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关于物体的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块萘溶化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B. 把铜块碾成铜片,质量和密度均不变
C. 把铁块加热,质量变大,密度变小
D. 航天员在太空处于失重状态,其质量和密度均为零
2. 托盘天平栋梁上都有标尺和游码,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是()
A. 相当于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 代替指针用来指示平衡
C. 相当于向左盘中加小砝码
D. 相当于向右盘中加小砝码
3. 将一金属块浸没在盛满酒精的杯中,溢出酒精8g;若将该金属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杯中,
=0.8×103Kg/m3) ()
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是 ( ρ
酒
A、15g
B、10g
C、12.5g
D、8g
4.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室内打开酒精瓶盖,过一会,整个室内都有酒精味,这是酒精分子运动引起
B、固体分子作用力大,故固体分子是静止的
C、用锉刀锉铁件时,得到很多细小的铁粉,每一粒铁粉就是一个铁分子
D、分子间作用力要么只有引力,要么只有斥力
5.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没有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
B.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一定存在施力物体
C.空中飞行的小鸟对地球也有吸引力的作用
D.马拉车前进时,车拉马的力一定小于马拉车的力
6、探究“力和运动关系”的活动中,小明让同一小车从相同高度滑下,分别在水平面上铺上毛巾、纸板、玻璃等物品.关于小车在不同物体上的运动情况,以下四个说法中有一个是理想化的推论,其余三个是可靠的事实,其中是理想化推论的是()
A.小车在毛巾、纸板、玻璃上都将向前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
B.小车在玻璃上滑行的距离比在毛巾上滑行的距离远
C.如果没有摩擦,则小车将一直运动下去
D.小车在玻璃上所受摩擦力小
7.放在竖直的磁性黑板上的小铁片,虽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但它却不会掉下来,其原因是()
A.它受到磁性黑板的吸引力
B.它受到磁性黑板的静摩擦力
C.它对磁性黑板有吸引力
D.它受到磁性黑板的滑动摩擦力
8、在右图-1所示的哪种做法的是目的增大压强的是( )
9.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惯性现象应用的是()
A. 用手拍打衣服的尘土
B. 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上撞几下
C. 汽车司机为了安全应系好安全带
D. 运动员采用助跑跳远
10.水球运动员把漂在水面上的水球慢慢压入0.5m深水下的过程中,运动员对水球的压力
()(假设水球在水中的体积不变)
A. 逐渐变大
B. 逐渐变小
C. 不变
D. 先变大后不变
11.在河中游泳的人上岸时,由深水走向浅水的过程中,如果水底布满石头,以下体验和分析正
确的是()
A 脚越来越疼,因为水对脚的压力越来越大
B 脚疼得越来越轻,因为河底对人的支持力越来越小
C 脚越来越疼,因为水对人的浮力越来越小
D 脚疼的越来越轻,因为人受到的重力越来越小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同一支密度计在水中和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相等
B. 船从海中驶入内河,船会下沉一些,所以它受到的重力变大,浮力变小
C. 铜球不可能悬浮于水中
D. 在水中沉在水底的铁球一定是实心的
二、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7分)
1、子弹离开膛后能继续飞行,是因为子弹具有_______;上抛的石子要落回地面,是因为
石子受到_________的作用。
2、鸡蛋碰石头,鸡蛋却碰破了,请问:
①碰撞时鸡蛋与石头受到的压力谁大?__________;
②受力面积谁大?__________;
③受到的压强谁大?________。(选填“鸡蛋大”、“石头大”或“一样大”)
3、甲、乙均为实心铜球,甲、乙体积之比为3:2,则甲、乙质量之比是____;密度之比是____。
4.空气的密度为1.29 它表示
。
—————————————————————————————
5.俗话说:“破镜不能重圆”.这是因为镜破处分子间的距离______,分子间几乎没有分子
引力作用。
6.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状态、硬度和、等(写出两个就行)。现有
以下几种物品:橡皮、纯净水、钢直尺、水银、塑料三角板、玻璃板、食盐水,试把它们分成两类:
一类包括,其特征为;
另一类包括,其特征为。
7.如图所示,两手指用力捏住铅笔,使它保持静止,则两手指所受压力________,
压强________。
8、张飞在一次体检中,测得高压为85mm水银柱,低压为50mm水银柱,结果他被诊断为低
=13.6×103Kg/m3,g=10N/Kg)
血压。那么,他的低压是__________Pa。(ρ
水银
9、将一重100N,边长为20cm的均匀正方体放置于水平的正方形小桌面正中,若小桌面边长
为10cm,则正方体对桌面的压强是______,压力是________。
10、1L的水和1L的酒精混合后,总体积______2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这现象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某物体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称得重力是8N。当它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3N,
则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体积是______。(g=10N/Kg)
12.有相同的两块长方体砖块A 和B ,如图所示,高5cm 长为L ,A 砖有1/3长度露在外面,若A 砖对B 砖的压强为1500Pa,则B 砖对地面的 压强为 Pa,砖的 密度
为 。
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6分)
1. 如图所示,物体A 放在匀速运行的水平传送带上,试画出A 物体的受力示意图.
