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答在答题纸上,请写清题号,反面可用。试卷与答题纸分开交)
管理会计(本)201906模拟卷2答案
一、单选题 (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 在相关范围内,单位变动成本( )。 (2分)
A.随产量减少而增加 B.随产量减少而减少
C.在不同产量水平下保持不变 D.在不同产量水平下各不相同
. ★标准答案:C
2. 假设某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各产品的贡献毛益率分别为10%、15%和30%,销售比重分别为30%、30%和40%,则该企业综合的加权贡献毛益率为( )。 (2分)
A.55% B.19.5% C.15% D.30%
. ★标准答案:B
3. 本量利分析法的核心部分是确定( )。 (2分)
A.盈亏临界点 B.安全边际
C.单位贡献毛益 D.贡献毛益总额
. ★标准答案:A
4. 在下列各项中,考虑了预算期内不同业务量水平的预算方法被称为( )。 (2分)
A.固定预算 B.零基预算 C.滚动预算 D.弹性预算
. ★标准答案:D
5. 盈亏临界点可按以下公式进行确定( )。 (2分)
A.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 B.固定成本/单位贡献毛益
C.固定成本/单位售价 D.变动成本/单位售价
. ★标准答案:B
6. 在相关范围内,固定成本表现出以下特点( )。 (2分)
A.成本总额不受产量增减变动的影响
B.成本总额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
C.单位固定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
D.产量增加,单位固定成本保持不变
. ★标准答案:A
7. 半变动成本分解的高低点法中的“低点”是指( )。 (2分)
A.成本总额最小的点 B.单位成本最小的点
C.业务量最小的点 D.成本与业务量都最小的点
. ★标准答案:C
8. 如果完全成本法的期末存货成本比期初存货成本多10 000元,而变动成本法的期末存货成本比期初存货成本多4 000元,则可断定两种成本法的营业利润之差为( )。 (2分)
A.14 000元 B.10 000元 C.6 000元 D.4 000元
. ★标准答案:C
9. 某工厂经过一定工序加工后的半成品可立即出售,也可继续加工后再出售。若立即出售可获利5 000元,继续加工后再出售可获利6 510元,则继续加工方案的机会成本为( )。 (2分)
A.1 510元 B.5 000元 C.6 510元 D.11 510元
. ★标准答案:B
10. 在销售量不变的情况下,保本点越高,则( )。 (2分)
A.只引起盈利区的变化
B.只引起亏损区的变化
C.盈利区的面积越大,亏损区的面积越小
D.盈利区的面积越小,亏损区的面积越大
. ★标准答案:D
二、多选题 (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 不会引起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确定的税前净利产生差异的有( )。 (2分)
A.非生产成本 B.固定生产成本
C.销售收入 D.变动生产成本
. ★标准答案:A,C,D
2. 评价投资中心的主要指标是( )。 (2分)
A.税前净利 B.成本降低额 C.剩余收益 D.投资报酬率
. ★标准答案:C,D
3. 利润中心是对( )负责的区域 (2分)
A.成本 B.收入 C.利润 D.资金
. ★标准答案:A,B,C
4. 在相关范围内,不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的成本有( )。 (2分)
A.单位变动成本 B.单位固定成本
C.变动成本总额 D.固定成本总额
. ★标准答案:A,D
5. 当满足条件( )时,产品取得最优售价 (2分)
A.销售收入最高 B.成本最低
C.边际收入最高 D.利润最高 E.边际收入=边际成本
. ★标准答案:D,E
6. 具有生产能力潜力的企业采用销售百分比法预测资金需要量时,下列各项中,应列入随销售额变动的资产项目有( )。 (2分)
A.应收帐款 B.存货 C.无形资产 D.固定资产
. ★标准答案:A,B
7. 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经营决策相关成本的有( )。 (2分)
A.增量成本 B.机会成本
C.专属成本 D.沉没成本 E.联合成本中的变动成本
. ★标准答案:A,B,C
8. 投资中心是对( )负责的区域 (2分)
A.成本 B.收入 C.利润 D.资金
. ★标准答案:A,B,C,D
9. 下列项目中属于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有( )。 (2分)
A.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
B.计算出的营业利润不同
C.利润表的格式不同
D.损益确定程序不同
E.常用的销货成本计算公式不同
. ★标准答案:A,C,D,E
10. 属于相关成本的为( )。 (2分)
A.机会成本 B.可延缓成本
C.联合成本 D.可分成本 E.不可延缓成本
. ★标准答案:A,B,D
三、问答题 (共2题,每题12分,共24分)
1. 何谓“高低点法”、“布点图法”、“回归直线法”?并对它们作出评价。 (12分)
★标准答案:一、高低点法是指以某一时期内的最高点产量的半变动成本与最低点产量的半变动成本之差,除以最高产量与最低产量之差,先计算出单位变动成本的值,然后再据以把半变动成本中的变动部分和固定部分分解出来的一种方法。
二、散布图法,亦称布点图法,是指将所观察的历史数据,在坐标纸上作图,据以确定半变动成本中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各占多少的一种方法。
