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被审核部门/人员 | 制 造 部:郭恩祥、贾苏青、杨立春 质 量 部:张蓉、王娟、汪厚琴、金梅 仓库、物流:时修珍、谢礼坚 人力资源:孙娟 研 发:丁茂峰、叶继延 工 艺:邹君、李斌、孙业祥 设备部:时文宏 营销:李永军、沈品 | 审核员 | 王华、高婷婷、马邦凤、王小丽、陈慧 | 审核日期 | 2011.11.16~17 | |||
| 审核准则 | 审核内容 | 现状与问题 | 审核判定 | |||||
| 计量法制要求 | ||||||||
| 1计量单位 | 抽查各类文件、报表 (可在审核其他项目时进行)。 | 个别资料中有用错国际单位制词头现象,如k写成K,写成,已现场整改。2011.11.16 马邦凤验证 | ■符合 □不符合 | |||||
| 2计量人员 | 查计量检定/校准人员资质证书与项目的相符情况。 | 专/兼职计量员、审核员均有证书,且有效 | ■符合 □不符合 | |||||
| 3计量标准 | 抽查最高计量标准的技术档案 (含检定和校准)是否符合JJF1033的规定。 | 暂未建立最高计量标准 | ■符合 □不符合 | |||||
| 4强制检定 | 检查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台账及强检实施情况(抽查检定证书) | 已建立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台账,但其中无A类 | ■符合 □不符合 | |||||
| 5特定要求(如有) | 无 | ■符合 □不符合 | ||||||
| 技术能力要求 | ||||||||
| 1 经营与能源 | ①抽查物资进厂与产品出厂经营检测记录及重要过程的监控情况; ②查能源管理制度、计量网络图、计量配备情况、检测记录与汇总分析资料; | ①物资进厂使用电子称,均已校准。 ②已绘制电计量网络图,水计量网络图。 | ■符合 □不符合 | |||||
| 2 安全与环保 | ①查安全与环保是否有有效的管理文件;②根据相关文件检查配备能力和检测记录;③检查委外项目的检测报告。 | 安全与环保委外检测。 | ■符合 □不符合 | |||||
| 测量管理体系要求 | ||||||||
| 4总要求 | 抽查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三层文件,看是否依据ISO10012条文展开 | 抽查质量手册、部门程序文件,符合要求 | ■符合 □不符合 | |||||
| 5.管理职能 5.1 计量职能 | 抽查部分部门,看手册规定的计量职能与实际是否相符。 | 公司计量器具管理职能不明确,例如实验室只管委外检定的B类计量器具。 | □符合 ■不符合 | |||||
| 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 ①抽查部分部门的能力分析资料;②抽查部分重要过程的不确定度评定资料,看是否齐全、正确; ③抽查部分重要过程的监视记录,看是否齐全、合理。 | 在已进行的检测能力分析资料中发现:灯具结构件尺寸要求 用卷尺测量和钢直尺测量,卷尺的允许误差为,钢直尺允许误差为,均远达不到计量要求。 | □符合 ■不符合 | |||||
| 5.3 质量目标 | 审查质量目标是否适宜性,是否可测量可考核; | 适宜,可测量,列入年度目标中 | ■符合 □不符合 | |||||
| 5.4 管理评审 | 查是否制定了管理评审计划(初次建立体系的可不审此项)。 | 初次建立体系,待年底进行管理评审 | ■符合 □不符合 | |||||
| 6.资源管理 6.1 人力资源 | ①抽查检定/校准、检测检验人员的资质证书资料; ②对没有资质的人员是否纳入培训计划? | 专职计量员、兼职计量员均有资质证书,经培训上岗。 | ■符合 □不符合 | |||||
| 6.2 信息资源 | ①审查部分岗位使用的体系文件,看是否受控; ②如使用测量软件,检查使用的环境条件看是否能保证温湿度; ③抽查测量设备所进行的标识。 | ①质量部制定了《C类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管理办法》。 ②暂无测量设备有使用环境要求。 ③抽查线上测量设备,A、B、C类,已贴计量确认标识。 | ■符合 □不符合 | |||||
