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上是诸多网友的仁智之言,仔细研读,定有颇丰的收获。
一、
首先声明,我是以ANSYS初学者的身份来问这些问题,可能也是其他初学者关心的问题,请高手不要见笑,且多多谈谈你们的体会。
1.GUI方式和命令流方式
我一开始就重点用命令流方式来练习,当然GUI方式也了解一点,但后来发现,学习命令流的过程犹如学习学习一门程序语言,很多命令有严格的格式,譬如dk,1,,0,,0,all,你当时是如何克服的?是先查阅帮助文件,熟悉此命令之后才开始使用吗?如果是这样的话,对英语不好的朋友是一次挑战.
2.两者的交互使用
在命令流输入的时候,如何对杆件进行选取,可否交互式用,涉及到使用软件的习惯问题吧。
3,ansys软件与其他软件的不同
相对来说ansys软件的操作是比较复杂。拿sap来说,虽然你不能很快弄懂它,但是操作还是比较方便的。而ansys的操作没有想象的容易,因为很难很短的时间掌握命令流的格式。
二、
ANSYS命令流较难掌握,一般采用GUI方式;对ANSYS常用命令熟悉后,采用GUI和命令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求解,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掌握ANSYS的好坏标准不是“知不知道”,不是命令背了多少,不是名词记了多少,“会不会用”。 操作紧紧是ANSYS最基础的环节,学习ANSYS最重要的是用它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大量的典型实例可以提高动手解题能力。任何成熟软件完全掌握并精通都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取决于使用的深度和范围。
三、
本人认为学习这些有限元软件,第一步是对有限元的基础知识了解,否则掌握起来不牢固,无法深入学习. 学习ansys时,学GUI方式能快一些,而且比较直观,命令相对要累一些。 不过命令流一定要学的,因为许多东西用GUI无法正常进行。 进行典型实例分析是掌握分析过程的基本方法和途径。做例子时,可以一步一步的做,而不考虑具体含义,然后做完之后再返回来看各步的含义,这样相对要容易些。
四、
我的体会非常简单,觉得对任何人都适用,那就是结合实例,从最简单的学起。 一开始千万不要找什么很大部头,又是象记流水帐一样把ANSYS里面界面和命令介绍一通的那种书,就是找那种薄薄的,并且把基础命令溶于实例中的书籍,比如介绍用n,k等等命令建立简支梁模型啊等等,等熟悉这部分例子以后这些很基本的命令也掌握了,至于是用gui还是用命令输入的形式,我倒不认为这个是很重要。这一步熟悉以后再结合稍大的例子看看是对于一个完整的分析过程是怎么做的,比如对于简支梁模型加载一个集中力,看看个截面的弯矩、应力等等,对于分析过程有个基本的概念,并且熟悉一下后处理过程。然后就是参考各种资料尝试做做一个大型并且复杂的例子,比如说对于一整座钢管混凝土拱桥或者预应力桥梁的建模,分析它的各种力学特性。 还有那么一句话,看一千一万便不如自己做一遍。结合一年多来的个人体会,觉得学习的平台非常重要.可以让你省去很多时间.我刚入门的时候,我师兄把他曾经做过的一个实际工程的ANSYS命令流给我.那个工程非常复杂,命令流足足一百多页.我大概花了两周时间,基本上就消化掉了.从中学到了如何结合实际工程学习ANSYS.一个月后,老板安排一个项目给我做,我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大概花了两周时间就搞定了.要知道,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接触过ANSYS.当然要想精通是要花很多精力的.最好有几个人一起学习,经常交流学习经验,进步更快.
五、
呵呵,依我看
第一步:要找一本从简单实例到复杂实例的书籍来看,而且实例要适合自己,最好是本专业的。俺是学结构的,推荐《ANSYS7.0基础教程》, 张立新编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从简单开始,基本上都是结构的实例,逐步深入,适合初学者对ANSYS形成初步的认识和印象。
第二步,学会看帮助文件。帮助文件中内容丰富,几乎囊括了关于ANSYS本身的所有问题。学到了一定程度,很多问题都要从帮助文件中得到解决了。但是帮助文件相当庞大,关键是要弄懂帮助文件的结构,有了问题,知道从哪里找到答案。
第三步,用ANSYS解决自己关心的实际问题。有了前面的基础,再加上与别人的交流和请教,相信实际问题可以得到逐步的解决。
上述三步是我现在的认识。当然不必分这么清,可以交叉进行,不过我想大概应该是这样一个趋势吧。相信在不断解决自己感兴趣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水平慢慢的就上去了。
呵呵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希望大侠们拍砖指教哦!
