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维生素C的测定实验报告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2:59:00
文档

维生素C的测定实验报告

附1:学生实验报告格式浙江万里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生化实验指导教师:谭志文、汪财生实验项目: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法专业班级生物技术112姓名邱玉兰学号2011013451实验日期2013.4.15实验步骤:各步骤现象记录:滴定开始时,滴下的蓝色被中和,滴定终点时溶液出现粉红色,并在15s内颜色不褪去结果计算与分析:Va=(8.752+8.749+8.734)/3=8.745mlVb=(0.190+0.191+0.192)/3=0.191mlS=1/[(7.533+7.581+
推荐度:
导读附1:学生实验报告格式浙江万里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生化实验指导教师:谭志文、汪财生实验项目: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法专业班级生物技术112姓名邱玉兰学号2011013451实验日期2013.4.15实验步骤:各步骤现象记录:滴定开始时,滴下的蓝色被中和,滴定终点时溶液出现粉红色,并在15s内颜色不褪去结果计算与分析:Va=(8.752+8.749+8.734)/3=8.745mlVb=(0.190+0.191+0.192)/3=0.191mlS=1/[(7.533+7.581+
附1:学生实验报告格式

                     浙江万里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生化实验            指导教师:  谭志文 、汪财生          

实验项目: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法                                                   

专业班级  生物技术112      姓名    邱玉兰         学号   2011013451        实验日期   2013.4.15    

实验步骤:各步骤现象记录:滴定开始时,滴下的蓝色被中和,滴定终点时溶液出现粉红色,并在15s内颜色不褪去

结果计算与分析:Va=(8.752+8.749+8.734)/3=8.745ml

                Vb=(0.190+0.191+0.192)/3=0.191ml

                S=1/[(7.533+7.581+7.512)/3]=0.133ml

                W=10*15.160/100=1.516g

          猕猴桃中维生素C浓度(mg/100g)=(8.745-0,191)*0.133*100/1.516=75.05mg/100g

结果分析:本次实验我组用的实验材料是八成熟的猕猴桃。

 实验结果中猕猴桃的Vc含量比文献资料中Vc的含量(100-300mg/ml)正常范围小。对出现这样的结果分析:(1)新鲜时的猕猴桃Vc的含量是最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Vc的含量开始损失,八成熟的猕猴桃Vc已经损失很多。(2)在实验研碎的过程中用的是研碎机,在快速研碎的过程中有空气进入,其中的氧气将Vc部分氧化。(3)在滴定的过程中,由于微量滴定管会漏液,需要对微量滴定管进行调整使滴定过程过长,Vc被氧气部分氧化。(4)在标准液的滴定时,由于微量管的问题,使滴定时间过长Vc被氧化,最后导致样品Vc计算结果偏小。

注意事项与建议:(1)在研碎的时候,水果样品最好用刀切的碎点,这样用研碎机研碎的时间会缩短很多,Vc的损失也会少点同时节约时间。

  (2)在滴定前先用水检查下微量滴定管会不会出现漏液的现象,出现漏液就要求老师更换,这样既节约时间又能减小实验误差。

   (3)在样品滴定前进行样品的预滴定,看看滴定体积是不是小于1mL或多于4mL,如果样品含维生素C含量太高或太低时,可酌情增减样液的用量或者改变提取液的稀释度。同时也可大致知道所需的体积,知道大致的体积数就可以开始滴定时液体流速快点,快到滴定终点时放慢点,这样可以节约时间。

思考题解答:1、总结本次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答:(1)某些水果、蔬菜(如橘子、西红柿等)浆状物泡沫太多,可加数滴丁醇或辛醇。

(2)整个操作过程要迅速,防止还原性抗坏血酸被氧化。滴定过程一般不能超过2min。滴定所用的染料不应小于1mL或多于4mL,如果样品含维生素C含量太高或太低时,可酌情增减样液的用量或者改变提取液的稀释度。

