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选择题(共4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SiH4比CH4稳定
B.O2-半径比F-的小
C.Na和Cs属于第ⅠA族元素,Cs失电子能力比Na的强
D.P和As属于第ⅤA族元素,H3PO4酸性比H3AsO4的弱
解析:选项A中C与Si属于同主族元素,同主族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所以CH4
比SiH4稳定;选项B中O2-与F-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根据电子层相同,核电荷数小的,
离子半径大,所以O2-半径大于F-半径;选项C中Na与Cs同主族,随着核电荷数的增
大,同主族元素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即失去电子的能力:Cs>Na;选项D中
根据同主族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减弱,碱性逐渐增强,可知酸
性:H3PO4>H3AsO4。
答案:C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除零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
B.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种元素
C.副族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
D.碱金属元素是指ⅠA族的所有元素
解析:F元素无正化合价;第六周期包含32种元素,如果第七周期填满也为32种元素;
副族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ⅠA族元素也包括H,而碱金属元素中无H。
答案:C
3.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元素①位于第2周期ⅣA族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④>②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⑤>④
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③=⑤
解析:该表是元素周期表中3个短周期中的元素,元素①位于第2周期ⅤA族,A项错。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与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有关,因此有②>④,B项错。由于③是
氟,无正价,因此D项错。
答案:C
4.甲、乙是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若甲的原子序数为x,则乙的原子序数不可能
是 ( )
A.x+2 B.x+4 C.x+8 D.x+18
解析: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是高考考查元素周期表结构的一种常见题型,要全面
分析这一问题应先弄清相邻周期、同主族元素之间的原子序数之差;认真研究周期表就
会发现相邻周期、同主族元素之间的原子序数之差是由它们所在周期中元素的数目决定
的。
答案:B
5.已知X、Y、Z为三种主族元素,分别形成Xn+、Ym+、Zn-三种离子,已知m>n,且X、
Y、Z三种原子的M层电子数均为奇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三种离子中,Ym+离子的半径最小
B.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分子式为HnZO4
C.X、Y、Z一定在同一周期,且原子半径Z>X>Y
D.三种元素相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可能会两两发生反应
解析:注意本题干中关键条件“X、Y、Z三种原子的M层电子数均为奇数”,说明X、
Y、Z一定为第三周期的主族元素,可为ⅠA、ⅢA、ⅦA,即为Na、Al、Cl,也可为
ⅠA、ⅤA、ⅦA,即为Na、P、Cl。对照各选项叙述判断C项不正确。
答案:C
6.短周期元素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
A.X、Y、Z三种元素中,X的非金属性最强
B.Y的氢化物的稳定性比Z的弱
C.Y的最高正化合价为+7
D.X的单质的熔点比Z的低
解析:根据“短周期”及X、Y、Z的相对位置推断X、Y、Z分别为:He、F、S元素。
A项中应是Y(F)的非金属性最强;B项中HF比H2S的稳定性强,C项中Y(F)无正价。
答案:D
7.现有短周期两种元素组成的甲、乙、丙、丁四种常温下呈气态的化合物,它们的分子中
所含电子数如下表所示:
| 分子代号 | 甲 | 乙 | 丙 | 丁 |
| 电子数 | 10 | 14 | 16 | 18 |
A.四种气体中至少有两种气体分子互为同系物
B.四种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都能使其褪色
C.实验室制备丙的关键条件是控制温度
D.气体丁中混有乙和丙两种气体,可以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提纯气体丁
解析:依题意,相同的两种元素组成四种气体,只有碳、氢符合要求。根据分子中所含
电子数知,甲为甲烷、乙为乙炔、丙为乙烯、丁为乙烷。四种气体中只有甲烷与乙烷互
为同系物,A项错误;只有乙炔和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项错误;实验室
制乙烯时的温度控制在170℃,C项正确;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乙烯、乙炔会产生新
杂质二氧化碳,故应用溴的CCl4溶液除去乙烷中的乙烯、乙炔气体杂质,D项错误。
答案:C
