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练习题111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3:10:14
文档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练习题111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练习题第一章刀具的基本定义切削运动和切削用量一、填空1.将工件上的被切削层转化成切屑所需要的运动是。2.切削加工时与的相对运动称为切削运动。3.切削运动分为和两类。4.工件在切削过程中形成三个不断变化着的表面,即:表面、表面和表面。5.切削用量是衡量和大小的参数,包括、三个要素。6.金属切屑层的参数有、及。7.车削外圆时,当主、副切削刃为直线,刃倾角为零度,主偏角小于90°时,切削层横截面为形。8.当刃倾角为0°,主偏角为90°,切削深度为5mm,进给量为0.4mm/r时,切
推荐度:
导读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练习题第一章刀具的基本定义切削运动和切削用量一、填空1.将工件上的被切削层转化成切屑所需要的运动是。2.切削加工时与的相对运动称为切削运动。3.切削运动分为和两类。4.工件在切削过程中形成三个不断变化着的表面,即:表面、表面和表面。5.切削用量是衡量和大小的参数,包括、三个要素。6.金属切屑层的参数有、及。7.车削外圆时,当主、副切削刃为直线,刃倾角为零度,主偏角小于90°时,切削层横截面为形。8.当刃倾角为0°,主偏角为90°,切削深度为5mm,进给量为0.4mm/r时,切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练习题

第一章 刀具的基本定义

切削运动和切削用量

一、填空

1.将工件上的被切削层转化成切屑所需要的运动是     。

2.切削加工时     与     的相对运动称为切削运动。

3.切削运动分为      和      两类。

4.工件在切削过程中形成三个不断变化着的表面,即:     表面、     表面和      表面。

5.切削用量是衡量      和       大小的参数,包括        、             三个要素。

6.金属切屑层的参数有      、         及             。

7.车削外圆时,当主、副切削刃为直线,刃倾角为零度,主偏角小于90°时,切削层横截面为       形。

8.当刃倾角为0°,主偏角为90°,切削深度为5mm,进给量为0.4mm/r时,切削宽度是     mm,切削厚度是     mm,切削面积是      mm²。

二、判断

1.使新的切削层不断投入切削的运动称为主运动。(    )

2.切削用量就是用来表征切削运动大小的参数,是金属切削加工之前操作者调整机床的依据。(     )

3.无论哪种切削加工,主运动往往不止一个。(    )

4.工件的旋转速度就是切削速度。(    )

5.工件每转一分钟,车刀沿着进给方向运动的距离称为进给量。(    )

6.由于在切削刃上各点相对于工件的旋转半径不同,所以切削刃上各点的切削速度也不同。(    )

7.主运动的特征是速度高,消耗的功率大。(    )

8.进给运动的速度较低,消耗功率小,可以是一个、两个或多个。(   )

9.进给量是衡量进给运动大小的参数。(   )

10.车削时工件的旋转运动是主运动;刨削时刨刀的往复直线运动是主运动。(   )

11.切削面积由切削深度和进给量决定。(   )

12.切屑层的参数通常在平行于主运动方向的基面内测量。(    )

三、选择

1.在各种切削加工中,(   )只有一个。

A、切削运动        B、主运动        C、进给运动

2.主切削刃正在切削着的表面称为(    )表面。

A、已加工        B、待加工        C、过渡

3.车削加工的切削运动形式属于(    )

A、工件转动,刀具移动        B、工件转动,刀具往复运动        C、工件不动,刀具作回转运动

4.(   )的大小直接影响刀具主切削刃的工作长度,反映其切削负荷的大小。

A、切削深度        B、进给量        C、切削速度

5.切削厚度与切削宽度随刀具(   )大小的变化而变化。

A、前角        B、后角        C、主偏角

四、简答

1.切削用量包括哪几个参数?指出各参数的含义。

2.什么是主运动?什么是进给运动?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3.切削运动有哪些形式,并举例。

