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自然资源,全部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
A.石油、森林、煤炭、太阳能 B.铁矿、天然气、铀矿、阳光
C.阳光、土地、水、草原 D.森林、水、天然气、铁矿
2、我国内流区域面积广大,内流河年径流总量不足全国的5%,关于我国内流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汛期出现在冬季 B.多为季节性河流
C.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D.通常水量随夏季气温增高而增加
3、关于亚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B.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C.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D.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4、歌曲《我爱你一中国》: 当灿烂的太阳跳出了你东海的碧波,你的帕米尔高原上依然是群星闪烁.....该现象说明我国( )
A.南北跨纬度多 B.南北跨平原多 C.东西跨经度多 D.东西跨高原多
5、东南亚地区的马六甲海峡运输繁忙,船只过往不断,它是沟通哪两大洋的咽喉要道( )
A.印度洋、大西洋 B.大西洋、北冰洋
C.印度洋、太平洋 D.太平洋、大西洋
6、北京经济发展具有的优势是( )
A.人才、信息、科技 B.铁路、航空
C.能源、矿产资源 D.气候、旅游
7、秦岭—淮河以北和以南的河流比较,以北的河流显著的特点是( )
A.水量更丰富 B.含沙量小 C.汛期更长 D.有结冰期
8、亚洲大部分地区所处的温度带是( )
A.热带 B.北寒带 C.南温带 D.北温带
9、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国家之一,其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的影响 B.地形复杂多样的影响
C.海陆位置的影响 D.地势西高东低的影响
10、就我国温度带、干湿地区而言,平潭综合实验区属于( )
A.暖温带、半干旱地区 B.亚热带、湿润地区
C.中温带、半湿润地区 D.寒温带、半干旱地区
11、(题文)鲁菜、川菜、湘菜都是中国著名的菜系,其正宗来源地分别是( )
A.山东省 四川省 湖南省 B.河北省 四川省 甘肃省
C.河北省 福建省 湖南省 D.山东省 福建省 甘肃省
12、我国是一个气象灾害严重的国家,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最广的一种气象灾害是( )
A.洪涝 B.干旱 C.梅雨 D.台风
13、成语“得陇望蜀”中的“陇”和“蜀”分别指( )
A.陕西、云南 B.甘肃、四川
C.甘肃、青海 D.四川、云南
14、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此时M地为( )
A.南半球冬季 B.南半球夏季
C.北半球夏季 D.北半球冬季
15、下列就我国如何实现山区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山区风景秀丽,开发生态旅游
B.砍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大力发展林业
C.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业,以满足市场需要
D.山区急流水能丰富,积极建设小水电站
16、北方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为( )
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性气候
17、俄罗斯幅员辽阔,地跨东西半球和亚欧。读图,下列关于俄罗斯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民族构成单一的欧洲国家 B.平原面积广大,地势东高西低
C.东部地区河流众多,航运价值高 D.重工业发达,多沿海分布
18、若要使房子周围的门窗都朝南,房子只能建在( )
A.赤道上 B.北极点上 C.南极点上 D.本初子午线上
19、中纬度是指( )
A.0°~30° B.23.5°~66.5°
C.30°~60° D.60°~90°
20、图中,①②③④地均位于大西洋两岸的陆地,则②大洲是( )
A.欧洲 B.南美洲 C.非洲 D.北美洲
21、下列界线大致与秦岭一淮河一线一致的是( )
A.400mm等降水量线 B.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1月0℃等温线 D.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22、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 )
A.马达加斯加岛 B.大不列颠岛 C.格陵兰岛 D.加里曼丹岛
23、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 )
A.长白山一武夷山 B.昆仑山一祁连山一横断山脉
C.天山一阴山 D.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
24、读东南亚局部地区图,下列有关该区域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盛产椰子、蕉麻等热带经济作物 B.热带季风气候广布,盛产水稻
C.地处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D.石油、锡矿资源丰富
25、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目前人口仍然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印度人口众多产生的影响有( )
①劳动力充足 ②人口老龄化严重 ③资源、环境压力大
④劳动力素质高 ⑤消费市场广阔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④⑤
二、综合题(第1题12分,第2题10分,第3题15分,第4题13分,共50分)
1、下图示意我国西南地区,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地位于_________山脉,乙地位于_____________高原。该地区河流的水能资源丰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交错杂居”。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多,风俗各异,从地形角度看,原因是_____________。
(3)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多元,风情独特,有利于发展__________业。为促进当地自然资源的开发,加强对外交流,首先需要改善____________。
2、读“澳大利亚图”,回答下列问题。
(1)澳大利亚地处______(南北)半球,穿过其中部的重要纬线是______。
(2)澳大利亚分东中西三大地形区,①处是______,②处是______,③处是______。
(3)由图可知,澳大利亚矿产资源______,又是世界上矿产品的主要______国,因而有“________________”之称。占世界重要地位的矿产是______和______。
(4)目前,澳大利亚______业已大大超过______业和______业,成为本国的主要经济支柱。
3、读中国局部区域简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该山脉以北地区主要的糖料作物是__。
(2)图中甲地区的耕地类型以__________为主,乙地区的作物熟制是___________。
(3)图中①、②、③、④四条铁路线属于京广线的 是________。
(4)京广高铁连接了我国沿海的______和______工业基地。
(5)下列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__________。
A、甲——发展淡水养殖为主 B、乙——发展种植业为主
C、丙——发展林业为主 D、丁——开辟梯田,发展种植业为主
(6)下列由秦皇岛港运往海口的货物,不可能的是_____。
A、小麦 B、苹果 C、甘蔗 D、煤炭
(7)图中的四条铁路线中,穿过济南的是___线(填数字代码名称),铁路干线④是_____铁路。
4、读亚欧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③ 亚洲的季风气候区,其中①是__________气候;②是_______气候; ③是__________气候。影响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2)北纬30º-60°的西岸为_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_____气候;而北纬30º-60°的东岸为两种季风气候;北纬30º-60°的内部为______________气候。影响亚欧中纬度地区气候分布差异的主要是___________因素。
(3)⑦地是青藏高原地区,夏季气温比东部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低很多,气象工作者在右图B处(200米)测得的气温是15.8℃,则C处的气温约是______℃;降水也有很大差异,迎风坡降水_______。
参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C
2、A
3、C
4、C
5、C
6、A
7、D
8、D
9、C
10、B
11、A
12、B
13、B
14、D
15、C
16、A
17、B
18、B
19、C
20、B
21、C
22、C
23、D
24、B
25、A
二、综合题(第1题12分,第2题10分,第3题15分,第4题13分,共50分)
1、横断 云贵 水量大 落差大 大散居,小聚居 地形崎岖闭塞,交往不便 旅游 交通
2、南 南回归线 大分水岭 中部平原 西部高原 丰富 出口 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煤 铁 服务 工 农牧
3、甜菜 旱地 一年两熟 ① 京津唐 珠江三角洲 B C ③ 京包
4、热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 温带季风 纬度 地中海 温带海洋 温带 海陆 11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