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行道砖
现阶段城市建设常用人行道砖主要有彩色透水砖、花岗岩道板和条纹步道砖、青石道板四种材质。
彩色透水砖作为新型的绿色环保建材,在城市建设中被大面积铺装使用。彩色透水砖具有色泽鲜艳、铺装样式灵活多变等优点,而且在集中降雨时能减轻城市排水设施的负担,使雨水迅速渗入地下,还原地下水,保持土壤湿度。调节城市空间的温度和湿度,改善城市热循环,缓解热岛效应。透水砖常用规格:20×10×6cm、30×15×6cm、30×30×6cm。透水砖常用颜色:色彩种类较多,常用为深红色、深灰色、米黄色、咖啡色。
透水砖铺装效果图一
透水砖铺装效果图二
花岗岩道砖在城市广场及重要商业街区多有采用,常用颜色为芝麻白。花岗岩道砖铺装高贵大方,可有效提升城市品位,但该道板价格过高。花岗岩道砖常用规格:60×30×6cm,30×30×6cm等。花岗岩道砖常用颜色:芝麻白、芝麻灰、樱花红、珍珠黑(点缀用)等。
花岗岩道板铺装实景图 条纹步道砖铺装实景图
条纹步道砖为近期新兴的一种人行道铺装材料,有工厂化生产预制,表观类似花岗岩,但价格较花岗岩偏低很多。条纹步道砖常用规格有:50×25×6cm、25×25×6cm。条纹步道砖常用颜色:混凝土原色(铺装效果类似芝麻白花岗岩)。
传统青石块路面在城市建设中使用时间较早,因此青石路面给人一种古朴凝香和历史积淀的厚重,在古城古巷中痕迹明显。近年来,随着青石加工工艺的提高,青石道板以其独特气质在现代化都市建设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大尺寸青石板辅以斧凿表面和青黑色光面襟边,铺装风格庄重、大方且不失现代气息。
青石道板铺装效果图
不同材质道板综合经济指标对比表
本项目拟采用铺装形式:从环境保护出发,人行道铺装多采用透水砖铺设,在经济、环保、美观等诸多方面取得良好社会反响和社会效益。据此,本次招标项目仍沿用其他地市的成功经验,大部分道路仍以透水砖铺装为主。其中,透水砖铺装的结构层厚度为29cm,自上而下为:6cm透水砖+3cm厚干硬性水泥砂浆+ 10cm透水水泥稳定碎石+10cm透水级配碎石。
(2)各种铺装形式对基层材料的技术要求
① 透水级配碎石基层要求:1)基层顶面压实度不小于95%(重型击实标准);2)集料压碎值不大于26%;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6.5mm;集料中小于等于0.075mm颗粒含量不超过3%;3)有效孔隙率大于等于15%。
② 透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要求:1)保湿养护6d、浸水1d后无侧限抗压强度2.5-5MPa。养护期间应封闭交通;2)集料压碎值不大于30%;最大粒径不宜大于31.5mm;集料中小于等于0.075mm颗粒含量不超过2%;3)有效孔隙率大于等于15%。
③ 透水基层采用质地坚硬的碎石,集料中的扁平、细长颗粒的总含量不超过10%,不应含有粘土块、植物等有害物质,50%集料应有两个以上的破碎面。透水水泥稳定碎石应选用终凝时间6h以上的硅酸盐水泥,其物理性能和化学成份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
④ 透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集料压碎值不大于30%;最大粒径不宜大于31.5mm;集料中小于等于0.075mm颗粒含量大于等于15%,有效孔隙率大于等于15%。透水级配碎石基层顶面压实度应达到95%以上(重型击实标准),集料压碎值不大于26%(底基层不大于30%),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6.5mm;集料中小于等于0.075mm颗粒含量不超过3%.有效孔隙率大于等于15%
⑤ 水泥石灰土中的水泥:采用优质硅酸盐水泥;石灰:等级宜高于Ⅲ级,技术指标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表2.13有关要求。
根据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本次人行道设计采用环保绿化的彩色透水砖铺装,透水砖规格为:20×10×6cm。
该结构全部采用透水材料,有效吸收地面径流,补充地下水源,滋润人行道绿化带,改善生态环境,防止地面蒸发造成地面温度上升。同时结构具有一定的强度,可满足停车要求。
2.8.1路缘石、平石
本项目道路缘石均采用花岗岩路缘石,主路路面两侧设置花岗岩平石。
8.2无障碍通道
本项目设置人行道,人行道采用无障碍设计,无障碍设施需满足国家无障碍相关规范之要求。所有人行道上均设置连续盲道(包括行进盲道和提示盲道),以引导视力残疾者利用脚底的触感行走。行进盲道在路段上连续铺设,盲道铺设位置一般距绿化带或行道树树池0.25~0.5m,行进盲道宽度0.3~0.6m。行进盲道转折处设提示盲道。为保证盲人行走安全,盲道上不得有阻碍行走的任何障碍物。
所有路口(包括路段上的街坊路口)均设置为无障碍坡道,将人行道设置为单面坡缘石坡道。对于确实存在的障碍物,或可能引起视残者危险的物体,采用提示盲道圈围,以提醒视残者绕开。同时,路段人行道上不设有突然的高差与横坎,以方便肢残者利用轮椅行进。如有高差或横坎,以斜坡过渡,斜坡坡度满足不大于1:20 的要求。
无障碍设计示意图一
无障碍设计示意图二
为方便乘轮椅出行的残疾人,在各交叉路口和路段的人行横道端部、港湾式公汽停靠站台、沿街各单位、居民区、街坊等出入口位置设置缘石坡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