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天津市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2:50:37
文档

天津市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

天津市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共14题;共28分)1.(2分)(2019九上·广丰期末)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火上浇油    B.百炼成钢    C.石破天惊(火药爆炸)    D.滴水成冰    2.(2分)(2015九上·密云期末)下列标识与消防安全无关的是()A.    B.    C.    D.    3.(2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材料的品种与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材料的认识也越来越科学。下列
推荐度:
导读天津市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共14题;共28分)1.(2分)(2019九上·广丰期末)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火上浇油    B.百炼成钢    C.石破天惊(火药爆炸)    D.滴水成冰    2.(2分)(2015九上·密云期末)下列标识与消防安全无关的是()A.    B.    C.    D.    3.(2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材料的品种与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材料的认识也越来越科学。下列
天津市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单选题 (共14题;共28分)

1. (2分) (2019九上·广丰期末) 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火上浇油    

B . 百炼成钢    

C . 石破天惊(火药爆炸)    

D . 滴水成冰    

2. (2分) (2015九上·密云期末) 下列标识与消防安全无关的是(    ) 

A .     

B .     

C .     

D .     

3. (2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材料的品种与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材料的认识也越来越科学。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塑料不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B . 玻璃钢属于硅酸盐材料    

C . 大部分塑料在自然环境中很难腐烂    

D . 聚四氟乙烯易燃烧    

4. (2分) (2019·盘龙模拟)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图标正确的是(    ) 

A .  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B .  浓硫酸稀释    

C .  量取8.5mL液体    

D .  称量NaOH    

5. (2分) (2017·临沂模拟) 生活中一些物质的近似pH如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醋酸橘子汁草木灰水炉具清洁剂
pH2.53.411.112.4
A . 草木灰水显碱性    

B . 胃酸过多的人少吃橘子    

C . 上述物质酸性最强的是炉具清洁剂    

D . 醋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6. (2分) (2019九上·合肥期末) 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图示正确的(    ) 

A .  燃烧条件模型    

B .  物质分类模型    

C .  金刚石结构模型    

D .  氨分子结构模型    

7. (2分) (2019·长丰模拟) 化学基本概念是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概念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概念X概念YX与Y的关系
A氧化反应纯净物相同关系
B单质纯净物并列关系
C化合物氧化物包含关系
D化合反应分解反应交叉关系
A . A     

B . B      

C . C      

D . D    

8. (2分) 鉴别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各组物质,其操作不正确的是   

A . 软水和硬水:滴加肥皂水    

B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C . 氮气和二氧化碳:伸入燃着的木条    

D . 真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滴加稀盐酸    

9. (2分) (2018九上·吴江期中)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没有对应关系的是(    ) 

选项性质用途
A氧气支持呼吸呼吸面罩
B金刚石硬度大切割玻璃
C碳酸氢铵不稳定化肥
D干冰升华吸热人工降雨
A . A                             

B . B                              

C . C                              

D . D    

10. (2分) (2017九上·苏州月考) 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该反应的反应物可能属于氧化物    

B . 不考虑反应条件时,该图示可以表示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反应    

C . 该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D . 该反应生成物都属于化合物    

11. (2分) (2019九上·偃师月考) 油(C3H5N3O9)可用于治疗心绞痛,因为它在人体内被缓慢氧化生成A气体4C3H5N3O9+5O2=12A+12CO2+10H2O,则A的化学式为(    ) 

A . NO       

B . NO2       

C . N2       

D . N2O    

12. (2分) (2018九下·启东开学考) 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13. (2分) (2017九上·蒙城期末) 科学家发现了纯碳新材料“碳纳米泡沫”,泡沫由许多团簇组成,每个团簇含有约4000个碳原子.“碳纳米泡沫”是目前世上最轻的物质之一,密度为2mg/cm3 . 有铁磁性,是热和电的不良导体.(    ) 

A . “碳纳米泡沫”由碳元素组成    

B . “碳纳米泡沫”能被磁铁吸引    

C . “碳纳米泡沫”和金刚石的性质相同    

D . “碳纳米泡沫”能浮在水面上    

14. (2分) (2017·广东模拟) 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体大脑皮层体液最理想的pH介于7.35~7.45之间.人体大脑皮层体液的酸碱度(    ) 

