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完整word版)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2:49:31
文档

(完整word版)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

高一语文试题一、基础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句读(dòu)读书(dú)不能(bù)或不焉(fǒu)B.经传(zhuàn)传道(chuán)从师(cóng)从兄(zóng)C.老聃(dān)冉冉(rǎn)李蟠(pán)吐蕃(fán)D.苌弘(cháng)长者(zhǎng)近谀(yù)须臾(yú)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岂,表示反问的语气。B.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相若、相似:相象,差不多的意思。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
推荐度:
导读高一语文试题一、基础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句读(dòu)读书(dú)不能(bù)或不焉(fǒu)B.经传(zhuàn)传道(chuán)从师(cóng)从兄(zóng)C.老聃(dān)冉冉(rǎn)李蟠(pán)吐蕃(fán)D.苌弘(cháng)长者(zhǎng)近谀(yù)须臾(yú)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岂,表示反问的语气。B.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相若、相似:相象,差不多的意思。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
高一语文试题

一、基础达标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句读(dòu)    读书(dú)     不能(bù)   或不焉(fǒu) 

B.经传(zhuàn) 传道(chuán)  从师(cóng)  从兄(zóng)

C.老聃(dān )  冉冉(rǎn)    李蟠(pán)   吐蕃(fán)

D.苌弘(cháng) 长者(zhǎng)  近谀(yù)    须臾(yú)

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庸:岂,表示反问的语气。

    B.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相若、相似:相象,差不多的意思。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不齿:不屑与之同列,表示鄙视。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闻:听见,引伸为懂得。道:道德学问。

3下列各句中“师”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吾从而师之 ②吾师道也 ③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④或师焉,或不焉 ⑤不耻相师 

⑥孔子师郯子

A.①⑥/②⑤/③④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⑥/③④⑤           D.①③④/②⑤⑥

4.“道”字的意义不同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5.下列加点的“其”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B.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余嘉其能行古道 

C.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D.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6.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故圣益圣(前一个“圣”是名词,指圣人;后一个“圣”是形容词,指圣明)

       吾师道也(从师、学习)

    B.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书、数、礼、乐、射、御)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这些;才干)

    C.惑之不解(解决)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教育)

    D.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形容词用作名词)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因此)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8.选出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所以”意思相同的一项(  )

    A.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B.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C.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

    D.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道:从师的道理。

    B.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句读:句子的朗读。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百工:各种工匠。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经传:经书和传记。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11.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非生而知之者(称代“知识和道理”)

    B.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称代前文的“其子”。)

    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称代前文的“童子”。)

    D.则群聚而笑之(称代前文所有的“士大夫”。)

  1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论述择师原则的一组是(  )

    ①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④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⑤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⑥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A.①③     B.⑤⑥     C.②③     D.②④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者必有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第一段正面阐述了教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和择师的标准。

    B.第二段慨叹师道不传已久,运用对比的手法,把“古之圣人”从师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其子”习句读从师与“其身”惑而不从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讥笑相师分别对比,批判了“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C.第三段以孔子从师的范例,进一步阐明教师的作用和“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道理。

    D.最后一段说明写作本文的缘起,这本属于附记性质,但作者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又一次强调了他的观点。

    二、拓展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

二十一日宗元白: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

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      (选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14.下面加点的字与“挈挈而东”中“东”字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

A.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B.卒廷见相如

C.左右欲刃相如           D.南望王师又一年

1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乃幸见取   被选取

B.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忧患

C.因抗颜而为师    板起面孔,指态度严正不屈

D.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   对对方的敬称

16.对“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不仅我会受到辱骂,人们也会因此辱骂您。

B.不仅我会病的,你也会病的。

C.不仅见到他会生病,也会见到你病的。

D.不仅仅(他)会遭到(世俗)责怪,你也会遭到责怪。

17.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自己道德修养不够深厚,学识浅陋,因而不敢担当老师的名誉。

B.从孟子生活的时代起,世风就非常不好,人们耻于从师学习。

C.韩愈敢冒犯流俗,招收后辈学生,世俗之人都诋毁他。

D.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对韩愈的做法和主张持不赞成态度,自己也不愿像他那样做。

18.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姓名——--------

选 择 题 答 案

1-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1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A(B项“从兄”的“从”读 cóng ,C项“吐蕃”的“蕃”读 bō,D项“近谀”的“谀”读 yú。)

2.D(D项“道”应为儒家的思想学说或道理。)

3.【解析】 ①⑥以……为师;②⑤学习;③④从师。

【答案】 A

4.A (从师学习的风尚。)