8.X、Y、Z和W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加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Z与Y相邻,Z与
W也相邻,Y、Z和W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X能分别与Y、Z形成电
子总数相等的分子A、B。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
A.Y与W的非金属性均比磷元素强
B.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W>Z>Y
C.化合物B中含有的化学键均为非极性共价键
D.X的单质是一种有广阔前景的新能源
解析:根据题干条件可判断Y、Z、W的相对位置为 ,且Z、W最外层电子
数为偶数,Y最外层电子数为奇数。根据“17”判断Z、W分别为O、S,Y为N;根据X能
分别与N、O形成电子总数相等的分子A、B,那么X为H,A为NH3,B为H2O。对照各
选项叙述判断A、D两项均正确。
答案:AD
9.下列曲线分别表示元素的某种性质与核电荷数的关系(Z为核电荷数,Y为元素的有关性
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①可用B来表示ⅡA族元素的价电子数;②可用D来表示ⅦA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③可
用E来表示第3周期元素单质的熔点;④可用C来表示第3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⑤
可用F来表示ⅠA族元素单质熔点;⑥可用A来表示F-、Na+、Mg2+、Al3+四种离子的离
子半径;⑦可用G来表示同一周期(短周期)内元素的原子半径。
A.①②③⑥ B.①②③④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全部
解析:从选项分析,问题主要集中在对于④和⑤的判断上,对于④,第3周期元素包括
稀有气体Ar,Ar无最高正价,因此最后曲线突然下降。对于⑤,ⅠA族元素和碱金属元
素所包括元素的种类是不同的,前者还多了一个氢元素。
答案:D
10.根据下表中有关短周期元素性质的数据,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
| 原子半径(10-10 m) | 0.74 | 1.60 | 1.52 | 1.10 | 0.99 | 1.86 | 0.75 | 0.82 | |
| 主要化合价 | 最高价 | +2 | +1 | +5 | +7 | +1 | +5 | +3 | |
| 最低价 | -2 | -3 | -1 | -3 | |||||
B.元素④处于第3周期ⅤA族
C.元素①与元素⑥形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存在共价键
D.元素⑧对应的氢氧化物可能具有两性
解析:根据原子半径和主要化合价可以判断出③④⑥⑦分别是Li、P、Na、N元素,进
而推断出①②⑤⑧分别是O、Mg、Cl、B元素,选项A和B正确。元素①与元素⑥形成
的化合物有Na2O和Na2O2,Na2O2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非极性共价键,C项错误。D
项中由于元素B在周期表中处于金属和非金属交界线附近,且与Al处于同一族中,它
们之间性质有相似之处,因此D项正确。
答案:C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11.(16分)A、B、C、D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D>C>A>B,其中A、B处于同一周期,
A、C处于同一主族。C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等于A、B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之和,C原子最
外层电子数是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4倍。试回答下列问题:
(1)这四种元素分别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这四种元素中能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3)A与B形成的三原子分子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B与D形成的原子个数之比
为1∶1的化合物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
(4)A元素的某氧化物与D元素的某氧化物反应生成单质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
解析:A、B同一周期且r(A)>r(B),故A的原子序数比B的小;A、C同主族且
r(C)>r(A),故C在A的下一周期,又r(D)>r(C),故D与C同周期且原子序数比C小。根
据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4倍可知,C为第3周期ⅣA族的硅,D为
第3周期ⅠA族的钠,即A为碳,B为氧。
答案:(1)碳 氧 硅 钠
(2)H2O>CH4>SiH4
(3)CO2 Na2O2
(4)2CO2+2Na2O2===2Na2CO3+O2↑
12.(12分)已知短周期元素中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减小,三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
数之和等于5。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Y和Z两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总
和;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它的电子层数的2倍;X和Z可以形成XZ3。请回答下列
