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07年度辽宁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省级验收标准解读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3:01:30
文档

2007年度辽宁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省级验收标准解读

2007年度辽宁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省级验收标准解读2007年度辽宁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省级验收标准解读(辽宁省电化教育馆  李兆君)                           07年度“农远”工程省级验收管理办法   一、验收目的通过验收,督促“农远”工程的建设,加强“农远”工程的管理,促进“农远”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推动工程进一步实施,保障工程效益持续有效发展。全面迎接国家级“农远”工程的评估验收。   二、验收原则   坚持实事求是、严肃认真、全面系统、科学求实
推荐度:
导读2007年度辽宁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省级验收标准解读2007年度辽宁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省级验收标准解读(辽宁省电化教育馆  李兆君)                           07年度“农远”工程省级验收管理办法   一、验收目的通过验收,督促“农远”工程的建设,加强“农远”工程的管理,促进“农远”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推动工程进一步实施,保障工程效益持续有效发展。全面迎接国家级“农远”工程的评估验收。   二、验收原则   坚持实事求是、严肃认真、全面系统、科学求实
2007年度辽宁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省级

验收标准解读

2007年度辽宁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省级验收标准解读

(辽宁省电化教育馆   李兆君)

                            07年度“农远”工程省级验收管理办法

    一、验收目的

  通过验收,督促“农远”工程的建设,加强“农远”工程的管理,促进“农远”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推动工程进一步实施,保障工程效益持续有效发展。全面迎接国家级“农远”工程的评估验收。

    二、验收原则  

    坚持实事求是、严肃认真、全面系统、科学求实;坚持以验收促管理、以验收促应用、以验收促发展;坚持“三个结合”即“验收与指导相结合、验收与调研相结合、验收与发现典型相结合”的验收原则对验收单位进行评估。

    三、验收内容

  根据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国家级验收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评估内容包括组织机构建设、专项配套资金使用、教师培训工作、教育教学应用、各方面对工程效益的评价、为农服务和为党员远程教育服务等方面。

    四、验收方法

  省级验收将采取“自荐+抽取”、“测评+座谈”和“三看、两听、一测试”(“三看”即看材料、看设备、看现场,“两听”即听汇报、听课,“一测试”即抽测教师现场操作)的评估方法进行验收。

    五、验收人员  

    由辽宁省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领导小组决定,集合省级项目办工作人员、相关部门行政领导、教研人员、技术人员和统计记录人员进行验收,人员的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六、验收评价  

    项目市、县(区)、学校验收满分均为100分,验收成绩高于一定分数即为合格,否则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达标的单位,验收结论定为不合格。辽宁省教育厅对验收不合格单位将进行相应处理。

 

 

        07年度项目学校省级验收标准解读

    项目校省级验收一级指标

    一、校级汇报5分

    1.工程实施总体情况

    校级主管领导对本校农远工程实施情况进行总结汇报

    2.提问答辩

    就专家提问作答 

    二、组织机构 5分 

    1.领导机制

    有学校校长为组长的学校领导小组,人员配备合理,由学校领导、教学主任、技术人员和学科教师组成。

    2.教研小组

    学校有“农远”应用教研小组,由主管教学的校长为组长,教学优秀学科教师和项目管理员组成。

    3.校本培训小组

    学校有“农远”校本培训小组,由主管教学主任为组长,教学优秀学科教师和项目管理员组成。 

学校有“农远”应用技术服务小组,由项目管理员为组长,擅长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的老师为成员。

    *4.技术服务小组

    学校有“农远”应用技术服务小组,由项目管理员为组长,擅长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的老师为成员。

    5.各部门的协作情况

    学校各部门、各小组的协作情况,形成的协作机制。

    三、设备环境及安全情况 20分

    *1.专用教室

    设备安装在相应的专用教室。(模式一有光盘播放教室,模式二有光盘播放教室和卫星接收教室,模式三有光盘播放教室、卫星接收教室、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网络教室)

    *2.工程设备

    1)光盘播放设备。(电视机型号 ;DVD机型号; VCD和DVD光盘数量;电视机和DVD机是否正常,如不正常,发生故障次数);

    2)卫星信号接收单元齐备(天线、高频头、接收卡和电视机型号:  接收是否正常,如不正常,发生故障次数);

    3)卫星接收计算机与外设(PC计算机、打印机和UPS电源的型号);

    4)卫星接收计算机连网,施工,防雷设施安装及效果(是否支持互联网,天线选址、安装和壁雷设施及其安装是否合格)

