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概念 特点
概念
“云计算“就是以互联网为中心,通过建立大型的集中性的计算中心为普通客户提供安全、快速的硬件资源(服务器、存储器、CPU等)和软件资源(如应用软件、集成开发环境等)服务,客户只需要通过互联网发送一个需求信息,远端的计算中心就能为客户提供需要的资源,用户按使用付费。
特点
1.性价比更高。不需要升级个人电脑就可以获得超级计算机的运算能力;
2.高兼容性。能够兼容不同硬件厂商的产品;
3.高开放性。操作系统兼容各种不同的软件类型,软件适应性增强。
二、云计算运营模式
1.云计算按照运营模式分为三种: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
公有云,云计算提供商向用户提供服务,用户通过互联网获得服务,用户但并不拥有资源,公有云服务的模式可以是免费或按量付费
私有云,指一般在防火墙之内专为一个企业单独使用而构建的云计算服务,企业拥有云计算环境的自主权。
混合云,企业既拥有自己的云计算环境,同时也使用公有云计算服务。
2.私有云将成为大型企业云计算前期发展重点
目前,企业对云计算的最大担心在于安全性的保证。一方面企业运营数据由第三方维护可能带来风险;其次企业担心IT系统能否持续安全运行。
由于私有云完全由企业自身控制,因此首先尝试将企业内部IT系统改造成私有云形态将成为很多大型企业的现实选择。
三、云计算产业链四层次
目前,云计算的主要服务形式有:IT基础设施、云基础架构(IaaS),云平台(PaaS),云软件(SaaS)。
(1)IT基础设施
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和操作系统等软硬件基础设施加上系统继承与服务,是整个云计算产业链的最上游
(2) 云基础架构(IaaS)
厂商以通过网络向用户提供包装好的虚拟计算资源和环境给客户,使用户不必再分别购买服务器、数据中心机房,存储器等设备。
IaaS的优点是用户只需要配置低成本硬件,然后按需租用相应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大大降低了用户在硬件上的开销。
(3) 云平台(PaaS)
把开发环境作为一种服务来提供。厂商为用户提供应用程序的开发部署平台,用户在其平台基础上开发、部署和管理SaaS服务,并通过其服务器和互联网传递给其他客户。
(4)云软件(SaaS)
SaaS服务提供商将应用软件统一部署在自己的服务器上,用户根据需求通过互联网向厂商订购应用软件服务,服务提供商根据客户所定软件的数量、时间的长短等因素收费,并且通过浏览器向用户提供软件的模式。
云计算相关公司与产业链分布
| IT基础设施 | 云基础设施 | 云平台 | 云软件 | |||||||||
| 提供商 | 服务器 | 存储 | 网络设备 | 云终端 | 网络 | 在线存储 | 在线运算 | 开发环境 | 程序服务和工具 | 商业流程外包 | 在线企业应用 | 在线个人应用 |
| 国外公司 | ||||||||||||
| IBM | ● | ● | IBM 蓝 云 | |||||||||
| HP | ● | ● | ● | ● | ● | |||||||
| EMC | ● | |||||||||||
| Cisco | ● | ● | ||||||||||
| 微软 | ● | ● | Windows Azure | Office Online | ||||||||
| 谷歌 | Google Apps Engine,Android,Open Social | Apps Gmail | Google Apps Gmail | |||||||||
| 亚马逊 | S3 | EC2 | SimpleDB/SQS | |||||||||
| SAP | SAP Web App Librart | ● | ● | |||||||||
| 国内公司 | ||||||||||||
| 华东电脑 | ● | ● | ● | |||||||||
| 华胜天成 | ● | ● | ● | ● | ● | ● | ||||||
| 同方股份 | ● | |||||||||||
| 综艺股份 | ● | |||||||||||
| 用友软件 | ● | |||||||||||
| 浪潮信息 | ● | |||||||||||
| 中国移动 | ● | ● | ● | |||||||||
| 中国电信 | ● | ● | ● | |||||||||
| 中国联通 | ● | ● | ● |
●IT基础设施、系统集成将最先受益云计算
最先受益于云计算发展的将是IT基础设施提供商,随着公有云和私有云建设陆续展开,新“云”建设和旧IT系统向“云“架构的改造将带来规模庞大的IT基础设施支出,如传统IT架构的改造和转型、移动互联网需求、传统工业信息化普及与升级的需求。
根据IDC的预测,全球用于云计算服务的支出在未来5年会出现3倍的增长,2012年将达到42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
●云基础设施运营(Iaas)将成为国内云计算产业的重心
云基础设施运营(Iaas)面向的市场目标对象包括传统的机位出租、主机托管、带宽出租等基本业务;网络管理、网络安全、数据存储等具有高附加值的增值业务和随着3G、新媒体、视频等多网融合应用以及电子商务等日益发展带来的新型增值服务。
目前国内电信行业运营商拥有巨大的用户资源、网络资源和运营能力,这些基础都是建设大的基础设施和提供低成本服务的重要保证,因此电信运营商将成为云基础设施运营方面的主导。
目前电信运营商正通过企业内部的私有云改造进行地方级实验性项目,在获得技术和项目经验积累以后,将可能推出面向市场的共有云。
此外,传统IDC(互联网数据中心)入世纪互联、网宿科技、鹏博士等和互联网巨头百度、网易等都具备提供公有云服务的IT资源基础。
●云软件(SaaS)国内已经起步
云软件(SaaS)由提供商将应用软件部署在统一的服务器上,免除了用户在服务器硬件、网络设备和软件升级维护等方面的支出,是未来管理软件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对中小企业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国内云软件(SaaS)处于起步阶段,用友软件的伟库网、金蝶的友商网、八百客在细分行业占据优势地位。
