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3:05:24
文档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

学校代码:10128学号:200920601020课程设计题目: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B40方案学生姓名: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班级:工程管理09-1班指导教师:杨立国2012年7月4日摘要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中,楼盖结构类型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竖向承重结构体系采用外砖墙和钢筋混凝土内柱承重方案。主梁按弹性理论方法计算其内力,而计算钢筋混凝土次梁、单向板内力时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不仅仅可以使结构的内力分析与截面设计相协调,而且可以使结构在破坏时有较多的截面达到极限强度
推荐度:
导读学校代码:10128学号:200920601020课程设计题目: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B40方案学生姓名: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班级:工程管理09-1班指导教师:杨立国2012年7月4日摘要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中,楼盖结构类型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竖向承重结构体系采用外砖墙和钢筋混凝土内柱承重方案。主梁按弹性理论方法计算其内力,而计算钢筋混凝土次梁、单向板内力时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不仅仅可以使结构的内力分析与截面设计相协调,而且可以使结构在破坏时有较多的截面达到极限强度
学校代码:     10128

学    号:   200920601020

课程设计

题   目: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B40方案

学生姓名:    

学   院: 土木工程学院

班   级: 工程管理09-1班

指导教师:     杨立国

      

2012年7月4日

摘要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中,楼盖结构类型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竖向承重结构体系采用外砖墙和钢筋混凝土内柱承重方案。主梁按弹性理论方法计算其内力, 而计算钢筋混凝土次梁、单向板内力时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不仅仅可以使结构的内力分析与截面设计相协调,而且可以使结构在破坏时有较多的截面达到极限强度, 从而充分发挥结构潜力,收到节约材料、方便施工、简化设计的效果。

关键词:单向板肋梁楼盖  钢筋混凝土  板  次梁  主梁  配筋

目录

第一章 课程设计任务书    1

1.1设计题目    1

1.2 设计目的    1

1.3 设计资料    1

第二章 设计计算    1

2.1 板的计算    1

2.1.1 荷载计算    2

2.1.2 计算简图    2

2.1.3弯矩设计值    3

2.1.4 承载力计算    3

2.2次梁计算    5

2.2.1荷载的计算    5

2.2.2 计算简图    5

2.2.3弯矩设计值和剪力设计值    6

截面尺寸校核    7

2.2.4 承载力计算    7

2.3主梁计算    8

2.3.1荷载计算:    9

2.3.2计算简图    9

2.3.3弯矩设计值和剪力设计值    10

2.3.4承载力计算:    12

2.4吊梁计算    13

第三章    参考资料:    13

第一章 课程设计任务书

1.1设计题目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楼盖B40设计方案

1.2 设计目的

1、掌握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结构布置的一般原则.

2、掌握板、次梁、主梁的尺寸确定方法。

3、掌握单向板肋梁楼盖结构的计算方法和配筋构造。

4、掌握工程设计计算书的书写格式。

5、学习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结构施工图的绘制。

6、进行结构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1.3 设计资料

   1、工厂仓库的建筑平面图。

   2、楼盖结构类型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竖向承重结构体系采用外砖墙和钢筋混凝土内柱承重方案。

   3、墙厚 240mm,板伸入墙体120mm,次梁伸入墙体240mm,,纵墙在主梁底部有外伸扶壁120mm370mm,主梁搁置长度370mm,柱截面。

   4、混凝土采用 C20、C25或C30,钢筋采用HPB235 和HRB335级钢

 2、楼盖结构类型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竖向承重结构体系采用外砖墙和钢筋混凝土内柱承重方案。

3、柱截面400mm×400mm。楼面构造层做法: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20mm厚混合砂浆顶棚抹灰

 4、混凝土采用C25(fc=11.9N/ mm2, ft=1.27 N/ mm2),钢筋采用HRB335级钢(fy=300 N/ mm2)。

5、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为5 N/ mm2.

6、恒载分项系数为1.2,恒载分项系数为1.4

第二章 设计计算

2.1 板的计算

板按考虑塑性内重分布方法计算。

板厚h≥=45mm对工业建筑楼盖,要求h ≥ 70mm ,故取板厚h=120mm。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 h=(~)L=( ~)×6000 mm =(344~500)mm,考虑到楼面活荷载,故取h=450mm。梁宽b=(~)h=(150~225)mm,取b=200mm。板的尺寸及支撑情况如图1—a所示:

图1-a板的构造

2.1.1 荷载计算

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                            0.02×20= 04kN/㎡

