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水是 _______ ,山是______________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作者是__________,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修辞手法。
(2)补充名句。
①朝看水东流,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殿前拾得露华新。
③种树者必培其根,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在娇莺恰恰啼。
(3)《凡卡》的作者是_________ 国作家 ___________ 。《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________ 国作家____________
2.__________ 年___________月___________ 日,中国三位航天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乘坐“神舟”九号飞船入住“天宫”。
3.你了解诗人吗?他们分别是:
大杜_______ 小杜____________ 诗仙__________ 诗圣________ 诗鬼___________堪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是_____________
4.六年了,你一定结识了很多知心朋友,请用成语来表达与这些朋友的情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是中华民族很久以来的梦想。在中国古代,早就流传着________ 的神话,人飞于天、车走太空的传说,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奇思遐想。
6.东晋时代的大书法家___________ 博采众长,创建了一种潇洒清秀的字体。
7.龙在我们中华儿女的心中,代表着吉祥,代表着神圣,又是力量的化身。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有“龙”字的词语,都表示赞颂和祝福。
8.小明家刚开了一个饭店,请你送一副对联给他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猜字谜。
(l)一字九横六竖,问遍天下人不知,问孔子,孔子想了三天。(打一字)_______
(2)有一个字砍去左边是树,砍去右边是树,砍去中间还是树,请问这是什么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鲁迅原名 ___________ ,被誉为“___________ “。评价他是伟大酌____、____、____ 。他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_____________,我喜欢他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1.用一用。根据语境,运用所学的格言、名言或歇后语填空。
(l)快要毕业了,我就要离开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了,我想用“______________ ”这句话作为感言送给我的老师,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作为赠言送给我的好友。
(2)而对飞逝的时光,我常用“ 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来勉励自己;一提及这几年来的生活,奶奶就深有感触说:“如今的生活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歇后语)。”
12.记一记。回忆课文内容填空。
(1)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援弓缴而射之。
(2)在默默里算着,八干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日子滴在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3)本学期,我们和作家_______________一起领略了老北京过年的热闹;参观了被誉为“____________”的客家民居;认识了许多了不起的人物:如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 ___________________,独自在孤岛上顽强生存下来的_______________,忠于、坚贞不屈的先驱者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的________________……
13.抄写下面句子,注意书写规范、结构均匀。
再小的爱心乘以13亿也会汇成爱的海洋;再大的苦难除以13亿也能变得可以承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诗文积累。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读书全在自用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诵读古诗,我们从“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_“ 中得到生活、学习的启迪;从“不要人夸好颜色,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 ,要留清白在人间”中感受到诗人高尚的情操;读着“死去元知万事空,____________________ ”和“却看妻子愁何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青春作伴好还乡”的诗句,诗人的拳拳爱国之心深深感染着我们;读着“青箬笠,绿蓑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仿佛与诗人一同走进了诗情画意的生活。
16.按要求写一写。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_____________________ ”告诉我们要关注生活。这一年,我们经历了许多,你的心情或许是沉重与担忧,或许是幸福与喜悦…… 有沉重,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写一句名言、警句、谚语或俗语。如关于珍惜、时间、保护环境、天气与生活等。(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默写一首李白的诗。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诗句默写。
(l)夕阳无限好,_________________。
(2)爆竹声中一岁除,__________________。
(3)儿童散学归来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早有蜻蜒立上头。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门泊东吴万里船。
20.补全古诗句。
(l)远上寒山石径斜,______________。(杜牧《山行》)
(2)两岸猿声啼不住,_______________。(李白《早发白帝城》)
(3)夕阳无限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登乐游原》)
(4)________________ ,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早有蜻蜒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9)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题西林壁》)
