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一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2:52:24
文档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一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初高中课标比较初中课标高中课标1、简述宪章运动的基本史实,了解欧洲早期工业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斗争中提出的基本要求。2、讲述马克思、恩格斯的活动,概述《党宣言》的历史意义。3、讲述"五月流血周"和创作国际歌的主要过程,感受巴黎公社的精神。1、简述《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2、了解巴黎公社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初高中课标都提及《党
推荐度:
导读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初高中课标比较初中课标高中课标1、简述宪章运动的基本史实,了解欧洲早期工业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斗争中提出的基本要求。2、讲述马克思、恩格斯的活动,概述《党宣言》的历史意义。3、讲述"五月流血周"和创作国际歌的主要过程,感受巴黎公社的精神。1、简述《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2、了解巴黎公社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初高中课标都提及《党


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初高中课标比较

初中课标高中课标
1、简述宪章运动的基本史实,了解欧洲早期工业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斗争中提出的基本要求。

2、讲述马克思、恩格斯的活动,概述《党宣言》的历史意义。  

3、讲述"五月流血周"和创作国际歌的主要过程,感受巴黎公社的精神。

1、简述《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2、了解巴黎公社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初高中课标都提及《党宣言》和巴黎公社,但要求的侧重点不同。初中课本侧重于史实的描述,高中教材则侧重在理论的阐发,比较抽象,教学内容相对枯燥晦涩,高一学生不易掌握,但蕴含丰富的思想教育内涵。

二、教学指导思想

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体现新的教学理念,本课的教学设计力图更新传统教学理念,打破高中历史新课学习的常规教法,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通过创设独特的教学情境,对教材内容进行创造性处理,大胆重组教材,倡导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把握教材内容,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创新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内容简析

1、地位和作用

本课从总体上概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从理论付诸实践的历史。说明了社会主义理论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的进一步了解,理解当代中国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及必要性,帮助当代青少年学生树立坚定的主义必胜的信念和为之奋斗的信心和决心,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达到借鉴历史经验,服务当今社会的目的。

2、重点和难点

重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的措施和政权性质。

难点:《党宣言》的理解;巴黎公社的失败原因和经验教训。

四、教学目标定位

(一)知识和能力

1、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产生的历史背景,培养学生运用辨证全面的观点、历史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2、阅读《党宣言》的内容及有关资料,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3、分析巴黎公社的措施和历史教训,培养学生运用史实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课前教师布置学生预习教材,查阅相书目、搜集信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历史阅读能力,以让学生主动获得自身发展。

2、引导学生欣赏图片、文史资料和影视片段,借助形象思维以感知历史,体验历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引导学生自主整理资料、阅读教材、合作研究问题,使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与交流。

4、按照师生互动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感受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活动,培养学生坚持真理和为人类进步事业勇于探索和献身的精神。

2、体验巴黎公社战士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理解,对学生进行情操、意志品质的教育,激发学生树立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并转化为努力学习的动力。

五、教法学法简介

1、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学生在初中已经接触到,具备一定的知识背景。但是本课理论性较强,概念抽象,如按传统教法容易流于枯燥说教,学生不易理解。同时,高一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迁移能力也有待加强。

2、教法简介

本课采用“史海拾贝——读史时空——漫步史林——感悟历史”四步曲的教学模式。通过丰富的历史图片、文史影视资料和音乐,把读史与思考、感悟结合起来,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学法指导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教材,走进图书馆,阅读教师推荐的相关书目,了解与教材的相关内容;课内通过教师提供各种材料、营造情境,设置探究问题等,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课外思考探究,达到学以致用。

六、教学流程设计

在课前播放热门影视金曲《天地和谐》的背景音乐下,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以下学史四步曲来完成:

史海拾贝——→读史时空——→漫步史林——→感悟历史

第一步:史海拾贝(师生一起采撷历史的浪花)

展示并引导学生欣赏以下图片:

孔子儒家大同思想;陶渊明桃花源;柏拉图理想国;欧文的“新和谐公社”蓝图

通过古今中外著名思想家对理想社会的探寻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宣传口号“ONE  WORLD  ONE  DREAM”所体现的奥林匹克精神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进入下一环节。

第二步:读史时空(师生一起把握历史的脉搏)

这一环节主要把教材内容处理为四个时空段,充分利用历史图片、文献资料、诗歌作品和影视片段等资料,生动再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从理论变成实践的历史。同时,在每个历史时空都配以问题探究,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读史时空1

展示并引导学生欣赏第一组图片和文献资料:19世纪欧洲工人和资产阶级工人的生活 

一段有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描绘 

引导学生分析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前提: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基本矛盾暴露。

展示并引导学生欣赏第二组图片和文献资料:

宪章运动的群众集会;军在里昂工人

《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节选——德意志诗人海涅

在欣赏历史图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的精彩片段,让学生充分体会当时工人的悲惨处境,同情工人的命运,以进行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分析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表明工人阶级已觉醒。

展示第三组图片: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代表人物    德意志古典哲学代表人物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基础:19世纪中期以前人类思想三大优秀成果。

在这里,教师进行初步小结,让学生理解以上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客观条件。

读史时空2

在课件直接显示马克思被评为“千年第一思想家”这一崇高地位后,在欣赏纪录片和历史图片的同时,教师对马、恩的实践活动和理论建设作出详细的解说,然后引导学生得出马、恩的实践和理论活动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观条件。

探究活动

课件显示以下文献资料: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英国《焦点》月刊 对马克思的高度评价和高中语文必修一新课程课文《马克思的自白》的精彩片段。

在教师提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向马克思学习哪些高尚品格? 