5.C(C项“其”都是作定语,“他们的”。A项第一句中“其”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他”;第二句中“其”作主语,“那些”。B项第一句中“其” 复指,作主语,“他们”;第二句中“其” 作兼语,“他”。D项第一句中“其” 表猜测,“大概”;第二句中“其” 表感叹,“多么”。)

6、提示:B项,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

    答案:B

  7、提示:C项“习”均为“学习”之意。A项前一个“出”为“超出”之意,后一个“出”与“出自”的“出”意思相同;B项前一个“惑”是“疑难问题”之意,后一个“惑”是“糊涂”之意;D项前一个“道”是“道理”之意,后一个“道”是“风尚”之意。

    答案:C

8、提示:D项中的“所以”和例句中的“所以”都表手段或凭借;A、B、C三项中的“所以”表原因。

    答案:D

9 提示:A项,“师道”,从师的风尚;B项,“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 D项 ,“经传”,和解释经书的著作。

    答案:C

10、提示:C项,于:被/向。

    答案:C

11、提示:D项,称代“曰师曰弟子”的士大夫。

    答案:D

12提示:此题问的是“择师原则”,②句说的是老师的职责,④句说的是不从师的害处,⑤句说的是古人从师的风尚,⑥句说的是士大夫不从师的理由。只有①③两句是论述择师原则的。

    答案:A

13、提示:C项,引用孔子的范例,阐明的是“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道理。

    答案:C

14.C解析:C 项中“刃”,翻译为“杀”,名词作动词。原句中的“东”,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到东边去。A项中的“上”“下”为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B项中“廷”译为“在朝廷上”,在这里名词作状语。D项“南”翻译为“向南”,名词作状语。

15.B解析:患:毛病,弊病。

16.A解析:结合上下文理解。“病”在这里意为指责、辱骂。

17C解析:“仆道不笃,业甚浅近”为书信开篇的自谦之语,故A项错。引孟子的话是为了说明人不能自高自大,当老师的也必须不断学习,且文中有“由魏、晋氏以下”的信息,所以B项错。文中作者对韩愈敢冒犯流俗,招收后辈学生的精神明显是肯定的,故D项错。

18见参考译文

【参考译文】 

承蒙您屈辱地来信想拜我为师,我的道德修养不够深厚,学业也非常浅近,检点其中,没有值得别人师法的地方。虽然常常好发表一些言论,写一些文章,但很不敢自信。想不到您从京师来到这蛮夷之地,我有幸被您认为可以取法。我自己估量自己,实在并无可取之处,即使有可取之处,也不敢当别人的老师,当一般人众的老师我尚且不敢,何况是当您的老师呢?

孟子曾经说:“人之患在好人为师。”从魏、晋以来,人们更不去拜老师。当今之世,便不曾听说有谁要作别人的老师,有这种想法,人们便总是七嘴八舌地嘲笑他,认为他是个狂人。只有韩愈不顾流俗,顶着世俗的嘲笑和侮辱,收召后辈学生,还写了《师说》这篇文章,并态度端正地做别人的老师。世俗之人果然群聚而以为怪事,纷纷咒骂,添油加醋地污蔑诽谤。韩愈因此而得到了“狂”的名声,居住在长安城中,连饭都来不及做熟,便急切地避开别人的诽谤而东去任洛阳令了,象这样的情形,已经发生不止一次了。屈原曾经作赋说:“邑犬之群吠兮,吠所怪也。”我过去听说庸和蜀地以南的地区,经常下雨,很少见到太阳,太阳一出来,狗便狂叫不止,我当时认为这样说有点过份了。六七年前,我被贬来到南方。元和二年的冬天,有幸赶上大雪越过五岭,覆盖了南越中的好几个州。这几个州中的狗,都仓皇地狂叫着乱咬乱跑,好几天都是这样,一直到雪消完后才不叫,这样我才知道以前听说的蜀犬吠日的事是真的。现在韩愈既然把自己当成蜀地的太阳,而您又想使我成为越地的雪,这样想难道不是令人难堪吗?不仅我会感到难堪,您也会受到连累。然而,雪和太阳难道有什么过错吗?狂咬乱叫的只是那些狗罢了。您揣度一下今天天下的人能不像蜀地的狗那样乱咬乱叫的能有几个人?而谁又敢于在众人面前显露自己,而招惹来喧闹,叫人怒怪呢? 

                                   以下无正文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только 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文档

(完整word版)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

高一语文试题一、基础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句读(dòu)读书(dú)不能(bù)或不焉(fǒu)B.经传(zhuàn)传道(chuán)从师(cóng)从兄(zóng)C.老聃(dān)冉冉(rǎn)李蟠(pán)吐蕃(fán)D.苌弘(cháng)长者(zhǎng)近谀(yù)须臾(yú)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岂,表示反问的语气。B.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相若、相似:相象,差不多的意思。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