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经医院合理遴选的药品有适宜的贮备。(供应)
【C】
1.经医院合理遴选的药品,有采购供应管理制度与流程,有固定的供药渠道,由药学部门统一采购供应。
2.列入“药品处方集”和“基本用药目录”中的药品有适宜的储备,每年增减调整药品率≤5%。
3.医院配制、销售、使用的制剂经过批准。
| 4.药品品规管理符合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有关规定。 |
| 【B】符合“C”,并 1.定期检查总结药品采购供应制度的执行情况,每年至少两次,无违规采购。 2.定期评估药品储备情况,85%以上药品库存周转率少于10~15日,定期评估, 有分析报告和提出改进措施。 |
| 【A】符合“B”,并 药品采购规范、储备适宜,无违规采购。 |
【C】
1.有药品质量监督管理组织,由主管药师及以上人员担任负责人,职责明确。
2.有药品质量管理相关制度和药品质量报告途径与流程。
| 3.有药品验收相关制度与程序,保证每个环节药品的质量。 |
| 【B】符合“C”,并 1.有制度保证药品质量监控人员工作的性。 2.定期对药库、调剂室药品质量进行抽检,合格率达99.8%。 3.每月对各临床科室备用药品的管理与使用进行一次检查。 4.对药品质量抽查结果及科室备用药品管理检查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落实整改措施。 |
| 【A】符合“B”,并 1.医院有药品质量监测网络(平台)。 2.库房发出药品质量合格率100%。 |
【C】
1.有药品贮存相关制度,定期对库存药品进行养护和质量检查。
2.药品贮存基本设施与设备符合规定:根据药物性质和贮存量配置有温、湿度控制系统,有冷藏、避光、通风、防火、防虫、防鼠、防盗设施和措施。设施、设备质量均符合规定,运行正常。
3.根据药品的性质、特点分别设置冷藏库、阴凉库、常温库。化学药品、生物制品、中成药、中药饮片分别贮存,分类定位存放。中药饮片、“毒、麻、精”药品、易燃易爆、强腐蚀性等危险性药品等按有关规定分别设库,单独贮存。药库与药品存放区域远离污染区,温湿度和照明亮度符合有关规定;药品库按规定设置有验收、退药、发药等功能区域。
4.有药品效期管理相关制度与处理流程。效期药品先进先用、近期先用,对过期、不适用药品及时妥善处理,有控制措施和记录。
5.有高危药品目录,各环节贮存的高危药品设置有统一警示标志。
6.防腐剂、外用药、消毒剂等药品与内服药、注射剂分区储存。
7.药品名称、外观或外包装相似的药品分开放置,并作明确标示。
8.实行药品采购、贮存、供应计算机管理,药品库存量及进出量、调剂室库存量及使用量定期盘点、账物相符。
| 9.药库管理由药学专业人员负责,科室或病区备用药品应指定专人管理。 |
| 【B】符合“C”,并 药库面积符合相关规定。 |
| 【A】符合“B”,并 药品管理资料完整、详实,有可追溯措施,如实行条形码管理。 |
【C】
1.有存放于急诊科、病房(区)急救室(车)、手术室及各诊疗科室的急救等备用药品管理和使用的制度与领用、补充流程。
| 2.药学部和各相关科室有急救等备用药品目录及数量清单,有专人负责管理急救药品,并在使用后及时补充,损坏或近效期药品及时报损或更换。 |
| 【B】符合“C”,并 定期检查急救等备用药品管理情况,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 |
| 【A】符合“B”,并 各科室备用急救等备用药品统一储存位置、统一规范管理、统一清单格式,保障抢救时及时获取。 |
【C】
1.有药品召回管理制度与处置流程。
2.发现假、劣药品时,按规定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并迅速召回,妥善保存,收集保留所有原始记录。
3.及时追回调剂错误的药品。
| 4.有患者服用假、劣药品或调剂错误药品导致人身损害的相关的处置预案与流程。 |
| 【B】符合“C”,并 1.对假、劣药品,及时查明原因,追究相关责任。 2.对调剂错误,及时分析原因,有整改措施。 |
| 【A】符合“B”,并 有根据假、劣药品和调剂错误的原因分析,及时修订相关制度,加强环节管理,保障用药安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