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该零件的生产纲领题目中已明确告诉(60万件),且为小型零件。由课本表1—3得,该零件的生产类型为:大量生产
二、零件分析
1.零件的用途
该零件在CA6140机床变速箱中用于与主轴上的齿轮的啮合,以实现改变主轴的速。Φ68K7为要求较高的的配合面。
2.零件工艺分析
该零件为齿轮类零件,形位公差要求交高,其中的Φ68K7要求Ra0.8μm,明显高,须精磨。分析其它表面,得出各表面精度一般,加工并不困难。零件另一端的沟槽为未标注公差,按IT14执行公差,其表面粗糙度一般,故该槽也不难加工,零件上4×Φ5的小通孔为通油之用,其位置精度要求不必太高,因此4×Φ5也不难加工。
三、毛坏的选择
因为该零件为齿轮类零件,对起强度有一顶的要求,其材料为45号钢,有较好的塑性,加之其尺寸也不大,形状也不复杂,生产类型为大量生产,故毛坏可用模锻获得。
四、热处理方法
零件的热处理刚质齿轮毛坏经锻造很应安排正火,以消除锻造后留下的残余应力,并使不均匀的金相组织经重结晶而得到细化、均匀的组织,从而改善加工性能。
五、工艺过程设计
1.基准的选择
由图纸分析,该零件的中轴线为设计基准,该零件可通过Φ68K7来保证基准从合,但是由于该零件的毛坏为锻造件内、外圆的同轴度也不高,可以采用基准互换来逐步获得Φ68K7这个精基准,粗基准可以选用Φ90和Φ106.5两个外圆。
2.工艺路线的拟定
由该零件的为锻造件,其加工余量会较大,切削时会产生残余应力,并引起应力重新分布。因此,在安排加工工艺时必须将各表面的粗、精加工分开,以达到逐步修正前一工序因应力而产生的变形,并考虑工序分散。,
工艺路线方案一; 工艺路线方案二;
模锻 模锻
正火 正火
车端面、 外圆 车端面、外圆
拉小内圆空 镗小端孔
磨小端孔
镗大内圆孔 镗大内圆孔
切内沟槽 切内沟槽
滚齿 滚齿
复合钻4×Φ5 孔复合钻4×Φ5孔
齿面表面淬火 齿面表面淬火
终检 终检
3.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较两方案,只有对Φ68K7孔的加工方案有所不同,而该孔为最重要的加工表面——为滚齿时的精基准。首先肯定两种方案经过不同的粗、精加工都能达到要求,但是采用方案(一)的方式进行加工,不仅设备较大,占地宽,并且需要更复杂的夹具,精度的保证方面也不如而方案(二),对工人的技术要求更高,增大了加工成本。方案(二)虽然多了一道工序,但是对于大量生产来说也不组道,综上得:采用方案(二)。
4.工序
(1)下料
(2)锻造
(3)正火
(4)粗车左右端面
(5)粗车小端外圆及齿处外圆
(6)粗车大端外圆
(7)半精车小端端面
(8)半精车小端外圆及齿处外圆
(9)半精车大端外圆
(10)精车小端外圆
(11)粗镗小端内孔
(12)粗镗大端内孔
(13)半精镗小端内孔
(14)半精镗大端内孔
(15)精磨小端内孔
(16)精镗大端内孔
(17)镗小端沟槽
(18)滚齿
(19)粗铣4—21+0.28 0槽
(20)半精铣4—21+0.28 0槽
(21)复合钻4×Φ5
六、确认加工余量及毛坏尺寸、设计毛坏图
1.确定加工余量
由于该毛坏为钢质模锻件,故加工余量应按照JB3835—85确定根据JB3835—85的规定,应缺点毛坏的质量、加工精度、形状的复杂系数。
(1)毛坏质量:估计约为2.5Kg
(2)加工精度:该零件除Φ68K7加工精度为F2 外其余各表面均为一般精度F1
(3)锻件的形状复杂系数S
M1 :锻件质量 M2 :锻件外廓包围体质量
假设锻件的最大直径为120mm,最长为68mm
则 =0.414
故为一般复杂(S2)
(4)查找毛坏余量
根据毛坏件的重量(2.5Kg、加工精度为F1、毛坏形状的复杂系数S2)经《机械加工工艺手册》(以下简称“工艺手册”)表3.1-56查得表中只有S1、S3 两个级别,故S2参照S1的标准而定,经查表得表面直径单向为1.7mm~2.2mm,水平方向单向为1.7mm~2.2mm。
