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 超
1, 2
吕植勇
1, 2
付姗姗
1, 2
彭 琪
1, 2
(武汉理工大学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 心 1 430063
(水路公路交通安全控制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2 武汉 430063
摘 要 车路协同系统 (CV IS 作为智能交 通运输 系统 (IT S 的 重要子 系统 , 近年来 备受国 内外科 研 人员关注 , 是世界交通发达国家 的研究 、 发展 与应用 热点 。 文 中介绍了 CV IS 的概 念以及 内涵 , 介 绍 了美国 IntelliDrive SM 、 欧洲 eSafety 、 日本 Smar tw ay 以及我国车路协同的发展情况 , 并对我国 车路协同 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
关键词 智能交通运输系统 (I T S ; 车路协同系统 (CV IS ; IntelliDrive SM
中图分类号 :U492. 25 文献标志码 :A D OI :10. 3963/j . ISSN 1674-4861. 2011. 01. 025
收稿日期 :2010-07-22 修回日期 :2010-11-20
作者简介 :陈 超 (1987 , 硕士生 . 研究方向 :智能交通系统 . E -mail :hb tm cc @yahoo . com . cn
智能 交通运 输系统 (intelligent transporta -tion system s , ITS 是目前世界交通运输领域的前 沿领域 , 已成为世界各国极力投注资源推动的重 点之一 , 在美国 、 日本及欧盟等众多先进国家尤其 受到重视 , 被认为是提高道路交通的可靠性 、 安全 性和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之一 。
车路 协 同 系 统 (cooperative v ehicle -infra -structure sy stem , CVIS 是基于无线通信 、 传感探 测等技术获取车辆和道路信息 , 通过车车 、 车路通 信进行交互和共享 , 实现车辆和基础设施之间智 能协同与配合 , 达到优化利用系统资源 、 提高道路 交通安全 、 缓解交通拥堵的目标 [1-2]。
近年来 , 电子信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迅速发 展与应用 , 推动了 CVIS 的发展 。 其作为 ITS 的 重要子系统也备受国内外科研人员关注 , 是世界 交通发达国家的研究 、 发展与应用热点 。
1 国内外车路协同
1. 1 美国 Intellidrive
SM
美国 车 路 协 同 系 统 (vehicle infrastructure integration , VII 是由美 国联 邦公路 局 、 AASH -TO 、 各州 运输部 、 汽车工 业联盟 、 ITS American 等组成的特殊联合机构 , 通过信息与通信技术实 现汽车与道路设施的集成 , 并以道路设施为基础 , 计划于 2005年推出可以实施的产品 。 各州将采 用统一的实施模式 , 采用 Probe Vehicle (试验车
获取实时交通数据信息 , 支持动态的路径规划与 诱导 , 提高安全和效率 [3-4]。
VII 计划主要包括智能车辆先导 (IV I 计划 、 车辆安全通信 (VSC 计划 、 增强型数字地图 (ED -m ap 计划等 , 并且通过美国通信委员会 (FCC 为 车路通信还专门分配了 5. 9GH z 的专用短程通 信 (DSRC 频 段 [5-6], 为驾 驶员 提供 安 全辅 助控 制
[7]
。
最近美国交通部 (United States Departm ent
of Transpo rtation , USDO T 将 VII 更名为 Intel -liDrive SM , 更加强调了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 以下提 到的 IntelliDrive SM 即是 VII 的后期 , VII 向 Intel -liDrive SM 过渡趋势见图 2。
1. 1. 1 IntelliDrive SM 项目的特点
1 安全 。 应用车 -车 , 车 -路 , 车 -X 无 线通信 技术 , 全面感知车辆周围 360度范围内的危险信 息 。