问题:
(1)X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Y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Z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
(2)XZ3的化学式是________。
(3)分别写出X、Y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解析:先考虑Y元素:①如果Y元素的电子层数为1,则最外层电子数为2,是He,不
合理;②如果Y元素的电子层数为2,则最外层电子数为4,是C;③如果Y元素的电子
层数为3,则最外层电子数为6,是S。若Y为S元素,则根据X、Y、Z的原子序数依次
减小,可知X元素的电子层数也等于3,与题目给出的“三种元素核外电子层数之和等
于5”不符合。所以Y元素为C。可以推断出X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为2,Z元素原子的
电子层数为1,所以Z为氢元素,X为N元素。XZ3为NH3。
答案:(1)氮 碳 氢 (2)NH3 (3)HNO3 H2CO3
13.(18分)如何利用实验室常见的药品试剂探究11~17号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
性逐渐增强?已知实验室有你想用到的仪器和药品、试纸等一切用品。
猜想与假设:(1)用________三种金属分别与水反应,通过观察生成气泡的速率便会得
出从________到________金属性减弱。
(2)因实验室不可能有硅单质,但可以测0.1 mol/L的________溶液和________溶液及
Na2SO4溶液的pH,推断三种盐溶液的水解情况,得出________、________、硫酸三种
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顺序是____________,从而得出从________到________非金
属性增强。
(3)制取饱和的氯水和饱和的氢硫酸溶液,用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
通过________现象便直接得出非金属性S比Cl弱。
设计和实施方案:(1)用列表的方式(从实验方案、实验现象、有关化学方程式)完成你
的实验报告中的实验内容。
(2)实验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用物质结构理论知识解释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问题]变换一个角度就是实验目的,也应是要得出的结论。根据[猜想与假设]可
以设计实验方案,关键细节要注意到,如镁条、铝条都要用砂纸擦后去氧化膜放入沸
水中。设计的方案尽量具有可操作性和简单性。
答案:猜想与假设:(1)钠、镁、铝 钠 铝
(2)Na2SiO3 Na3PO4 硅酸 磷酸 H2SiO3 设计和实施方案 (1) (3)Na、Mg、Al、Si、P、S、Cl原子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但最外层电子数依次为1、 2、3、4、5、6、7,原子半径随电子数增多而减小,所以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 力依次增强,失电子能力减弱,得电子能力增强。 14.(14分)A、B、C、D、G都是含有同一种短周期元素的化合物,E是氧化物,H是单质。 根据下图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已略去)填空: (1)若A、B、C、D、G均含X元素,且A的分子中只含有10个电子,G是复合肥料,则 反应①、②、③是工业生产________的基本原理,M的化学式为________;其中反应 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B、C、D、G均含Y元素,Y元素处于X的相邻周期、相邻主族,G可作净水 剂,则反应①、②、③均是工业生产________的基本原理,M形成的晶体类型为 ________;其中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构成复合肥料的元素至少有N、P、K三种元素中的两种,当A为10电子分子 时,A为NH3,R为O2,D为HNO3,E为H2O,M能与水作用生成气体单质,则M为钾 或过氧化钾或超氧化钾。(2)由Y元素与氮元素的位置关系及框图转化关系知Y为硫,A 是FeS2,D是H2SO4,E是Fe2O3,F是Al2O3,M是单质铝。 答案:(1) K或K2O2或KO2 4NH3+5O24NO+6H2O 3Cu+8H++2NO===3Cu2++2NO↑+4H2O (2)硫酸 金属晶体 4FeS2+11O22Fe2O3+8SO2 Fe2O3+2AlAl2O3+2Fe
(2)金属性:Na>Mg>Al 非金属性:Si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有关化学方程式 用砂纸擦后的镁条、铝条分别投入到盛有沸水的小烧杯中,再分别滴加酚酞 投入镁条的试管有大量气泡产生,滴加酚酞后溶液变成浅红色;投入铝条的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Mg+2H2OMg(OH)2+H2↑ 将一绿豆粒大小的钠投入到盛有冷水且预先滴有酚酞的小烧杯中 钠浮于水面上,迅速熔成闪亮小球四处游动,有响声,随之消失,溶液很快变红色 2Na+2H2O===2NaOH+H2↑ 用玻璃棒分别蘸取0.1 mol/L的Na2SiO3(aq)、Na3PO4(aq)、Na2SO4(aq)测其pH Na2SiO3(aq)的pH比Na3PO4(aq)的pH大;Na2SO4(aq)的pH为7(中性) SiO+H2O HSiO+OH-PO+H2O HPO+OH- 用胶头滴管向盛有5 mL饱和氢硫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饱和的氯水 试管中有淡黄色沉淀生成(或溶液变浑浊) Cl2+H2S===2HCl+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