A . 偏酸性    

B . 偏碱性    

C . 呈中性    

D . 难以判断    

二、 填空题 (共5题;共17分)

15. (4分) (2019·紫金模拟) 下图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有关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 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氯元素的质子数为________。 

(2) D、F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 

(3) 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填写序号)。 

A .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B .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C .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16. (3分) (2020·红河模拟) 城市中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下图为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请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天然水中的不溶性杂质(如泥沙),可通过过滤池除去,实验室中过滤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若过滤后所得滤液仍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填一种即可)。 

(2) 吸附池中可加入________除去天然水中的臭味。 

(3) 消毒池中可加入臭氧(O3)进行消毒,水样中臭氧的浓度可用“碘量法”测定,原理是2KI+O3+ X=2KOH + I2+ O2 , 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4) 易生水垢的自来水是硬水,生活中可用________检验硬水和软水,通过_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把自来水进一步净化为蒸馏水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选填“吸附”“消毒”或“蒸馏”)。 

17. (3分) 把握微观世界,了解构成物质的奥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

(1)反应物中单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属于________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通过该图你能获得的信息有________ . (打一条即可)

18. (3分) (2019九上·莆田期末) 低碳生活能减少能源消耗,从而节约资源、减少CO2的排放。 

(1) 下列做法不属于低碳生活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 . 使用节能灯           

B . 双面使用打印纸            

C . 多用塑料袋    

(2) 自然界“消耗CO2”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 

(3) 从火力发电厂的尾气中捕捉的CO2纯度很高,可制成固态做食品保鲜剂,固态二氧化碳俗称________;CO2还可以被封存在地下咸水层,最终转化为固态碳酸盐。 

(4) 甲醇可添加到汽油中制成甲醇汽油。在催化剂的作用下,CO2与H2反应生成甲醇(CH4O)和H2O,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19. (4分) 根据下列坐标图回答:

(1)图一表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t2℃时,甲、乙的溶解度均为________ .

②将甲、乙、丙三种物质t1℃时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_______ . 

(2)某学习小组模拟海水,以测定海水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取模拟海水(含NaCl、MgCl2)2000g,向溶液中滴加10%的银溶液,其沉淀质量变化如图二.

①沉淀的化学式为________ .

②模拟海水中氯的质量分数是 ________ . 

三、 推断题 (共1题;共5分)

20. (5分) (2019九上·寻乌月考) 如图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四种物质。其中A为黑色单质,D为红色单质,B、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态化合物。“→”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请回答: 

(1) C的化学式是________。D的化学式________。 

(2) B的一种用途________。 

(3) B→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4) A→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四、 简答题 (共1题;共3分)

21. (3分) (2019·泉州模拟) Na2SO3在印染、造纸等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某研究小组采用图1所示流程制备Na2SO3。 

[查阅资料]反应Ⅰ中随着SO2的增加,依次发生如下化学反应:

①SO2+H2O+2Na2CO3=Na2SO3+2NaHCO3;

②SO2+2NaHCO3=Na2SO3+2CO2↑+H2O;

③SO2+H2O+Na2SO3=2NaHSO3。

(1) H2SO3的名称为亚硫酸,则Na2SO3的名称为________。 

(2) 操作1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分离混合溶液得到Na2SO3晶体。由此可知,Na2SO3的溶液曲线与下图2中________(填“A”或“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似。 

(3) 操作2中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4) 反应Ⅰ通入SO2后,溶液中有关组分的质量分数变化如上图3所示。图中曲线3表示Na2SO3的质量分数变化情况,则曲线1表示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的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曲线2表示________的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 

(5) 反应Ⅱ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将反应Ⅰ生成的NaHSO3转化为Na2SO3 , 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五、 实验题 (共1题;共4分)

22. (4分) 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 

(1) 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 若实验室用B、F来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若用C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时,气体从C的________管(填“长”或“短”)进. 

(3) 如何检查B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 

(4) 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可制取氨气(NH3),氨气极易溶于水.则制取氨气应选用的一套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5) 小明在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24.5g氯酸钾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能生成氧气的质量为多少? 

