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护保养手册
中国·襄樊金鹰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1. 油料使用说明 ………………………………………………………………… 1
2. 进行维护保养前的安全注意事项 …………………………………………… 2
3. 日常检查保养 ………………………………………………………………… 3
4. 定期保养 ……………………………………………………………………… 6
5. 冬季检查与保养 …………………………………………………………… 11
6. 对策性保养 ………………………………………………………………… 12
| 7. 运转记录 …………………………………………………………………… 13 |
1.油料使用说明
1.1.燃油
本车柴油机所使用的燃油必须符合“GB252-94 轻柴油”所规定的品种规格,一般夏季应选用0号轻柴油,冬季则应根据地区气候条件不同,分别选用-10号、-20号或-35号轻柴油。焊轨车的燃油箱的容积为1800L。
1.2.润滑油
(1)发动机机油:根据环境温度的不同,采用不同牌号的机油,推荐采用多级机油以较少换油次数,润滑油牌号与环境温度的关系图表见图1。润滑油等级API CH级及其以上级别。换油量50L。
图1 发动机机油选用图
(2)车轴齿轮箱润滑油:润滑油牌号为SAE 85W/90车辆齿轮油API GL-5,润滑油容量:30L。
(3)空压机:铁路空压机油20号,容量约5L。
(4)旁承内加注HC-11柴油机油。
(5)液压减振器内采用锭子油。
1.3.润滑脂
车轴轴承箱内加注铁道润滑脂;
制动阀件和蓄电池电极柱加注工业凡士林;
其余润滑脂采用3号锂基脂。
1.4.液压油
本车使用的液压油为HE46型聚脂抗燃液,加入时的过滤精度为10μm,焊机泵站液压油箱液压油容量为500L,作业机构泵站液压油箱液压油容量为970L, 作业机构液压油箱最低液面应不低于油镜最高点(不含系统内的液压油)。
1.5.冷却液
发动机冷却系统内采用防冻液作为冷却液,首选卡特彼勒长效冷却液(ELC)或符合卡特彼勒EC-1规格要求的市售长效冷却液。发动机冷却系统冷却液容量为60L。
焊机冷却系统采用蒸馏水作为冷却液,在温度低于5℃时需加入防冻液,防冻液采用乙二醇:蒸馏水=4:6的比例配制,另可加入0.5%亚钠,以防止防冻液内微生物的生长。焊机冷却系统冷却液容量为160L。
2.进行维护保养前的安全注意事项
2.1.确保人身安全是第一位的,在进行任何维护、维修工作前,必须确保人员的安全。
2.2.进行工作前,应确保停车制动作用,前后车轮打好止轮器,并挂上相应的警示标牌;
2.3.如果邻线可以可能通车,在进行维修、维护作业时必须有人员进行了望、监督,防止邻线来车伤害人员;
2.4.在电气化区段,车顶上有接触网时,不得攀登到车顶;
2.5.断开DC24V电源的总开关,拔下钥匙开关。
2.6.进行电焊作业,不得以钢轨为接地线,必须将接地线接到待焊部位,油缸、轴承(比如轴箱轴承)等活动部位不得作为接地点。
2.7.进行电焊作业,不得以钢轨为焊接回路,必须将焊接回路接到待焊部位,油缸、轴承(比如轴箱轴承)等活动部位和弹簧、管路、油箱等不得作为接地点。
2.8.在车辆上进行电弧焊接时,必须关闭发动机,并切断所有电源开关,以免烧毁发动机的ECM等其它电子设备。
2.9.进行电焊、气割等可能引起火灾的作业,附近不得有易燃、易爆物,要准备好灭火器,且有人监督防护。
2.10.发动机刚停机时,由于增压器、排气管温度较高,不得靠近。
2.11.只有润滑液、冷却液温度降下来后才能进行更换等作业,发动机刚停机或发动机工作过程中不得打开水散热器上的加水口盖。
3.日常检查保养
3.1.移动式焊轨车日常检查保养要求
3.1.1.日常检查保养以清洁、紧固、润滑为主,并及时发现故障隐患。
3.1.2.日常检查保养工作应做到“四勤”,即勤清洁、勤检查、勤紧固、勤调整。
3.2.柴油机的日常检查保养
3.2.1.对发动机外观进行检查,检查是否有漏油、漏水现象,管卡、接头是否有松动,发动机表面有油、水必须查找原因,及时处理,并清洁发动机表面。
