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标点用法口诀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2:59:24
文档

标点用法口诀

 1、问号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    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    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    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2、感叹号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    3、顿号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    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    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    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    4、分号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    5、冒号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    6、引号引用之语未
推荐度:
导读 1、问号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    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    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    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2、感叹号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    3、顿号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    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    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    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    4、分号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    5、冒号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    6、引号引用之语未
 1、问号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

    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

    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

    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2、感叹号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

    3、顿号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

    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

    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

    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

    4、分号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

    5、冒号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

    6、引号引用之语未,标点符号引号外。

    引用之语能,标点符号引号里。

    7、括号注释局部紧贴着,注释整体隔开着。

    二、口诀解说与例句

    1、问号

    ⑴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选择性的问句,中间的停顿用逗号,只在全句末尾打一个问号。)

    例:a.你打算到西安去呢,还是到广州去呢?

    b.你打算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

    c.你是临场害怕呢,还是身体不舒服?

    ⑵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倒装性的问句,问号也打在全句末。)

    例:a.怎么了,你?

    b.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⑶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特指性的问句,每个问句的末尾都要打上问号。)

    例: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你吗?你能去吗?我看你不能去吧?

    ⑷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有些句子的局部虽然带上疑问词,但整个句子的语气是陈述语气,这样的句子就不能打问号。)

    例:a.我不知道他叫什么。

    b.谁都不知道他叫什么。

    c.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评价是否恰当。

    d.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e.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2、感叹号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倒装性的感叹句,感叹号要打在全句末尾。) 

    例:多美呀,祖国的春天!

    3、顿号⑴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有的句子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例:a.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和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b.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⑵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并列性的谓语之间和并列性的补语之间打逗号,而不打顿号。)

    a.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b.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⑶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集合词语是紧密的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如“师生员工”,其间就不能用顿号。)

    例:a.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b.这个县有30多所中小学。

    ⑷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概数即约数,是不确切的数目,中间不能打顿号。)

    例:a.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b.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

    4、分号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并列分句内部有了逗号,这并列分句间才能用分号。)

    例:a.我们过苦日子时,他来了;我们过好日子时,他却走了。

    b.做,要*想来指导;想,要*做来证明。

    5、冒号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

    例:a.下午他拣了好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烛台,一杆台秤。

    b.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6、引号引用之语未,标点符号引号外;引用之语能,标点符号引号里。(这主要是引号和其它标点符号的配合原则。)

    例:a.写文章应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b.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皆备,充满生机”。

    c.陆游诗云:“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7、括号注释局部紧贴着,注释整体隔开着。(如果括号注释的是局部的词语或短语,括号就紧贴着被注释的部分;如果括号注释的是整体的句子或段落,括号就和被注释的部分隔开。)

    例:a.如果想对中国古代史的史料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可以参阅《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一九五七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铅印本。此目录包括经、史、子、集)。

    b.皮之不存,毛将焉(哪里)附。(《左传》)

    c.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

文档

标点用法口诀

 1、问号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    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    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    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2、感叹号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    3、顿号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    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    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    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    4、分号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    5、冒号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    6、引号引用之语未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