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湖南省岳阳开发区七校2012年九年级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联考试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3:09:00
文档

湖南省岳阳开发区七校2012年九年级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联考试题...

2012年岳阳开发区七校(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联考试题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O:16Ca:40Cl:35.5H:1一、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符合要求的答案。(每题2分,本题共40分)1.下列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A.灯泡发光B.镁带燃烧C.电解水D.火药爆炸2.“绿色化学”是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中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的利用率为100%。下列反应符合绿色化学这一特点的是()A、工业冶铁B、用生石灰制熟石灰C、
推荐度:
导读2012年岳阳开发区七校(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联考试题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O:16Ca:40Cl:35.5H:1一、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符合要求的答案。(每题2分,本题共40分)1.下列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A.灯泡发光B.镁带燃烧C.电解水D.火药爆炸2.“绿色化学”是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中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的利用率为100%。下列反应符合绿色化学这一特点的是()A、工业冶铁B、用生石灰制熟石灰C、
2012年岳阳开发区七校(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联考试题

化   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Ca:40  Cl:35.5   H:1

一、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符合要求的答案。(每题2分,本题共40分)

1.下列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

A.灯泡发光   B.镁带燃烧   C.电解水   D.火药爆炸

2.“绿色化学”是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中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的利用率为100%。下列反应符合绿色化学这一特点的是

( ) 

A、工业冶铁   B、用生石灰制熟石灰  C、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D、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3.有关铅笔的说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铅笔芯中含有石墨   B.铅笔芯是用铅做的

C.2B铅笔芯可以导电   D.铅笔芯在氧气中灼烧能生成C02

4.毒品严重危害人类社会。的化学式为C10H15N,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完全燃烧时会生成CO 

B.完全燃烧时的生成物只有两种

C.C、H、N三种元素中质量分数最高的是H元素 

D.C、H、N元素的质量比为10:15:1

5.下列生活中的常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是( )

 A.钢筋混凝土   B.陶瓷   C.塑料   D.钢铁

6.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7.下列生活经验和知识原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铝合金比铁制品耐腐蚀的原理是:铁的化学性质比铝活泼

B.用汽油洗涤衣服上的油渍的原理是:油渍易溶于汽油

C.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的原理是:胃酸会和Al(OH)3发生中和反应

D.食醋除水垢的原理:食醋中的醋酸和水垢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物质

8.我国《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或天然物质。工业染料苏丹红Ⅰ号不能用作食品添加剂。苏丹红Ⅰ号的化学式为C16H12N2O,下列关于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苏丹红Ⅰ号中含有四种元素

B.苏丹红Ⅰ号分子中含有16个碳原子、6个氢气分子、1个氮气分子 和1个氧原子

C.苏丹红Ⅰ号中碳、氢、氮、氧的质量比为48:3:7:4

D.苏丹红Ⅰ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77.4%

9.分别用以下三组物质比较锌和铜的金属活动性:(1)Zn、Cu、稀硫酸;(2)Zn、Cu、MgSO4溶液;(3)Zn、Cu、AgNO3溶液。仅用组内物质就能够直接达到目的的是( )

  A. 仅有(1)   B. (2)(3)   C. (1)(3)   D.(1)(2)(3)

10.下列四个图像反映的变化趋势,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

 

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钾溶液中不断加入钾晶体

B. 向氯化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用相等质量的双氧水来制取氧气

D.氢氧化钠溶液中加足量的水稀释

11.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A.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 

C.物质可以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D.由于反应前后原子种类相同,所以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12.下列物质分离方法错误的是( )

A.除去C02中混有少量的CO:导出点燃

B.粗盐提纯的步骤:溶解→过滤→蒸发→冷却结晶→过滤

C.除去H2中混有的HCl:将气体通过装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

D.除去铜粉中混有的CuO:用足量的稀硫酸浸泡后过滤、洗涤

13.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漏气的是( )

 

      A        B             C              D

14. 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物质是(    )

A纯碱B.小苏打C.碳酸钙D.白醋

15. 对下列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

A.某溶液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不一定含有SO42- 

B.某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变红色,该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C.检验氢气纯度时,将一收集气体的试管移近火焰,没有响声,表明氢气纯净

D.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Cl-,先加稀盐酸除去OH- ,再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证明含Cl-

16.某同学设计了一些准备在实验室制取有关气体的方案,其中合理可行的是 (  )