根据《工艺手册》表3.1-57查得两孔的单边余量为2.5mm。
2.确定毛坏尺寸
零件加工表面的粗糙度是缺点锻件加工雨量的重要依据。根据JB3835-85使用于Ra ≥1.6μm的表面, Ra<1.6应适量放大。由图纸分析只有Φ68K7孔是须在毛坏上锻 出的Ra<1.6的孔,由Φ68K7最后一道工序是精磨,其精磨余量经课本表1-22查得为0.4mm
故Φ68K7的毛坏为5.4。
各段毛坏尺寸入下表(一) 单位:mm
| 零件尺寸 | 毛坏余量 | 毛坏实际尺寸 |
| Φ117h11 | 2(单边) | Φ121 |
| Φ106.50 -0.1 | 3.5(双边) | Φ110 |
| Φ94 | 3(单边) | Φ88 |
| Φ90 | 2(单边) | Φ94 |
| Φ68K7 | 5.4(双边) | Φ62.6 |
| +0.5 0 | 2及1.7 | 67.7 |
| 20 | 0 | 20 |
| 12 | 0 | 15.7 |
| Φ94孔深31 | 0 | 31 |
3.分模形式
分模位置的确定 将直接影响锻件的成型、锻件出模、材料利用等问题,根据零件图纸的分析,该零件在轴向有冲孔加工且H (1)确定毛坏的偏差 由该毛坏的质量为2。5㎏,形状复杂系数为S2 ,材料为45钢,其含C量为0.45%由此毛坏的材料系数为M1 ,并为平直分模,属于普通精度级。则该毛坏偏差经《工艺手册》表3.1-42及表3.1-44查得如表(二) 毛坏尺寸偏差 单位:mm (2)确定圆角半径 经图纸分析,该零件毛坏各处H:BDOU 小于2,故经《工艺手册》表3.1-49查得圆角半径公式: r =0.05H+0.5 R=2.5r+0.5 H=32mm r=0.05×32+0.5=2.1 r取2.5mm R=(2.5×2.5)+0.5=6.75 R取7mm (3)确定拔模角度 因为该模具的上、下模深度不一样,拔模角应已深的一边计算 由 经《工艺手册》表3.1-51查得内拔模角α=50外拔模角β=80 (5)热处理方法在【三】中已有分析 七、确定各工序、各段面的加工余量 1.确定小端面的加工余量 (1)工艺路线:粗车—半精车 (2)毛坏余量:3.7mm (3)查表确定各工序的工序公差 经《工艺手册》表4.1-14查得: 粗加工:0.35mm 半精加工:0.5 (4)确定工序尺寸、工序公差。如下表 (1)工艺路线:粗车—半精车 (2)毛坏的加工余量:4mm (3)查表确定各工序的工序公差: 经《工艺手册》表4.1-13查得: 粗加工为:0.54 半精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公差为0.25 (4)确定工序余量及公差,如下表 单位:mm (1)工艺路线:粗车—半精车 (2)毛坏的加工余量:3.5mm (3)查表确定各工序的工序公差: 经《工艺手册》表4.1-13查得: 粗车:0.35 半精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公差为0.1 (4)确定工序余量及公差,如下表 单位:mm (1)工艺路线:粗镗—半精镗—精镗 (2)毛坏的加工余量:4mm (3)查表确定各工序的工序公差: 由《工艺手册》表4.1—9查得 粗镗:0.35 半精镗:0.16 精镗:0.1 (4)确定工序余量及公差,如下表 单位:mm (1)工艺路线:粗镗—半精镗—精磨 (2)毛坏的加工余量:5.4mm (3)查表确定各工序的工序公差: 由《工艺手册》表4.1—9查得 粗镗:0.3 半精镗:0.14 精磨:0.03 (4)确定工序余量及公差,如下表 单位:mm (1)工艺路线:粗铣—半精铣 (2)毛坏的加工余量:21mm (3)查表确定各工序的工序公差: 由《工艺手册》表4.1—9查得 粗铣:0.5 半精铣:0.28 (4)确定工序余量及公差,如下表 单位:mm 工艺路线:粗切槽 背吃刀量:3mm 故可以一次走刀完成,公差为未注明公差去+-0.3mm 8.