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QC小组
一、工程概况
***是由深圳市建筑工务署投资兴建的公用工程,位于深圳市福田区皇岗路与福中路交界处**,建设用地面积29145.29m2,总建筑面积31520.3m2,总造价约1.11亿元。
本工程教学楼5层,首层层高9.35m,其余层高3.6m,单层建筑面积约2600m2,且为长边形,短边长约38m、长边长121.8m,地面建筑做法为水磨石楼地面;体育馆2层,层高9.8m,单层建筑面积约1000m2,为室内篮球场和网球场。
二、小组简介
| 小组名称 | 深圳市鹏城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电子技术学校教学楼拆建工程QC小组 | |||||||||
| 课题名称 | 大面积整体楼面平整度施工质量控制 | |||||||||
| 小组类型 | 现场型 | |||||||||
| 成立时间 | 2010年9月 | 注册时间 | 2010年9月 | |||||||
| 活动次数 | 每月2次,每次3小时 | 小组注册号 | PCJZ-QC2010-10 | |||||||
| 姓 名 | 性别 | 组内 职务 | 组外职务 | 文化程度 | 技术职称 | 成员分工 | 年龄 | 受教育 时间 | ||
| 男 | 组 长 | 项目经理 | 本科 | 中级 | 总协调 | 32 | 40小时 | |||
| 男 | 副组长 | 主任工程师 | 本科 | 中级 | 技术总负责 | 29 | 40小时 | |||
| 男 | 组 员 | 施工队队长 | 高中 | 员级 | 施工安排 | 48 | 20小时 | |||
| 男 | 组 员 | 技术员 | 本科 | 助理级 | 技术指导 | 23 | 20小时 | |||
| 男 | 组 员 | 技术员 | 本科 | 助理级 | 技术指导 | 23 | 20小时 | |||
| 男 | 组 员 | 技术员 | 专科 | 员级 | 技术指导 | 22 | 20小时 | |||
| 男 | 组 员 | 技术员 | 本科 | 助理级 | 质量检查 | 32 | 30小时 | |||
| 男 | 组 员 | 质检员 | 专科 | 助理级 | 质量检查 | 24 | 20小时 | |||
| 女 | 组 员 | 资料员 | 专科 | 员级 | 资料整理 | 23 | 20小时 | |||
| 男 | 组 员 | 试验员 | 专科 | 员级 | 试验管理 | 22 | 15小时 | |||
| 男 | 组 员 | 测量员 | 高中 | 员级 | 测量放线 | 25 | 15小时 | |||
三、选题理由
【理由一】:本工程教学楼、体育馆单层建筑面积大,如何控制结构楼板平整度是结构施工的重点。
【理由二】:教学楼地面建筑做法为整体水磨石地面,对基层平整度要求极高,结构楼面平整度对水磨石地面的施工质量有很大的直接影响,如果结构楼面平整度差,不仅浪费施工材料,而且容易造成水磨石地面空鼓,严重影响水磨石施工质量。
因此我们项目部QC活动小组选择了“大面积整体楼面平整度施工质量控制”为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四、现状调查和数据分析
由于施工时本项目部已经采用公司QC小组做过关于控制砼现浇板裂缝措施,砼板出现裂缝已经不是主要问题,施工时现浇板的平整度控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找平时总会出现模板高或钢筋高,给找平带来困难,楼面平整度已成为施工质量的主要问题,经过本项目部QC小组成员对电子学校教学楼、体育馆施工楼面的调查,发现砼现浇板存在着以下缺陷如下表所示:
存在着以下缺陷调查表
| 序号 | 缺陷项目 | 频数 | 频率 | 累计频率 |
| 1 | 砼现浇板平整度 | 29 | 80.6% | 80.6% |
| 2 | 砼现浇板厚度 | 3 | 8.2% | 88.8% |
| 3 | 砼现浇板裂缝 | 2 | 5.6% | 94.4% |
| 4 | 砼现浇板钢筋保护层 | 1 | 2.8% | 97.2% |
| 5 | 其他 | 1 | 2.8% | 100% |
| 合计 | 36 | 100% |
频数
N=36 累计频率(100%)
100
36
C类 94.4% 97.2%
90
88.8%
30 29 B类
80.6% 80
A类
20
10
3
2
1 1
平整度 厚度 裂缝 保护层 其他
外观缺陷排列图
制图人:张靖鑫 制图日期:2011年10月26日
从上图可以看出,A类问题是:砼现浇板平整度
五、课题目标及可行性论证
六、原因分析
根据现状调查,由排列图可知造成砼现浇板平整度达不到要求的原因,利用因果分析图进行分析,绘制因果图如下:
排架钢管不垂直
量尺误差
测量人员读数误差
塔尺放置不垂直 模板下料误差
梁底模板起拱过大
画线误差 梁底模板出现反拱
梁与梁、梁与柱 标高控制点少
钢筋交接处钢筋
过高 模板高度
找平人员技术低 检查不到位 钢筋检查不到位
七、主要原因确认
根据因果分析图,造成楼板厚度和平整度超标共有11项,经过我们认真的分析要因,确认结果如下表:
| 序号 | 末端原因 | 验证 方式 | 验证 结果 | 验证人 | 时间 | 是否 要因 |
| 1 | 测量人员读数误差 | 现场测试 | 测量读数有误差 | 吴昊 | 2011年8月 | 非要因 |
| 2 | 塔尺放置不垂直 | 现场测试 | 扶尺人员不认真,不熟练,与读数人配合不协调 | 邹飞龙 | 2011年8月 | 非要因 |
| 3 | 画线误差 | 现场测试 | 画线方法有误 | 昝帅 | 2011年8月 | 要因 |
| 4 | 排架钢管不垂直 量尺误差 | 现场查看 | 木工排架搭设不规范,标高引测误差大 | 张靖鑫 | 2011年 8月 | 要因 |
| 5 | 模板下料误差 | 现场检查 | 计算错误,下料偏差 | 穆晓飞 | 2011年8月 | 要因 |
| 6 | 梁底模板起拱过大或出现反拱 | 现场查看 | 计算错误,起拱过大 | 昝帅 | 2011年8月 | 非要因 |
| 7 | 梁与梁、梁与柱 钢筋交接处钢筋 过高 | 现场查看 | 钢筋交叉,按设计将超出板厚 | 吴昊 | 2011年8月 | 非要因 |
| 8 | 找平人员技术低 | 现场测试 | 找平人员技术低 | 邹飞龙 | 2011年8月 | 要因 |
| 9 | 标高控制点少 | 现场查看 | 标高控制点少, | 张靖鑫 | 2011年8月 | 要因 |
| 10 | 模板高度检查不到位 | 调查分析 | 检查不细 | 穆晓飞 | 2011年8月 | 非要因 |
| 11 | 钢筋检查不到位 | 调查分析 | 检查不细 | 吴昊 | 2011年8月 | 非要因 |
经过认真的讨论和多方验证,我们认为造成现浇楼板平整度的主要原因有以下5点:
1、扶尺人员画线误差。
2、排架钢管不垂直量尺误差。
3、模板下料误差。
4、砼找平人员技术水平低。
5、标高控制点少。
八、对策措施
针对上述5个主要原因,QC小组经过讨论研究,制定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如下表所示:
对 策 措 施 表
| 序号 | 要因 | 措施 | 时间 | 责任人 | 地点 |
| 1 | 扶尺人员画线误差 | 固定扶尺画线人员,加强培训,使其掌握正确的扶尺画线方法 | 2011年8月 | 张靖鑫 吴昊 | 施工 现场 |
| 2 | 排架钢管不垂直量尺误差 | 加强对木工交底,排架搭设垂直,从1m水平点向上测量时不能有错误和减小误差 | 2011年8月 | 邹飞龙 穆晓飞 | 施工 现场 |
| 3 | 模板下料误差 | 正确计算模板下料尺寸,指定专人进行模板加工 | 2011年8月 | 昝帅 吴昊 | 施工 现场 |
| 4 | 砼找平人员技术水平低 | 加强找平人员技术培训,提高操作水平 | 2011年8月 | 张靖鑫 穆晓飞 | 施工 现场 |
| 5 | 标高控制点少 | 增加标高控制点数量 | 2011年8月 | 邹飞龙 昝帅 | 施工 现场 |
【实施一】
【实施二】
【实施三】
【实施四】
【实施五】
十、效果检查
经过两次的实施,小组活动目标已实现。通过对楼层现浇板的检查,现浇板的平整度已达到要求,活动前后效果对比如下:
对比图
实际效果图
实际效果图
十一、总结与收获
11.1经济效益
通过本次QC活动,本工程整体楼面的平整度效果非常好,减小了地面装饰面层的装修层厚度,经过统计,每层减少砂浆找平层厚度平均约1cm。
11.2 社会效益
本工程现场的施工质量得到了业主和监理的高度评价,同时也得到了市质检站、设计单位的一致好评。为我公司下一步能更好的与业主长期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我公司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11.3其它效益
通过QC活动,运用全面质量管理这一科学的方法,开拓了小组思维方式,培养和锻炼了人才,业提高了小组成员的团队精神。小组自我评价雷达图如下:
小组自评雷达图
制图人:张靖鑫 制图时间:2011年10月10日
十二、回顾和体会
通过本次活动,小组的预期目标达到了,小组成员的施工水平、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小组活动的成功,为今后工程的施工提供了依据,做到工程质量无通病,为创建优质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