A. 加热氯酸钾与高锰酸钾的混合物制氧气 B.用与锌反应制氢气

C.用稀盐酸与生石灰反应制二氧化碳 D.用稀硫酸与石灰石反应制二氧化碳

17.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烧杯,调节至平衡,再向两只烧杯中各注入相同质量、相同质最分数的稀硫酸,然后按右图所示分别投入相同质量的锌粒和镁带,反应停止后天平可能 (  )

A.左边托盘上升  B.右边托盘上升 C.保持平衡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18.向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完全反应后过滤。不可能存在的情况是 ( )

A.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2+、Fe2+

B.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Ag+、Fe2+

C.滤纸上有Ag、Cu、Fe ,滤液中有Fe2+

D.滤纸上有Ag、Cu、Fe ,滤液中有Ag+、Cu2+

19. 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能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的是 ( )

A.Na2CO3和H2SO4   B.CuSO4和NaOH  C.HCl和NaOH   D. KCl和NaNO3

20.在20世纪20年代,一些化学家提出一种酸碱理论──质子论。这种理论认为,凡能给出质子(H+)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能接受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根据这一理论,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碱的是( )

A. HNO3    B. CO32-   C. NH4+   D. SO42-   

二、填空题(本题共26分每空1分) 

21.用化学符号填空

(1)三个铁离子       ,(2)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

(3) 氧气         ,(4)碳酸根离子        ,(5)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              。  

22.(1)学习和生活中常存在许多认识上的误区,学好化学可以帮助人们辨认清楚,如干冰不是冰,是二氧化碳;白金不是金,是金属铂。请问类似的化学知识你还知道哪些?试举出二例:

                              、              。 

(2)现有:a.盐酸 b.浓硫酸 c.熟石灰 d.纯碱 e.胆矾 f.氮气 g.甲烷 等七种物质,请用编号回答下列问题: ①有时家庭做馒头会用到的物质是           。 ②能用来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是          。③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造成矿井瓦斯爆炸的是          。④我国古代湿法炼铜的原料之一是          。

23.(1)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的单质,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②化学性质相似             ③物理性质相似

④是同一种物质      ⑤完全燃烧后都生成二氧化碳   ⑥都是黑色固体

(2)为了降低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可用纳米级某种氧化剂做催化剂,使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与氮氧化物(NOX)反应,转化为空气中含有的两种气体(其中一种为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NOX发生了             (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24.已知有化合物甲、乙和单质丙、丁四种物质发生如下反应:甲+丙→乙+丁

(1)该反应所属反应类型是                反应。

(2)若乙的溶液为浅绿色,丁为无色气体,则丙是           (用化学式回答,下同)

(3)在常温下甲是固体,若乙为无色液体,则丙是          ;若乙为无色气体,则丙是          。 

25.有一包固体A,可能含有Cu(OH)2、CuO、Cu、NaOH、Na2CO3、CaCl2中的几种,取少量的A做如下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根据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判断:

(1)气体D是            (填化学式,下同),沉淀G是             。

(2)混合物A中的可能组成有            、            、            。

(3)溶液F中,一定存在溶质是            。 

(4)写出过程③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三、简答题(本题共10分) 

26.夏天要下雨时鱼儿为什么会浮出水面?(3分)

 

27.为什么湿衣服在当太阳和通风的位置容易干? (3分)

28.2010年4月底墨西哥湾发生重大油井泄漏事故,日泄漏原油几请千桶。

(1)泄漏原油的危害有:                                          (填一种即可)(2分)

(2)为制止灾难延续,人们想到了一种办法:可控燃烧法,就是将泄漏的原油烧掉。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可行?                其理由是                                        。

四、实验探究(本题共16分每空1分)

29. 甲乙两同学学完质量守恒定律后设计了如下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1)甲同学取一支蜡烛粘在一小块玻璃片上,将玻璃片和蜡烛一起放在天平上称量。天平平衡,如图所示。点燃蜡烛,过一会观察到天平指针_______(向左偏、向右偏)因此他得出结论:蜡烛燃烧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乙同学对甲同学的实验思考后,进行了改进,他将蜡烛放于一密闭、干燥、透明的玻璃容器中,放于天平上调节平衡,并设法点燃蜡烛,过一会观察到蜡烛熄灭,天平仍然平衡,他得出结论,蜡烛燃烧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3)甲同学得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同学从实验上证实蜡烛燃烧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并且还从微观角度进行了解释,他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同学通过仔细观察。还观察到了一个明显的现象_______________,他根据该现象得出蜡烛的组成中含有氢元素;该同学又进行了进一步的实验,最后还得出蜡烛的组成中还一定含碳元素。他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得出蜡烛的组成中一定含碳、氢元素结论的化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同学实验时,观察到蜡烛熄灭,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请你举出生活中应用该原理灭火的一个具体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