滚齿加工的加工余量、工序余量及工序偏差 工艺路线:一次滚齿完成加工 9.各面的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 偏差和表面粗糙度表 单位:mm 八、确定各工序工艺装备、切削用量、工时定额 工序1、下料 Tj=71s Tf=8s T服=0.6s 工序2、锻造 Tj=102.3s Tf=0.7s T服=8.4s 工序3、正火 工时定额:《机械设计手册》中查得 Tj=45s Tf=3.2s T服=8.4s 工序4、粗车左右端面 1.机床:CA620—1 经《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下简称《设计手册》)表4—3查得 正转转速:40~1200r/min 刀架纵向进给量:0.08~1.59mm/r 横向进给量:0.027~0.52 工作精度:Ra=3.2~1.6 2.夹具:自动定心卡盘 3.量具:游标卡尺 4.刀具:YT15 900 外圆车刀B×H=25×25mm 前角γa=80~120 后角α0=50~80主偏角Kr=900 负偏角 Kr‘=5~8刃倾角λs=00 5.刀架横向行程:左端面为15.7mm(单边) 右端面为11mm(单边) 6.切削用量 (1)进给量:0.53mm/r (2)背吃刀量:1.7mm (3)切削速度: Kv 经《工艺手册》表8.4—8查得Cv=242 yv=0.35 xv=0.15 m=0.20 经《工艺手册》表8.4—13查得YT15加工σb=600~700MPa的钢料的修正值: Krrv=0.81 KTv=1 KMv=1 Kkv=1 Ktv=1 Ksv=0.8 Kv= Krrv×KTv×KMv×Kkv×Ktv× Ksv=0.8 则 (4)主轴转速: (5)经《设计手册》表4—3—1查得C620—1与之较近的转速为120r/min (6)实际切削速度: 7.工时定额: 左端面: 式中:切削长度l=15.7mm 切入长度l1=2mm 切出长度l2=4mm 经《工艺手册》查得Tf =0.32S T服=1s 右端面: 查表得Tf =0.32S T服=0.8s 工序5.粗车Φ91.5、Φ118外圆 1.机床:C620—1 2.刀具:YT15 900外圆车刀 3. 夹具:自动定心卡盘 4量具:游标卡尺 5.切削用量: (1)进给量:0.6mm/r (2)背吃刀量: Φ91.5处为1.25mm、Φ118处为1.5mm (3)切削速度: Kv 经《工艺手册》表8.4—8查得Cv=242 yv=0.35 xv=0.15 m=0.20 经《工艺手册》表8.4—13查得YT15加工σb=600~700MPa的钢料的修正值: Krrv=0.81 KTv=1 KMv=1 Kkv=1 Ktv=1 Ksv=0.8 Kv= Krrv×KTv×KMv×Kkv×Ktv× Ksv=0.8 则 (4)主轴转速: 经《设计手册》表4—3—1查得C620—1与之较近的转速为305r/min (5.083r/s) (5)实际切削速度: (6)工时定额: Φ91.5处: 经《工艺手册》查得Tf =0.32S T服=0.4s Φ118处:处 经《工艺手册》查得Tf =0.32S T服=0.3s 工序6:粗车大端外圆 1.机床:C620—1 2.刀具:YT15 900外圆车刀 3. 夹具:自动定心卡盘 4量具:游标卡尺 5.切削用量: 1)进给量:0.6mm/r (2)背吃刀量: 1.5mm (3)切削速度: Kv 经《工艺手册》表8.4—8查得Cv=242 yv=0.35 xv=0.15 m=0.20 经《工艺手册》表8.4—13查得YT15加工σb=600~700MPa的钢料的修正值: Krrv=0.81 KTv=1 KMv=1 Kkv=1 Ktv=1 Ksv=0.8 Kv= Krrv×KTv×KMv×Kkv×Ktv× Ksv=0.8 则 (4)主轴转速: 经《设计手册》表4—3—1查得C620—1与之较近的转速为305r/min (5.083r/s) (5)实际切削速度: (6)工时定额: 经《工艺手册》查得Tf =0.32S T服=1.1s 工序7:半精车小端端面 1. 