120厚楼板自重                                0.12×25=3.0kN/㎡

20mm厚顶棚抹灰                              0.02×17=0.34kN/㎡

恒荷载标准值                                  = 3.74kN/㎡

荷载设计值                                   g = 1.2×3.74= 4.49kN/㎡

活荷载设计值                                 q = 1.4×5.5= 7.7kN/㎡

合计                                     g + 0.7q < g + q = 12.486kN/㎡

q/g=7.8/4.686=1.66<3

2.1.2 计算简图  

边跨                   Ln = 1.60m

                          Lo = Ln 

中间跨                 Lo = Ln +h/2=1.m

跨度差 =2.5% < 10%,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内力。取1m宽板带作为计算单元,计算简图如图1-b所示:

图1-b 板的计算简图

2.1.3弯矩设计值 

如表2—1连续板各截面弯矩计算 

截面1B2C
弯矩计算系数α1/11-1/11 

1/16(1/16*0.8)-1/14(-1/14*0.8) 

M=α(g+q)l02/KN·m

1/11*12.486*1.^2=3.05-11*12.486*((1.+1.6)/2)^2=-2.981/16*12.486*1.6^2=2.0(1.1)-1/14*12.486*1.6^2=-2.28(-1.83)
2.1.4 承载力计算

b=1000mm,h=120mm,h0 =120 – 20 = 100mm。钢筋采用HPB300级(fy = 270N/ mm²),混凝土采用C30(fc =14.3N/mm²),各截面配筋见表2:

表2     板的配筋设计

截面1B2C
M/kN·m

3.05-2.982.0(1.1)-2.28(-1.83)
0.022-0.020.014(0.011)

-0.016(-0.013)
11710674(58)85(69)
选配钢筋φ8/200

φ8/200

φ8/200

φ8/200

实配钢筋面积/mm2

251251251251
     

对四周与梁整浇的单向板跨中和中间支座处,弯矩可减少20%

2.2次梁计算

主梁截面高度 h =(~)L=(~)×5800mm=(387~580)mm,取主梁截面高度h =500mm。梁宽b=(~)h=(~)×500=(217~325),取b =200mm。次梁尺寸及支撑情况如图3所示:

                         (a)尺寸以及支撑情况

                         (b)计算简图

                               图3

2.2.1荷载的计算

恒荷载设计值:

板传来恒荷载                               3.905×1.8= 7.029kN/m

次梁自重                       1.2×25×0.2×(0.45-0.12)=1.98 kN/m

侧梁抹灰                  1.2×17×0.015×(0.45-0.12)×2=0.20kN/m

合计                                             g =9.209kN/m

活荷载设计值:   

由板传来                                 q = 1.3*6.0*1.8=14.04kN/m        

总计                                       g + 0.7 q < g + q = 23.249kN/m

q/g=1.52<3

2.2.2 计算简图   

次梁的计算跨度如图2—4:

边跨:   Ln =5.580m          L0=Ln+h/2=5.m;中间跨:L0=Ln=5.600

跨度差: =0.71% < 10%  ,按等跨连续梁计算 ,其计算简图如下3-b所示:

2.2.3弯矩设计值和剪力设计值

次梁各截面弯矩、剪力设计值见见表3、表4: 

表3  次梁各截面弯矩计算

截面边跨跨中离端第二支座离端第二跨跨中中间支座
弯矩计算系数α1/11- 1/111/16-  1/14
M=α(g+q)l02/KN·m

1/11×23.249×5.46^2=67.23

-1/11×23.249×=-66.76

1/16×23.249×=45.57

-1/14×23.249×=-52.08 

表4  次梁各截面剪力计算

截面AC
剪力计算系数0.450.60.550.55
V=β(g+q)ln/KN

58.3877.8471.6171.61
截面尺寸校核

/b=415/250<4

0.25=0.25*14.3*200*415=296.73KN>V

故截面尺寸满足要求

2.2.4 承载力计算 

(1)、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次梁跨中截面按T形截面计算,翼缘计算宽度按规定有:

取=450-35=415mm, /=120/415=0.29>0.1,故=1800mm,且KN-m以此作为判别T形梁类别的依据。

次梁正截面及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分别见表4、表5

表4  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截面1B2C
M /KN·m

67.23-66.7645.57-52.08
截面类别及截面尺寸

一类T形

b*h=1800*450

矩形

B*h=200*450

一类T形

b*h=1800*450

矩形

B*h=200*450

0.015-0.1460.0103-0.101

534

578

367

400
选配钢筋2Φ20

2φ20

3Φ14

3Φ14

实配面积628628462462
表5  次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截面AC
V/KN58.3877.8471.6171.61
0.7ftbh0/N