3.2.2.按要求检查润滑油油位,磨合期(新发动机或解体检修后50h内)应每天检查两次,正常运用中每天检查一次。当润滑油油位为油标尺下刻度时,必须立即补油。
3.2.3.按要求检查清洁空气滤清器,并检查进气管法兰及接头处的紧固状态。
3.2.4.检查充电发电机驱动皮带和传动皮带的张紧状况。
3.2.5.检查冷却液液面。
3.2.6.每周清洗一次柴油粗滤清器芯。
3.3.动力传动系统及走行机构的检查保养
3.3.1检查车轮、车轴、轴箱等有无异常。
车轮踏面应无擦伤、剥离,检查轮缘磨耗是否到限;内、外圆簧安装应无倾斜,胶垫应无变形、龟裂,圆簧应无裂纹、折损,锤检音响应正常;轴箱前后盖应无漏油、裂损,轴箱盖螺栓紧固应良好;轴箱拉杆应无裂纹,紧固螺栓应无松动,所穿铁丝应良好,楔形槽底应有间隙;油压减振器安装应良好,应无漏油、卡死现象;轴箱侧挡重合面应大于30mm,同轴左右侧挡间隙之和应在2.5-8.5mm之间。
任何情况下,轴箱温度不得超过85℃,温升不得超过45℃。
3.3.2.检查旁承、牵引机构等有无异常。
检查旁承安装螺栓应无松动,旁承座无裂纹、漏油现象,放油堵应紧固无漏油;车架牵引座、牵引杆身及焊缝、拐臂应无裂纹;牵引杆销、螺母应无松动,螺栓及开口销应良好,定位销不得松动和丢失,牵引销与楔形槽应有间隙,盖板螺栓等应良好;转向架侧挡安装牢固,无磨损现象;检查车体侧挡间隙,同转向架左右侧挡间隙之和应为32±3mm。
3.3.3.检查各传动轴有无裂纹,联接法兰、连接螺栓有无松动,传动轴上平衡块是否脱落。
3.3.4.每周检查一次车轴齿轮箱的油位。
3.3.5.检查各齿轮箱和传动轴在运转时有无异常。
3.3.6.车轴齿轮箱在任何时候,轴承部位最高温度不得大于105℃,
3.3.7.检查高弹性联轴器,弹性元件是否损坏,输入输出轴的对中是否达到以下要求:
弹性联轴器能补偿的最大位移量如下:径向最大位移量0.2mm-0.5mm,轴向最大位移量2mm-3mm,两轴夹角≤1°。
3.4.制动系统的检查保养
3.4.1.检查空气压缩机的工作是否正常、压缩空气压力显示是否正确(双针压力表的白针在750kPa~800kPa的范围内),空压机内的油位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3.4.2.排放储风缸中的积水。
3.4.3.检查闸瓦磨损情况及间隙(6mm-8mm),检查制动缸鞲鞴行程(60mm-90mm)。在闸瓦厚度小于10mm时必须更换,闸瓦更换时必须同一轴上全部更换。
3.4.4.试验空气制动和旁路制动。
3.5.液压系统的检查保养
3.5.1.检查液压油箱油位。
3.5.2.检查各液压油路的压力。
3.5.3.检查各及接头有无泄漏。
3.5.4.检查各油泵及油马达的安装及联接有无松动、运转时有无异响。
3.5.5.各种液压控制阀的安装应牢固可靠。
3.6.气动系统的检查保养
3.6.1.检查气动系统压力是否正常,管路、气缸等有无泄漏。
3.7.电气系统的检查保养
电气系统的日常保养主要检查其基本功能、各元件的动作及各插接件,显示仪表、信号灯、报警灯和工作装置的状态等。
3.7.1.主要部件的检查内容与要求
(1)所有电磁阀、插头等接插部件应接触牢固,无松动现象。
(2)各种行程、感应和压力开关及传感器的工作位置准确,安装部件不松动。
(3)柴油机启动前,蓄电池电压应正常。
(4)柴油机启动后,将控制电源开关打开,各仪表、照明、指示灯、报警灯应工作正常,各仪表显示准确。
3.7.2.功能检查的内容与要求。
(1)按序操作柴油机启动、调速、停机,其控制装置工作应正常。
(2)检查司控器、开关、按钮等操作元件,动作应正常。
(3)各指示灯显示正确,工作装置相应的执行动作与各开关或按钮的功能应保持一致,并与面板上各开关、按钮标示的动作方向相一致。
3.8.工作机构的日常保养
(1)检查支腿、辅助支撑、提轨装置、拉轨对正装置、起重机各油缸及有相对运动的零部件是否动作灵活。
(2)各磨耗板间隙是否合适。
(3)夹钳、夹持钳口是否能夹紧钢轨。
(4)检查各作业机构的安全锁紧装置能否正常工作。
3.9.焊机的日常保养