机床:CA6140 2.夹具:专用夹具 3.量具:游标卡尺 4.刀具:YT15 900 外圆车刀 6.切削用量 (1)进给量:0.3mm/r (2)背吃刀量:0.7mm (3)切削速度: Kv 经《工艺手册》表8.4—8查得Cv=291 yv=0.20 xv=0.15 m=0.20 经《工艺手册》表8.4—13查得YT15加工σb=600~700MPa的钢料的修正值: Krrv=0.81 KTv=1 KMv=1 Kkv=1 Ktv=1 Ksv=0.8 Kv= Krrv×KTv×KMv×Kkv×Ktv× Ksv=0.8 则 (4)主轴转速: 经《设计手册》查得C620—1与之较近的转速为380r/min =6.33r/s (5)实际切削速度: 7.工时定额: 经《工艺手册》查得Tf =0.32S T服=1.1s 工序8:半精车小端外圆及齿轮处外圆 1.机床:CA6140 2.刀具:YT15 900外圆车刀 3. 夹具:专用夹具 4量具:游标卡尺 5.切削用量: 1)进给量:0.3mm/r (2)背吃刀量: 0.5mm (3)切削速度: Kv 经《工艺手册》表8.4—8查得Cv=291 yv=0.20 xv=0.15 m=0.20 经《工艺手册》表8.4—13查得YT15加工σb=600~700MPa的钢料的修正值: Krrv=0.81 KTv=1 KMv=1 Kkv=1 Ktv=1 Ksv=0.8 Kv= Krrv×KTv×KMv×Kkv×Ktv× Ksv=0.8 则 (4)主轴转速: 经《设计手册》表4—3—1查得C620—1与之较近的转速为380r/min (6.33r/s) (5)实际切削速度: (6)工时定额: Φ90.5+0.1 0 处: 经《工艺手册》查得Tf =0.32S T服=1.3s 台阶处: 经《工艺手册》查得Tf =0.32S T服=1.3s Φ117+0.25 0处: 工序9:半精车大端外圆 1.机床:CA6140 2.刀具:YT15 900外圆车刀 3. 夹具:专用夹具 4量具:游标卡尺 5.切削用量: 1)进给量:0.3mm/r (2)背吃刀量: 0.5mm (3)切削速度: Kv 经《工艺手册》表8.4—8查得Cv=291 yv=0.20 xv=0.15 m=0.20 经《工艺手册》表8.4—13查得YT15加工σb=600~700MPa的钢料的修正值: Krrv=0.81 KTv=1 KMv=1 Kkv=1 Ktv=1 Ksv=0.8 Kv= Krrv×KTv×KMv×Kkv×Ktv× Ksv=0.8 则 (4)主轴转速: 经《设计手册》表4—3—1查得C620—1与之较近的转速为560r/min (9.33r/s) (5)实际切削速度: (6)工时定额: 经《工艺手册》查得Tf =0.32S T服=0.7s 工序10:精车小端外圆 1.机床:数控机床 2.刀具:YT15 900外圆车刀 3. 夹具:专用夹具 4量具:游标卡尺 5.切削用量: 1)进给量:0.2mm/r (2)背吃刀量: 0.25mm (3)切削速度: Kv 经《工艺手册》表8.4—8查得Cv=291 yv=0.20 xv=0.15 m=0.20 经《工艺手册》表8.4—13查得YT15加工σb=600~700MPa的钢料的修正值: Krrv=0.81 KTv=1 KMv=1 Kkv=1 Ktv=1 Ksv=0.8 Kv= Krrv×KTv×KMv×Kkv×Ktv× Ksv=0.8 则 (4)主轴转速: 去n=480r/min=8r/min (5)实际切削速度: (6)工时定额: 经《工艺手册》查得Tf =0.32S T服=0.7s 工序11:粗镗小端内孔 1.