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测试题试卷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2:51:01
文档

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测试题试卷

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测试题试卷2说明:本试题共二卷,满分100分,完成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刀耕火种”时代主要的生产工具是:A、石器 B、铜器    C、铁器 D、牛2、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A.牛耕的推广 B.手工业的发展C.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D.铁器时代的到来3、一牛挽犁取代耦犁是在出现在:是在A、西汉B、曹魏C、南朝D、东汉4、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之“近代“含义是:A.产生和发展于近代历史时期      B
推荐度:
导读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测试题试卷2说明:本试题共二卷,满分100分,完成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刀耕火种”时代主要的生产工具是:A、石器 B、铜器    C、铁器 D、牛2、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A.牛耕的推广 B.手工业的发展C.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D.铁器时代的到来3、一牛挽犁取代耦犁是在出现在:是在A、西汉B、曹魏C、南朝D、东汉4、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之“近代“含义是:A.产生和发展于近代历史时期      B
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测试题试卷2

说明:本试题共二卷,满分100分,完成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刀耕火种”时代主要的生产工具是:

A、石器    B、铜器     C、铁器      D、牛

2、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A.牛耕的推广  B.手工业的发展C.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D.铁器时代的到来

3、一牛挽犁取代耦犁是在出现在:是在

A、西汉    B、曹魏C、南朝    D、东汉

4、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之“近代“含义是:

A.产生和发展于近代历史时期          B.不是工场手工业而是机器生产

C.受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民用企业的诱导 D.都由私人投资兴办

5、明清时期中国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商人群体是:

A粤商和徽商    B徽商和晋商    C闽商和粤商      D台商和港商

6、下列对“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    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探索   

②反映了人民要求迅速建成社会主义的愿望

③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④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 

A.①②   B.③④     C. ②③   D.①④ 

7、1960年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目的是: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加快落实“大跃进”的方针

C.解决社会主义改造的遗留问题  

D.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问题

8、之所以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运动,是因为它:

A.使全党认识到经济建设是全党工作的重心

B.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C.使全党认识到“”错误

D.打破了长期以来的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9、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是在:

A.沿海地区               B.华北地区          

C.农村                   D.城市

10、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改革的发展方向是:

    ①专业化  ②商品化    ③集体化      ④现代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党的十四大提出经济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建立社会主义国有经济                  D.建立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12、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层次是:                                                

   ①沿海开放城市       ②经济特区          ③沿海开放区         ④内地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③①④      D.②①③④ 

13、经过对外开放,成为现代化的新兴都市,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是:

A.汕头           B.厦门             C.深圳            D.珠海

14下列探索时期我党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中,实践证明不正确的是:

A.的路线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

C.1958 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15、引起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有:

①西方列强的侵略      ②自然经济的解体,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有识之士的推动      ④西方文化的影响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④             D.①③④

16、到2000年末,我国的电话使用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电话从奢侈品变成了日用品,这个现象不能说明的是:

A.我们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依赖现代通讯工具B.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国民经济迅速发展

C.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D.中国疆域辽阔

17、中国第一部荣获国际荣誉的影片是:

A.《鱼光曲》         B.《风云儿女》 C.《定军山》         D.《歌女红牡丹》

18、“第四媒介”指的是:

A.电话           B.手机      C.互联网           D.电视

19、开辟新航路的环球航行,先后经过的顺序是:

A.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B.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D.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20、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的标志是:

A.电气化生产模式在全世界得以实现B.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D.工业在世界各地的扩展

21、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纽约股市暴跌        B.市场和消费的矛盾

C.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D.世界市场的形成

22、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征是:

①利用国家政权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干预②维护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

③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④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

2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是:

A.依*了外国资本的资助

B.科学成果迅速地转化为生产力

C.国家政权保护了经济的发展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生产的促进作用不断加强

24、苏维埃实行战时主义的主要目的是:

A.把大中小工业收归国有,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国家

B.把农民的余粮收归国有,防止富农阶级产生

C.取消自由贸易,防止商人投机

D.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在困难中战胜敌人

25、苏联的新经济主要内容包括:

A. 实行粮食税

B.解除了对大部分小型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事业的国有化,将这些企事业以出租的方式交给原来的业主经营,允许私人开办小型企业

C.取消自由贸易D.废除实物分配制,实行以工人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为依据的按劳分配制

26、戈尔巴乔夫首先进行的改革是:

A. 思想领域      B.经济C.政治      D.军事

27、下列那一项不是二战后联邦德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A.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B.人民普遍具有较高的劳动素质

C.实行非军事化          D.进行社会改革,清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因素

28、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

A.雅尔塔体系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C.布雷顿森林体系   D.维也纳体系

29、在经济全球化面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A.可以平等地享受风险和机遇    B.起着相同的推动作用