(1)目检焊机,控制箱,泵站,电源电缆和控制电缆;
(2)检查焊机水冷系统水位、是否泄漏;
(3)清洁顶锻导杆和轴,除去脏污和焊渣;
(4)用润滑脂润滑顶锻杆,中心轴,横梁和连接轴;
(5)用砂布清洁焊接钳口接触表面;
(6)焊接一个试样接头。在进行试样焊接时,用秒表检验实际焊接时间是否与根据该类型钢轨程序设定时间一致;
(7)检查焊机上的液压系统;
(8)作业班结束时,除去焊机上的灰尘和焊渣;
(9)用压缩空气吹出冷却系统内残留物质;
(10)检查推瘤刀。
3.10.车体及其他部分的检查保养
3.10.1.擦拭车体及外部各部件。
3.10.2.向各润滑部位加注润滑油。
3.10.3.检查车钩及缓冲装置,检查制动风管有无异常,检查排障器高度,下沿应为90-130mm。
3.11.检查发电机组、应急泵站是否工作正常。
3.12.检查常用备件、工具、安全备品是否齐备,并检查是否能正常工作。
4.定期保养
定期保养是根椐机械运转的情况,定期地对机械进行强制性的检查、调整、维修。定期保养可以及时发现和排除机械中已出现的或即将出现的某些故障,防患于未然。因此,定期保养对保证机械安全、正常的运转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定期保养必须完成日常保养的所有工作。
YHG-1200X型移动式焊轨车的定期保养可分为每工作50h、200h、400h、800h、1000h和2000h后以及冬季检查保养等。
4.1.每工作50h后的保养
主要是针对焊轨车的动力传动系统、制动系统和工作装置等进行的保养。
4.1.1.传动系统与制动系统的保养
(1)检查车轴齿轮箱的油位不足时补充。
(2)检查高弹联轴器与发动机、分动箱连接的螺栓是否有松动。
(3)检查车轴齿轮箱端盖的密封情况。
4.1.2.液压系统的保养
(1)检查各橡胶软管、管接头有无泄漏和外表的磨损情况。
(2)检查吸油滤油器及回油滤油器的指示是否正常。
(3)检查油泵工作是否正常。
(4)检查各压力阀、方向阀和流量阀的安装、连接是否牢固。清洁阀体表面。
4.1.3.作业机构的保养
(1)润滑有相对运动的零件。
(2)检查安全锁紧装置,保证其正常工作。
4.1.4.发动机的保养
排出燃油粗滤器的杂质和水份
新发动机或大修过的发动机工作150h后应更换机油。
(1)在第一次更换机油时应进行下列工作:
a.更换机油滤清器。
b.检查气缸盖上的进气总管是否紧固。
c.检查空气滤清器的橡胶管和卡箍等所有固定的地方是否紧固。
d.紧固油底壳螺栓和发动机支座的固定螺栓。
(2)机油更换应在发动机热状态下进行。旧油放完后,拧紧放油螺塞,加入新机油,直到机油油面达到油尺上部刻度为止。通过短时间的运转后,应再次检查油位。
4.1.5.焊机(每工作一周进行)
周检查必须在有一名保养人员监督下,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周检查大约需4-5个小时。
(1)目检焊机,控制箱,泵站,电源电缆和控制电缆;
(2)检查制冷装置的液位,系统压力及流量;
(3)清扫设备所有外表面,包括杆件、防护罩和盖子等;
(4)除去所有的焊接飞溅物和熔渣;
(5)在焊接区域涂上防飞溅混合剂;
(6)检查及清理电极(确认电源是关断的);
(7)用直尺校核钳口电极的对中性(确认电源是关断的);
(8)检查所有电极固定螺栓应拧紧(确认电源是关断的);
(9)检查顶锻推杆轴套应拧紧(确认电源是关断的);
(10)检查夹紧油缸轴套应拧紧(确认电源是关断的);
(11)打开焊机的底盖,检查二次回路(确认电源是关断的):
a、检查焊机二次回路是否存在氧化或烧损,并用砂布清洁此类瑕疵;
b、检查电极和汇流排的所有紧固件是否有松动;
c、检查冷却系统卡箍,确保其卡紧;
d、重新安装好焊机底盖;
(12)检查各焊机变压器的绝缘电阻。用500伏兆欧表测量时,其阻值应不低于1兆欧姆。如果阻值不正确,必须加热烘干变压器直至达到合格的阻值。
(13)焊机夹紧一对新的标准钢轨,需检查:
a、对中——必要时加薄垫片;
b、在测试模式下运行焊机,计时闪光速度、顶锻速度和焊接时段。如果任何参数不正确,必要时进行调整;
4.2.每工作200h后的定期保养