三、回归直线法,亦称最小二乘法。它是根据若干期产量和成本的历史资料,运用最小二乘法公式,将某项半变动成本分解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方法。
高低点法——优点:简便易懂;缺点:计算的结果不大准确。
散布图法——优点:利用散布图法来确定反映变动趋势的直线,比起高低点法可能得到较精确的结果。缺点:由于绘制因人而异,所以其结果也不一定十分准确。
回归直线法——优点:利用“回归直线的误差平方和最小”的原理
2. 什么是成本差异?怎样对成本差异进行分析? (12分)
★标准答案:成本差异是指某种产品的标准成本同其实际成本之间的差额。其基本模式为:
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数量
数量差异=(实际数量-标准数量)×实际价格
其中:实际成本低于标准成本所形成的差异为有利差异;实际成本高于标准成本所形成的差异为不利差异。
另外,要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几个方面具体计算各项成本差异。其中,直接材料差异包括直接材料用量差异和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直接人工差异包括人工效率差异和工资率差异;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差异都包括耗费差异和效率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还包括生产能力利用差异。
还要有针对性地分析成本差异形成的具体原因,以便为企业管理当局提供可消除不利差异、发展有利差异相关信息。
四、计算题 (共3题,每题12分,共36分)
1. 某公司只生产打字机,全年最大生产能力为1,200台,正常产销数量为每年800台,该打字机的正常销售价为450元/台,其单位产品成本单如下:(单位:元)
(1)现有外商前来定货400台,只愿出价300元/台,试问此项定货能否接受?请用数据加以证明。
(2)若外商前来定货600台,这时公司如果接受该项定货,就将减少正常的产品销售量200台,但对方出价为300元/台,试问,此项定货是否接受?请用数据加以证明。 (12分)
★标准答案:
(1)b=100+75+75=250,出价300元/台,贡献毛益率=300-250=50,接受。
(2)
不接受
2. 西单公司生产某种产品,单位售价为15元,单位变动成本为9元,全年固定成本总额为9000元。
要求:
(1)计算该产品的贡献毛益率。
(2)计算该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3)该公司预计本年度销售收入为25000元,则其利润为多少?
(4)该公司经理希望能增加利润15000元,则销售收入应增加多少?
(5)该公司业务经理深信,只要增加广告开支,则必能使销售收入增加30000元。请问广告开支最多可增加多少,而仍能使利润保持不变?
(6)该公司最近收到某一批发商订购该产品2000件。请问该公司希望使其全年利润增加3000元,则对该批发商的报价应为多少? (12分)
★标准答案:(1)贡献毛益率=(15-9)÷15×100%=40%
(2)盈亏临界点销售额=9000÷40%=22500 (元)
(3)贡献毛益总额=25000×40%=10000(元)
利润=10000-9000=1000(元)
(4)利润要增加15000元,固定成本不变,所以,贡献毛益总额需增加15000元
即,收入× 40%=15000
收入=15000 ÷ 40%=37500
即,要使利润增加15000元,销售收入应增加37500元
(5)广告费最多为: 30000×40%=12000元
(6)设报价为X元,则:(X-9)×2000=3000
解得:X=10.5
即,报价10.5元就可使全年利润增加3000元
3. 某公司生产单一品种的产品,2016年有关生产、销售和成本的资料如表所示。
要求(12分):
(1)按全部成本法计算单位产品成本。
(2)按变动成本法计算单位产品成本。
(3)分别按照全部成本和变动成本法编制损益表确定06年净收益。
(4)说明分别采用两种成本计算法据以确定的净收益发生差异的原因。 (12分)
★标准答案:全部成本法单位产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本年投产完工数=(90000+60000+30000+90000)/15000 =18(元/件)
变动成本法单位产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本年投产完工数=(90000+60000+30000)/15000 =12 (元)
产生差异的原因在于变动成本法和全部成本法在处理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差异,变动成本法是将固定性制造费用在当期全部扣除,而全部成本法是将其分摊到产品成本中去,因此,全部成本法下当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与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不同时按全部成本法确定的税前净利与按变动成本法确定的税前净利就会有差异。
本题,全部成本法下的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全部成本法下的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90000 /15000) *3000= 6*3000= 18000
所以,全部成本法确定的税前净利-变动成本法确定的税前净利=204000-186000=18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