2 交通机动性 。 应用多种信息技术 , 向出行 者和运输管理者提供多种实时交通信息 。
3 环境 。 通过提供实时交通拥堵和其它信 息 , 辅助出行者选择合适路线 , 减少环境污染 [8-9]。
IntelliDrive SM
为美国道路交通提供了更好的 安全和效率 , 它通过开发和集成各种车载和路侧 设备以及通信技术 , 使得驾驶者在驾驶中能够作 出更好和更安全的决策 。 当其与自动车辆安全系 统结合应用时 , 如果驾驶员不能或没有及时做出
102
交通信息与安全 2011年第 1期 第 29卷 总 159期
响应 , 车辆则会自动响应并进行操作 , 这样可明显 增强安全预防 , 减轻碰撞损失 。 同时 , 运输系统管 理者 、 车辆运营商 、 出行者都能得到所需的信息 , 为机动性 、 效率 、 运输成本 、 安全做出动态决策 , 实
现人员和货物的高效移动 [10]
。
图 2 车路协同系统发展趋势
Fig . 2 T rend o f co operative vehicle -inf rastructure (CV IS
1. 1. 2 IntelliDrive SM 的未来研究目标 [11]
1 目标 1。 通过连接车辆和基础设施使交通 安全转型 。
(1 增 强驾驶员 主动和被 动安全辅 助应用 (例如 :协助车辆驾驶员躲避紧急冲撞 , 这需要低 延时通信 。
(2 提供不需要实时通信的车辆信息以提高 车辆行驶安全 。
(3 提供测试来支持管理和咨询决策 , 对决策 系统性能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以及开发和标准验证 。
(4 提供技术支持以增强部分或全部车辆的 控制性能 。
(5 增强车载端应用以减少驾驶员分神 。 2 目标 2。 在所有的道路上 , 捕获完整的实 时的交通流信息以支持系统运行 。 (1 从连接的车辆 、 移动设备和基础设施中 捕获实时数据 。
(2 在所有的交通流模式下 , 捕获实时信息 。 (3 开发能够集成所有应用于交通管理和绩 效考核实时数据的技术框架 。
3 目标 3。 通过车辆和基础设施的通信 , 实 现交通管理系统性能的转型 。
(1 开发对所有实时的数据的应用程序以供 交通管理者使用 , 确保人员和货物安全 、 高效地移 动 。
(2 利用实时流动性和成本化的数据来辅助 道路使用者动态决策 。
4 目标 4。 实现 “ 下一代 ” 的电子支付系统 。 费 、 公共交通等 。
(2 定义技术框架以保证新兴地区和国家为 交通运输提供财政支持 。
5 目标 5:通过汽车和基础设施的连接实现 环境管理 。
(1 捕获车辆周围实时的环境数据 。 (2 整合实时环境数据 , 以运用在交通管理 和性能改进 。 (3 为交通管理者和道路使用者提供使用实 时数据在环境影响方面的应用 。
6 目标 6。 为基于车路协同安全性 、 移动性 等方面的应用建立一个制度基础 。
(1 确定和研究解决方案来解决国内和国际 上的基础 、 治理 、 隐私问题 、 潜在法规和 , 以落实运输技术 。
(2 在所有目标领域解决社会公平 , 以确保 所有的用户在运输解决方案中受益 。
1. 2 日本 Smartway
[12]
S martw ay 计划由与民间 23家知名企业 共同发起 , 用于促进土地 、 基础设施 、 运输和旅游 、 先进安全汽车 (advanced safety vehicle , ASV 的 发展 [8]。 Smar tw ay 发 展 重点 在 整 合 日 本各 项 ITS 的功能及建立车上单元的共同平台 , 使道路 与车辆能藉由 ITS 咨询的双向传输而成为 Sm ar -tw ay 与 Smartcar , 以减少交通事故和缓解交通拥 堵 , 并希望在 2010年普及全日本 。 2007年已初 步完成 在 Tokyo Metropolitan Ex pressw ay 部分 公路的试验计划 , 自 2009年起将于日本 3大都会 区进行试验 [13]。
基于统一与协调行为方针的 Smartw ay 示范 系统还向用户提供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服务 。 1 辅助安全驾驶信息服务 :通过路侧架设的 一系列传感器检测前方道路转弯处或视线死角区 域是否发生交通阻塞或存在路面障碍物等 , 并通 过车路通信系统向驾驶者提供实时道路信息 。
2 静止图像信息服务 :通过闭路电视 (C C T V 摄像机采集的道路环境状况信息 , 将以静止 图像的形式提供给驾驶者 , 例如在隧道入口处可 以清楚地了解到出口处的车流情况等 。 3 浮动车信息采集服务 :基于浮动车技术实 现实时交通信息的获取 , 并通过车路通信系统 , 连 同天气 、 路面情况以及高危地段等信息迅速提供 给临近的车辆 。