六、 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3分)

23. (3分) (2019九上·临潼月考) 某小组的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的燃烧进行了实验,并发现了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该小组的下列探究活动,并回答问题。 

(发现问题)A同学将一只燃烧正旺的蜡烛轻轻吹灭后,发现独芯处产生一缕白烟。

(提出问题)同学们想:这续白烟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大家展开了热烈讨论。

A同学猜测白烟是蜡烛燃烧产生的水蒸气;

B同学猜测白烟是蜡烛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

C同学猜测白烟是石蜡蒸气冷凝成的石蜡固体颗粒。

(收集证据)

查阅资料:烟是由固体颗粒形成的,雾是由小液滴形成的。石蜡的熔点和沸点都很低,很容易液化或汽化。二氧化碳是无色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实验探究)

①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而是出现了一些白色固体物质。由此得出结论:白烟不是________。

②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观察到澄清石灰水________。B同学由此得出结论:白烟是二氧化碳。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________。

③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靠近白烟,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________性,这为________同学的猜测提供了证据,同时排除了________同学的猜测,原因是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小红在探充蜡烛燃烧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请你也参与小红的探究活动,你认为小红的以下做法中不可取的是________。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

B、查阅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踩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七、 计算题 (共2题;共7分)

24. (4分) (2020九上·罗湖期末) 铜元素广泛存在于各种物质中,如CuFeS2、Cu2(OH)2CO3、Cu-Zn合金等。 

(1) 金属Cu的用途________。(写一条) 

(2) 写出CuFeS2中Cu的质量分数计算式________(无需化简)。 

(3) 现要测定某Cu-Zn合金中Cu的质量。称取l3g该合金粉末于烧杯中,将稀HCl分三次倒入,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加入的稀HCl的质量/g100100100
生成氢气的质量/g0.080.160.16
①分析上表,恰好完全反应的是第________次实验。

②计算:该l3g合金中Cu的质量___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写出完整的计算步骤)。

25. (3分) (2019九上·沙坪坝月考) 化学实验小组同学用大理石(含杂质20%,杂质不含钙,且不参与反应)和稀盐酸制取CO2 , 将60g稀盐酸分成4份,依次加入装有一定量的大理石的容器中,收集到的气体总质量如下: 

实验序号1234
加入稀盐酸质量/g15304560
产生CO2的质量/g1.12.2m3.52
(1) 实验________(填序号)中酸被反应完全。 

(2) m=________。 

(3) 求所取大理石的质量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4) 小申另取碳酸钠粉末和足量稀盐酸来制取CO2 , 请在下图中结合已有图像绘制出碳酸钠和足量稀盐酸反应的图像________。 

一、 单选题 (共14题;共28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

考点:

解析:

答案:6-1、

考点:

解析:

答案:7-1、

考点:

解析:

答案:8-1、

考点:

解析:

答案:9-1、

考点:

解析:

答案:10-1、

考点:

解析:

答案:11-1、

考点:

解析:

答案:12-1、

考点:

解析:

答案:13-1、

考点:

解析:

答案:14-1、

考点:

解析:

二、 填空题 (共5题;共17分)

答案:15-1、

答案:15-2、

答案:15-3、

考点:

解析:

答案:16-1、

答案:16-2、

答案:16-3、

答案:16-4、

考点:

解析:

答案:17-1、

考点:

解析:

答案:18-1、

答案:18-2、

答案:18-3、

答案:18-4、

考点:

解析:

答案:19-1、

考点:

解析:

三、 推断题 (共1题;共5分)

答案:20-1、

答案:20-2、

答案:20-3、

答案:20-4、

考点:

解析:

四、 简答题 (共1题;共3分)

答案:21-1、

答案:21-2、

答案:21-3、

答案:21-4、

答案:21-5、

考点:

解析:

五、 实验题 (共1题;共4分)

答案:22-1、

答案:22-2、

答案:22-3、

答案:22-4、

答案:22-5、

考点:

解析:

六、 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3分)

答案:23-1、

考点:

解析:

七、 计算题 (共2题;共7分)

答案:24-1、

答案:24-2、

答案:24-3、

考点:

解析:

答案:25-1、

答案:25-2、

答案:25-3、

答案:25-4、

考点:

解析:

文档

天津市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

天津市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共14题;共28分)1.(2分)(2019九上·广丰期末)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火上浇油    B.百炼成钢    C.石破天惊(火药爆炸)    D.滴水成冰    2.(2分)(2015九上·密云期末)下列标识与消防安全无关的是()A.    B.    C.    D.    3.(2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材料的品种与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材料的认识也越来越科学。下列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