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三章)模拟题及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3:49:25
文档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三章)模拟题及答案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4题。第三单元检测(一)1.“一滴水借助水循环,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可以变为地面的积雪,融化后渗入地下,可以被植物的根系吸收”。这一段话说明水循环联系的圈层有()①水圈②岩石圈③生物圈④大气圈A.①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有关图中①~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我国的西北季风有助于①功能的实现B.从数量来看③=④C.以色列北水南调体现了对⑤的D.②获得外界能量最多3.水库的建设,体现了人类对图中哪个环节的影响()A.
推荐度:
导读第三章地球上的水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4题。第三单元检测(一)1.“一滴水借助水循环,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可以变为地面的积雪,融化后渗入地下,可以被植物的根系吸收”。这一段话说明水循环联系的圈层有()①水圈②岩石圈③生物圈④大气圈A.①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有关图中①~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我国的西北季风有助于①功能的实现B.从数量来看③=④C.以色列北水南调体现了对⑤的D.②获得外界能量最多3.水库的建设,体现了人类对图中哪个环节的影响()A.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4题。

第三单元检测(一)

1.“一滴水借助水循环,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可以变为地面的积雪,融化后渗入地下,可以被植物的根系吸收”。这一段话说明水循环联系的圈层有(     )

①水圈 ②岩石圈 ③生物圈 ④大气圈

A.①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有关图中①~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我国的西北季风有助于①功能的实现     

B.从数量来看③=④  

C.以色列北水南调体现了对⑤的       

D.②获得外界能量最多

3.水库的建设,体现了人类对图中哪个环节的影响(     )        A.     B.   C.      D. 

4.以下地区水循环最活跃的是 (        )

A.南极冰原      B.四川盆地  C.尼罗河流域      D.亚马孙平原

读某河流量过程线示意图(该河以降水补给为主),回答5-6题。

5.该河流所在位置大致位于(   )

 A.北纬40º-60º之间的西岸      

B.北纬30º-40º之间的东岸

 C.南纬30º-40º之间的西岸     

 D.北纬30º-40º之间的西岸

6.该河流6~8月流量减少由于该地区 (    )

A.受副极地低气压控制  B.受极地高气压控制

 C.受东北信风带控制  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读“我国东北某河流流量变化图”,A、B、C分别表示河流的三种补给形式。据此回答7~8题。

7.C在汛期时的补给量与枯水期时的

补给量比较正确的是(     )

A.汛期时的补给量比枯水期的补给量多,因为汛期时河水水位高,地下水补给增多

B.汛期时的补给量比枯水期的补给量多,因为汛期时地下水水位高,补给河水量增多

C.汛期时的补给量比枯水期的补给量少,因为汛期时河水水位较高,地下水补给量减少

D.汛期时的补给量比枯水期时补给量少,因为汛期时地下水水位高,补给河水量减少

8.图中虚线表示该河上游修建大坝后的流量曲线,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

A.受到水库调节,全年流量比较和缓         B.地下水位上升,与河流相互补给,流量和缓

C.河水水位下降,与地下水相互补给         D.受到水库调节,河流与地下水补给关系消失

下面甲图是我国东部河流某河段示意图,乙图是EF河段河床剖面示意图,丙图是河流上A、B两水文站测得的水位变化图。据此完成9~11题。

9.甲图中AB段河流(       )

A.由西北流向东南 B.由东南流向西北    

 C.A处水流较B处平稳   D.不能确定

10.造成该河最高水位出现的原因是(    )

A.气旋活动     B.“梅雨”连绵    

C.冰雪融化     D.春雨霏霏

11.关于乙图EF河段河床剖面的描述及形成理由正确的是:①E岸河床较缓,F岸河床较陡

②E岸河床较陡,F岸河床较缓 ③由于地球的自转使河水发生偏转,F岸遭受冲蚀力大

④由于该处河流是弯道,E岸遭受冲蚀力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读“全球洋流模式图”,完成第12~14题。