4103
国内外车路协同系统发展现状综述 — — — 陈 超 吕植勇 付姗姗 彭 琪
(DSRC 天线检测行驶 于主干道上的车辆 , 当车 辆接近道路汇集处时 , 将通过车路通信系统向有 关驾驶者发出警示信息 。
5 停车场电子付费服务 :通过车路通信系统 实现停车场电子付费服务 。
6 宽带互联网连接服务 :通过车路通信系统 实现宽带互联网连接服务 。 构建包括智能车辆 、 智能公路 、 紧急救援系统的 Smartw ay , 实现安全 、 高效 、 便利 、 舒适 、 低环境负荷的交通环境 [14-15]。 1. 3 欧盟 eSafety [16]
eSafety 由 ERTICO 最先提出 , 2003年 9月 得到欧盟委员会的认可并列入欧盟计划 。 主要内 容是 :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与通信技术 (info rma -
tion and com muni -cation technology , IC T , 加快 安全系统的研发与集成应用 , 为道路交通提供全 面的安全解决方案 。 除自主式的车 载安全装置 外 , 还需考虑车 -路协调合作方式 , 即通过车 -车以 及车 -路通信技术获取道路环境信息 , 从而更有效 地评估潜在危险并优化车载安全系统的功能 。 欧 盟在其第 6框架计划 (FP6 中 , 准备启动 77项与 eSafety 相关的研究开发项目 , 与之相配套 , 欧盟 委员会还推荐了 2行动计划 , 可归纳为 3类 :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包括道路交通基础设施 及体系架构 、 电信基础设施等 ; 车辆预防与保护 系统 (包括车载智能终端系统 、 事故前安全辅助 驾驶系统 、 事故中车内人员保护系统 、 事故后紧急 救援系统等 ; 以及事故原因分析 、 人为因素 (hu -m an facto r 研究 、 成本效益分析等 [17]。
eSafety 重点研究安全问题 , 更加重视体系框 架和标准 、 交通通信标准化 、 综合运输协同等技术 的研究 , 并推动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与安全技术的实 用化 。 以下介绍 eSafety 项目的几个重点子项目 。 1 PreVENT 项目 。 利用先 进的信息 、 通信 和定位技术 , 开发自主式和协调式主动安全系统 , 降低事故发生率和减小事故严重性 。
2 I -w ay 项 目 (intelligent coo perative sys -tem in cars fo r ro ad 。 通过提供实时的周围车辆 信息和路侧设备信息 , 来增强驾驶员的感知能力 和对危险状况的反应能力 。
3 Car2car 项目 。 推动车 -车 、 车 -路通讯技术 及其接口的 标准化 ; 发展战略和商 业模式 , 推进 车 -车通讯技术市场化 。
在欧洲 , 将从 2010年起用 1a 的时间对智能
, 1 以上安装了各种智能化车载设备的各种品牌汽车 测试 8种不同的高新技术 , 通过大量的采集数据 来检验安全 、 效能和舒适的程度 , 进而研究智能车 辆对安全 、 能源与效率以及社会的影响 [18]。 2 我国车路协同发展
根据交通运输发展战略需求 , 以改善道路安 全与提高交通效率为重点 , 兼顾节能 、 环保 。 通过 一系列关键技术攻关 , 建立车路智能协同系统 , 实 现车路协同控制 , 改善交通安全 , 提高通行效率 。 通过提高通行效率 , 提高单位能耗的运输效率 , 在 满足交通运输需求的条件下 , 达到节能 、 环保的目 的 [19-20]。 见图 3、 4。
图 3 智能协同发展需求
F ig . 3 CV IS develo pment demand in China
图 4 车路协 同技术集成图
Fig . 4 T echnolog y integ ration framew ork o f CV IS 表 1是对我国 “ 十二五 ” 计划车路协同部分的 发展展望 。
3 结束语
车路协同技术在国内外都是近几年才发展起 来的新型技术 , 其对缓解交通拥堵以及改善交通
104交通信息与安全 2011年第 1期 第 29卷 总 159期
关注 , 部分发达国家更为其制定长期发展路线 。 表 1 车路协同 “ 十 二五 ” 发展
Tab . 1 Development of CVIS in 12th 5-year Plan 第 1年 第 2年 第 3年 第 4年 第 5年 车路协同系统安全及
商业服务相关的应用示
例标准
√
车路协同相关信息的
数据 库结 构和 接口 , 通