 30.实验室里某小组正在探究一个问题。根据设计方案,小英向试管中加入2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然后她又用滴管连续滴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1)他们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填Ⅰ或Ⅱ)

Ⅰ.酚酞溶液遇酸、碱溶液能显示不同颜色吗?    Ⅱ.酸和碱溶液能发生反应吗?

(2)大家对小英得到的无色溶液继续探究。小斌认为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钠,小亮认为溶质有两种,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学们根据以下两种方案进行实验后,一致认为小亮的观点是正确的。请你补填下表的空缺。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方案一:取少许反应后的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石蕊试液。溶液显红色

小亮的观点正确。

方案二:取少许反应后的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            。

31.下列是某种金属的部分性质

颜色、状态硬度密度熔点延展性导电、导热耐腐蚀
银白色固体较硬4.5g/cm3

该金属加入到稀盐酸中无气泡产生。

1、试推断该金属的化学性质                                        。                        

2、自选化学试剂设计实验,探究该金属的化学活泼性与铁比较的强弱。

你的猜想验证方法现象结论
五、计算题(本题共8分)

31.(6分)小洁同学为测定测定钙片中碳酸钙的含量标注是否属实(50%),她取出4片片剂(每片2.5克),研碎后放入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不再放出气体为止,共用去稀盐酸40.0 g,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量为47.8 g(不含烧杯质量, 假定钙片其它成分不与盐酸反应。)求: 

(1)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2) 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 通过计算判断钙片中碳酸钙的含量标注是否属实。

2012年岳阳开发区七校(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联考试题

化学参

一、选择题(40分)

1、A   2、B   3、B   4、A   5、C   6、D   7、A   8、B   9、A   10、B   

11、C  12、A  13、D  14、D  15、B  16、A  17、B  18、D  19、C  20、C 

二、填空题(26分)

21、(1)3Fe3+   (2)S(+4)O2    (3)O2    (4)SO42   (5)N2   

22、(1)臭氧不是氧,是O3 ;水银不是银,是汞。(合理即可)

   (2)① d   ② b   ③ gg  ④ e 

23、(1) ○1 ○2 ○5  (2)4CO + 2NOX  ==N2 + 4CO2     还原

24、(1)置换  (2)Fe   (3)H2    C   

25、(1)CO2    CaSO4       (2)、NaCO3    CuO   CaCL2     (3)、CuSO4

(4)、CuO + H2SO4 ==CuSO4 + H2O    或  CaCL2 + H2SO4 == CaSO4  + 2HCL

三、简答题(10分)

26、下雨时天气闷热,O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导致水中含氧量不足,而浮出水面。(3分)

27、湿衣服在当阳和通风的位置,温度高,通风,加速了水分子的运动速度,所以易干。(3分)

28、(1)污染了环境(合理即可)(2分)   (2)不行,污染了大气(合理即可)(2分)

四、实验探究(16分,每空1分)

29、 (1)向左偏   

(2)

(3)燃烧产生的CO2逸出,未称量到。

(4)在干燥透明的玻璃容器上产生了水珠   

 在玻璃容器中滴加澄清的石灰水,生成物中有CO2和H2O

(5)、CO2 不支持燃烧,也不燃烧    用干粉灭火器灭火。(合理即可)

30、  (1)I         (2)  Na2SO4    H2SO4    Fe   产生气泡     (或BaCL2   产生沉淀)

31、  (1)2.29     (2)9.125%(或9.1%)   (3)属实。

文档

湖南省岳阳开发区七校2012年九年级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联考试题...

2012年岳阳开发区七校(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联考试题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O:16Ca:40Cl:35.5H:1一、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符合要求的答案。(每题2分,本题共40分)1.下列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A.灯泡发光B.镁带燃烧C.电解水D.火药爆炸2.“绿色化学”是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中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的利用率为100%。下列反应符合绿色化学这一特点的是()A、工业冶铁B、用生石灰制熟石灰C、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