| 6.3 物资资源 | ①查看测量设备管理台帐及分类情况; ②抽查设备的采购管理执行情况; ③抽查部分检测场所的内务管理看是否符合6s管理要求。 ④抽查有环境条件要求的检测环境,看是否配备了监测仪表并纳入计量管理,环境条件是否满足? | ①查看管理台帐,分为A、B、C类。 ②测量设备的采购需求由各部门上报,由计量工程师确认配备要求后,经生产中心总监批准交由设备部选择合格供方进行采购。 ③抽查进料检验、制造部检验岗位符合6S管理要求 ④暂无测量设备有使用环境要求。 | ■符合 □不符合 | |||||
| 6.4 外部供方 | 抽查部分供方资质及评价资料(包括: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测量设备及配件生产厂家、测量设备检定、校准部门) | 抽查部分测量设备、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及配件生产厂家能力资质与评价的资料。设备部做了测量设备的合格供方名录,包括检/校供方。 | ■符合 □不符合 | |||||
| 7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实现 7.1计量确认 | ①检查测量设备的周检计划及执行情况; ②抽查部分重要的测量设备的检定/校准证书; ③抽查部分能力分析资料,看计量要求的导出是否正确、验证结论是否正确; ④抽查自检定和自校准的原始记录看信息量是否满足要求。 | ①查看质量部的检/校执行情况,符合周检计划, ②现场抽查了质量部进料检验部分游标卡尺、制造三部智能电量测试仪、综合测试仪,均有检定/校准证书,且内容全面,符合要求。 ③抽查制造一部、三部、成品检验的测量过程及控制一览表、测量设备计量确认明细表、计量确认过程验证记录表,验证结论正确。 ④抽查部分C类自检定和自校准的记录,即《C类测量设备计量确认记录》符合C类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管理办法重要求。 | ■符合 □不符合 | |||||
| 7.2测量过程 | ①查检测检验是否制定了现行有效的作业文件; ②依据作业文件查与检测能力分析资料,看是否相符; ③抽查重要控制过程,看是否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和测量过程监视; ④抽查部分测量过程的检测或检验原始记录,看信息量是否满足要求。 | ①抽查进料检验指引、制造三部工艺及检验规程受控、有效 ②进料检验指引、制造三部工艺及检验规程与测量过程及控制一览表中相符合 ③目前重要控制过程为制造二部成品检验测量光参数,已经做了不确定度评定和测量过程监视 ④抽查进料检验原始记录,填写满足记录的控制要求。 | ■符合 □不符合 | |||||
| 7.3 测量不确定度和溯源性 7.3.1测量不确定度 | ①抽查自校项目所做的不确定度评定,看是否正确; ②抽查重要控制过程的不确定度评定,看是否正确; ③为进行记录验证,由多台设备组成的测量系统应做不确定度评定或进行误差合成,抽查部分项目,看是否正确。 | ①未对自校项目做不确定度评定,此处已与咨询老师沟通,针对C类自校暂可不做 ②查看制造二部成品检验测量光参数的不确定度评定,正确 ③暂无由多台设备组成的测量系统 | ■符合 □不符合 | |||||
| 7.3.2 溯源性 | 查自检定和自校准项目的量值溯源图,看是否正确。 | 抽查了制造二部、三部的测量设备均可溯源。 | ■符合 □不符合 | |||||
| 8体系分析与改进 8.1 总则 8.2 审核和监视 | ①检查是否制定了年度内部审核计划(初次建立体系的可不审此项); ②查所有重要过程所进行了过程监视得记录,看方法是否正确,结果是否处于受控状态。 | ①制定了2011年度内部审核计划 ②查已进行了过程监视得记录,方法正确,结果处于受控状态。 | ■符合 □不符合 | |||||
| 8.3 不合格控制 | 查阅体系运行过程是否有“文件修改记录”、“不合格测量设备停用与修理记录”、“监视发现的不合格测量过程整改记录”等方面的不合格控制记录。 | 查有“文件修改记录”、无“不合格测量设备停用、修理记录”、“监视发现的不合格测量过程整改记录”等方面的不合格控制记录。符合文件管理要求。 | ■符合 □不符合 | |||||
| 8.4 改进 | 检查对发现的不合格所实施的纠正措施是否有效(之后有无再发生),对潜在的不合格所实施的预防措施的有效性(之后是否消除或缩小了可疑结果)。 | 暂无不合格 | ■符合 □不符合 | |||||
| 合计 | ( 2 )项不符合,其中( 1 )项一般不符合,( 1 )项严重不符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