2.如图2重为10N 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为6N ,用力的示意图画出物体A 受到的重力及对斜面的压力
四、实验题(共19分)
1.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
⑴甲同学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测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操作情况如图A 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乙同学操作正确,测得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是125g 后,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图B),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_____mL 。测量烧杯和杯中剩余盐水总质量时,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C 所示,那么量筒中盐水的质量为______g ,由此可算出该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____Kg/m 3。(5分)
A B C
2、 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边长为L 的实心正方体A.它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时间t内通过距离为s,如图-10所示。在下表格请你根据所学的力学知识,写
3、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和小华利用所提供的器材(小
桌、海棉、砝码、木板)设计了图(a)、(b)两个实验,通过观察图(a)、(b)后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此后小华把小桌挪放到一块木板上,发现小桌对木板的压力效果不够明显,如图(c)所示.通过对图(a)、(c)的比较又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的结论.
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压强知识分析:
(1)小明和小华是根据的现象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2)造成前后两个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是.
(3)设图b中小桌对海棉压强是P
b ,图c中小桌对木板的压强是P
c
,则P
b
P
c
.
(4)比较图(b)和图(c)可知,根据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压强的大小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4.在探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部分同学提出如下猜想:
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的密度有关
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的形状有关
(1)请你就上述猜想任选一种,设计出实验探究方案。
(所选猜想可以是同学提出的,也可以是你自己提出
的).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这一问题时,小
明为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探究实验。请你从
中选择一些图,针对某个因素进行探究,并通过分析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说明你的探究结果。
(2)探究的因素是:;
选用的图是(选填图中的序号),探究的结果是:。
五、计算题:(24分)
1.如图13-82所示,图钉帽的面积和1cm2,图钉尖的面积是0.005cm2,小明用20N压力按图钉,则图钉尖对墙的压强是多少?手对图钉压强的是多少?
2.如图19所示,重为20N 的容器放在面积为1m 2的水平桌
面.容器容积V=1×10—2m 3。底面积S=2×10-2 m 2,高
h=0.4m .当容器装满水时,(g=10N /kg ,ρ水=1.0×l03kg
/m 3,容器的厚度不计).
求:①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
②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3.一个体积是10厘米3的铁球,其质量为7.9克, 问:
⑴ 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如果是空心的那么空心部分体积是多少?(ρ铁=7.9×103千克/
米3)
⑵ 若把此铁球放人水中使它处于悬浮状态,那么在空心部分应该注人多少水?(g=10 N/K g )
附录:答案
一、选择题 1、B 2、D 3、D 4 A 5 D 6 C 7 B 8 B 9 C 10 D 11 C 12 A
二、 1 、 惯性 重力 2 、 一样大 一样大 一样大 3、 3:2 1:1 4、㎏/㎡ 每立方米的空气质量为1.29㎏ 5、大与分子间力的作用距离 6、质量 透光性 密度 导电性 导热性 延展性 (任意写两个即可)
7、 相等 不等 8、 6800 9、10000帕 100牛 10、小于 分子间有空隙
11、5牛 500立方厘米 12、2000帕 2000 ㎏/㎡
三、作图
图
19
1、
(1)物体和砝码颠倒不能直接用手拿砝码(2 )、40 42 1050
2、略
3、(1)海绵的形变大小
(2)没能控制变量,没有使用同一个支撑面
(3)=
(4)用同一支撑物
4、略
五、计算
1、2×105帕4×107帕
2、4000帕800牛 120牛 60000帕
3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