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小玉漫步在雪后的海边,发现道路上的水都结了冰,但海边的水却没有结冰.于是她想:盐水的凝固点可能与水中含盐量有关.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她找来了有关器材进行实验,下表是她记录的数据:
| 含盐量 | 5% | 10% | 15% |
| 凝固点 | -1 | -3 | -6 |
(2)上述结论有何应用?(举一例说明)
2、一天饭后,王丽同学帮妈妈收拾桌上的碗筷时不小心将一杯水碰倒,她连忙拿干抹布去擦,却很难将水擦干。妈妈见状拿了另一块同样大小的于抹布擦,很快就将桌上的水擦干了。她感到有些奇怪,忙问妈妈是怎么回事?妈妈告诉她,我拿的抹布是棉布做的,你手里的抹布是涤纶做的。她不禁想到了一个问题并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1)提出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猜想与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所需的器材:三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烧杯,质量相同的棉布、麻布和涤纶布各一块,足够的水;
(4)主要步骤:在三个烧杯中倒入__________的水,分别将三块布放人各个烧杯中让水浸透,然后将三块布分别取出。从方便和准确的角度看,王丽应观察和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丽将观察的现象记入下表:
| 布料种类 | 涤纶 | 麻 | 棉 |
| 杯中所剩水量 | 最多 | 较少 | 最少 |
| 布料所含水量 | 最多 | 较少 | 最多 |
(6)炎热的夏天,如果人体皮肤被汗浸湿,会让人觉得很不舒服。因此,从吸水多少这个角度分析应尽量采用_______________类的布料制作夏装。
汽车防冻液
3、 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
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 防冻液含量/%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 混合液的凝固点/℃ | -17 | -28 | -37 | -49 | -48 | -46 | 28 |
| 混合液的沸点/℃ | 103 | 104 | 107 | 111 | 117 | 124 | 141 |
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2)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一15℃,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在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选___________;
A.30% B.40% C.60% D.90%
(3)请在图中作出混合液沸点与防冻液含量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以推知,防冻液的含量达到75%时,混合液的沸点大约是_________℃。
(4)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
4、小明同学在做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探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室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他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 时间/min | 0 | 5 | 10 | 15 | 25 | 35 | 45 | 55 | 65 | 70 |
| 温度/℃ | 100 | 71 | 55 | 45 | 35 | 28 | 24 | 22 | 22 | 22 |
(1)根据表中的数据可推知,小明做上述实验时的环境温度(即室温)应在___________℃左右.
(2)根据图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知沸水在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让你对一杯热牛奶冷却,有两种方法:
a.先冷却5分钟,再放入冷水中冷却5分钟;b.先放入冷水中冷却5分钟,再拿出来冷却5分钟
你将选择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