讯协议标准及数据安全
技术
√
车路协同信息采集技
术及软硬件系统
√
基于车路协同的交通
优化 控制 , 交通 系统 仿
真技术
√
基于车路协同的只能
车路技术
√ 基于车路协同的城市
公交运行控制技术
√ 我国车路协同实施起步较晚 , 但随着我国交 通流量的迅速增加 , 交通拥堵 、 交通事故等现象相 应出现 , 推行车路协同技术势在必行 。 我国在引 进 、 开放车路协同学习的同时 , 也要结合我国城市 发展需求结合国内车路协同系统 , 发展符合我国 国情的车路协同系统 。
参考文献
[1] 罗 亮 红 . 基 于 ZIG BEE 的车 路 协 同 关键 技 术 研 究 [D ]. 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 , 12-15.
[2] 王云鹏 . 智能车 路协 调系统 [C ]∥ 第 三届智 能交 通 科 技论坛 . 湖北 , 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 , 2010.
[3] 熊 炜 , 李清泉 , 李宇 光 . 智 能道路 系统的 发展现 状 与 趋势 [J ]. 研究报告 , 2007, 9(2 :83-88.
[4] V ehicle Infrastructure Integ ratio n (V II Ver sion1. 3. 1[R ]. W ashing to n , DC :IT S Joint P rog ram O f -fice US Department of T ra nspor ta tion , A pril , 2008. [5] 柯亮 宇 . 无线 行动 通 讯明 日之 星 -车 载无 线通 讯 发 烧 . [EB /O L ]. (2009-6-10 [2010-8-30]. http :// w w w . ar tc . org . tw /chinese /03service /0302de tail . a spx ? pid =39. 2010.
[6] A shw in Amanna . Ove rview of Inte lliDrive /Vehicle I nf rastructure Integ r ation (VII [R ]. V ir ginia :Vir -g inia T ech transpo r ta tion institute , 2009. [7] 王笑京 . 智 能交通与道路交通安全 -发展动态及建 设 [C ]∥ 第 四届 中国 智能 交通 年会 , 青 岛 :全国 智 能 交通系统协调指导小组 , 2008.
[8] M ichael Chapman . U sing V ehicle Pr obe D ata to Di -ag no se Ro ad Weather Co nditions -Results fro m the Detroit IntelliDriveSM [C ]∥ Wa shing ton , D . C , S ta te T ranspo rta tion Depar tments , T RB 2010A n -nual M eeting . 2010:1-16.
[9] Br ain Smith . IntelliD riv eSM T raffic Sig nal Co ntrol Algo rithm s [R ]. Virg inia :U niver sity o f Virg inia , 2010.
[10] Hy ung jun P ark , Brain L . Smith . Investig ating Be n -efits of IntelliD riveSM in F reew ay O peratio n -Lane Changing A dvisory Case S tudy [R ]. T RB 2010 A nnual M eeting , Wa shing ton D . C :State T r ans -po rtation Depar tments . 2010.
[11] V alerie Brigg s . USDOT I TS Strategic Planning [R ]. Washing to n D . C :I T S Joint Pr og ram Office . 2009. [12] Hiroshi M AKIN O , Smartway Project [R ]. 12th I TS Wo rld Cong ress . San F rancisco :Intellig ent T r ans -po rtation So ciety o f A me rica . 2005.
