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闽江学院化工系 |
| 暑期社会实践个人总结 |
| 疯言疯语 |
| 作者:水牛 |
| 2012/7/7 |
一.
现象:农药袋 罐子丢弃田间。
农药袋 罐子这一类东西脏,没人会想着把有毒的东西带回家处理。 因为家里可能有小孩,养家禽,如果将这一类垃圾带回家处理是又麻烦又危险的事情!所以别指望农民会把药袋带回家处理。
这一类垃圾的危害:药袋中会残留一定量的药粉,一旦下雨,药物溶解进入水中污染水体,药袋成分一般为塑料,可造成白色污染,危害作物生长。
解决方案:在农村,打药取水点一般会比较固定,这就使这类垃圾分布相对集中,根据这一特点可在取水点设立简易垃圾箱(要防水),建议村民将这类垃圾投入箱内,然后对垃圾箱定期处理。
二.
素质问题!
路边设点垃圾箱
三.
现象:垃圾未倒入指定容器。
在问卷调查中,有不少村民反映垃圾堆未及时清理,导致垃圾发臭,令人难以忍受。因此,他们根本不愿意靠近垃圾堆,倒垃圾时往往随便一倒就转身离开,并不愿意多靠近一步。(这与厕所里为什么写“靠近方便”是同一个道理) 解决这一问题不能归结为村民素质问题!关键是要让他们愿意靠近.
危害:影响村容。
解决方案:关键就是让垃圾堆发臭的现象得到改善。其中一个办法是缩短清理垃圾的时间间隔,另一个办法是改变垃圾堆构造,防止积水。(潮湿环境中更易发臭)
四.
现象:可会收垃圾未回收。
据了解,大洋镇大部分人外出,留下来的人不多。也许正是这个原因使这些可回收垃圾并不多,加之大洋镇地处偏远地带,交通不便,所以将这些为数不多的垃圾送到外边在经济上并不划算。于是,从事废品回收的人不多。
危害:资源浪费。
解决方案:在村里建立可回收垃圾中转站,由村里的老人管理,负责收集可回收垃圾,积累到一定量后在送到镇外。
五.
现象:丰水期洪水带来大量垃圾没得到处理。
河流丰水期水位上涨,从上游带来大量垃圾,部分会被树干等拦下,等水位下降后,垃圾露出,及其不雅观。此问题可根据当地水文情况选择清理时间,每年清理一回。
危害:影响村容村貌,造成白色污染。
解决方案:雨季过后组织人员清理。
六.
现象:建筑垃圾堆放耕地旁。
危害:。。。。。。。。。。。
解决方案:求高人指点。。。。。。
七.
现象:垃圾堆残破。 可能是由于车撞所致。
危害:不美观
解决方案:发现损坏进行修复。
,,,,
,,,,,
,,,,,各家各户自觉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