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基于探究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3:46:43
文档

基于探究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基于探究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徐敏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群益街逸夫小学选题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最早提出在学校科学教育中要用探究方法是杜威。在1909年前,大多数教育者认为科学教育的方法主要是通过直接教学让学生学习大量的科学知识、概念和原理。1909年杜威在美国科学进步联合会的发言中第一次对这种方法提出批评。他说,科学教学过于强调信息的积累,而对科学作为一种思考的方式和态度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杜威认为科学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习大量的知识,更重要
推荐度:
导读基于探究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徐敏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群益街逸夫小学选题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最早提出在学校科学教育中要用探究方法是杜威。在1909年前,大多数教育者认为科学教育的方法主要是通过直接教学让学生学习大量的科学知识、概念和原理。1909年杜威在美国科学进步联合会的发言中第一次对这种方法提出批评。他说,科学教学过于强调信息的积累,而对科学作为一种思考的方式和态度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杜威认为科学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习大量的知识,更重要
基于探究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徐  敏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群益街逸夫小学

选题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理论意义、实践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最早提出在学校科学教育中要用探究方法是杜威。在1909年前,大多数教育者认为科学教育的方法主要是通过直接教学让学生学习大量的科学知识、概念和原理。1909年杜威在美国科学进步联合会的发言中第一次对这种方法提出批评。他说,科学教学过于强调信息的积累,而对科学作为一种思考的方式和态度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杜威认为科学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习大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或方法。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在1961年哈佛大学举行的纪念演讲会上作了题为《作为探究的科学教学》的报告,提出了与发现法相似,但更具有操作性的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的方法。施瓦布认为教师应该用探究的方式展现科学知识,学生应该用探究的方式学习科学内容。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是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核心。

●英国于2000年又重新修改《国家课程》标准,新版《标准》主要有四个方面构成:科学探究、生命进程及生物、物质及其属性和物理过程。

●国际文凭组织(简称IBO)的课程计划中也写到:“探究性活动是科学教育的基础,它有助于学生形成个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和对科学规律的理解。”

●我国在2001年7月出版的《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总目标下设三个分目标: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并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由此我们可以说“基于探究的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研究”势在必行,国内外许多学者、教育工作着在这一领域也进行了研究:

●托马斯的纵深探究模式

托马斯着眼于问题确立、探索、解决的全过程,提出了发现、提炼、辨析、解答的基本模式。该模式以特定问题的纵向探究、解答为取向层层推进,在不同阶段养成学生的不同能力,如对问题的分析能力,搜集、综合信息资料的能力,归纳—演绎的推理能力,自我监控、自我评价能力等。在探究的过程中,不断向学生提出新的任务、新的挑战,铸就高素质的人才。

●萨奇曼探究模式

由萨奇曼(Richard Suchman)设计的探究模式通过发现和提问传授问题解决策略。萨奇曼认为科学家用来解决问题、探索未知的理智策略可以传授给学生,其探究模式便建立于这一前提之上。教学步骤为:选择课题→向全班解释探究的程序→搜集相关的资料→形成理论、描述因果关系→说明规则、解释理论→分析探究过程。

●探究—研讨模式

我国从80年代开始了教材教法改革,把自然课定性为“对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基础性学科”,科学教育就是“引导学生探索大自然的秘密”。尤其是以刘默耕先生为代表的一批自然课程专家引进兰本达的“探究—研讨”教学法,由此打开了中国科学课程改革的新局面。该模式由“探究”和“研讨”两个主要活动组成,探究是为研讨服务的。教学程序:提供有结构的材料→让学生充分探究→耐心地进行讨论→反馈练习。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间接影响,加上科学探究意识的薄弱和教学概念的陈旧,重探究的做法仅限于一批“先觉悟起来”的教师和教研员,相当数量的教师并未将新大纲新教材的意图体现出来。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理论意义:构建基于探究的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模式

     实践意义:

    (1)建立一种在实践中可操作的教学模式,切实落实小学科学课以培养            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培养目标。

(2)建立教师用探究的方式展现科学知识的方式。

(3)建立培养学生用探究的方式学习科学的方式。

(4)建立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方式。

该课题的研究具有前瞻性、灵活性、创造性、可操作性。

内容: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包括视角、方法、途径、目的), 重要观点,               主要参考文献