五、计算题

1.车削φ60mm的钢件外圆,转速为400r/min,若用同样切削速度精车φ40mm的外圆,请完成一下任务:

计算车削φ60mm外圆的切削速度;

计算车削φ40mm外圆的主轴转速。

2.车一直径为50mm的轴,现要一次进给车至直径为42mm,如果机床转速为100 r/min,求切削深度及切削速度。

3.钻直径为40mm的孔,若钻头转速为200 r/min,求切削深度及切削速度。

4.毛坯直径为60mm的轴,要一次进给车至直径50mm,选用进给量0.5 mm / r,车刀刃倾角为0°,主偏角为60°,求切削厚度、切削宽度和切削层面积。

刀具切削部分的几何参数

一、填空

1.普通外圆车刀切削部分是由     、      、      来加以概括。

2.刀具上切屑所流经的表面称为     ,与工件上加工表面相对的刀具表面称为      ,而        是指与工件上已加工表面相对的刀具表面。

3.控制前刀面方位的刀具角度是       和      ,控制主后刀面方位的刀具角度是     和         ,控制副后刀面方位的刀具角度是       ,      。

4.刀具几何角度是确定刀具切削部分        与        的重要参数。

5.用来确定刀具几何角度的参考系有两大类:        参考系和          参考系。

6.刀具几何角度是由        、       与         形成的夹角。

7.刀具的六个基本角度是       、        、      、‘       、 ‘   、与       。

二、判断

1.从结构上看,任何车刀切削部分的组成可概括为三面、二刃、一尖。    (    )

2.车刀的切削平面是通过切削刃并垂直于基面的平面。    (   )

3.在主正交平面内度量的基面与前刀面间的夹角是刀具的前角,有正负之分。    (    )

4.在主正交平面内度量的后刀面与切削平面间的夹角是刀具的前角,有正负之分。    (   )

5.刀具几何参数对切削过程中的切削变形、切削力、切削温度、刀具磨损及工件的加工质量都有重要影响。    (    )

6.当刀具后角不变时,增大前角,使楔角增大,刀具强度提高。    (    )

7.由于进给运动在合成切削运动中所起的作用很小,通常可用标注角度代替工作角度。    (    )

三、选择

1.定义刀具标注角度的参考系是(   )。

A、标注参考系        B、工作参考系        C、直角坐标系

2.刃倾角是在(   )内测量的基本角度。

A、基面        B、切削平面        C、正交平面

3.主切削刃和副切削刃在基面上投影的夹角称为(   )。

A、前角        B、主偏角        C、副偏角        D、刃倾角        E、刀尖角

4.在基面内测量的角度有(    )。

A、前角和后角        B、刃倾角    C、副偏角    

5.当刀尖处在切削刃的最高位置时,刃倾角取(     );当主切削刃与基面平行时,刃倾角取(   )度。

A、正、负        B、负、正        C、正、零 

6.切断过程中,随着工件直径减小,车刀的工作后角(    )。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四、名词解释