机床:T611H卧式镗床 2.夹具:专用夹具 3.量具:游标卡尺 4.刀具:YT15 镗刀 5.镗刀杆: Φ22mm 6.背吃刀量2.1mm 7.进给量:0.5(查表得:实用范围为0.3~1.2) 8.切削速度:v=45m/min(《工艺手册》上查得) 9.主轴转速:查表确定n=250r/min=4.17r/s 10.实际切削速度: 11.公式定额: l1=5mm l2=2mm 经《工艺手册》查得Tf =0.27S T服=1s 工序12:粗镗大端内空 1.机床:T611H卧式镗床 2.夹具:专用夹具 3.量具:游标卡尺 4.刀具:YT15 镗刀 5.镗刀杆: Φ20mm 6.背吃刀量:2.4mm 7.进给量:0.5mm/r 8.切削速度:45m/min 9.主轴转速:查表取n=200r/min=3.33r/s 10.实际切削速度: 11工时定额: 经《工艺手册》查得Tf =0.27S T服=1.1s 工序13:半精镗小端内孔 1.机床:T4240双立柱立式坐标镗床 2.夹具:专用夹具 3.量具:游标卡尺 4.刀具:YT15镗刀 5.镗刀杆: Φ20mm 6.背吃刀量:0.5mm 7.进给量:0.15mm/r 8.切削速度:v=40m/min 9.主轴转速:查表去n=250r/min=4.17r/s 10.实际切削速度: 11.工时定额: 经《工艺手册》查得Tf =0.27S T服=3.1s 工序14:半精镗大端内孔 1机床:T4240双立柱立式坐标镗床 2.夹具:专用夹具 3.量具:游标卡尺 4.刀具:YT15镗刀 5.镗刀杆: Φ20mm 6.背吃刀量:0.5mm 7.进给量:0.15mm/r 8.切削速度:v=40m/min 9.主轴转速:查表取 n=200r/min 10.实际切削速度: 11.工时定额: 经《工艺手册》查得Tf =0.27S T服=3.1s 工序15:精磨小端内孔 1.机床:MGD2120内圆磨床 2.夹具:专用夹具 3.量具:圆柱塞规 4.刀具:PSA32×2.5×20ZG60R5V35 形状代号:PSA(平行砂轮) 砂轮尺寸:外径为32mm厚度为2.5mm内径为20mm 磨料:ZG(棕玉刚) 硬度:R(中硬) 组织代号:5(中) 结合剂:V(陶瓷粘结剂) 最高线速度:35m/s 5.切削用量: (1)砂轮速度 砂轮转速ns=8000r/min 砂轮速度: (2)工件速度 工件转速nw=150r/min 工件速度: (3)进给量: 纵向进给量fB=0.5mm/s 双位移磨削深度进给量:fts=0.02/双行程 6.工事定额: 磨削余量为0.20mm则单边加工余量Zb为0.1mm 经《工艺手册》查得Tf =0.47S T服=24s 工序16:精镗大端内孔 1.机床:T4240双立柱立式坐标镗床 2.夹具:专用夹具 3.量具:圆柱塞规 4.刀具:YT15镗刀 5.镗刀杆: Φ20mm 6.背吃刀量:0.1mm 7.进给量:0.03mm/r(查得起使用范围为0.02~0.06) 8.切削速度:v=60m/min 9.主轴转速: 查表取n=250r/min=4.17r/s 10.实际切削速度: 11.工时定额: 经《工艺手册》查得Tf =0.32S T服=14s 工序17: 切小端内沟槽 1.机床:CA6140 2.夹具:专用夹具 3.量具:游标卡尺 4.刀具:高速钢切刀 5.背吃刀量1.5mm 6.进给量:0.02mm/r 7.切削速度:v=30m/min(《工艺手册》上查得) 9.主轴转速:查表确定n=180r/min=3r/s 10.实际切削速度: 11.公式定额: l1=2mm l2=2mm 经《工艺手册》查得Tf =0.27S T服=1s 工序18:滚齿 1.切削用量 选用标准的高速刚单头滚刀,模数m=2.25mm,直径Φ63mm,可以采用一次走刀切至全深。工件齿面要求表面粗糙度为,根据《工艺手册》查得,选择工件每转滚刀轴向进给量。按Y3150滚齿机进给表(《工艺手册》),选。 齿滚刀的切削速度。 