除进行前述的每工作50h后的保养项目外,还应增加以下保养。
4.2.1.发动机的保养
根据油质判断,必要时更换发动机机油,并更换机油滤油器。同时清洗滤油器座。从燃油箱放油堵处放出脏污。
4.2.2.传动系统及制动系统的保养
(1)检查高弹联轴器与发动机、分动箱连接的螺栓是否有松动。
(2)检查车轴齿轮箱内的齿轮油,必要时更换。
(3)对车轴齿轮箱悬挂销轴处进行润滑。
(4)应检查轮对状态,要求轮缘无裂纹、车轮移动标记无错位现象,并严格按铁道部有关机车车辆轮对探伤的规定定期进行探伤,防止切轴事故。
(5)检查车轮磨损情况,当车轮达到表1所列值时应旋修车轮踏面或更换车轮:
(6)每行驶1500km打开轴箱盖,检查油量及油质,必要时进行补充或更换润滑脂,润滑脂的容量应为箱体内余隙的2/3。
表1
| 项 目 | 轮缘厚度 不 小 于 | 轮缘垂直磨耗不大于 | 踏面擦伤深度及局部凹下不大于 | 踏面厚度 不 小 于 | 踏面剥离长度 | |
| 一处时 不大于 | 二处时每处不大于 | |||||
| 数 值 | 22 | 15 | 1 | 20 | 50 | 40 |
(8)制动阀件每六个月应在试验台上校验一次,并进行检查保养;按计量有关规定每三至六个月对风压表进行校验。
4.2.3.液压系统的保养
(1)检查、调整各液压回路的压力。
(2)检查电磁阀和电液阀,必要时部分解体清洗。
4.2.4.作业机构的保养
(1)检查磨耗板的磨损情况。
(2)检查滚轮、托轨轮的磨损情况,必要时调整或更换。
4.2.5.电气控制系统的检查保养
需检查电气系统中主要组成部件的工作性能,更换不良的元器件,确保电气系统工作的可靠性,主要检查保养项目如下:
(1)清除各电气控制箱内的灰尘,检查各电气控制箱及车体的接地状况。
(2)检查各电气控制箱内的电器元件的安装牢固情况,插接件的插接不应松动,各接线线号完整、接触良好。
(3)检查继电器的动作,应弹性良好、声音清脆、有金属感,重点检查继电器的触头,更换动作不良的继电器。用酒精清洗各继电器的触脚。
(4)检查各控制开关和按钮,应动作灵活,弹跳自如,接触良好;各开关、按钮的功能与面板标示相符。
(5)清除各感应开关上的油污,检查其性能应动作准确、灵敏,安装正确,无变位,松动现象。扳动行程开关拐臂,行程开关应有清脆的“嘀嗒”声;用金属物体接近感应头,在感应距离内,感应开关的输出指示灯应亮。
(6)检查压力开关、压力传感器安装的安装情况,检查压力开关动作值是否正确,必要时按操作要求进行调整。
(7)检查各种指针仪表及监视报警信号灯,应工作正常,显示正确,符合相关电路设计要求。
(8)各电磁阀插头无松动现象。电磁阀通电时,其阀上指示灯应有指示,相对应的电磁阀芯动作灵活、可靠。
(9)检查前后大灯、信号灯、照明灯、警灯等安装情况和工作情况,大灯的安装位置应调整合适,聚焦良好。
(10)检查小型熔断器,保险管与保险座的接触应良好。
(11)检查电喇叭、雨刮器的工作状态。
(12)检查发动机的停机按钮、急停开关应动作可靠。
4.2.6.焊机的保养(月检查)
必须在有一名保养人员监督下,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月检查大约需8个小时。
检查内容包括所有周检查项目加上以下操作:
(1)拆下电极前测量短路电阻,电阻不得超过105μΩ;
(2)检查工作油液状态。每工作500小时,或被污染后,或失去其特性后应立即更换油液;
(3)检查泵站油泵,并清洁滤清器上的脏污;
(4)完成预防性保养后,检查焊机功能是否平稳,检验夹钳是否准直,并察看推瘤刀是否可靠紧固;
(5)进行三次试焊接;
4.3.发动机每工作400h后的定期保养
除继续按前述的每工作50h、200h后进行的定期保养外,在发动机每工作400h、800h、1000h和2000h以后,还应对发动机增加一些保养项目。
4.3.1.发动机每工作400h后的保养
(1)应按要求检查蓄电池电解液面高度,当液面太低时,应补充蒸馏水。每周检查一次蓄电池电解液比重,其在全充电状态下应为1.28~1.30;在半放电状态下应为1.25;在全放电状态下应为1.10~1.15。冬季当发动机停止运转后,应将蓄电池拆下,放在温室内保存。