1.切削平面

2.基面 

3.刃倾角 

4.副偏角

五、简答

1.已知外圆车刀的几何角度=、=、=、==、=,试画出刀具切削部分的几何角度。

2.已知外圆车刀的几何角度= 90°、=、=°、== 5°、=-3°,试画出刀具切削部分的几何角度。

3.已知切断车刀的几何角度= 90°、=、= -3°、== 5°、=0°。试画出刀具切削部分的几何角度。

                                  第二章  刀具材料

填空

1.在金属切削过程中,刀具切削部分是在    、     、和剧烈     的恶劣条件下工作的。  

2.刀具材料的硬度必须    工件材料的硬度。

3.常用的刀具材料分为      、     、及        四类。

4.碳素工具钢及合金工具钢的耐热性较差,故只用于制造       切削刀具和      刀具,如      、      、       。

5.普通高速钢的     不高、其耐热温度为           ,通常允许的最大切削速度为         m/min。

6.制造形状复杂的刀具通常用      材料。

7.普通高速钢按钨、钼质量分为      高速钢和       高速钢,主要牌号有      、        。

8.硬质合金的主要缺点是       、          较低、         大,因此不耐冲击和振动。

9.硬质合金的硬度、耐磨性和耐热性都          高速钢,耐热温度可达        ,切削速度为高速钢的数倍。

10.常用硬质合金分为       、      和          等。其中    类适合用于铸铁等脆性工件,      类适用于加工钢类等普通塑性工件。

11.各类硬质合金牌号中,含钴量越多,        越好;含碳化物越多,       越高。粗加工时应选用含      多的硬质合金刀具。

12.陶瓷刀具材料以        或         为主要成分。

13.陶瓷材料的优点是高         、高         、高       及抗粘结性好,一般适用于     加      工硬材料。

14.超硬刀具材料主要有     和      、        三种。

15.由于金刚石与      原子的亲和性强,易使其丧失切削能力,故不宜用于加工    材料。

16.金刚石的主要缺点是    差、     低、      大,故对冲击、振动敏感,因而对机床的精度、刚度要求       ,一般只适宜作          。

一、判断题

1.刀具切削部分的材料影响刀具切削性能的好坏。            (   )

2.刀具材料硬度越高,强度和韧性越低。            (    )

3.刀具材料的工艺性是指可加工性、可磨削性和热处理特征等。            (  )

4.刀具材料的耐热性是指高温下保持高硬度、高强度的性能。            (   )

5.高速钢材料具有比工具钢强度、硬度、耐磨性和耐热性高的特点。            (   )

6.普通高速钢车刀不仅用于冲击较大的场合,也常用于高速切削。            (    )

7.硬质合金的性能主要取决于金属碳化物的种类、性能、数量、粒度和粘接剂的含量。            (   )

8.YG类硬质合金一般用于高速切削钢料;YT类硬质合金一般用于加工铸铁、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    )

9.涂层硬质合金是在韧性较好的硬质合金基体上,涂一层硬度、耐磨性极高的难熔金属化合物获得的。            (  )

10.涂层硬质合金车刀中的涂层有单涂层、双涂层和多涂层之分,各种涂层材料性质不同,可用于不同的场合。            (   )

11.硬质合金是粉末冶金制品。            (   )

12.YW类硬质合金即可切削铸铁,又可切削钢料及难加工材料。            (  )

13.YN类硬质合金进行淬火钢的断续切削。            (  )

14.硬质合金的硬度、耐磨性、耐热性、抗粘结性均高于高速钢。            (   )

15.陶瓷材料的特点为强度低,韧性和导热性能差。            (  )

16.陶瓷材料适合用于粗加工硬度高的材料。            (  )

17.金刚石的热稳定性极好,可在800度的高温下正常车削任何材料。            (  )

18.金刚石车刀的刀刃可磨得非常锋利,可对有色金属进行精密和超精密高速车削加工。            (  )

19.立方氮化硼的热稳定性和化学惰性比金刚石好的多,立方氮化硼可耐1300~1500℃的高温。            (  )

20.刀具材料中,耐热性由低到高的排列次序是: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高速钢、硬质合金。            (  )