式 根据Y3150型滚齿机主轴旋转(《工艺手册》),选n=135r/min=2.25r/s。实际切削速度为v=0.45m/s 加工时的切削功率按下式计算: 式中 Y3150滚齿机的主电机功率(表《工艺手册》)。因,故所选择的切削用量可在该机床上使用。 2.基本时间 式中。 工序19:粗铣4—21+0.28 0槽 1 . 切削用量 本工序为粗铣槽,所选为高速钢错齿三面铣刀。铣刀直径d=125mm,宽度L=13mm,齿数z=20。根据《工艺手册》选择铣刀的几何形状。由于加工刚料的在600~1000 范围内,故可前角,后角(周齿),(端齿)。 已知铣削宽度。机床选用X62型卧式铣床。共铣4个槽。 (1)确定每次进给量 经表查得X62型卧式铣床的功率为7.5KW,工艺系统刚性为中等,细齿盘铣刀加工钢料,查得每次进给量。现取。 (2)选择铣刀磨钝标准及耐用度 根据《工艺手册》查得,用高速钢盘铣刀粗加工钢料,铣刀刀齿后刀面最大磨损量为0.6mm;铣刀直径d=125mm,耐用度T=120min。 (3)确定切削速度V和工作台每分进给量 式中 根据X62型型卧式铣床主轴转速表,选择 n=60r/min=1r/s 实际切削速度v=0.39r/s 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为 根据X62型型卧式铣床工作台进给表,选择 则实际的每齿进给量为 (4) 校验机床功率 式中 V=0.39m/s X62铣床主动电机的功率为7.5KW,故所选切削用量可以采用。 所确定的切削用量为 2.基本时间 式中 工序20: 半精铣4—21+0.28 0槽 1 切削用量 本工序为半精铣槽,所选刀具为高速钢错齿三面铣刀。d=125mm,l=16mm,D=32mm,z=20.机床亦选用X62型卧式铣床。 (1)确定没齿进给量 本工序要求保证的表面粗糙度为(槽侧面),每转进给量 (2) 选择铣刀磨钝标准及耐用度 经《工艺手册》查得铣刀刀齿后刀面最大磨损量为0.025mm;耐用度T=120min (3) 确定切削速度V和工作台每分进给量 V=0.97m/s n=2.47/s=148r/min 根据X62型型卧式铣床主轴转速表 n=150r/min=2.5r/s 实际切削速度v=0.98m/s 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为 则实际的每齿进给量为 2.基本时间 工序21: 复合钻4×Φ5 1 切削用量 本工序为钻孔 ,刀具选用高速钢复合钻头,直径d=5mm。钻4个通孔。使用切削液。 (1)确定进给量f 由于孔径和深度均很小,宜采用手动进给 (2)选择钻头磨钝标准耐用度 根据《工艺手册》, 钻头后刀面最大磨损量取0.8mm;耐用度T=15min (3)确定切削速度v 由表查得,的45刚加工性属5类。又表查得,暂取f=0.16mm/r。由《工艺手册》可查得v=17m/min,n=1082r/min.根据z158立式钻床说明书选择主轴实际完成转速。 将前面进行工作所得结果,填入机械加工工序卡片内,即得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本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如后所示 2.基本时间的确定 钻4个Φ5深度12mm的通孔,基本时间约为12s 九、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使我进一步了解所学过的理论知识和具体运用这些知识。 通过课程设计,使自己对工艺人员所从事的工作有了亲身体验,学会了查用各种工具、资料。通过事例对工艺编制和切削用量的选择计算等做了一次练习。 总之,这次课程设计使我受益非浅,为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在此,衷心感谢各位老师的指导与帮助!