(10)春风又绿江南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泊船瓜洲》)
21.文学常识填空。
(l)“初唐四杰”是指王勃、卢照邻._______和 ____________四位杰出诗人。
(2)人们经常将宋词按照风格分为 __________ 和_________两大流派。
(3)《论语》是记录____及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____家经典著作。
参
1.(1)眼波横 眉峰聚 王观 比喻 对偶 设问(2)①暮看日西坠 ②玉颗珊珊下 月轮 ③种德者必养其心 ④留连戏蝶时时舞(3)俄 契诃夫 美 马克·吐温
【解析】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即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是北宋词人王观创作的词,这首词写的是春末时节。上片写友人一路山水行程,含蓄地表达了惜别深情;下片则直抒胸臆,写离愁别绪和对友人的深情祝愿。此词送别友人,构思新颖。没有送别情境的刻画和别情依依的渲染,开头便着眼于山、水。水是横着的眼波,山是皱着的眉头,将离人的形象放得无穷大,以眉眼盈盈喻山川之美,故乡山河之美。将人之眉眼与自然山水两组意象重复叠加,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本次考试的文学常识考查的主要是学生对课内文学常识(古诗词、人物介绍、文言文积累)的了解和运用能力,实际上近两年的文学常识都偏向于考学生已学习的内容,包括课内古诗词、日积月累内容、重点篇章作者相关内容等。
考点:文学常识
2.2012年6月16日 景海鹏 刘旺 刘洋
【解析】北京时间6月16日18点56分,“神舟九号”载人飞船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3名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和刘洋送上了太空。
考点:文学常识
3.杜甫 杜牧 李白 杜甫 李贺 王维
【解析】大杜杜甫 小杜杜牧 诗圣杜甫,诗囚贾岛,诗魔白居易,诗祖屈原,诗仙李白,诗鬼李贺,诗佛是王维。
考点:文学常识
4.深情厚谊 手足情深 朝夕相处 恋恋不舍
【解析】考查学生的成语积累。成语是联考的考查重点,题型复杂多变,并且近年成语部分所占分值比例越来越高,可以说今年学生备考还是要加大成语复习的比例。
考点:知识积累
5.嫦娥奔月 鲲鹏展翅 九天揽月
【解析】《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在中国流传最广的神话是“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等。这道试题考察的就是嫦娥奔月以及相关的课外知识。
考点:文学常识考察
6.王羲之
【解析】晋代王羲之,字逸少,是世上难得的才子。七岁就擅长书法,十二岁时在父”晋帝当时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词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考点:文学常识
7.卧虎藏龙 生龙活虎 龙马精神
【解析】卧虎藏龙 生龙活虎 龙马精神;考查学生的成语积累。成语是联考的考查重点,题型复杂多变,并且近年成语部分所占分值比例越来越高,可以说今年学生备考还是要加大成语复习的比例。
考点:文学常识
8.满面春风开业喜;应时生意在人为
【解析】语文学习过程中,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语言积累,是新课标的要求之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世界文化异彩纷呈,其中有许多该背诵记忆的东西,我们应对歇后语、名言、警句、言语、对联等给予重视。
规律总结:对联的基本规则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当场写,难度大;注意平时的积累,能随时在脑海中浮现,调用。
考点:知识积累
9.(1)晶 (2)森
【解析】语文学习过程中,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语言积累,是新课标的要求之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世界文化异彩纷呈,其中有许多该背诵记忆的东西,我们应对歇后语、名言、警句、言语、对联、谜语等给予重视。
规律总结:根据字谜的话,慢慢来试着写出某些字,一步步来验证,比如(1)孔子想了三天,也就是3日即晶,再来反正前面的一字九横六竖,符合条件。(2)左中右是树,三个树,摞起来即是 森的意思。
考点:积累与应用
10.周树人 “民族魂” 文学家 思想家 家 《狂人日记》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解析】本次考试的文学常识考查的主要是学生对课内文学常识(古诗词、人物介绍、文言文积累)的了解和运用能力,实际上近两年的文学常识都偏向于考学生已学习的内容,包括课内古诗词、日积月累内容、重点篇章作者相关内容等。
文学常识包括:1、语文知识:重要作家作品、古代文化常识、文体知识。 2、生活常识、社会常识。
考点:文史常识知识
11.(l)你的培育之恩一生难忘 同学友情如同兄妹情谊,保持联系 (答案不唯一)
(2)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芝麻开花——节节高
【解析】(l)这道题目综合考查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对成语的理解、国学常识积累、古诗词积累、文学常识积累以及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2)这道题目综合考查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对成语的理解、国学常识积累、古诗词积累、文学常识积累以及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考点:(l)句子运用(2)综合运用
12.(l)专心致志 有鸿鹄将至
(2)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
(3)老舍 世界民居奇葩 居里夫人鲁滨逊 李大钊 周恩来总理
【解析】(l)近两年填空出现“回归课本”的现象,出题人找准学生容易忽略课内古诗文和日积月累内容的弱点,有针对性地出题。这也告诉了备考的同学,往往难题不在于考没有学过的知识,而是那种容易遗忘的知识点。
(2)就是说小对大的来写:像一滴水滴在了大海里或者是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像一个比喻句填在空出。最好的就是引用原文。
规律总结:题目要求原照原文填空的,直接用原文的内容来填空。需要考生们,平时注意积累名言、名句等。
(3)学到老舍的《北京的春节》 客家民居—《世界民居奇葩》 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 独自在孤岛上顽强生存下来的 鲁滨逊 忠于、坚贞不屈的先驱者李大钊;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的周恩来总理。
规律总结:这道试题实际就是对我们所学课文、作者、任务等的考查。也就是文学常识填空。
考点:识记、综合运用
13.再小的爱心乘以13亿也会汇成爱的海洋;再大的苦难除以13亿也能变得可以承担。
【解析】书写时,细心、认真,要注意“汇”、“苦难”、“承担”等词语的正确书写。
规律总结:字形:即指字的形状。指个别字元的外形、形体、写法。字是语意的最基本单位,即语素;字形是指为了表达这个意义的具体表达。例如「字」的字形,便是一个「宀」下有一个「子」;「形」的字形,则是一个「开」的右旁有三撇「彡」。由于两字的字形不同,我们不会把它们相混。同一字可以有不同的字形,而不影响其表达的意思。