C.都主张实行贸易高度自由化D.处于不同的受益地位

30、世界经济发展使中国面临严峻挑战,其中不包括:

A.区域经济集团化保护主义使中国面临竞争B.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中国民族经济主要是制约

C.少数发达国家推行强权政治攻击社会主义D.综合国力竞争取决于科技力量的竞争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二题,共3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

材料一: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 

----摘自1985年10月《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

材料二: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摘自1987年2月《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

 

材料三: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

 ----摘自1992年初南巡讲话

(1)简述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包含的基本思想。(4分)

 

 

(2)材料三、材料四与材料一、材料二相比,文中所阐述的思想有何发展?(4分)

 

(3)据以上材料指:出的上述言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方针是否一致,为什么?并谈谈你的认识?(7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地理大发现前,欧洲人对生活神秘遥远的东方人民深感离奇莫测;传奇的虚幻令人惊愕:如说恒河源头的印度人吃蛇,而且能活到400岁;有些人生来只有一条腿,但行动灵巧……甚至认为印度洋的土地上是一个由人和动物两类怪物组成的世界。

材料二:明朝万历年间(16世纪后期),西洋传教士利玛窦来华拿出一幅世界地图给中国人看,这是中国人首次面临另一种崭新世界观,因为明代中国人的地图清楚标明:中国居于世界中心,由中国十五个布政使司居地图中部,四周有海环绕,海中有若干岛屿,上面写着九个蛮国名称。这些“岛国”总面积可能还不如中国一个省份大……

材料三:直至15世纪,欧洲的世界地图也很简单:耶稣高高在上俯视世界,从诺亚方舟洪水退却之后,诺亚三个儿子分别居住欧、亚、非三洲成为各洲始祖。地图上用圆规画出网状,网状内有代表城市和王国的旗帜与城堡,所谓“世界”即以地中海区域为主要范围的世界。

(1)    为何当时的欧洲人会对东方有如此怪异的印象?(4分)

 

 

(2)    为何当时的中国人会坚持那样的世界观?(4分)

 

 

(3)为何欧洲人在15世纪前会绘制如此的世界地图,并坚持地中海中心的世界观?(7分)

 

 

 

 三、问答题(共二题,25分)

33、《春天的故事》部分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请回答:

(1)“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中的“春天”是指?(2分)

 

 

(3)    老人在1979年“画了一个圈”是指?(2分)

 

 

 

(3)    从政治思想、组织等方面分析出现“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局面的原因。(6分) 

  

 

34、 经济全球化是当前的一个热门话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它对各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透过亚洲金融危机等经济事件,人们看到了经济全球化的复杂性和应对不当可能产生的破坏性。尽管人们对经济全球化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争论,但有一点已为大家所公认,即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____《人民日报》 (2000年05月30日第九版)

阅读以上材料谈谈你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15分)

参:

选择题答题卡(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相应的空格内,每小题1.5分 共45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ADDBBCDDCCBDCCA
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答案DACDBCABDCBDCDB
 

 

31、(1)否定以计划与市场来区分社会主义的标准,初步提出用市场方法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4分)

(2)更明确地提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区别为在于市场与计划,社会主义本质

是生产力的思想。(4分)

(4)              一致。(1分)因为其符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目标。(2分)

认识:的探索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党和人民的重大认识问题,这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4分)

32、(1)欧洲人从13-15世纪,由于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地中海航路,丝绸之路中断,东西方交流停滞,所以对东方充满着神奇而虚幻的主观臆想。(4分)

(2)中国长期以来以“天朝上国”自居,自视为世界文明的中心,视海外邦国皆是不开化的蛮夷之地,接受中国文明的恩施与教化。(4分)

(3)欧洲中世纪接受的是罗马天主教皇、教会颁布的创造世界与人类的宗教世界观,地图的结构源自《圣经》诺亚方舟的故事。(4分)

15世纪之前的欧洲,由于罗马教皇在地中海的意大利,统治着地中海区域为中心的欧洲版图,所以他们坚持地中海为中心的世界观。(3分)

33、(1)改革开放。(2分)

   (2)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立经济特区。(2分)

(3)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建设有中国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6分)

 

34、参考教材P144注:人民版 (15分)

文档

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测试题试卷

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测试题试卷2说明:本试题共二卷,满分100分,完成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刀耕火种”时代主要的生产工具是:A、石器 B、铜器    C、铁器 D、牛2、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A.牛耕的推广 B.手工业的发展C.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D.铁器时代的到来3、一牛挽犁取代耦犁是在出现在:是在A、西汉B、曹魏C、南朝D、东汉4、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之“近代“含义是:A.产生和发展于近代历史时期      B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