六、
一开始的时候最好用GUI来学,这样比较容易入门,以后慢慢深入,入门后一段时间如果没有继续深入学的话会觉得这个软件很容易,但越往下走就觉得这个软件功能很强大,最好结合实例来做,我的建议是用GUI与命令两种方式结合来做,哪种方便就采用哪种方式,实例可以在帮助文件里找,里面一般都很经典,大家可以搜VM后面加上数字,这都是例子。学命令就是多使用这个命令就熟了,再就是不会就在OKOK上多发帖子问,这样会节省你很多时间的。
七、
个人见解,我觉得最好一开始就从命令流入手,可能开始觉得有很多困难,但是久而久之你会发现命令流的学习带给你的优势,而且我觉得大家做例子的时候,最好能够不看他的命令流,自己先做一遍,再比较,再修改,这样会提高的快点,当然,个人感觉
八、
我的学习体会是
1.刚开始时可以找一些结合实例的书或从网上下载一些实例习题然后跟着做练习来熟悉ansys的命令,开始时用gui方式后来可试着看一些命令流的习题熟悉命令流。
2.通过做项目自己考虑如何建模求解,则可以发现平时跟着书上做练习时疏忽的地方。通常模型不可能一下成功,在修正模型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很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后(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别人的帮助)发现对一些命令和有限元的理解深入了很多!
3.要有有限元和弹塑性力学的基础知识。
4.碰到问题时多看看英文版的帮助,很多问题可以在其中找到答案。
九、
学习ANSYS首先应该懂得最基础的力学理论,比如什么是有限元,知道什么是单元,节点,形函数才能提到学习ANSYS。学习过程中首先遇到的就是如何建立一个合适的模型,这就要求使用者有较强的视图能力,我是学工程力学的,在校的时候,我基础理论学得还可以,特别是有限元,但自己的视图能力几乎说是0,对于分析模型的建立是一窍不通,不知道该从那开始建立模型, 在作论文的时候,我一狠心把机械制图从头到尾啃了几遍,才看懂那该死的图纸!所以建议学习的时候结合实际的问题,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视图能力。接下来就是对网格的划分,初学的时候建好模型后,设置单元大小让系统自动划分,划分完以后可以感受一下网格(我第一次看到的时候,感觉有一种特殊的美感!哈哈!)然后可以依据对应的条件细化对应的区域网格,提高局部网格精度!必要的时候可以选择手工划分!
如何学习、学好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原)
---才疏学浅,欢迎交流(QQ:120302380)
ANSYS功能强大,也很吸引人,但真正是使其成为手中一把利剑的人少之又少。也许文章比较长,感谢你们有耐心把它读完。
ANSYS,公认的难学、难用,但并非如我们想象的那样难于上手,就像学习一门语言,与门之后在兴趣的驱使下,还是能够征服它的。
研究生阶段,使用ANSYS完成了863项目子课题-尿素合成塔数值模拟系统的开发工作(开发平台-ANSYS),有了这种经历,自己也有胆出来把经验分享出来了。
一:如何入门?
