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 目 | 化学 | 课题:4.3性质活泼的氧气 | 中心发言人 | 王振华 | |
| 时 间 | 第6周周四 | 地 点 | 初三办公室 | ||
| 参加人 | 腾绍和主任 陈琦校长 王守峰 王振华 | ||||
| c 集 体 备 课 过 程 | " 主 备 说 课 | 王振华发言: 学习目标: 1、初步学会制取氧气的方法。 2、明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3、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教学难点:实验装置的设计 实验用品:试管、锥形瓶、长颈漏斗、带导管的橡皮塞、乳胶管、集气瓶、水槽、药匙、毛玻璃片;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碎瓷片、火柴; 教学媒体选择: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猜一个关于氧气的谜语,接着提出问题:你想知道在实验室里是如何制取一瓶氧气的吗? 组织讨论: 如果让你到实验室制取一瓶氧气,你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展示图片] ●反应原理 ●实验装置 ●收集方法 ●实验步骤 师小结: 在实验室通常采用过氧化氢来制取氧气。接着又提出新的问题:过氧化氢在常温下是否分解?反应需要什么条件呢? 设问质疑: 在上述反应中,二氧化锰是一种反应物吗?它起什么作用呢? 展示图片: 催化剂概念 ,引导学生分析概念,最后总结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原理。 过渡:我们已经知道了用什么药品来制取氧气,那么该用什么实验装置呢?展示几种常见的气取装置。 小结学生讨论的结果,总结此装置的特点(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且反应不需加热) 设问质疑: 前面我们已学过怎样到操场上取一瓶空气,那么制取的氧气该如何收集呢?图片展示:氧气的物理性质,根据上述信息,你认为该如何收集氧气呢?原因是什么呢? 提出问题: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指导学生看书讨论,图片展示问题。 设问质疑: 如何进行实验操作呢?师生共同分析得出实验步骤,图片展示:1.组装仪器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装药品(先固后液) 4.收集气体 5.拆卸、清洗和整理 实施实验方案: 指导学生分组实验,亲自动手制备一瓶氧气。师巡回指导。 本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实验探究,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和大家一起交流、讨论吗? 王守峰发言: 反馈练习: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二氧化碳。请回答: (1)制取二氧化碳所选用装置 与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装置是否相同?都用到哪些仪器? (2)收集二气化碳的方法及原因。 | |||
| 集 体 研 讨 | 腾绍和发言: 本节课的重难点突出,突破重难点的措施得当,教学方法能够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及学生的现有水平。 王守峰和王振华:确定合适的练习及作业。 | ||||
| 活动 小结 | 通过集体备课,是教师能够在教学很好的突出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得当,教学手段先进,适应了新课改的要求及学生的接受水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