     5)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型号;是否连通网络教室、VGA信号、AV信号;软件操作系统的版本,运行情况;投影机、打印机、稳压电源、UPS电源的型号;多媒体控制台及音箱的运行情况);

    6)计算机教室(服务器、交换机、教师机、学生机的型号);

    7)相关软件齐备(卫星接收计算机系统软件名称及版本;卫星数据接收专用软件名称及版本;杀毒软件名称及版本;有无常用工具软件;网络教室服务器软件操作系统名称及版本,运行情况; 教学资源库系统、教师备课系统 、电子教室系统、办公软件运行情况;网络教室教师机和学生机操作系统名称及版本;系统恢复方案情况)。

    *3.局域网络

    1)网络:拓扑结构图、施工文档和维护手册;

    2)计算机用房:有接地设施;有避雷、电源等警示牌;明示机房管理、安全用电等规程。

    3)服务器、教师机与学生机:排列整齐,安装牢固,外观无损。各设备和部件之间的连接正确、可靠。线缆布线整齐、识别性强。终端盒安装合理,终端外观无损。

   4)传输网络:线缆排列整齐、美观,走线方式合理、捆扎得当、接头适当。使用五类或超五类双绞线,网线端接遵循TIA/EIA 568A或TIA/EIA 568B标准。

   *4.安全设备和措施

    1)防火、防盗、防潮设施齐全,运行良好,发挥作用;灭火器型号 。

    2)电源、供电布线、插座等符合规范,是否合格;如有条件学校配备稳压器等设备,保障电器正常运转。

   5.电工及维护工具

   电工工具和计算机维护工具。

   6.设备使用培训

   1)设备安装原始登记表。

    2)系统集成商。

    7.工程文档汇编

    “农远”工程设备清单、验收合格单等保存完整。

    四、农远管理15分 

    *1.专职管理人员

    学校设立1-2名专兼职人员负责学校农远设备和资源的集中管理。集中管理的教师姓名和办法。

    *2.管理规章制度

     制定各种项目管理规章制度,有相应的管理措施和办法,运行良好,效果明显。

    *3.资源的下载与管理

    1)光盘资源经过分类、整理,保管妥善,保管机制严密。(光盘资源有无分类,有无专人保管)

    2)学校通过各种方式将“农远”资源共享,其中卫星接收资源下载后经过存储、保存和整理,通过(刻录光碟/开放接收计算机/局域网/其他)各种方式共享。

   3)计算机教室定时为教师开放。(为教师开放时间,能否上网,大部分教师在开放时间的工作 )

    4)教师自制资源、通过各种方式收集、加工、自制资源,形成教师备课文件夹。

    5)学校定期对教师自制或经过二次开发资源收集整理,形成校本资源库。(形成校本资源库容量,资源库存放在单独计算机/卫星接收机/服务器上 )

    6)资源有借阅记录,形成资源管理机制。

    4.相关资料

    1)有对工程实施的方案,各学期农远实施总结和发展计划。

    2)对本校“农远”工程实施进行自评,并有书面报告。

    3)“农远”相关文件齐备,学校有相关的技术资料和管理日志。

   五、保障机制10分 

    1.制度保障

    学校有促进“农远”工程实施的各种文件、规定和措施。建立工程设备和应用保障制度。

    *2.专用资金使用

    学校对“农远”工程拨发的专用资金落实到位,专款专用,专项管理。

    *3.运行维护

    对于学校的设备出现的问题能有人员随时进行维护和技术支持。(有无运行维护费用;有无厂商支持服务;是否知道维护联系方式;如学校设备有故障能否及时排除;排除方式基本依靠厂商/学校技术人员/临时找其他人员)

    4.资源保障

    建立资源保障机制,促进资源的开发、再生和利用,使资源长久有效发挥最大功效。(学校共有“农远”信息化资源容量,其中包含光盘资源(按500M/盘计算)/多媒体资源各多少;学校自行开发的容量)

    5.管理保障

    建立管理保障体系,使管理制度化、形成自觉性,形成长效机制。

    六、农远教学应用23分

    1.教学计划安排

    1)学校有农远教学应用计划和制度。

    2)*学校对农远各教室教学总课表有安排,并有动态调整办法。

    3)各班级农远教学应用课表上墙,并按照课表安排正常上课,如有特殊情况有记载和解决办法。

    *2.设备及利用率

    1)运用资源组织教学应用活动,师生参与受益面达到100%。

    2)每周用于教学和课外活动时间(含光盘教室、卫星接收教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不能少于20课时。