ANSYS难学,是因为入门难,目前国内有大量的ANSYS书籍,而且都有一个很挺的名字,但一个又一个的初学者发现,在学完这些拥有靓丽名字的ANSYS书籍之后,碰到问题依然是一头雾水,不知道如何下手,心里上首先产生了一种畏惧心理,以为是ANSYS软件本身难学的原因,其实这本身并非是软件的问题,也不是个人的不努力,而是努力的方向不对。
想要会用而不是学好ANSYS,首先,要加深对ANSYS的理解,也就是它是怎么工作的,明白了这些再拿到问题就不会无从下手,而ANSYS是如何工作从国内这些大多数书籍上(很多是直接翻译ANSYS英文帮助,这是一种误人子弟和不负责任的做法)是学不到的。ANSYS这款软件包括前处理、求解和后处理三部分,前处理主要是建立模型什么的并不难理解,后处理是等计算完毕用来处理计算结果的,关键是在求解这一部分,把这一部分理解好了就会拨开迷雾见到阳光了。
ANSYS工作过程是这样的:
(1)我们在前处理模块建立模型也就是我们看到的工程系统的外形(称为有限元实体模型);
(2)建立出来模型之后,我们要将其转化为有限元模型,在这部分我们需要选择单元类型,输入材料参数和匹配单元与模型相应部位的对应关系。ANSYS计算出来的都是变位(也就是模型的位移),然后通过位移导出应变,再使用应变值导出应力值(输入材料参数就是为了使用应变算出应力值),当然这些都是在程序内部完成的,这里我们遇到一个新的问题就是单元如何选取得问题,究竟选择什么样的单元合适,对初学者来说去详细的了解单元的详细属性还不太现实,所以建议查阅资料看看别人用的单元类型,因为我们现在还只是处在入门阶段,想要真正做到熟练应用各种单元进行不同问题的分析,我推测国内真正做到的人还没有出现,除非他是在扯淡,因为ANSYS单元库本身也只有100多种单元,不可能适用于所有单元。等我们选择了某种单元,输入了相应的材质参数(这个比较确定,各种材料有其固定的参数,比如E)之后,我们可以我们的模型进行网格划分,这是把实体模型转化为有限元模型的过程,任何一本ANSYS书籍上都有如何划分网格的详细介绍,不详述。
(3)划分完网格后的模型,其实已经确定了内部各个单元应力是如何传递的,求解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解方程组得过程,解前面通过单元网格划分得出的大量方程组,计算机去完成好了。
所以,再拿到一个问题后,我们要进行分析可以按以下步骤完成:
(1) 建立实体模型;(2)选择单元类型,划分网格;(3)求解;
而在这些步骤中遇到一些问题,则随着对ANSYS软件本身的慢慢熟悉,会越来越得心应手,这不是学习ANSYS真正难得地方,各位不需要再这个方面畏惧。
二:当我们对ANSYS的操作比较熟练了以后,我们可以进入下一步的学习,拿到一个问题如何进行大体上正确的分析?
我们拿到问题进行有限元分析,首先要分析这个问题进行有限元分析想要得到的结果数据,比如应力场、温度场等等,其次,当我们知道了我们想要得到什么数据后,我们要学习通过什么能够得到这些数据,比如我们要想得到某结构的应力场,我们可以通过位移算出应变,通过应变算出应力,这时需要我们查阅相关资料得到通过弹性模量、杨氏模量和应变能够计算出应力的信息,这时我们就会知道在材料参数里需要输入弹性模量、杨氏模量才能得到应力值,而如何输入这些变量,只是对ANSYS操作的熟练程度而已,不知道的也能够查到怎样操作,而进行其它方面的计算都是如此,我们之所以一头雾水,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能够通过什么得到我们需要的数据,而一旦知道了这些需要材料参数我们就会信心大增了。然后需要我们选择单元,这时如果我们没有很长时间的有限元分析经验,这方面我们会很迷茫,这也确实没有什么好的方法,我们可以查阅ANSYS帮助文件(现在有一本ANSYS中文帮助指南的小册子讲述了某些单元的一些细节)里关于哪些单元适用于那些场合的指南。把这些确定下来后我们的问题解决方案已经确定了,后面的求解的设置什么的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来熟悉。有了这些基础我们可以进行我们拿到问题上大致准确的有限元分析过程,至于是否真正的正确,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
三、ANSYS高手应该达到的境界!
一名真正意义上的高手应该达到这样的境界:
拿到一个具体的问题后,察看本领域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如进行尿素合成塔分析,考虑层板间,想要得到层板应力场,我们要查阅前人如何计算尿素合成塔层板的应力场的,现在有没有最新的研究成果,然后利用这些公式到ANSYS单元库里去查找单元看看时候存在这样的单元专门针对这种问题是按照这种计算公式来作为基础开发单元的,如果有那就再好不过了,如果没有则需要分析人员利用本领域最新的科研成果结合自己在ANSYS二次开放方面的知识,从二次开发的角度开发新的用于该问题的专门单元(这个过程比较难,但并不是不可完成,因为ANSYS本身已经开发出来100多种单元,而且只有这样的分析才是足够专业和令人信服的),否则,那只能是近似的结果了,我们用这种新开发的单元来作分析的话,即使不能做到真正与现实情况一致,但至少是最接近于真实应力场分布的分析,因为这是以最新的理论研究为基础做的分析。
所以,想真正的学好ANSYS,不但要知道怎样操作,而且要知道如何扩充ANSYS,使他能够完成自己需要的功能,使它成为自己独一无二的ANSYS版本,这也是我们学习任何一款有限元软件的方向,否则我们就无法做到随心所欲、无所不能的使用这些利剑完成各种各样的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