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杨茂林
进了初中发现数学变难了,数学成绩下降了.分析:在小学阶段,由于科目少,知识内容浅,学生即使学法较差也能通过刻苦努力取得好成绩.进入初中后,随着课程的增多及学习内容的加深拓宽,尤其是数学从具体到抽象,由文字发展到符号,图形……,学习内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也要发生变化.如果还是用小学时的方法对待,将会因学不得法而使成绩逐渐下降,久而久之,这一部分学生就会失去学习信心和兴趣而成为学困生.而且数学学习的好坏会对物理,化学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对初一学生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1,预习课本,学会研究
预习时应做到:
一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内容.
二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方法上可采用随课预习或单元预习.预习前做到有的放矢.实践证明,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能逐渐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预习过程同时更是一个研究过程.
2,注重课堂,提高能力
在听课方面要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 "听"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在听的过程中注意:(1)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
(2)听知识引人及知识形成过程;
(3)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点);
(4)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尤其是当老师注重能力教学的时候,教材是反映不出来的.
(5)听好课后小结.这样久而久之,思维的敏捷性和数学能力会逐步提高.
3,作好笔记,加强记忆
作好笔记要求:
(1)记笔记服从听讲,要掌握记录时机;
(2)记要点,记疑问,记解题思路和方法;
(3)记小结,记课后思考题.使自己明确"记"是为"听"和"思"服务的.
4,做好作业,探讨规律
课后复习巩固及完成作业要求:每天先阅读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记忆方法有类比记忆,联想记忆,直观记忆等).然后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在作业书写方面也应注意"写法要求书写格式要规范,条理要清楚.学会(1)如何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 (2)如何将推理思考过程用文字书写表达;(3) 正确地由条件画出图形.开始可有意识模仿,训练,逐步使自己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坚持"两先两后一小结"(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做作业,写好每个单元的总结)的学习习惯.从而总结出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