(2)检查传动皮带。
(3)放出燃油箱内的污油,必要时清洗燃油箱。
(4)400-600h需更换燃油滤清器。
(5)400-600h更换发动机润滑油,并更换机油滤清器。
4.3.2.发动机每工作800h后的保养
(1)检查增压器空气管路是否有泄漏。
(2)检查燃油粗滤器。
4.3.3.发动机每工作1000h后的保养
更换冷却液滤清器
4.3.4.发动机每工作2000h后的保养
(1)检查发动机的气门间隙。
(2)检查直流发电机的状态。
(3)检查空滤器滤芯,必要时更换。
(4)检查进、排气管、气缸盖的连接密封状态,必要时应进一步紧固连接螺栓。
5.冬季检查与保养
移动式焊轨车除执行以上的定期保养之外,每年冬季还必须进行检查与保养。
5.1.传动系统与制动系统的检修
(1)更换车轴齿轮箱内的齿轮油。
(2)更换轴箱内的润滑脂。
(3)主发电机、辅助电机、空压机电机的轴承润滑。
(4)按《车辆空气制动装置检修规则》中辅修的要求,对制动系统进行检修。
(5)完成50h和200h后定期保养的全部工作。
5.2.液压系统的检修
(1)取液压油样做污染度检测。对污染度在9级以下的油,过滤后可继续使用。
(2)彻底清洗液压油油箱。
(3)清洗回油滤油器。
(4)更换或清洗吸油滤油器。
(5)清洗液压油路。
(6)检修或更换动作不良的压力阀、方向阀和流量阀。
(7)对油缸进行耐压试验,更换失效的密封件。
(8)更换有磨损和有泄漏的橡胶软管、钢管和管接头等。
(9)调整系统压力,检测各回路的流量。
(10)更换性能不良的液压元件。
(11)完成50h和200h后定期保养的全部工作。
5.3.作业机构的检修
(1)对作业机构的易耗件检查磨损情况,若已磨损到限则应进行堆焊或更换。
(2)对调整间隙,恢复状态。
5.4.焊机系统
(1)对冷水机及冷却回路进行清洗。
(2)对推瘤刀进行补焊修补。
(3)对焊机进行全面清洁、润滑保养。
6.对策性保养
对策性保养是根椐移动式焊轨车的技术状况和使用情况而采取的针对性较强的特殊保养措施。移动式焊轨车的对策性保养包括机械停放、工地转移、机械磨合和封存保养等。
6.1.机械停放保养
机械停放起过一周时,每周应对机械进行一次检查保养。其保养内容如下:
(1)完成日常保养的全部工作。
(2)起动发动机运转10~15min。
(3)按工作工况进行空载运转,使各摩擦零件表面保持一定的油膜。
6.2.工地转移保养
6.2.1.工地转移前的保养
为了保证行车安全,在工地转移前,应对机械进行全面的检查保养。其保养内容如下:
(1)动力传动及制动系统按工作50h后的保养内容进行保养。
(2)检查闸瓦并调整闸瓦间隙。
(3)进行单机制动与联挂制动试风。
(4)加固作业机构的锁定机构。
6.2.2.工地转移后的保养
到达新工地后,在机械开始工作前,必须再次进行保养。其保养内容如下:
(1)解除锁定机构的加固措施。
(2)对作业机构进行检查,必要时加以调整。
6.2.3.磨合期的保养
新车和大修后的车,其使用寿命和工作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初期磨合的质量。因此必须注意机械在磨合期的保养。
磨合期为50h,发动机的磨合期为150h。磨合期的保养内容如下:
(1)发动机起动后,转速不能过高或过低,待机体温度上升后,才允许带负荷或起步行驶。
(2)在磨合期内,应经常注意检查各连接部分的松紧、传动部件的润滑及运转情况,发现异常,应随时加以紧固和调整。
(3)磨合期内所带负荷应为额定负荷的75%~80%。
(4)磨合期满,必须更换机油和机油滤油器,清洗液压油回油滤油器,更换吸油滤油器等。并详细检查各部件。
6.2.4.封存保养
封存保养是车辆在封存期内进行的保养。封存保养每月一次,保养内容与停放保养的内容相同。
7.运转记录
运转记录是正确执行机械定期保养的前提,认真、时地、如实地填写运转日志、检修记录是每一位大型线路机械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应尽的职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