12.下列洋流全由盛行风作用形成的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⑥⑧⑩

C.②③④⑤⑥        D.③⑤⑦⑨⑩

13.假设该图表示太平洋,则图中对我国的气候有重要影响的是(  )。

A.②     B.③     C.④     D.⑤

14.假设该图表示大西洋,则①③两支洋流交汇处形成的世界性大渔场是(  )。

A.秘鲁渔场       B.北海渔场     

C.北海道渔场    D .纽芬兰渔场

读洋流分布模式图,完成13~15题。

13.图中洋流④的主要推动力是 (     )

A.东北信风B.东南信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14.①~④海域,渔业经济繁盛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5.受③洋流影响形成的地理现象为  (     )

A.新西兰湿润多雨的气候  B.南非西部的荒漠

C.澳大利亚的热带雨林    D.智利沿海的荒漠

在人类面临的各种资源危机中,淡水危机是其中之一。据预测,到2025年,全世界2/3的人口将生活在缺水状态中。据此完成第16~17题。

16.目前世界普遍感到用水紧张的原因是(  )。

①环境污染严重,水质下降 ②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大,江河径流量下降 ③人口急剧增长,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增长过快 ④世界上的水资源总量不足 ⑤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③⑤

17.下列措施属于开发水源的是(  )

A.加强宣传,增强公民节水意识                B.海水淡化

C.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D.改进农业灌溉技术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低山丘陵区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8—19题。

18.由于人类某种活动,使蒸腾作用显著减弱时,可能直接导致(    )

A.该区域降水增加   B.该区域地表径流增加   C.蒸发量不变    D.地下径流增加

19.若要进一步增加该流域水资源的丰富程度,下列措施中作用不明显的是(    )

A.封山育林      B.退耕还林       C.修建梯田     D.修建小型水库

20.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a为岩浆岩,b为沉积岩)

(1)填出图中字母表示水循环的环节名称。

D          E          F           

(2)甲、乙两处的地质构造: 

甲:        乙:        ;地表形态甲处是        ,其形成原因是                                 。 

(3)若在此图中修建地下隧道,从工程建设的安全性、稳定性及地下水运动等方面考虑,在甲、乙两处中应该建在_   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图所示的水循环是                 。

(5)甲、乙之间植树造林所起的作用主要是:                     。

21.下图中甲、乙分别为P、Q河流上的水文站。据图中信息完成以下问题。

(1)图中甲、乙两水文观测站发现,两河流径流量6~8月份大于12~2月份,分析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

(2)进入雨季,甲、乙两河更易发生洪涝的是哪一条,简述原因。

(3)夏季,甲、乙两河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为下图中的(  )

(4)若在图中M地修建水库,水库建成后对当地水循环有哪些影响。

22.读下面甲、乙两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图中阴影区域水资源数量有何差异,请简析原因。

(2)比较甲、乙两图中阴影区相邻海域的洋流方向及性质。

(3)若甲、乙阴影区域为两种气候类型的分布区,这两种气候在甲、乙两图中的分布有什么共同特点,请说明原因。

(4)甲、乙两区域有世界著名渔场的是________,其成因与________有关。

2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画出A、B、C、D四支洋流的流向。

(2)A洋流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它对沿海地区的气候起到____________的作用,并影响着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 

(3)B洋流的动力主要来自于____________(信风)D洋流按冷暖性质属于____________流。(寒流或暖流) 

(4)图中E渔场的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架海水浅,阳光透射率高,生物光合作用较强。 B.寒暖流交汇

C.沿海架风浪小,适于海洋生物的生存。       D.受离岸风产生的上升流的影响

(5)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F处的降水将____________。

24.读“印度洋洋流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由图示C海区洋流知此时北半球处于  (季节)。 

(2)同纬度的A、B两海域,水温较高的是    ,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 

(3)此时,若一艘油轮经印度半岛南端附近海域时发生石油泄漏事故,在洋流作用下,水面上的油膜向偏    方向漂流。洋流对石油污染所能起的作用是         。 

(4)在D地沿岸海域画三条等温线T1、T2、T3(T1>T2>T3)和洋流。

25.根据下图,利用你所学过的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1)都柏林和圣约翰斯所处的纬度差不多,但1月份都柏林的气温为8℃时,圣约翰斯的气温通常在0℃以下,这是为什么?