二、选择题

1.切削时,刀具要承受切削力和冲击力,所以必须具有(   )。

A、高硬度        B、高耐磨性        C、耐热性        D、足够的强度和韧性

2.YG8硬质合金,其中数字8表示(   )含量的百分数。

A、 碳化钛    B、 钨        C、 碳化钨        D、 钴

3.精车45钢应选用(   )牌号的硬质合金刀具。

A、YT30  B、YG3     C、YG8        D、YT5    

4.精车铸铁件应选用(   )牌号的硬质合金刀具。

A、YG3        B、YG6        C、YG8        D、YG10

5.刀具材料硬度越高,耐磨性(   )。

A、越差        B、越好        C、不变

6.在高温下能保持刀具材料的切削性能称为(   )。

A、硬度        B、强度        C、耐磨性        D、耐热性

7.刀具材料允许的切削速度的高低取决于其(   )的高低。

A、硬度        B、强度        C、耐磨性        D、耐热性

8.高速切削钢料宜选用(    )。

A、高速钢        B、钨钴类硬质合金        C、钨钛类硬质合金

9.切削难加工材料宜选用(   )类硬质合金。

A、YT        B、YG        C、YA

10.在普通高速钢中加入一些其他合金元素,如(   )等,以提高其耐热性和耐磨性,这就是高性能高速钢。

A、镍、铝        B、钒、铝        C、钴、铝

11.硬质合金是由高硬度、高熔点的金属(   )粉末,用钴或镍等金属作粘接剂烧结而成的粉末冶金制品。

A、碳化物        B、氧化物        C、氮化物

12.与未涂层刀具比,使用涂层刀具后切削力和切削温度(   )。

A、降低了        B、提高了        C、不变

13.陶瓷刀具对冲击力(  )敏感。

A、很不        B、十分        C、一般

14.使用陶瓷刀具可加工钢、铸铁,对于冷硬铸铁、淬火钢的车削效果(   )。

A、一般        B、很好        C、较差

三、简答题

1.简述刀具材料应具备的性能。

2.简述各种高速钢的应用范围。

3.简述陶瓷刀具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第三章  金属切削的基本理论

切削变形与切屑

一、填空

1.被切金属层在刀具切削刃的    和前刀面的      作用下,产生     变形后与工件分离,形成了切屑。

2.加工脆性材料时,切屑一般为       。

3.从切削变形的原理分析,切屑有     切屑、     切屑、    切屑和    切屑四种类型。

4.形成带状切屑时     的变化波动小,切削过程平稳,工件表面质量较高。

5.最易产生积屑瘤的切削速度是     m/min,切削温度约      。

6.积屑瘤对切削所起的有利作用是        和       。

7.切削中产生积屑瘤会        工件表面粗糙度值。

8.积屑瘤对      是有利的,而在     时则要避免其产生。

9.刀具前刀面的       表面粗糙度可抑制积屑瘤的产生。

10.减少加工硬化的措施有         、         、        。

11.零件已加工表面质量的含义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即        、            、       。

12.影响工件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因素有            、                          。

二、判断

1.切屑的卷曲和前刀面的挤压有关。            (   )

2.切下来的切屑的厚度通常与切削层的厚度相等。            (   )

3.节状切屑外表面呈锯齿形,内表面局部有裂纹。            (   )

4.节状切屑又叫挤裂切屑;粒状切屑又叫单元切屑。            (    )

5.切削塑性金属时,选择较小的切削厚度、较高的切削速度和较大的前角会形成粒状切屑。(    )

6.切削脆性金属时形成崩碎切屑。            (    )

7.加工塑性金属时,通过改变切削条件可使切屑形态改变。            (    )

8.切削铸铁、黄铜等脆性材料时往往形成不规则的细小颗粒状崩碎切屑,主要是因为材料的塑性差,抗拉强度低。            (    )

9.在车削中,良好切屑形状的主要标志是:不缠绕,不飞溅,不损伤工件、刀具和车床,不影响工人的操作和安全。            (   )

10.积屑瘤的硬度与工件材料硬度一样。        (   )

11.切削速度低和高都不易产生积屑瘤。        (   )

12.切削脆性金属材料不会产生积屑瘤。        (  )

13.中等切削速度的条件切削钢件不会产生积屑瘤。        (    )

14.积屑瘤有保护刀具的作用,精车时允许积屑瘤存在。    (    )

15.有了积屑瘤后,实际前角会增大。        (    )

16.切削液可降低切削温度,控制积屑瘤产生。        (   )