    3)学科教学应用覆盖面达90%。

    3.教学应用

   1)*光盘教学、卫星接收系统、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播放正常(光盘播放,视频音频、课堂播放教学光盘、卫星数字电视节目接收、卫星数据接收、卫星流媒体节目接收、使用计算机教室上课、使用多媒体教室上课、为农、党员教育服务的应用是否成功)

   2)100%学科教师能有效应用设备资源进行教学,起到优化教育教学效果、教学结构的作用。特别是光盘教学在教学中的推广和应用。(随机抽取10名教师,其中包括学科骨干教师,经当场测试,能够运用农远设备和资源教学,推算百分比;学科骨干教师熟练并灵活运用设备和资源进行教学,推算百分比;)

    3)有部分学科教师创造性地应用农远设备资源进行教学,有特色经验和推广价值。

    4)对于光盘资源或卫星资源出现的版本不符问题的解决办法,使用和推广情况。

    5) 100%项目技术管理人员能熟练使用设备,能处理一般硬、软件故障,协助学科教师搜集资源并进行教学设计。(当场测试,推算百分比) 

    6)学校有“农远”应用典型教师和案例,通过教研等形式学习典型经验,扩大影响。

    4.教研应用

    1)农远设备和资源用于教研及教师备课情况,并体现在教师教研记录中。

    2)农远设备和资源用于教师观摩培训,有记录,有心得。

    5.学生应用

    1)模式三的学校开齐信息技术课程,学生有一定的信息素养。(有条件的模式二学校也要开设信息技术课。)

    2)每周要组织学生看一场电影或一台节目

    3)提供学生查找学习资料或利用“农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环境和资源。

    4)利用“农远”资源,通过班会、板报等形式,开展各种专题类教育和课外活动。

    5)学生参加的信息技术比赛,包括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信息技术奥林匹克竞赛、动漫大赛等情况。

    七、教师培训及应用能力 15分

    1.参加省级培训 

    *定员如期参加省级农远培训

    (模式三2人;模式一1人、模式二1或2人)。

    2.参加市级培训 

    参加市级“农远”培训,每校至少1人

    3.参加区县级培训

    参加县(区)级“农远”培训,每校至少3人。

    *4.校本培训

    1)学校有校本培训计划和制度,培训内容合理。(培训内容:培训内容:□教学理论 □设备应用 □资源开发  □教学设计 □网络技术 □三种模式教学应用 )

    2)学校对校本培训组织和实施原始资料。

    3)100%学科教师参加校本培训并合格。

    *5.激励机制

    学校针对应用和培训有考核和奖惩机制,鼓励教师应用远程教育设备和资源教学。

    八、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 2分

    1.工程实施效益的评价

    学生、家长、社会各界对农远工程的反映。(□评价良好  □评价一般  □评价不良)

    2.对农民培训的支持

    学校订时开放教室和设备开展为农服务。

    3.对农村党员干部培训的支持

    为农村党员干部培训提供资源和场所,建立“农党”工程支持体系。

    4.对农村文化共享工程的支持

    搭建农村文化共享工程平台,为农村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持。

    九、自检情况及验收准备5分 

    *1.自查记录

    有工程设备、运行情况、维护管理等方面的自查记录。

    *2.填写验收表

    完整填写《2007年度辽宁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学光盘播放点设备安装验收表》、《2007年度辽宁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卫星教学收视点设备安装验收表》和《2007年度辽宁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计算机教室设备安装验收表》

    *3.验收报告

    《2007年度辽宁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验收报告》

    说明: 

    1. 带*号的为必须达标项,如未达到则一票否决。

    2.满分为100分,验收成绩高于70分的学校,其验收结论为合格,否则限期整改。最长为10天,整改后仍达不到70分的单位,验收结论定为不合格。

 

    07年度项目县省级验收标准解读

    一级指标

    县项目办汇报10分

    综合管理情况30分

    项目县得分情况60分

    县项目办汇报 

    县级项目办总结汇报

§  县项目办对本县农远工程实施情况进行总结汇报

§  就专家提问作答

   综合管理情况 

    1)*成立教育行政部门主管领导负责的领导机构,人员构成合理,包括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教研人员和技术人员。

