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54742亿美元,赶超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一个可喜可贺的消息。这肯定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的方针;也肯定了我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但是,在这个数据的背后,我们应该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数字的层面。将我国GDP的增长数据同发达国家相比较后,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中存在的一下问题。
下面,我将结合数据对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存在的问题做简要分析:
1、我国近十年来,三大产业增加值所占GDP的比重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我国三大产业结构中,第一、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过大,第三产业比重太小。可能有人会说,我国第一产业只占10%,还算大么?答案是肯定的。通过查找,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仅为2%左右。而其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维持在20%~30%之间,第三产业则保持在70%~80%之间(参考中国经济论坛)。这说明,发达国家的GDP增长主要是依靠第三产业带动的。而中国的第二产业在近10年间从40%上升到50%,第三产业从30%上升答40%,虽然都是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依旧是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较大,这与美国的发展模式有较大的不同。
那么,是不是每种模式都有其自己的长处,或者说不一定发达国家的产业构成就是可取的呢?我觉得这和国家的经济、历史文化有很大的关系,我们不能一味的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模式,我们应该摸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第二产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自然资源,而第三产业素有“一本万利”的称号,那么,我们何不在保证第一、第二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呢?
二、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村)占我国GDP的比重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固定资产占GDP的比重从2001年的27%上升到2011年的%,可见我国的财富并不是依靠消费来带动生产的,而是固定资产投资带来的。2008年,我国投入3千亿拉动需求,可是成效任然不大。这个问题是值得关注的。而出现这种现象,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我国各地区为了追求高GDP增长率,不断扩大对固定资产的投资而造成的。表面上我国GDP大幅增长,但实际上这些GDP都是钢筋水泥而已。
三、随着GDP的增长,我国能源消耗总量也在明显上升,对天然气、煤炭这些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随之加剧。这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一称号是不符的,也说明我国在追求高GDP的畸形,它是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的。
以上是我国在追求高GDP中所存在的问题。那么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将是我们在以后发展中所要思考的。下面我就谈一下我在解决这些问题方面的思考:
1、调整经济结构,进行多元化发展
调整经济结构,是经济发展过程的一项长期任务。因为这不仅是发展目标,而且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经济发展就要改变二元经济结构。现代科学技术不仅使社会经济增长,而且使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再到信息经济,是社会经济系统从低级到高级的一系列跳跃。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是多元化的统一,物质资料的生产不会因为信息经济的到来而丧失其应用地位。同时,农业、工业的发展也必须依赖于信息和技术,才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我国不用照搬西方的发展模式,但是应该根据我国国情,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层次化的产业结构,力求技术创新,实现各产业相互带动、扶持的局面。
2、扩大内需,不应依靠于固定资产投资等“保长”的因素提高GDP
消费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没有消费的支持,任何投资都是没有意义的,是无法盈利的。在问题分析的版块,我们看到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已经上涨到%,这是十分可怕的。我国应该调整投资和消费之间的关系,通过扩大消费规模和投资规模,将投资引导到促进消费且与消费保持合理比例关系的水平,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否则,脱离消费能力的过度投资,必然会对经济的发展造成更大的破坏。
而在我看来,我们不应该把扩大内需定义为仅仅扩大居民在消费方面的提高,这样使肤浅的。如果能改善自己的物质生活,试问谁不愿意呢?但是,居民用什么来改善?所以,我们要做的是
①提高人均收入,缩小差距。社会的财富是大家共同创造的,不能将其集中在极少数人的口袋中,应该加大,将社会财富在“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基础上更加公平化。在这方面,我国实行的按工资阶梯纳税这一,显然是非常可取的。
②增加就业岗位,减少失业人数。我想,大多数人都想通过自己的双手,自己的劳动去创造财富。社会有责任提供这个机会,应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将增加就业岗位作为另一重要木包。
3、推广绿色GDP核算,减少环境污染
| 年 份 | GDP(Y) | 人均可支配收入(x1) | 固定资产投资(x2) | 能源消费总量(x3) |
| 2000 | 99214.55431 | 6280 | 26221.8 | 145531 |
| 2001 | 109655.1706 | 6859.6 | 30001.2 | 150406 |
| 2002 | 120332.63 | 7702.8 | 35488.8 | 159431 |
| 2003 | 135822.7561 | 8472.2 | 45811.7 | 183792 |
| 2004 | 159878.3379 | 9421.6 | 59028.19 | 213456 |
| 2005 | 184937.369 | 10493 | 75095.1003 | 235997 |
| 2006 | 216314.4259 | 11759.5 | 93368.6812 | 258676 |
| 2007 | 265810.3058 | 13785.8 | 1174.4688 | 280508 |
| 2008 | 314045.4271 | 15780.76 | 148738.3048 | 291448 |
| 2009 | 340902.8126 | 17174.65 | 193920.34 | 3067 |
| 2010 | 401202.0284 | 19109.44 | 241430.84 | 324939 |
| Coefficients | 标准误差 | t Stat | P-value | |
| Intercept | -32319.51879 | 13303.17601 | -2.429458858 | 0.04545663 |
| 人均可支配收入(x1) | 20.27823801 | 4.7813713 | 4.23361726 | 0.003870756 |
| 固定资产投资(x2) | 0.252208848 | 0.187818406 | 1.342833503 | 0.221233998 |
| 能源消费总量(x3) | -0.053882917 | 0.14946098 | -0.360514945 | 0.729095346 |
| Lower 95% | Upper 95% | 下限 95.0% | 上限 95.0% | |
| -63776.5314 | -862.5061849 | -63776.5314 | -862.5061849 | |
| 8.952128344 | 31.60434767 | 8.952128344 | 31.60434767 | |
| -0.191911109 | 0.696328806 | -0.191911109 | 0.696328806 | |
| -0.407301976 | 0.299536142 | -0.407301976 | 0.299536142 |
我们知道,在生产法中GDP=各部门增加值(参考陈明,国民经济核算,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这一公式中的根本缺陷是,没有将自然资源的利用作为经济过程的投入来看待,同时也没有将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所造成的环境质量恶化,以及为恢复以前的环境所作的努力加以适当的考虑,因而其计算结果是有偏差的。我们应该推广绿色GDP的核算,即绿色GDP=总产出-中间投入-固定资本消耗-本期生产过程对自然环境资源利用价值的净额。将绿色GDP作为考核政绩的一项重要指标。避免各级一味追求政绩的同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我国已经成为赶超日本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经济发生波动时所占的地位,以及起到的作为是毋庸置疑的。我国甚至可能成为世界经济的带头人,这都是可以实现的。但是,我们应该戒骄戒躁,不要只以追求高、快、强为目标,要在稳扎稳打,稳中求进。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我国在GDP的高速增长中存在了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是急需改正的,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我们要正确认识到这一点,及时吸取经验教训,改变畸形发展,摸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模式,让我国成为名符其实的、影响世界的、不可或缺的最大经济体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