83083830838308383083
ftbh0/N

118690116011601160
选用箍筋双肢φ6

双肢φ6

双肢φ6

双肢φ6

V<0.7ftbh0

V<0.7ftbh0

V<0.7ftbh0

V<0.7ftbh0

s  /mm

180.00

180.00

180.00

180.00

2.3主梁计算

主梁按弹性理论方法计算。

截面尺寸及支座简化:将主梁视作铰支于钢筋混凝土柱的连续梁进行计算,主梁端部支承于壁柱上,其支承长度a=370mm。如图5-a所示:

2.3.1荷载计算:

  次梁传来的荷载:                              8.849×5.8=51.32KN

主梁自重(折算为集中荷载)      1.2×25×0.2×(0.5-0.12)×1.8=4.104KN 

梁侧抹灰(折算为集中荷载)     1.2×17×0.015×(0.5-0.12)×2×1.8=0.419KN

合计                                           G=55.843KN

  活荷载设计值:

  由次梁传来                                    Q=14.04×5.8=81.432KN

总计                                     G + 0.7 Q < G+Q=137.272KN

2.3.2计算简图

(1)、计算见图的确定

主梁计算跨度的确定:      中心跨l0=5.80m 

边跨l0=5.86m       

则主梁计算简图如图5-b所示:

(2)、截面配筋计算

跨中截面在正弯矩的作用下,为T形截面,其翼缘宽度按规定取为:

故取=1933mm

跨中钢筋按一排考虑, 

支座截面在负弯矩作用下,为矩形截面,按两排钢筋考虑,取

主梁中间支座为整浇支座,宽度b=300mm,则支座边, 

2.3.3弯矩设计值和剪力设计值

主梁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可采用等跨连续梁的内力系数进行,其弯矩和剪力的具体计算结果见表6:

表6  主梁各截面弯矩计算

 

项次荷载图跨内弯矩支座弯矩
M1M2MbMc
1 74.420.2-80.96-80.96
2 128.5-58.48-58.81-58.81
3 -19.687.95-58.81-58.81
4 132.974.75-137.52-39.35
5 -74.75-39.35-137.52
表7  主梁各截面剪力计算

项次荷载图剪力
VaVb左

Vb右

Vc左

Vc右

Vd
1 40.93-70.7555.84-55.8470.75-40.93
2 70.52-92.30092.3-70.52
3 -10.83-10.8381.43-81.4310.8310.83
4 56.11-106.7699.51-63.357.257.25
5 7.257.25-63.3599.51-106.7656.11
将以上最不利的内力组合下的弯矩和剪力图画在一张图上,即可得到主梁的弯矩包络图和剪力包络图。(见图6)

图6  主梁的弯矩包络图和剪力包络图

2.3.4承载力计算:

(1)、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

主梁的正截面及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分别见表8、表9

表8  主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主梁正截面受弯计算
截面边跨中中间支座中间跨中
M(kn.m)

207.3-218.48108.15(-38.28)

截面尺寸

 

 

 

0.035-0.3820.018(-0.06)

 

15001493771(266)

实配钢筋 2B22+2B20

5B20 

 3B18(2B20)

实配钢筋面积13881570763(628)

表9  主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截面支座A

支座Bl (左)

支座Br (右)

V/ KN138.97224.85242.61
0.25βcfcbh0/KN

457.41>V423.94>V423.94>V
0.7ftbh0/KN

136.68126.68126.68
选用箍筋双肢 φ8

双肢 φ8

双肢 φ8

Asv=nAsv1/mm2

101101101
s=1.25fyvAsvh0/(v-0.7ftbh0)

201.90154154
实配钢筋间距  /mm

250250250
Vcs=0.7ftbh0+1.25fyvAsvh0/KN

201.90-187.13187.13
Asb=(V-Vcs)/(0.8fysinα)/mm2

负值222327
选配弯起钢筋1φ22

1φ22

实配弯起钢筋面积  /mm2

380.1380.1
注:弯起钢筋的弯起角度为

2.4吊梁计算   

由次梁传至主梁的全部集中荷载:G+Q=(.58+106.39)KN=KN

吊筋采用HRB335,弯起角度为45o ,则:===403 mm2

选配2φ16(402mm2),主梁配筋图如下图7所示:

图7  主梁配筋图

第三章    参考资料:

1、《建筑荷载规范》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3、《房屋结构设计》  黄双华主编  重庆大学出版社

文档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

学校代码:10128学号:200920601020课程设计题目: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B40方案学生姓名: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班级:工程管理09-1班指导教师:杨立国2012年7月4日摘要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中,楼盖结构类型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竖向承重结构体系采用外砖墙和钢筋混凝土内柱承重方案。主梁按弹性理论方法计算其内力,而计算钢筋混凝土次梁、单向板内力时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不仅仅可以使结构的内力分析与截面设计相协调,而且可以使结构在破坏时有较多的截面达到极限强度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