这样,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导师的独特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读史时空3

课件显示 三张《党宣言》封面以及文字资料:

一百五十多年来没有一个学说像她这样彻底改变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没有一个学说像她这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时代感,没有一个学说像她这样敢于和善于吸取人类社会不断积累的文明成果而不断焕发科学的青春。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请您跟大家说说您所知道的《党宣言》。

然后,课件显示引自《党宣言》的材料,让学生阅读思考并回答问题。

最后,师生一起归纳出《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揭示客观规律——宣告历史使命——昭示未来社会

为突破教材的难点内容,设置以下两个探究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党宣言》的认识。尤其是通过为《党宣言》的出版写一宣传语的方式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探究活动1:结合的首句与尾句,请您谈谈《党宣言》的发表有何重大意义。

探究活动2:假设你是《党宣言》的的出版商之一,请你为其写一宣传语。

在此,简单小结,让学生对已学内容形成一个初步的整体认识(课件显示)。

读史时空4   巴黎公社——激情燃烧的岁月

课件显示以下图片:

法国国旗       巴黎公社成立大会图

此处针对学生由蓝色想到的海洋引导其联想到自由(法国国旗,三色分别代表自由、平等、博爱),法国人民为了追求这种自由平等的生活进行不断的奋斗。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法国工人阶级在1871年又兴起一场争取自身的运动。引入巴黎公社内容的学习。

展示巴黎公社措施简表

在教师重点讲解之后,探究问题:为什么说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引导学生从措施、建立方式和领导成员三个方面全面分析的巴黎公社的无产阶级政权性质,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读史时空4  巴黎公社——命中注定的结局?

课件显示以下图片:

最后的战斗:贝尔——拉雪兹墓地的   巴黎公社战士殉难处

在教师重点讲解之后,探究问题: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有何经验和教训?

引导学生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巴黎公社的失败的原因,联系所学知识总结巴黎公社留给后人的经验教训。

第三步:漫步史林(师生一起倾听历史的回声)

漫步史林 1    三代领导人与《党宣言》的不解之缘

漫步史林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漫步史林 3  美国中学生必读书籍

    此环节通过提供中国党的三代领导人与《党宣言》的不解之缘的文献材料以及相关推荐书目感受马克思主义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以拓展学生视野。

第四步:感悟历史(让历史照亮我们未来的行程)

感悟一:面对面   

课件显示以下图片:

马克思墓   柏林的马克思、恩克斯雕像

此环节通过构建“虚拟时空”,让学生穿越历史隧道,与伟人“面对面”交流,设置“以一位当代中国中学生的身份向伟人提出一些你最感兴趣的问题?”的情境,接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感悟二:心连心

请分析这组图片后面应该增加的人选应是谁?试给这组图片起一个主题,并作出简要说明。

此环节通过图片显示与问题设置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中国化的历程,让学生理解思想理论要与时俱进的现实意义。

感悟三:手牵手   

播放《国际歌》

在雄壮歌声背景伴奏下,在学生感受红色激情的同时,在教师富有激情的讲述中结束本课的教学。

七、教学问题反思

(一)、教学特色

本课的教学主要有三大特色:

(1)、理念“新”——在合理解决初、高中课程内容衔接问题的同时,“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以及倡导和谐民主开放的教学模式。

(2)、设计“活”——依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对教材进行人性化的重组,构建“学史四步曲”的教学模式,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有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3)、手段“清”——课件制作“简约而不简单”,多媒体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课件中提供的图片、文献、影视资料都直接服务于课堂教学。

(二)、有待思考

(1)、在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教学设计中,学生主体的地位是否真正得以体现,在有限的45分钟内,课标中的三维目标要求能否真正达成。

(2)、如何正确处理历史与现实、教材与补充材料、基础知识与问题探究之间的“度”,这一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与研究。

文档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一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初高中课标比较初中课标高中课标1、简述宪章运动的基本史实,了解欧洲早期工业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斗争中提出的基本要求。2、讲述马克思、恩格斯的活动,概述《党宣言》的历史意义。3、讲述"五月流血周"和创作国际歌的主要过程,感受巴黎公社的精神。1、简述《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2、了解巴黎公社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初高中课标都提及《党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