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2:57:23
文档

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

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蕉城区赤溪中心小学李加进教育的核心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因此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者的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在教学活动中,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和问题的解决过程,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个性特征得到张扬。如果教师惟恐学生不懂,不停的讲解、不断的提示,把现成的知识全灌给学生,那么学生就会失去了一个探究,求索的机会,他们就会像一只懒猫一样等着猫妈妈来喂食物,而不会主动去寻找方
推荐度:
导读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蕉城区赤溪中心小学李加进教育的核心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因此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者的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在教学活动中,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和问题的解决过程,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个性特征得到张扬。如果教师惟恐学生不懂,不停的讲解、不断的提示,把现成的知识全灌给学生,那么学生就会失去了一个探究,求索的机会,他们就会像一只懒猫一样等着猫妈妈来喂食物,而不会主动去寻找方
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

蕉城区赤溪中心小学  李加进

教育的核心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因此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者的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在教学活动中,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和问题的解决过程,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个性特征得到张扬。如果教师惟恐学生不懂,不停的讲解、不断的提示,把现成的知识全灌给学生,那么学生就会失去了一个探究,求索的机会,他们就会像一只懒猫一样等着猫妈妈来喂食物,而不会主动去寻找方法,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他们探究、求索的能力也就无从体现。

一、妙导巧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置疑问,用疑问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统计”时我先准备好的图形按小组分发下去,问:你们摸一摸,说说里面装的是什么?然后将图片倒出,再问:你们能估计出各种图形大约有多少个吗?看谁估计得准确些?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我适时时提出:要用什么方法能很快知道各种图形的个数呢?学生跃跃欲试,这不但激发了学生求知欲望,而且给了学生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

二、动手操作,在探索中获得新知

小学生都富有好奇心,只要给他们提供适宜的素材,他们一定会很乐意地区参与思考。我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促使他们手脑并用,从探索中获取新知。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时,为了让学生加深体验,安排了两次活动。第一次活动,摆一摆,说一说。让学生在小棒的过程中体会满10进一得道理。第二次活动,看算式,想一想。让学生利用两位数加一位数并不进位的加法的已有经验,联系刚才摆小棒时形成的直观认识,想一想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在教学“统计”时让学生分组活动,每组的小组长报图形名称,其他的学生做记录,这样学生通过亲自体验,得出记录方法。教学实例证明: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观察中发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合作交流,让学生获得一个更宽阔的思维领域

合作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积极的个性心理品质。在合作交流观察中,往往能使学生多思维、多实践、多表达、更多的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供一切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机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使数学课堂呈现出生动活波的氛围。如在教学“统计”一课时。我没有按传统的方法先数后学,而是放手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区寻找记录方法,这样,学生兴致盎然,方法经常纷呈。有的说先分类,组长报什么图行,画完之后再分别数;有的说,组长报什么图形就在这类上打“√”或打“×”。还有的说把图形分成三行,三角形一行,正方形一行,圆形一行等。紧接着我又组织学生讨论:你认为那种方法比较好,为什么?学生思维被激活了,讨论得非常热闹,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有的说,分布画图形的方法不够好,每个图形都要画,太累人了。有的说先分类,然后用一种符号表示的方法很好,清楚,一目了然,而且速度快。合作交流,使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能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和时间,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实践应用,知识转化为能力

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向学生展示商店的场景。摆出各种物品供学生购买,让学生在实际购物种巩固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在上“统计”一课时,教学过程中,把小红花发给表现好的小组,以资鼓励。教学结束时,我要求学生根据学到的统计知识来统计各组得到的红花情况,选出智慧小组,这样培养了学生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让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了解数学,运用数学,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五、动手操作,有利于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动手操作是小学生实践的主要形式之一,学生学习数学只有通过自身操作活动和主动参与,才能是有效的。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使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认识活动,让学生在具有丰富感知的基础上建立正确的概念,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能有效地培养每个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让学生动手实验,要求用圆锥装满沙子,往与它同底等高的圆柱中倒,问几次刚好倒满?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很有兴趣地实验。结果是学生三次刚好倒满。这样,学生从感性地认识到:圆锥的体积是它同底等高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从而在学生理解识记了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V=sh。

六、大胆放手,给学生学习空间课堂更精彩

我在教学“能被2、3、5同时整除的数的特征”这一节课时,出了一道这样的拓展练习:一个数被2、3、5除余1,这个数最小的是多少?学生在下面做题时,我也在分析题目,发现这道题在没有学习公倍数的情况下对学生来说难度一定很大,就想停下来讲解给他们听,后来想想,还是先摸摸学生的底,难难他们,可不到二三分钟,有学生陆续举手,我就乘机提问。学生甲:“可以写成2乘3乘5再加1,题目中说余1,那我们减去1后的数就是2、3、5的倍数,而2乘3乘5的积肯定是它们的倍数,然后再加1就是了”。遗憾的是我由于激动忘了追问:“你确定这个数是最小的吗?”学生乙:“因为都余1,因此这个数减1后,就是2、3、5的倍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个位一定是0,而又是3的倍数,十位一定是3,因为题目说的是最小的数,所以这个数是30加1.”他们回答的出乎我的意料。还好当时我偷懒了一下,要不然这些学生的精彩就被我埋没了。这样看来课堂中只要多给学生时间和空间,学生就会更勤快,他们的发言就会更精彩。常言说:懒娘养活勤孩子。

总之,在教学中,充分给学生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进行思考,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养成他们的创造精神。

文档

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

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蕉城区赤溪中心小学李加进教育的核心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因此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者的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在教学活动中,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和问题的解决过程,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个性特征得到张扬。如果教师惟恐学生不懂,不停的讲解、不断的提示,把现成的知识全灌给学生,那么学生就会失去了一个探究,求索的机会,他们就会像一只懒猫一样等着猫妈妈来喂食物,而不会主动去寻找方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