    2)各部门的协作、教育行政部门的协调组织情况以及教育系统内部各个部门的协作情况。

    3)*县级投入的农远工程配套资金充足,落实到位,专款专用。

   4)*工程的覆盖率,包括三种模式学校在农村学校的覆盖率达到100% ,农村师生的收益面达到100%。

    5)*设备完好率,全县(区)95%以上农远设备能正常使用

    6)*资源使用率,全县(区)95%以上农远资源能正常使用。

    7)*建立管理体系,有系统的管理制度和典型管理方法,效果明显。

    8)*建立县级“农远”培训机制,主讲教师队伍合理,培训内容科学,考核和奖惩机制明确,项目校参加培训百分比,效果明显。

   9)建立县级教研指导体系,学科教研员和电教教研员共同参与,组织学科教研活动促进应用。

   10)建立健全工程运行保障机制

    *①建立县级技术支持体系,有专门的县级技术服务队伍,服务机制健全、合理,有成效。

    ②建立安全保障机制,机制合理、运行情况良好

    ③建立资源保障机制,整合开发市级“农远”资源,提供平台,实现区域内资源共享。

    ④工程可持续发展机制的建设。包括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建设,解决工程在运行维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维护经费问题。

    11)*本县(区)农远项目学校每周教学应用平均课时达到20课时/周•设备。

    12)*信息管理系统的安装、使用、维护等情况。数据完整,运转良好。

    13)有“农远”应用的典型人物和案例,组织县级交流推广。

    14)*本县区所在项目学校每周平均至少组织学生看一次电影或节目。

    15)有县级统一防雷措施,按标准正常实施,防雷效果明显。

    16)对学校督导到位,对工程设备、运行情况以及应用情况及时严格检查,对不合格的学校提出整改意见。

    17)各方面对工程效益的评价,为农服务和为党员远程教育服务。

    18)*工程建设的相关文件包括《实施方案》、《技术方案》、《资金管理和使用办法》、《培训大纲》及《实施培训的计划》、《项目学校名单》;《项目管理规章制度》;《设备使用情况报告》;《县级验收总结报告》、《2007年度辽宁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验收报告》;县级文档中要有设备到货、交接等原始凭证。

项目县推荐本地区3所项目校;验收组随机抽取3所项目校,共验收6所学校。

验收项目校分数×10%计为该项分数(如某校验收后得分为95分,该项分数为95×10%=9.5分)

    说明:

    1. 带*号的为必须达标项,如未达到则一票否决

    2.满分为100分,验收成绩高于70分的项目县,其验收结论为合格,否则限期整改。最长为10天,整改后仍达不到70分的单位,验收结论定为不合格。

 

    07年度项目市省级验收标准解读

    一级指标

    市项目办汇报10分

    综合管理情况30分

    项目县得分情况60分

    市级项目办总结汇报

§       市项目办对本市农远工程实施情况进行总结汇报

§       就专家提问作答

    综合管理情况 

    1)*成立教育行政部门主管领导负责的领导机构,人员构成合理,包括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教研人员和技术人员。

    2)各部门的协作、教育行政部门的协调组织情况以及教育系统内部各个部门的协作情况。

    3)*市级投入的农远工程配套资金充足,落实到位,专款专用。

    4)*工程的覆盖率,包括三种模式学校在农村学校的覆盖率,农村师生的收益面

    5)*设备完好率,全市95%以上农远设备能正常使用

    6)*资源使用率,全市95%以上农远资源能正常使用。

    7)*建立管理体系,有系统的管理制度和典型管理方法,效果明显。

    8)*建立市级“农远”培训机制,主讲教师队伍合理,培训内容科学,考核和奖惩机制明确,项目校参加培训百分比,效果明显。

    9)建立市级教研指导体系,学科教研员和电教教研员共同参与,组织学科教研活动促进应用。

   10)建立健全工程运行保障机制

    *①建立市级技术支持体系,有专门的县级技术服务队伍,服务机制健全、合理,有成效。

    ②建立安全保障机制,机制合理、运行情况良好

    ③建立资源保障机制,整合开发市级“农远”资源,提供平台,实现区域内资源共享。

    ④工程可持续发展机制的建设。包括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建设,解决工程在运行维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维护经费问题。

    11)*本市农远项目学校每周教学应用平均课时达到20课时/周•设备。

    12)*信息管理系统的安装、使用、维护等情况。数据完整,运转良好。

    13)有“农远”应用的典型人物和案例,组织市级交流推广。

    14)*本市地所在项目学校每周平均至少组织学生看一次电影或节目。

    15)有市级统一防雷措施,按标准正常实施,防雷效果明显。

    16)对各县(区)及学校督导到位,对工程设备、运行情况以及应用情况及时严格检查,对不合格的学校提出整改意见。

    17)各方面对工程效益的评价,为农服务和为党员远程教育服务。

    18)*工程建设的相关文件包括《实施方案》、《技术方案》、《资金管理和使用办法》、《培训大纲》及《实施培训的计划》、《项目学校名单》;《项目管理规章制度》;《设备使用情况报告》;《市级验收总结报告》、《2007年度辽宁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验收报告》。 