(3)本实验必须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在此条件下,干扰物反应进行的很慢。

(4)2%草酸有抑制抗血酸氧化酶的作用,而1%草酸与此作用。

(5)干扰滴定的因素有:若提取液中色素很多时,滴定不易看出颜色的变化 ,可用白陶土脱色,或加1mL氯仿,达到终点时,氯仿层呈现出淡红色。亚铁离子可还原可还原二氯酚靛酚。对含有大量的亚铁离子的样品可用8%的乙醇溶液代替草酸溶液提取,此时亚铁离子不会很快与染料起作用。样品中可能含有其他杂质还原二氯酚靛酚,但反应速度均较抗坏血酸慢,因而滴定开始时,染料要迅速加入,而后尽可能地一点一点地加入,并要不断地摇动锥形瓶直至呈现粉红色,于15s内不褪色,保证滴定过程不要超过2min。

(6)提取的浆状物如不易过滤,亦可离心,留取上清液进行滴定。

2.指出本实验采用的定量测定维生素C的方法有何优缺点?

答:优点: 2,6-二氯靛酚(DCIP)滴定法利用还原型 VC 能将染料 DCIP 还原

为无色的原理,有经济、准确、快速、简便的特点,常用于果蔬中还原型 VC 含量测定。

缺点:该方法是利用 DCIP 染料滴定果蔬提取液,只能测定还原型抗坏血酸,不能测出具有同样生理功能的氧化型抗坏血酸和结合型抗坏血酸。滴定终点为过量一滴染料呈现的红色,所以待测果蔬呈红色,提取液本身颜色会干扰滴定终点的观察。

3.试简述维生素C的生理意义及应用情况。

答:维生素C不足会引起坏血病,维生素C还与病毒抑制因子的长生有关,因而维生素C对预防感冒有很大的作用。同时还有让胆固醇值下降的作用,保持女性排卵的退性作用。对抗精神压力有很大作用。维生素C有分解皮肤中黑色素,预防色素沉着,预防黄褐斑、雀斑发生,使皮肤保持洁白细嫩的功能,并有促进伤口愈合、强健血管和骨骼的作用。

维生素C的应用:胶原蛋白的合成;治疗坏血病;预防牙龈萎缩、出血;预防动脉硬化;抗氧化剂;治疗贫血;防癌;保护作用;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提高机体的应急能力。

4.为何整个滴定过程不要超过2分钟?

答:因为还原型抗坏血酸易被氧化,空气中的氧气会氧化Vc,样品中没有抗氧化的2%的草酸Vc就更容易被氧化,所以滴定过程不要超过2分钟。

5.为什么滴定终点以在淡红色存在15s内为准?

答:当一种溶液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时,会突然打破原来溶液保持的动态平衡,在这个过程中就出现了"假变色等半分钟就达到新的动态平衡了,颜色就不再改变了

6.查阅资料,介绍其他测定VC含量的方法和原理。

答:用三价铁和邻菲罗啡分光光度法测定果蔬中VC含量。

利用Vc的还原性作用将Fe3+定量还原为Fe2+,从而测定果蔬中Vc的含量的新分光光度法,所产生的Fe3+与邻菲罗啉络合成血红色物质,其颜色的深浅在一定范围内与Vc含量成正比,在波长514nm处比色定量。

教师批阅评语:

文档

维生素C的测定实验报告

附1:学生实验报告格式浙江万里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生化实验指导教师:谭志文、汪财生实验项目: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法专业班级生物技术112姓名邱玉兰学号2011013451实验日期2013.4.15实验步骤:各步骤现象记录:滴定开始时,滴下的蓝色被中和,滴定终点时溶液出现粉红色,并在15s内颜色不褪去结果计算与分析:Va=(8.752+8.749+8.734)/3=8.745mlVb=(0.190+0.191+0.192)/3=0.191mlS=1/[(7.533+7.581+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