●国内云平台(PaaS)技术有待突破
云平台(PaaS)技术方面,谷歌、微软等处于领先地位。相比云计算的其他环节,云平台的技术难度复杂,对于云计算产业链成熟度要求较高,预计国内企业将在整个产业链发展到更加成熟的程度时在云平台方向会有所突破。
五、中国云计算发展前景
云计算可以以较低成本和较高性能解决无限增长的海量信息的存储和计算的问题,使得IT基础设施能够实现资源化和服务化,使得用户可以按需定制,从而改变了传统IT基础设施的交用和支付方式。
CWW的调查显示,中小企业信息化的主要问题是资金、技术和人才门槛过高。云计算所提供的基础设施使得中小企业无需购买硬件设备,无需专业技术人才就能够享受信息化服务,能有效解决中小企业信息化面临的主要问题,对中小企业来说有很强的吸引力。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超过4200万户。根据国家统计局对2.6万家样本企业的信息化调查显示,在技术应用方面,虽然有高达80%的中小企业具有接入互联网的能力,但只有16.7%的企业拥有自己的网站,14%的企业建立了企业门户网站。网站主要用于发布信息,其次是开展电子商务。只有9%的中小企业实施了电子商务,4.8%的企业应用了ERP。
六、中国云计算的推动力量
2009年以来,我国云计算开始进入实质性发展的阶段,各方力量在云计算的发展过程中都起到了推动作用,这些推动者包括以IBM、EMC等为代表的设备制造商(现在转变为云计算解决方案提供商),推销解决方案,拓展和占领市场;上海、北京、无锡、东营等为代表的地方建设了一些云计算中心,为拉动投资需求,建立公务云及面向中小企业的公有云;以新浪、腾讯、阿里巴巴、世纪互联等为代表的国内互联网企业,对内做IT设施的改造提高效率,对外提供服务以降低成本拓展业务范围;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为代表的传统电信运营商,短期目标是为运营支撑系统搭建私有云,整合内部资源,实现利旧和转型。
地方云计算建设项目
| 省市 | 项目名称 | 功能 | 消息时间 |
| 无锡 | 无锡云计算中心一期、二期 | 一期由资助的云计算中心,目的激发本地的软件创新促进区域技术经济增长;二期搭建基于IBM云计算基础架构的三大云计算服务平台:商务云平台、开发云平台和政务云平台 | 2008、2009 |
| 东营 | 黄河三角洲计算中心 | 为当地石油产业开发出更多的创新应用服务;为市网站应对不断攀升的用户数量和计算能力的需求 | 2009.05 |
| 北京 | 北京云计划 祥云工程 | 北京云计划为解决北京市中小企业的计算问题,用户可基于Web Portal命令方式提交作业,实现应用服务定制;“祥云工程”已经被列入“十二五”软件信息服务业和电子信息发展规划,力争到2015年,形成500亿元产业规模,成为世界级云计算产业基地 | 2009.10 2010.07 |
| 山东 | 山东省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 | 通过建设云计算管理中心和服务平台、灾备平台、科研平台,打造面向全省的公共服务平台 | 2010.04 |
| 佛山 | 与世纪互联合作项目 | 建设三大部分:下一代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和服务运营中心、下一代数据中心技术创新和示范中心、外包管理及培训中心,总投资12亿元 | 2010.04 |
| 上海 | 云海计划 | 3年内培育10家年经营收入超过亿元的云计算企业,推动百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向云计算服务转型,新增经营收入千亿元。总投资31.2亿元 | 2010.08 |
2010年10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结合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先行在北京、上海、杭州、无锡、深圳五个城市开展云计算试点工作。
七、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挑战一:宽带网络建设需要加快
云计算业务需要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对网络带宽提出了较高的需求。
截至2010年6月,中国宽带接入用户数超过1.1亿,宽带接入的渗透率只有7.5%左右,而同期韩国达到32.9%,美国达到28.9%,日本达到24.3%。另外,中国的平均上网速度只有857kbps,而同期OECD国家的平均接入带宽则达到了9.2Mbps。
宽带网络的普及率低,接入速率低,也制约了云计算在中国的发展。因此,要在中国发展云计算产业,必须解决宽带网络发展的问题。
挑战二:数据中心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互联网数据中心(IDC)是构建云计算平台的基础,无论哪种云计算业务模式,都需要有规模化的IDC来支持。
2009年中国IDC市场规模为63.9亿元人民币,在亚太IDC市场中仅占5%的份额。目前国内规范的大型IDC数量很少,400平米以下的小型IDC占到90%左右,但承担了中国90%以上的网站。
国内IDC盈利大多数依靠提供机架出租业务,而非依靠更高附加值的增值服务,远没有达到成为云计算平台提供者的要求。
八、总结
由于云计算具备性价比更高、高兼容性等优点,市场前景广阔。
国家的扶植和地方的重视将会加快云计算产业的发展的步伐,国家未来对云计算有关技术标准、服务标准和安全管理规范的制定,将有利于解决企业用户对数据安全和服务质量确认方面的担忧;地方的示范工程将给云计算的市场推广带来正面作用。
云计算发展初期的重点受益上市公司主要来自IT基础设施、系统集成和云软件(SaaS)三个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