17.材料脆性却大,加工硬化越严重。           (    )

三、选择

1.(   )切屑底面光滑,外表面呈毛茸状。

A、带状        B、节状        C、粒状

2.加工塑性金属时,若刀具前角较大,切削速度较高,切削厚度较小,则容易产生(   )切削。

A、带状        B、节状        C、粒状

3.切削时若形成挤裂切屑,当将刀具前角增大切削厚度减小时,易形成(    )切削。

A、带状        B、节状        C、粒状

4.工件材料越(  ),刀具前角越(   ),切削厚度越(  ),越容易形成崩碎切屑。

A、韧        B、脆        C、大        D、小

四、简答

1.较好的屑形有哪几种?

2.切削用量中对断屑影响最大的要素是什么?如何影响?

3.试述积屑瘤的成因。

4.试述避免积屑瘤产生的措施。

5.简述加工硬化的成因。

6.简述已加工表面粗糙度的成因。

切削力与切削功率

一、填空

1.切削力来源于切削过程中产生的           和              。

2.切削力可分解为三个互相垂直的分力,即          、          、         。

3.切削功率近似等于     和      的乘积。

4.工件材料的强度和硬度越高,切削力就         。

5.前角增大,切削力会       。

6.切塑性材料时,切削力随切削速度的增加而        。

二、选择

1.车削时,主切削力(    )于基面。

A、垂直        B、平行    

2.材料的强度、硬度相近时,塑性越(   ),切削力越小。

A、好        B、差        

3.切削脆性金属材料的切削力(   )切削钢件的切削力。

A、等于        B、大于        C、小于

4.切削用量中,对切削力影响最大的是(    ),影响最小的是(   )。

A、切削深度        B、进给量        C、切削速度

5.在中等切削速度下切削钢件,切削力会(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6.刀具角度中,对切削力影响最大的是(   )。

A、前角        B、后角        C、主偏角    D、刃倾角

三、判断

1.主切削力是主运动切削速度方向的力,它是确定机床电动机功率的主要依据。    (   )

2.钻削时,轴向切削力与进给方向平行。    (    )

3.切削功率是三个切削分力所消耗功率的总和。    (  )

4.背向力不消耗功率,但在车削轴类工件时,易引起工艺系统的变形和振动,对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有较大影响。    (  )

5.影响切削力的主要因素是:工件材料的硬度、塑性和韧性,刀具角度,切削用量,刀具的磨损和刀具材料等。    (  )

6.加工塑性大的材料,车刀的前角对切削力的影响不明显。    (   )

7.合理选用切削液,不但可以降低切削区域的温度,对减小切削力也有十分明显的效果。            (  )

8.主切削力消耗大部分切削功率,是计算机床功率,设计刀具、夹具,选择切削用量的主要依据。    (  )

9.车刀刀尖圆弧半径增大,切削时径向力减小。    (  )

四、简答

1.切削力可分解成哪几个分力?各分力有何实用意义?

2.切削用量三要素是怎么样影响切削力的?为什么进给量的影响不如切削深度大?

3.要减小径向力有哪些主要措施?

五、计算:

1.已知车床电动机功率为6KW,传动效率为0.75,车削时选择切削深度为5mm,进给量为0.4mm/r。已知单位切削力为1118N/mm2。求在机床允许的情况下可选择的最大切削速度。

2.已知车床电动机功率为5.5kw,传动效率为0.8,车削60mm的钢轴时选择切削深度为5mm,进给量为0.6mm/r。已知单位切削力为1118N/mm2。求在机床功率允许的情况下可选择的最高转速。