(2)在图中,用“△”表示纽芬兰渔场。该渔场形成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3)古代,哥伦布从欧洲去美洲时,走了图中A、B两条不同的路线。有趣的是走距离较短的A路线用了37天,而走距离较长的B路线却只用了20天,试解释其中原因。

地球上的水 答案

1---14:DCDDD  DCAAB  CBBD 13—19:CAC  DBBC 

20.(1)水气输送  地表径流  水汽蒸发 

(2)背斜   向斜    谷地   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受侵蚀成谷地 

(3)甲  背斜构造地质结构稳定,不易储积地下水,不易渗漏,保证了工程安全    (4)海陆循环    (5)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21. (1)图中甲、乙两河分布于地中海气候区,且位于南半球,6~8月份为冬季,正值温和多雨期,雨水对河流补给量大;12~2月份为夏季,为炎热干燥时期,降水少,雨水补给量少。

(2)甲河 河道弯曲,泥沙淤积严重,排洪不畅。   (3)A

(4)蒸发量增加,云量增大,降水增多。通过下渗,使周边地区潜水位上升。对下游河流具有调节径流的作用,使洪涝灾害减少。

22. (1)甲区域的水资源比乙区域丰富,甲区域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又受西风带迎风坡地形抬升作用,且受沿岸地区暖流的增温加湿作用,常年降水丰富,水循环活跃,而乙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又受沿岸寒流的减湿作用,常年降水稀少。

(2)两地洋流均向北流,但甲地洋流流向高纬度,为暖流,而乙地洋流流向低纬度,为寒流。

(3)均呈狭长的带状分布,南北延伸,两地受到附近南北走向的高大山地影响,成为气流运动的阻碍,两地又受到沿海地区洋流的作用使气候南北延伸成长带状。

(4)乙 寒流(上升流)

23. (1)略(2)秘鲁寒流  降温减湿(3)东南信风   寒流  4)D  

(5)增多

24.解析:图示区域气温由北向南递减,为南半球。由图中等温线的分布可知,同纬度陆地气温低于海洋,确定此时为南半球冬季,时间为7月份。我国此时盛行东南季风,降水丰沛,大部分河流进入丰水期。如果图示虚线表示洋流,由气温分布判断为南半球大洋东部寒流,如在太平洋应为秘鲁寒流。

答案 (1)南 气温由南向北递增(2)7 陆地气温低于同纬度海洋(3)东南 丰水(4)寒 标注略(向北流) 秘鲁寒流

25.(1)都柏林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而圣约翰斯受拉布拉多寒流影响。 

(2)标在圣约翰斯偏北海域  位于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3)当年哥伦布第一次去美洲是逆北大西洋暖流横渡大西洋,花费时间较长,而第二次他率船队顺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航行,比第一次少花17天时间到达美洲。 

(4)受石油污染的海水会顺着加那利寒流、北赤道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到达北美洲东海岸,也会顺着北大西洋暖流进入北冰洋,而使污染范围扩大。

文档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三章)模拟题及答案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4题。第三单元检测(一)1.“一滴水借助水循环,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可以变为地面的积雪,融化后渗入地下,可以被植物的根系吸收”。这一段话说明水循环联系的圈层有()①水圈②岩石圈③生物圈④大气圈A.①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有关图中①~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我国的西北季风有助于①功能的实现B.从数量来看③=④C.以色列北水南调体现了对⑤的D.②获得外界能量最多3.水库的建设,体现了人类对图中哪个环节的影响()A.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