(一)理论基础

●美国心理学家威特罗克提出“建构主义学习论”,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的建构对信息的解释,并从中作出推论,学习是学习者构建自己的知识的过程。教学不仅是一个如何传授知识,如何调动学生的注意和动机的问题,也是一个传授生成学习、激发学生学会生成的过程。

●布鲁纳指出,在探究和发现中学习有四个优点:增强理智能力;由外部奖励走向内部奖励;学习探究和发现的方法;强调发现的行为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皮亚杰的双向建构观点强调:认识既不发端于主体,也不发端于客体,而是发端于联系主客体的动作或活动。主体通过积极的活动,在形成知识的同时,也发展了自己的认知结构。

●《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一书中指出:在科学研究中,人们常常将模式看成是对某一过程或某一系统的简化与微缩式表征,以帮助人们能形象地把握某些难以直接观察或过于抽象复杂的事物。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应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这也是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所在。

(二) 研究内容

(1)教师用探究的方法展现科学知识的方式。

(2)学生用探究的方法学习科学的方式。

(3)建立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方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基于探究的小学科学课教学模式

    从该模式的操作程序来看,教师用探究的方法展现科学知识是有序的,学生用探究的方式学习科学的方法也有序的,教师展现方法与学生学习的方法是一一对应的。根据学生经历探究学习的过程,把学生的探究分为完全探究和部分探究。根据教师对学生行为进行组织的程度,探究性学习可以分为有指导的探究和开放的探究,但这种分类不是非此即彼的两分法,在探究过程中,学生所负的责任越多,探究越接近开放的探究;教师所负的责任越多,越接近有指导的探究。

 (三)研究方法

1、调查法

(1)调查原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2)调查学生学习状况

     2、文献法   应用于整个研究过程

     3、行动研究法

     4、个案法

选典型课录象,开展微格研究。

(四)主要参考文献

1.陆璟(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智力开发研究所)撰写的《探究性学习》

2.任长松(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研究室)撰写的《科学探究为核心》

3.《小学自然教学》2000年第7、8合刊

4.山东教育出版社《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

5.于忠海撰写“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述评”,发表在《中小学教育》2001年第6期

6.丁定一编著《小学自然教学概论》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三、课题研究价值,论文的主要框架

(一)课题研究价值

1.形成基于探究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

     2.学生会用探究的方式学习,理解科学探究过程,获得科学探究的乐趣,逐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使教师善于学习的能力明显提高,以适应学生的探究学习的需要。

(二)论文的主要内容框架

   内容概要

     一.课题的提出

    综观世界各国科学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向是:“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也是我国于1999年底正式启动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重点。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强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主要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呢?国外的一些学者开展了一些研究,但对我国的实际教学大多缺少具体指导意义;国内的学者、教师也开展了一些研究,但也未建立一套理论体系和操作模式。因此,“基于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就成为必然。

二.构建课堂教学模式

三.需要讨论的问题

1、课堂教学模式变式及实例

     教师以“让学生以探究为本的学习”为教学指导思想设计教学时,应灵活运用“完全探究”与“部分探究”;“开放的探究”与“有指导的探究”。

     2、探究不是唯一的学习模式,在科学学习中,灵活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都是必要的。  

     主要参考文献

四.研究进度及成果形式

本课题一年内完成:(2001年12月—2002年9月) 

1.准备阶段:(2001年11月—2001年12月)

      确定研究方向,广泛搜集资料,确定课题,写出开题报告,并进行开题论证。

   2.实施阶段:(2001年1月—2001年6月)

   课题组教师按照实施方案进行全面实施阶段,备课、试教、录象课、集体讨论教学模式。

    3.总结阶段:(2001年7-8月)

       在前面两个阶段实施的基础上,整理资料,在理论指导下,总结实践经验、反复研究,撰写出论文。

     成果形式:形成一篇科研论文、并附案例设计。

文档

基于探究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基于探究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徐敏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群益街逸夫小学选题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最早提出在学校科学教育中要用探究方法是杜威。在1909年前,大多数教育者认为科学教育的方法主要是通过直接教学让学生学习大量的科学知识、概念和原理。1909年杜威在美国科学进步联合会的发言中第一次对这种方法提出批评。他说,科学教学过于强调信息的积累,而对科学作为一种思考的方式和态度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杜威认为科学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习大量的知识,更重要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