表(二)毛坏尺寸 偏差 Φ121 +1.7 -0.7 Φ110 +1.5 -0.7 Φ88 +0.7 -1.5 Φ94 +1.5 -0.7 Φ62.6 +0.6 -1.4 67.7 +1.7 -0.5 20 +1.4 -0.4 15.7 +1.4 -0.4 31 +1.5 -0.4
2.确定Φ117h11的加工余量、工序余量及工序公差工序名称 工序余量 工序基本尺寸 工序公差 工序尺寸及公差 粗车 3 .7 0.35 .7+0.35 0 半精车 0.7 0.5 +0.5 0
3.确定Φ106.5+0.1 0的加工余量、工序余量及工序公差工序名称 工序余量 工序基本尺寸 工序公差 工序余量及公差 半精车 1 Φ117 0.25 Φ117+0.25 0 粗车 3 Φ118 0.54 Φ118+0.54 0
4.确定Φ940 -0.1mm处的工序余量及工序公差工序名称 工序余量 工序基本尺寸 工序公差 工序尺寸及公差 半精车 0.5 Φ106.5 0.1 Φ106.5+0.1 0 粗车 3 Φ107 0.35 Φ确定107+0.35 0
5.确定Φ68k7的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工序偏差工序名称 工序余量 工序基本尺寸 工序公差 工序尺寸及公差 精镗 0.2 Φ94 0.1 Φ94-0.1 0 半精镗 1 Φ93.8 0.16 Φ98.50 -0.16 精镗 4.8 Φ92。8 0.35 Φ92。80 -0.35
6.确定4-21+0.28 0mm处的工序余量及工序公差工序名称 工序余量 工序基本尺寸 工序公差 工序尺寸及偏差 精磨 0.2 Φ68 0.03 Φ680 –0.03 半精镗 1 Φ67.8 0.14 Φ67.80 -0.14 粗镗 4.2 Φ66.8 0.3 Φ65.8 0 -0.3
7.确定Φ71的加工余量、工序余量及工序偏差工序名称 工序余量 工序基本尺寸 工序公差 工序尺寸及偏差 半精铣 6 21 0.28 21+0.28 0 粗铣 15 15 0.5 150 -0.5 加工表面 工序余量 工序尺寸及偏差 表面粗糙度 工序名称 粗 半精 精 粗 半精 精 粗 半精 精 端面 3 0.7 66.7+0.35 0 Φ+0.5 0 Ra12.5 Ra6.3 Φ117h7 3 1 Φ118+0.54 0 Φ117+0.25 0 Ra 12.5 Ra 6.3 Φ106.50 -0.5 3 0.5 Φ107+0.35 0 Φ106.5+0.1 0 Ra 6.3 Ra 3.2 Φ90 2.5 1 0.5 Φ91.5+0.35 0 Φ90.5+0.1 0 Φ90+ -0.3 Ra 12.5 Ra 6.3 Ra 3.2 Φ94+0.1 0 4.8 1 0.2 Φ92.80 -0.35 Φ93.80 -0.16 Φ94+0.1 0 Ra 6.3 Ra 3.2 Ra 1.6 Φ68k7 4.2 1 0.2 Φ66.80 -0.3 Φ67.80 -0.14 Φ680 -0.03 Ra 6.3 Ra 3.2 Ra 0.8 Φ71 3 Φ71+ -0.3 Ra 6.3 21+0.28 0 15 6 150 -0.5 21+0.28 0 Ra 6.3 Ra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