切削热和切削温度

一、填空

1.在金属切削工程中,切削热来源于两个方面,即         和                       。

2.切削热由         、          、          及周围介质传出。

3.切削温度一般是指切屑、工件和刀具的接触表面的平均温度,也就是      的平均温度。

4.切削用量中对切削温度影响最大的是      ,其次是      ,最小的是           。

5.对切削温度影响最大的是         、         和           。

二、选择

1.在没有切削液车削时,传散热量最多的是( )。

A、切屑        B、工件        C、刀具        D、其他介质

2.在没有切削液进行钻削时,传散热量最多的是(  )。

A、切屑        B、工件        C、刀具        D、其他介质

3.切削(  )金属比切削(  )金属的切削温度高。

A、脆性        B、塑性

4.切削强度和硬度高的材料时,切削温度较(  )。

A、低        B、高        C、中等

5.增大刀具(  )可降低切削温度,减小刀具(  )可降低切削温度。

A、前角        B、主偏角

三、判断

1.导热性能差的材料切削温度低。        (  )

2.切削硬度相当的材料,塑性金属比脆性金属所产生的热量多。        (  )

3.刀尖角大则切削温度高。        ( )

4.车削过程中,变形区的金属变形与摩擦是产生切削热的根本原因。        (  )

5.切削速度越高,切屑带走的热量越少,传入工件的热量越多。        (  )

6.对切削温度影响较大的因素有切削用量、刀具角度、工件材料和冷却条件等。(  )

7.车刀的前角增大,切削力减小,消耗的功率及产生的切削热相应减少。        (  )

刀具磨损

一、填空

1.刀具正常磨损分           磨损、          磨损和        三种。

2.前刀面磨损主要是在切削速度      、切削厚度      的情况下切削      金属材料时发生的。

3.切削脆性金属材料常发生       磨损。

4.刀具磨损原因分       磨损、      磨损、      磨损和        磨损等。

5.刀具磨损的过程分       阶段、        阶段、       阶段。

6.刃磨后的刀具,自      到磨损量达到          为止的总切削时间称为         。

二、选择

8.切削塑性金属时通常发生( )磨损。

A、前刀面        B、后刀面

9.相变磨损是(  )刀具产生急剧磨损的主要原因。

A、高速钢        B、硬质合金

10.切削用量中,对刀具耐用度影响增大的是(  ),其次是(  ),影响最小的是( )。

A、切削深度        B、进给量        C、切削速度

11.用中等切削速度和进给量切削中碳钢工件时,刀具磨损形式为( )。

A、前刀面磨损        B、前后刀面同时磨损        C、后刀面磨损

12.切削脆性材料时,刀具磨损会发生在(  )。

A、前刀面        B、后刀面        C、前、后刀面

13.使用刀具时应在刀具产生(  )磨损前重磨或者更换新刀。

A、初期        B、正常        C、急剧

三、判断

1.刀具因存在细微裂纹而产生的破损和因切削高温而产生的卷刃都是正常磨损现象。        (  )

2.降低切削温度、改善刀具表面粗糙度和润滑条件,都能减少刀具的粘接磨损。        (  )

3.刀具材料是影响刀具耐用度的主要因素。        ( )

4.通常,刀具材料的高温硬度越高,越耐磨,则耐用度也越高。        (  )

5.在不带冲击切削的情况下,硬质合金的耐用度比高速钢的好。        (  )

6.通常精加工的磨钝标注低于粗加工的磨钝标准。        (  )

7.工件材料的塑性、韧性越好,刀具耐用度也越高。        (  )

四、名词解释

1.刀具磨钝标准

2.刀具寿命

五、简答

1.刀具磨钝标准应如何确定?