§       项目县得分情况 

§       验收项目县分数×60%÷项目县的个数

§       (如锦州市共3个项目县,其中某县验收后的得分为95分,该项分数为95×60%÷3=19分) 

说明:

§       1. 带*号的为必须达标项,如未达到则一票否决

§       2.满分为100分,验收成绩高于70分的项目市,其验收结论为合格,否则限期整改。最长为10天,整改后仍达不到70分的单位,验收结论定为不合格。

 

 

    08年国家级验收要点

    一.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执行情况检查工作程序

v   1、听取省级工程领导小组对工程的执行、落实、完成等情况的全面汇报,查检各类相关文档,填写省级工程基本情况量表。

v   2、随机抽取2-3个地(市、州),听取地市工程工作情况汇报,与有关单位单位座谈,查检文档,填写市级工程基本情况量表。

v   3、在抽取的地市中随机抽取2-3个县(市),开展检查工作。

v   听取县市级教育局工程工作情况汇报,查检文档,填写县级工程基本情况量表。

v   每个县每种模式抽取2-3所学校进行现场检查,检验设备的安装运转管理以及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填写检查现场记录表。

v   分别召开校长与教师座谈会(每种模式选择8所学校校长代表与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填写调查问卷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工程涉及的文档包括:工程建设的相关文件(实施方案、技术方案、设备及资源招投标方案、标书及相关澄清文件、设备、资源及其他相关采购合同;资金管理和使用办法、培训大纲及实施培训的计划、学校名单);项目管理规章制度;设备使用情况报告;各项目县验收报告、省级验收报告、省级总结报告;县级文档中要有设备到货、交接等原始凭证等。

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执行情况检查指标(地市级)

  项目

要求实际情况
是否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成立 
配套资金是否落实全部落实 
工程覆盖率基本覆盖 
设备完好率95%以上能正常使用

 
资源使用率95%以上能正常使用

 
每周教学应用平均课时20课时/周·设备

 
每种模式培训教师数模式一学校至少培训1人

 
模式二学校至少培训1人

模式三学校至少培训2人

每周组织学生看电影或节目的次数每周至少一次 
管理信息系统填报情况填报完毕 
管理制度是否建立各级都已建立 
运行保障机制是否建立已建立 
 

三、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执行情况检查指标(县级)

项目 完成情况

是否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成立
配套资金是否落实落实/未落实       元,     %

工程覆盖情况覆盖          所学校,占      % 

设备完好率        %以上能正常使用

资源使用率         %以上能正常使用

每周教学应用平均课时           课时/周·设备

每种模式培训教师数模式一      所学校,培训        人

模式二      所学校,培训        人

模式三      所学校,培训        人

组织学生看电影或节目的次数       次/周、共            场/次

管理信息系统填报情况填报         所学校,       %

管理制度的建立建立了        、       、       、       等管理制度

结余资金使用情况购买        套光盘播放设备         张/套 教学光盘其他

运行保障机制实施情况负责设备维护运行的机构            

 

    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检查表

    1   教学光盘播放点(模式一)现场检查表

    2   卫星教学收视点(模式二)现场检查表 

    3   计算机教室(模式三)现场检查表

   五、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执行情况检查校长、教师座谈会主要内容

    1、设备的安装、运行维护、管理制度、技术支持是

  否到位?设备故障能否及时排除? 

    2、学校教师接受培训情况,效果如何?

    3、如何组织教师利用远程教育设备和资源开展教学

  活动?校本资源建设情况?对国家远程教育资源

  建设的建议?

    4、是否能够做到每周组织学生看一场电影或一台节

  目?

    5、在学校管理和教学应用中存在哪些主要困难和问

  题?

    6、是否开展了为农服务,主要作了哪些工作?

文档

2007年度辽宁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省级验收标准解读

2007年度辽宁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省级验收标准解读2007年度辽宁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省级验收标准解读(辽宁省电化教育馆  李兆君)                           07年度“农远”工程省级验收管理办法   一、验收目的通过验收,督促“农远”工程的建设,加强“农远”工程的管理,促进“农远”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推动工程进一步实施,保障工程效益持续有效发展。全面迎接国家级“农远”工程的评估验收。   二、验收原则   坚持实事求是、严肃认真、全面系统、科学求实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