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能概括说出影响我国的台风灾害的主要特征。
2、会分析我国台风灾害形成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分析,提高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2、通过综合分析我国台风灾害形成的原因及天气变化,运用联系、综合的分析方法,有效进行知识迁移,建立整体的地理知识结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气象灾害多我国的深刻影响,充分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多气象灾害的国家。
2、全面分析气象灾害产生的原因,探索灾害规律,培养求真务实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台风的移动路径及影响;台风的形成
三、教学安排
1课时
四、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举例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问题引导法
五、教学过程
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台风
一、课前复习
影响我国的寒潮主要来自 和 ,发生于 季和 季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该气象灾害对和云贵高原影响较小的原因是 ,不易侵入广东、、海南等地的原因是 。
二、新课讲授
导入:寒潮是冬半年影响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那夏季影响我国的灾害都有哪些呢?
1、台风的概念
(1)是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2)比较台风与热带气旋的关系。
2、台风形成的原理
联系气旋的原理图,学生自己画出台风的原理图形。
学生活动:讨论台风形成的条件有哪些?
热力条件、水汽条件、动力条件
由台风形成的原理图和台风的定义,学生讨论
合作探究:1、赤道洋面上会形成台风吗?
2、高纬度的海洋上会不会形成台风?为什么?
3、台风登陆后会逐渐减弱还是增强?
3、台风的构造
给出平面构造和立体构造图。
学生活动:(1)台风由哪些部分组成?
(2)台风警报中,为什么说“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而不说“台风中心最大风力”?
4、台风的移动路径
读图“影响我国的台风路径”找到三条主要路径,并在地图上找到主要影响的地区。
5、台风带来的影响
通过前面讲述的台风的知识,学生回答台风会带来哪些影响。
辩证看待:弊:会造成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掀翻船只,引发洪涝灾害。
利:可以缓解部分地区的旱情,如,每年的7到8月份是长江中下游的伏旱,台风带来的降水,不但可以缓解旱情,而且可以为人们降温消暑。
三、课外延伸——台风的命名
学生读课本47页,西太平洋热带地区台风的命名,增加对台风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课堂练习(略)
五、课堂小结
播放台风视频,加深感观印象。
六、作业布置
把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并预习第三节我国的地质灾害。
| 灾害类型 | 主要受灾区 | 发生季节 | 产生原因 |
| 干旱 | |||
| 洪涝 | |||
| 寒潮 | |||
| 台风 |
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踏实,应加强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及时复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