                切削条件的合理选择

一、填空

1.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是指工件材料被切削的        。

2.常用工件材料的相对加工性指标Kr分为         级。

3.相同的加工条件下,加工表面质量      ,则材料的切削加工性越好。

4.切削液有      作用、     作用、       作用、      作用。

5.切削用量的选择顺序为:先选择     、再选择     、最后选择     。

6.选择前角的基本原则是:                   。

7.在进给量和切削深度都相同的条件下,        主偏角,刀具耐用度高。

8.副偏角一般取      值。

二、选择

1.一般金属材料的硬度和强度越高,切削加工性(  )。

A、越好        B、越差        C、不变

2.材料的塑性和韧性越好,切削加工性( )。

A、越好        B、越差        C、不变

3.线膨胀系数大的材料(  )控制加工精度。

A、容易        B、较容易        C、难

4.粗加工切削时,应选用(   )为主的乳化液。

A、3%~5%的乳化液        B、10%~15%的乳化液        C、切削油

5.粗加工选用(     )。

A、润滑        B、冷却        C、切削油

6.车削直径为40mm、长度为2000mm的细长轴工件,采用主偏角为(  )的外圆车刀较适宜。

A、45°        B、30°        C、60°        D、93°

7.从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刀具成本考虑,选择切削用量时,应首先选择(  ),其次选择(   ),最后选择(    )。

A、切削深度        B、进给量        C、切削速度

8.加工脆性材料时应选用(    )的前角。

A、较大        B、较小

9.刃倾角影响切屑流出的方向,当刃倾角大于0°时,切屑流向(   )。

A、已加工表面        B、待加工表面        C、加工表面

10.精车时,应取(   )的后角,以减小摩擦并使刃口锋利,有利于提高已加工表面质量。

A、负值        B、较大        C、较小

三、判断

1.在相同的切削条件下,产生的切削温度越高,切削力越大,则材料的切削加工性越好。(  )

2.高碳钢常通过正火来改善其切削加工性;低碳钢常通过球化退火改善其切削加工性。(  )

3.天然水具有很好的冷却作用,所以常用天然水直接作为切削液用于切削加工中。(  )

4.作为切削液的水溶液要加入一定含量的油性和防锈添加剂,使其具有一定的润滑和防锈性能。(  )

5.乳化液是用乳化油加水稀释而成的,而乳化油是用矿物油、乳化剂和添加剂配合制成的。(  )

6.切削油的主要成分是矿物油,有时也有矿物油和动、植物油的混合物。(  )

7.三大类切削液中,水溶液的冷却效果最好,乳化液次之,切削油较差。(  )

8.精加工时,使用切削液的主要目的是降低切削温度,以提高精度。(   )

9.一般情况下,高速钢刀具的前角要选的比硬质合金刀具的前角大。(  )

10.磨有负倒棱的刀具一定是负前角参与切削,所以会导致切削力的增大。(  )

11.工件材料的强度、硬度高时,切削力大,为保证刀具必要的强度,应取较小的前角甚至负前角。    (  )

12.粗加工,切削力大并常有冲击力,为使切削刃有足够的强度,刀具应取较小的前角。    (  )

13.工艺系统刚度较小时,应选择较大的后角,以增加刀具的抗振性。    (  )

14.粗加工,强力切削及受冲击力的刀具,刀具应取较小的后角,以使刀具有足够的强度。    (  )

15.主偏角为90°比主偏角45°的车刀散热性能好。    (  )

16.在刀具强度许可的条件下,尽量选用较大的前角。    (  )

四、简答

1.改善工件材料切削加工性的途径有哪些?

2.刃倾角的作用是什么?如何选择刀具的刃倾角?

3.粗加工时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4.精加工时,如何选择切削用量?

5.主偏角的作用及选择原则是什么?

文档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练习题111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练习题第一章刀具的基本定义切削运动和切削用量一、填空1.将工件上的被切削层转化成切屑所需要的运动是。2.切削加工时与的相对运动称为切削运动。3.切削运动分为和两类。4.工件在切削过程中形成三个不断变化着的表面,即:表面、表面和表面。5.切削用量是衡量和大小的参数,包括、三个要素。6.金属切屑层的参数有、及。7.车削外圆时,当主、副切削刃为直线,刃倾角为零度,主偏角小于90°时,切削层横截面为形。8.当刃倾角为0°,主偏角为90°,切削深度为5mm,进给量为0.4mm/r时,切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