例如拉丁字母第一个字母,小楷时可以写作「a」或「a」;又如汉字中的「令」字,第三笔可以是一点或一撇,最末两笔可以作「ㄗ」或「マ」。汉字中的“強/强”、“戶/户/戸”。
考点:字形
14.(1)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2)老师不过引路人(3)绝知此事要躬行
【解析】(1)先秦·孔子《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古今贤文(读书篇) 欲知天下事,须读古今书。学了就用处处行,光学不用等于零。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读书全在自用心,老师不过引路人。(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出自《冬夜读书示子聿》,作者陆游。这是陆游的一首教子诗,名字叫《冬夜读书示子聿》,作于宁宗庄元五年(公元1199年)底。诗人就知识的获取,从两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一是要花气力,一是“要躬行”。诗中表达的思想不仅是冬夜读书的体会,更是诗人勤奋学习的经验总结。
规律总结:语文学习过程中,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语言积累,是新课标的要求之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世界文化异彩纷呈,其中有许多该背诵记忆的东西,我们应对歇后语、名言、警句、言语、对联等给予重视。
考点: 古诗词
15.为有源头活水来 只留清气满乾坤 粉骨碎身全不怕 但悲不见九州同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斜风细雨不须归
【解析】出自南宋诗人朱熹的《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作进一步的挖掘,写出了颇有哲理的三、四两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问渠”的“渠”,不是“一渠水”的“渠”,它相当于“它”的意思,这里是指方塘。“问渠”就是“问它”。在这个地方“它”指代的是“方塘”。诗人并没有说“方塘”有多深,第三句诗里边突出了一个“清”字,“清”就已经包含了“深”。因为塘水如果没有一定的深度的话,即使很“清”也反映不出“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情态。
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 墨梅•王冕(元)
我家洗砚池边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于谦 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
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考点:古诗词填空
16.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解析】“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明代东林党首领顾宪成撰写的一副对联。把上下联贯患起来看,它的意思更加明显,就是说一面要致力读书,一面要关心政治,两方面要紧密结合。可见启示我们要关心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
规律总结: 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把握题干中名句的表面意思,再在基本意义的基础上加以延伸,从而最终确定它的现实意义。
考点:课文填空
17.示例: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答案不唯一)
【解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 陶渊明《杂诗》)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 《金缕衣》)
昨日兮昨日,昨日何其好!昨日过去了,今日徒烦恼。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觉今日又过了。水去汩汩流,花落日日少。万事立业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佚名《昨日歌》)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明 文嘉《今日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东流水,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清 钱泳《明日歌》)
规律总结:语文学习过程中,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语言积累,是新课标的要求之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世界文化异彩纷呈,其中有许多该背诵记忆的东西,我们应对歇后语、名言、警句、言语、对联等给予重视。
考点:积累与运用
18.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答案不唯一)
【解析】这道试题难度不大,只是要求默写一首李白的诗,其它没有再作具体的要求。那么从我们课本中所学的诗中,写一首李白的诗。可以从下列中选择其一首,《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 《送孟浩然之广陵》 《赠汪伦》、《塞下曲六首》、《静夜思》等等。
考点:古诗词
19.(1)只是近黄昏(2)春风送暖入屠苏(3)忙趁东风放纸莺(4)羌笛何须怨杨柳(5)、荷才露尖尖角(6)窗含西岭千秋雪
【解析】五绝·登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村居 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小池 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绝句(两个黄鹂)杜 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考点:文学常识
20.(1)白云生处有人家 (2)轻舟已过万重山 (3)只是近黄昏 (4)姑苏城外寒山寺 (5)窗含西岭千秋雪 (6)醉卧沙场君莫笑 (7)但使龙城飞将在 (8)小荷才露尖尖角 (9)只缘身在此山中 (l0)明月何时照我还
【解析】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作品译文 早晨才辞别了五彩云霞映照中的白帝城,一天时间就回到了千里之遥的江陵。只听见两岸山间猿啼的声音连续不停,轻快的小舟已经从重重叠叠的高山峻岭中的江面驶过了。……..
规律总结:小升初语文考试中,诗歌赏析分值虽然不高,但是掌握了这一项,很容易得分。小升初语文古诗词考点解析,讲解古诗的语言特色、诗词的风格、抒情方式。
考点:古诗词读写
21.(1)杨炯 骆宾王 (2)豪放派 婉约派(3)孔子 儒
【解析】“初唐四杰”是指中国唐代初期四位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人们经常将宋词风格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也有四派之说:婉约、豪放、雅正、闲逸。《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的书,是(儒)家经典著作。
考点:文学常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