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时用电作业许可证
编号: 20120105-1
| 临时用电作业单位 | 某公司(甲方) | |||||||||||
| 临时用电用途 | 铁路栈桥改造 | 用电地点 | 铁路栈桥 | |||||||||
| 用电期限 | 2012年 01 月05 日9 时 至2012年 01 月21 日9时 | |||||||||||
| 临时用电作业单位填写 | 作业区域所在单位确认、填写 | |||||||||||
| 用电设备清单 | 电源接入点 | 配电室 | 工作电压 | 380V | 电气专业人员 | 周某 | ||||||
| 设备名称 | 负荷(kW) | 用电线路:符合“√”不符合“X” | 用电设备:符合“√”不符合“X” | |||||||||
| 电焊机 | 23 | 接引点确认 上锁点确认 | 电源接线状态 焊接设备 | |||||||||
| 电焊机 | 23 | 电缆规格及走向 接地 | 电缆及设备外观手持电动工具 | |||||||||
| 电焊机 | 23 | 漏电保护 负荷确认 | 电气绝缘状况 临时照明 | |||||||||
| 手电钻 | 0.4 | 防爆区域 线路架空 | 设备防护罩 符合防爆要求 | |||||||||
| 手电钻 | 0.4 | 线路标志 穿越保护 | 测量检查临时用电设备电源插头 | |||||||||
| 手电钻 | 0.4 | 配电盘、箱开关 一机一闸 | 设备外壳绝缘>1MΩ | |||||||||
| 负荷合计 | 70.2 | 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其他 | 其他 | |||||||||
| 安全注意事项(电气专业人员):按规定要求穿好劳动防护用具 | ||||||||||||
| 本人已对临时用电相关资料、情况进行了核实,并对用电设备进行了检查,确认该作业许可证的安全措施已落实。 用电单位申请人:王某 2012年 1 月5日8 时 | 本人在工作开始前,已经对照上述检查内容进行了检查,符合临时用电相关标准,我对本次检查的结果负责。 电气专业人员:李某 2012年 1 月5日8 时 | 本人已同申请单位、电气专业人员讨论了安全工作方案,确认该工作许可证的安全措施已落实,电气专业人员已进行了检查,我对本工作及作业人员的安全负责。 所在单位批准人:张某 2012年 1 月5日8 时 | ||||||||||
| 许可证延期 | 年 月 日 时至 年 月 日 时 | 申请人: | 批准人: | |||||||||
| 年 月 日 时至 年 月 日 时 | 申请人: | 批准人: | ||||||||||
| 年 月 日 时至 年 月 日 时 | 申请人: | 批准人: | ||||||||||
| 许可证关闭 | 已经按照临时用电组织设计中的拆除方案安全的拆除所有临时用电线路和设备,许可证可以关闭。 | 电气专业人员: 王某 2012年 1 月21日9时 | 用电作业单位申请人: 李某 2012年 1 月21日9时 | 作业区域所在单位批准人: 张某 2012年 1 月21日9时 | ||||||||
许可证取消 | 因以下原因,此许可证取消: | 提出人: 批准人: 年 月 日 时 | ||||||||||
| 受影响相关共同签署: 本人确认收到有关许可证取消的信息,了解工作对本部门的影响,将安排人员对此项工作给与关注,并和相关各方保持联系。 | 单位: 确认人: 单位: 确认人: | |||||||||||
A、该临时用电作业许可证的用电期限不符合销售公司《临时用电安全管理规定》
B、该临时用电作业许可证用电期限可以超过30天
C、该作业临时用电设备为6台,总容量为70.2kW,无需进行施工组织设计
D、临时用电设备应有各自的电源开关,实行“一机一闸”制
E、 户外干燥区域使用电焊机可以不装漏电保护装置
2、作业简述:某油库自行进行管线焊接作业,临时用电作业工具包括一台电焊机、一台手持打磨机,根据销售公司《临时用电安全管理规定》,下列论述中正确的选项包括(ADF )。
临时用电作业许可证
编号: 20120105-2
| 临时用电作业单位 | 东城油库 | ||||||||||
| 临时用电用途 | 管线焊接 | 用电地点 | 油罐区 | ||||||||
| 用电期限 | 2012年 01月 05日 9时30分至2012年01月 05日 11时00分 | ||||||||||
| 临时用电作业单位填写 | 作业区域所在单位确认、填写 | ||||||||||
| 用电设备清单 | 电源接入点 | 工作电压 | 电气专业人员 | 王XX | |||||||
| 设备名称 | 负荷(kW) | 用电线路:符合“√”不符合“X” | 用电设备:符合“√”不符合“X” | ||||||||
| 电焊机 | 30 | √接引点确认 □上锁点确认 | √电源接线状态 √焊接设备 | ||||||||
| 打磨机 | 0.1(查) | □电缆规格及走向 □接地 | √电缆及设备外观 □手持电动工具 | ||||||||
| □漏电保护 □负荷确认 | □电气绝缘状况 □临时照明 | ||||||||||
| □防爆区域 □线路架空 | □设备防护罩 □符合防爆要求 | ||||||||||
