一shē(    )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

3.(2分)写出下列作品的作者。

①《紫藤萝瀑布》                             ②《济南的冬天》                  

③《次北固山下》                              ④《 童    趣 》                  

4.(2分)体会下面句子的句式特点,然后仿写一个句子。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5.(2分)微型阅读。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情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①从文中找一个词概括济南冬天的天气特征:                                  

②这段文字是写济南,为什么还要写北平和伦敦?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

                                                                  

6.(2分)赏析曹操《观沧海》并答题。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①诗中统领全篇的一个字是  ;

②最能表现作者 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7.(6分)综合性学习。

大自然是富饶、美丽、慷慨的,它给予人类取之不尽的食物,饮之不尽的清泉,呼吸不完的清新空气;自然又是多情可爱的,它所拥有的山川草木,风花雪月、蓝天、黑土、大漠、绿洲,激发了一代又一代风格各异的人们,大自然真是神奇而伟大!本班“感受大自然”综合学习活动正在进行,请你参与。

⑴(2分)走近经典,填写季节——请根据下面诗句写景的特点,猜猜描写的季节。

①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

②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

③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

④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

⑵(2分)感受自然,展开联想——亲近自然,感受自然,我们会从它那里得到人生启迪,也会从它那里获取写作灵感。比如,在一年四季中,对冬天可以有以下联想:

△事物联想:冰、雪、棉袄、暖气、梅花……△比喻联想:刀子似的风……

△诗句联想: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谚语联想:瑞雪兆丰年;……

请针对夏天也作如下联想:

①比喻联想:                                                             

②谚语联想:                                                           

⑶(2分)拥抱自然,书写感受——你最喜欢哪个季节?请用一句话表达你独特的感受。

                                                                             

8.(8分)默写。

①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                    ,                   。

②                    ,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③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

④夏蚊成雷,                      ,            ,               ,果然鹤也。

第二部分         理解·探究(40分)

三、(8分)阅读《论语》十则,完成下面9— 12题。

《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9. (2分)下面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B.诲女知之乎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10.(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仁以为己任

B、不知为不知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C、温故而知新         故时有物处之趣

D、吾日三省吾身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1.(2分)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2.(2分)简答。

①请从文中提炼出四个成语:                                                                                                     

②如果有一位同学在学习上不肯动脑子,请你从上文中选取一句格言来劝勉他。

                                                              

四、(10分)阅读《蝉》,完成13— 16题。

①今年,蝉鸣得早。杜鹃花还没零落,就听见断续的蝉声了。近月来,窗外蝉更知知不休,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② 一天,在树下拾得一只病蝉,透明的翅收敛了,身躯微微颤动,没有声响。它就是曾知知不休的在树上过日子的小东西。那么小,却那么响,竟响彻一个夏天!曾这样问:何必聒聒?那只不过是夏天罢了! 

 ③ 朋友说:知道么?它等了17年,才等到一个夏天。就只有这个夏天,它从泥土中出来,从幼虫成长过来。等秋风一吹,它的生命就完结了。 

  ④17年埋在泥中,出来就活一个夏天,为什么呢? 

  ⑤朋友说:那本来的生活历程就是这样。它为了生命延续,必须好好活着。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过。 

  ⑥哦!那是蝉的生命意义! 

  ⑦ 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

13.(3分)文章开头写蝉“知知不休”地叫,让人听了很烦,你认为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14.(2分)第②段画线句中的一个“竟”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5.(2分)第⑥段“哦,那是蝉的生命意义!”中的“那”具体指代的内容是:

                                                                                

16.(3分)你认为这篇文章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五、(10分)阅读《百朵千朵丝瓜花》,完成下面17— 20题。

百朵千朵丝瓜花

①盛夏的乡下,最美的风景,莫过于满眼满眼的丝瓜花了。

②那花是怎么开的?简直像一群活泼的孩子,在天地间撒野了,草垛上伏着,院墙上爬着,树上攀着。最让人惊艳的是,满屋顶的花笑逐颜开。是的,那是笑了,一朵一朵的小花,异常干净地笑着。仿佛就听见锣鼓喧天,厚重的丝绒帷幕缓缓拉开,它们就要来一场大型舞蹈了。

③其实,单朵看丝瓜花,不美。但清纯、朴素的一张小脸,让你忍不住喜爱。是心底留存的洁净。而百朵千朵的丝瓜花一齐开放,就是壮观了。看着它们,心里不能不涌起一种震撼:微弱的生命,原也有这等的爆发力。

④有首著名的写春天的诗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我猜想诗里的花,是桃花,或梨花。若是换成丝瓜花呢?定是千朵万朵压藤低了。那些丝瓜藤,实在美妙得很,细细的,沿着什么攀援而上。又是袅娜的,如风情万种的女子,有着纤弱的腰肢,一步一步,都藏了生动,藏了语言。牵牵绕绕,绕绕牵牵的,像蓄着一段暗生的情愫,理不清,说不尽。

 ⑤我不能不想到我老去的祖母。我在怀念丝瓜花的时候,很怀念她。记忆里的每个夏天,她都会把房前屋后打扮成丝瓜花的乐园。这还不够,她还搭了丝瓜架,专门长丝瓜。她会做很好喝的丝瓜汤,她会用丝瓜做许多菜肴,如丝瓜炒鸡蛋,丝瓜炒豆瓣。一院的丝瓜花,这朵谢了,那朵又开了,那种浓烈的美好,是记忆里永存的景象。便觉得安慰了,一个人可以离去,但他(她)曾经的印迹,会因一株植物而复活。

17.(2分)你的划分——有人认为,本文可分成三段,请你用“‖”在下面标明。

       ① ② ③ ④ ⑤ 

18.(2分)你的辨识——指出下面的句子是什么语言表达方式? 

