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到欺凌的发生和严重性。
2.学会如何避免和解决欺凌问题并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
3.增强团体合作精神,培养友爱互助的素质。
二、教学内容
1.什么是欺凌?
2.欺凌的类型和表现。
3.欺凌的危害和影响。
4.避免和解决欺凌问题的方法。
5.增强团体合作精神,培养友爱互助的素质。
三、教学过程
1.引入
学生们,今天是我们幼儿园的主题班会。我们今天要聚焦于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那就是防止其他小朋友欺凌我们,那么欺凌就是什么呢?
2.正式教学
a. 图示小朋友齐声读出今天的主题“防止欺凌”
b. 出示图片,“你们看,这个小女孩被其他小孩围住了,她正哭泣着,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欺凌场景。”然后问小朋友们,在幼儿园里,你们有没有看到过欺凌发生呢?
c. 请求学生们围绕主题问题进行讨论,并适时地引导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鼓励小朋友们自由发言,听他们讲述自己或者身边同学的经历,慢慢形成对欺凌的认识和意识。
d. 接着讲解欺凌的类型和表现,例如人身攻击、言语辱骂、排挤和孤立等,将这些种类的欺凌通过图片做具体呈现,并且告诉小朋友们如果自己或者身边的小伙伴受到了这样的欺凌,应该及时向老师或者其他大人求助。
e. 然后,教师可以讲述欺凌事情对人的伤害和影响,如情感上的伤害、身体上的伤害、学习上的影响等,以此增强小朋友们对于防范欺凌的重视,让小朋友们认识到防止欺凌的重要性。
f. 接下来,我们来讲讲如何避免和解决欺凌问题。老师可以引领小朋友和他们一起制定关于避免欺凌的规则和行为准则,以此来避免欺凌。同时,对于意外发生的欺凌行为,也可以教给小朋友们有效地“反击”方法,例如大声喊出不要欺负我等,这样能让小朋友们在面对欺凌行为时有应对的策略,并且不会因为害怕而退缩。
g. 最后,我们可以为小朋友们组织一些团队协作的活动来增强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让他们享受合作的乐趣,并且把合作好的人际关系延续到生活中。在团队协作过程中,老师可以适时引导小朋友们展现自己的特长和优势,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团队中的特殊价值,增强自信心和互助友爱的意识。
3.总结较为重要的知识点,并对小朋友们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四、延伸活动
1.小组讨论:让小朋友们分成小组,在小组内讨论学习中发生的欺凌行为,各自谈谈感受和看法,并尝试提出解决的办法。
2.情感教育:组织小朋友们完成关于友谊的绘画或者手工等,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来理解和体验什么是真正的友谊。
3.音乐游戏:教师可以使用音乐和游戏的方式,让小朋友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实际上体验和感受团队协作的乐趣,鼓励他们在游戏中激发团队意识和友爱互助的精神。
五、教学效果评价
1.观察小朋友们对于欺凌问题的表现,是否能够及时向老师或者其他大人求助。
2.小组讨论结果是否得到大家的认可,并有效地提出解决方法。
3.完成情感教育活动时,是否可以很好地表达出他们对友谊的理解。
4.团体合作活动结束后,小朋友们是否形成了互助合作的思维方式和行动习惯。
六、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 鼓励小朋友们自由发言,不要只围绕教案展开教学或是要求小朋友们机械地按照教案设置的流程进行讨论和学习。
2. 在讲解欺凌问题时,不要让小朋友们感到恐慌或者害怕,建议不要过于注重欺凌的负面影响,而是多提出一些防范和解决的方法。
3. 团队合作活动设计要考虑每个小朋友的特长,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优势,并且把个人优势在团队协作中发挥出来。
4. 调动小朋友们积极性,教师可以从一些小细节下手,让小朋友们参与其中,如采用互动问答、口号呼喊或是一些简单的游戏等。同时也要注意全员参与,避免有孩子被忽视或被孤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