| □线路标志 □穿越保护 | □测量检查临时用电设备电源插头 | ||||||||||
| √配电盘、箱开关 √一机一闸 | □设备外壳绝缘>1MΩ | ||||||||||
| 负荷合计 | 30.1 | □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其他 | □其他 | ||||||||
| 安全注意事项(电气专业人员):注意油气浓度检测 | |||||||||||
| 本人已对临时用电相关资料、情况进行了核实,并对用电设备进行了检查,确认该作业许可证的安全措施已落实。 用电单位申请人:李某(油库主任) 2012年 01月 05日 8时30分 | 本人在工作开始前,已经对照上述检查内容进行了检查,符合临时用电相关标准,我对本次检查的结果负责。 电气专业人员:王某(持电工证的) 2012年 01月 05日 8时35分 | 本人已同申请单位、电气专业人员讨论了安全工作方案,确认该工作许可证的安全措施已落实,电气专业人员已进行了检查,我对本工作及作业人员的安全负责。 所在单位批准人:张某(主管油库副经理) 2012年 01月 05日 9时00分 | |||||||||
| 许可证延期 | 年 月 日 时至 年 月 日 时 | 申请人: | 批准人: | ||||||||
| 年 月 日 时至 年 月 日 时 | 申请人: | 批准人: | |||||||||
| 年 月 日 时至 年 月 日 时 | 申请人: | 批准人: | |||||||||
| 许可证关闭 | 已经按照临时用电组织设计中的拆除方案安全的拆除所有临时用电线路和设备,许可证可以关闭。 | 电气专业人员: 王某 2012年 01月 05日 11时00 | 用电作业单位申请人: 李某 2012年 01月 05日 11时05 | 作业区域所在单位批准人: 张某 2012年 01月 05日11时15分 | |||||||
许可证取消 | 因以下原因,此许可证取消: | 提出人: 批准人: 年 月 日 时 | |||||||||
| 受影响相关共同签署: 本人确认收到有关许可证取消的信息,了解工作对本部门的影响,将安排人员对此项工作给与关注,并和相关各方保持联系。 | 单位: 确认人: 单位: 确认人: | ||||||||||
B、该证明确了电源接入点及工作电压
C、该证申请、审批环节相关人员签字不符合《临时用电安全管理规定》的审批权限要求
D、该证对用电线路和设备的检查确认不全面
E、该项作业必须做临时用电组织设计
F、该证用电负荷计算过程正确
3、作业简述:某施工场地2名员工(无电工证)检修分配电箱线路, 2人共同将总配电箱电源关闭后开始检修,其中一人中途有事离开,回来时发现另一人触电死亡。事后查明,电工陈某在检修循环水塔照明线路时接触电源裸露线头,导致触电。此次事故中,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包括(ABCDE)。
A、作业许可管理存在严重漏洞,作业许可流于形式
B、未落实电气检修作业上锁挂签制度
C、有其他员工或外来人员打开了总配电箱电源
D、 监护人和安全措施不到位,监护缺失
E、 二人为非专业电工,风险意识差,风险识别不全,措施针对性差,缺少沟通
4、某施工场地正在进行施工作业,同时使用的用电器具和设备工头7台,突然,配电线路起火燃烧。导致此次事故发生的原因有可能是(ABCD)
A、未按照要求进行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B、选用的临时用电线路不符合要求,耐压等级不够
C、作业审批流于形式
D、做完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后,又增加了部分用电设备,用电负荷增加,造成此前符合要求的线缆负荷过大,引起自燃
E、临时用电设备启动或关闭不当
5. XX加油站进行隐患改造,在建筑公司安装加油站站房外防雨棚时,由于验收不合格返工过程中,两名建筑工人对加油站已经安装了的站房檐口防雨棚进行加固,正准备在加油站站房一角用电钻打孔,XX公司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王X询问得知其未办理《临时用电作业票》和《高处作业票》,当即责令停止施工作业。此后,一名建筑工人离开了加油站,另一名建筑工人张X也离开了作业点,王X确认他们停止了作业准备并离开了作业地点后,到加油站前面去找建筑公司现场管理人员对此事进行交涉,并向加油站管理科负责人电话汇报,此过程中,一建筑工人又私自回到作业点,擅自在站房一角打孔安装膨胀螺丝后,又走到站房另一端爬上操作台不慎触电死亡。导致本次事故的原因是(ABCDE)
A、施工人员不听阻止,违章蛮干实施防雨棚架加固作业
B、 施工人员曾X不清楚站房外墙体内敷设有电源线,且该电源线未断电
C、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对无票证违规作业行为未进行彻底跟踪制止,造成监管空档,使施工人员有违章作业的可能
D、施工方现场监管力量不足
E、对施工安全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针对性不够,使其对存在的风险认识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