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别 姓名
示例“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山东、省将进一步转方式调结构,努力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进一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2010年10月,山东组织专家分赴全省17市进行了实地调研。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新问题,山东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和群众的建议,深化了对转方式调结构的认识。
(2)结合材料一,运用实践与认识关系的知识,分析山东开展调研工作的合理性。(6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的理解。解答此题首先应准确反馈出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的内容有哪些,然后结合材料和设问选择其中的要点展开分析。审题时要明确设问的落脚点在于分析开展调研工作这一实践活动的合理性,因此主要回答实践对认识的作用,而不是谈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答案】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山东通过实地调研获得了认识;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山东通过调研发现新问题,推动了认识的深化;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山东通过调研获得认识的目的是推进转方式调结构。(每个要点2分)
训练题
1、在浙江发展过程中,浙江各级尊重广大群众的意愿和首创精神。总的来说,与许多省份相比,浙江的行政干预不仅较为克制,而且更有选择性,注重发挥民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凡是民间力量能做的事,放手和发动老百姓去做;凡是依靠市场机制能解决的事,尽可能做到不越徂代庖。对于经济改革中出现的新事物,暂时看不准或有争议的,不急于下结论;看准了的,则积极加以总结肯定,予以大胆推广。
请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知识,分析浙江省对待“经济改革中出现的新事物”的态度的正确性。
答题区域
修改(订正)区域
2、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每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都安排一次全会讨论党的建设问题。
历届党的全会 审议通过的决定
1983年10月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 《关于整党的决定》
1990年3月召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 《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
2001年9月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 《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 《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2009年9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结合材料说明,从“整党”到“加强同人民群众联系”,到“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再到“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哪些道理?(11分)
答题区域
修改(订正)区域
1、关于训练题1的解读:
解析:本题以浙江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为背景,考查认识论的有关知识。解答本题时,要注意观点和材料的有机统一。
(1)认识具有反复性。对于经济改革中出现的“新事物”的正确认识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浙江省不急于下结论。
(2)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对于经济改革中出现的新事物,浙江省不急于下结论,而是留待实践充分检验。
(3)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因此,浙江省不仅尊重广大群众的意愿和首创精神,而且积极对群众实践中出现的新经验加以总结。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浙江省在总结肯定的基础上,予以大胆积极推广,指导实践,推动了浙江的发展。
2、关于训练题2的解读:
【答案】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在改革开放的实践过程中产生党的建设的一系列决议,让我们对党的认识不断深化(4分)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我们对党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实现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分)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所以我们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材料反映了我们不同时期对党的建设的理论总结,是我们对党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提升,体现了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