①最让人惊艳的是,满屋顶的花笑逐颜开。  (                 )

②她会用丝瓜做许多菜肴,如丝瓜炒鸡蛋,丝瓜炒豆瓣。    (                 )

19.(3分)你的揣摩——文章极力写丝瓜花的美丽,令人陶醉,令人向往,其写作目的是:

                                                                      

20.(3分)你的欣赏——下面这段文字,语言非常优美,请自选角度,写一句赏析的话。

那些丝瓜藤,实在美妙得很,细细的,沿着什么攀援而上。又是袅娜的,如风情万种的女子,有着纤弱的腰肢,一步一步,都藏了生动,藏了语言。牵牵绕绕,绕绕牵牵的,像蓄着一段暗生的情愫,理不清,说不尽。

                                                                         

                                                                         

六、(12分)阅读《世界上最好的手》,完成下面21— 25题。

                        世界上最好的手                           

 如果可以,我愿意承担你生命中所有的苦难;如果不可以,我愿意教会你去如何承担苦难,为此,我将自己降到和你一样的位置,这样的爱,你感受到了吗?

 我和父亲一起旅游,记得是一个中午,到了一个山间小镇,我们走进一个小食店。

 我们买好了就端着盘子找桌子。看到一张桌上只坐了一个年轻的母亲,打扮得很利索,短发,抱着孩子。我走过去问:“我们可以坐这儿吗?”

她微笑着点点头。我们就坐下吃起来。

那位母亲在照顾着她的孩子,喂他吃饭。她哄着孩子,——边笑,一边喂。他大大的眼睛,可能一岁多一点,很可爱,张大嘴巴等着妈妈的勺子,一口一口地吃。

我感觉到有点什么不对,是那个母亲的动作。她把孩子放在右腿上,双手抱着,然后用嘴咬着勺子的一端,很熟练地低头在她的盘子里舀菜、拨拉、再喂到孩子的嘴里。开始我以为她在逗孩子玩,但她那麻利的动作,告诉我有别的原因,可她的双手好像没有问题啊!

  我们慢慢攀谈起来,她问我们从哪儿来,去哪儿玩。突然,我吃惊地发现:没有看到孩子的两只小手!对,只有手臂,两只袖子是空的。我偷偷拉拉父亲的衣角。

她大概感觉到了,继续那样喂着孩子,平静地说:“是个意外。”

她也没有说什么意外,我们也不好问。大概几个月前的事。反正后来就截肢了。右手只有上臂,左手好一点,但小手也是没有了。

我顿时感到很痛心,很难过。她对我父亲说,孩子的爸爸已经离开了家乡,去浙江打工。为的是赶快存点钱,要为孩子装一双“世界上最好的假手”。

“要世界上最好的。”她又喃喃地重复了一遍。

后来,我把心中的一个疑惑问了出来:“那么,你为什么要用嘴喂孩子吃饭呢?”

她解释道:“孩子失去双手时,还不记事。他还不知道将来的痛苦。但是他这一辈子注定了要用假肢,要用嘴和双脚来代替自己的双手。我是他妈妈,我不能让他现在就感到痛苦。我要让他和所有的孩子一样地开心。”

“所以,我要让他知道,妈妈也是用嘴做事的。开始我不熟练,慢慢地我就会了。你知道吗?孩子天天跟我在一起,看着我,很会模仿的,学得比我还快。他可以用嘴做好多好多的事了。所以,只要我在孩子面前,我就尽量用嘴做事。”她很自豪地说,就好像一名普通的母亲在夸奖自己的孩子考了第一名。

“我要好好保护他的牙齿。”她一面说着,一面开始收拾。我看着她熟练地用两手抱着孩子,轻轻地放进一个小车里,然后用嘴收拾着桌子,把一些杂物放进一个开口的包里,用牙一拉带子,把头挎了进去,包就到了肩上。

 她跟孩子说:“和爷爷和阿姨说拜拜。”孩子就摇晃着小脑袋,咿呀着说:“拜拜。”然后她继续和孩子说着话,转身出了店门。看着母子俩快乐的背影,我在想,一个很普通的母亲,竟会如此伟大!     (作者:   绿  叶)

21.(2分)文章开头直抒胸臆,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2.(2分)文中写母亲打扮利索、动作熟练,从中你看出了这位母亲怎样的特点?

                                                                                                                                                       

23.(2分)母亲的开朗乐观无形中已经影响了孩子,试举一例说明。

                                                                                                                                                      

24.(3分)文中最好的手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                                                                                                                                     

二是指:                                                                                                                                       

25.(3分)试从文章选材的角度,说说这篇文章在写作上给你的启示。

                                                                                                                                                        

第三部分          表达·交流(50分)

七、(50分)完成下面第 26题。

26.从下面两个题目中选取一个你喜欢的题目,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记叙文。

⑴那一刻,我长大了

⑵每个同学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弱点,如胆怯、自悲、惰性、粗心、娇气……请结合你的实际选择一个方面,以“我终于战胜了                              ”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记叙文。

要求:①半命题作文,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写在作文格的第一行内;②在记叙中可插入适当的描写和抒情;③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文档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制卷人:郭金红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30分)一、(4分)文字书写。要求:字迹工整,不写错别字。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二、(26分)积累运用,完成下面1—8题。1.(2分)选出字形、注音、释义全部正确的一项   ()A.训戒:告戒,教导。      一瞬(shùn)间:一眨眼之间。B.卑微:卑贱微小,地位低下。  忍俊不禁(jīng):忍不住笑。C.点缀(zhuì):连接起来。    一丝不苟:形容办事非常认真。D.收敛(liǎn):收拢,合拢。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