[13] 淘治中 . 智慧型运输系 统 (I T S 整 体发展 趋势之 比 较与评析 [J ]. 中华技术 , 2009, 7(1 :112-123. [14] 张芳旭 , 日本 先進 式輔助 駕駛 公路系 統 (A HS 之 發展 [R ]. 台北 :“ 交通部 ” 运输研究所 .
[15] 李清泉 , 熊 炜 , 李 宇光 . 智 能道 路系 统的 体系 框 架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J ]. 交通运输 系统工 程与 信 息 . 2008, 8(1 :40-48.
[16] 欧洲智 能交 通信息 服务 平台 . [EB /O L ](2008-03-11 [2010-9-20]. http ://ww w . er tico . com /about -ertico -mission , 2010.
[17] 严新平 , 吴超 仲 . 智能交 通运 输系统 -原 理 、 方法 及 应用 [M ]. 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 2006:2-8. [18] 李克强 . 基于 I T S 的智能汽车项目 [R ]. 2009年 中 国智能交通年会 , 深圳 :中国智能交通协会 , 2009. [19] 吴 忠 泽 . 迎 接中 国 智能 交 通 的新 时 代 [J ]. 科 学 , 2010, 62(1 :3-6.
[20] 王云鹏 . 车 路智能 协同 技术 发展现 状与 展望 [R ]. 2009年中国智能交通年会 , 深 圳 :中 国智能交通 协 会 , 2009.
(下转第 109页
法 [J ]. 城市交通 , 2009(6 :53-58.
[2] 黄 娟 , 陆 建 . 城市步行交通系统规划研究 [J ]. 现 代城市研究 , 2007(2 :48-53.
[3] 魏晓云 . 厦门市 步 行系 统规 划 研究 [J ]. 城 市 交通 , 2008(6 :21-26.
[4] 刘庆 楠 . 城 市步 行交 通 系统 规划 设 计研 究 [D ]. 北
京 :清华大 学 , 2009.
[5] 袁文平 . 上 海市中心城 步行交 通系统 规划研 究 [J ]. 中国市政工程 , 2009(6 :70-71.
[6] 朱兴彤 . 现 代城市步行空 间及其体 系规划 设计初 探 [D ]. 南京 :东南大学 , 2000.
Pedestrian Traffic System Planning in Central City of Chongqing
GA O Jianjie 1 WU Xiangkang 1 HU Yiliang 1, 2 YU Lianghui 3
(School of Traf f ic and Transportation , Chongqing J iaotong University , Chongqing 400074, China 1 (Chongqing Transport P lanning Institute , Chongqing 400074, China 2
(S chool o f Tra f f ic and Vehicle Engineering , Shandong University o f
Technolog y , Zibo 255049, S handong , China 3
A bstract :N ow aday s w alk and bicycle have become a " gr ee n traffic mode " of development . T he quality of walking is becoming an impo rtant indica tor ref lecting the liv ing quality of urban residents . It is no t only an impor tant mode for shor t distance tra nspor t but also the mo de at the beginning a nd ending pa rts o f a long tr avel . In view of pro blems in the central city o f Cho ng qing , the planning principles that co mbine the special geo g raphical enviro nment and the necessity o f building pedestrian w alking sy stem are introduced . T he pedestrian traffic sy stem planning in the central city of Chongqing is com -ple ted .
Key words :traffic planning ; pedestrian tr affic sy stem ; pedestrian tho ro ug hfare ; pede st rian unit
(上接 105页
Overview of the Development in Cooperative
Vehicle -Infrastructure System Home and Abroad
C HEN Chao 1, 2 LU Zhiyong 1, 2 FU Shanshan 1, 2 PENG Qi 1, 2
(Intelligent T ransport Systems Research Center ,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Wuhan 430063, China 1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T ransportation Safety (Ministry of Education , Wuhan 430063, China 2
A bstract :A s a major I T S subsy stem , Coo pe rative Vehicle -I nfr astructure Sy stem (CVIS has been g reatly co n -cer ned home and abro ad in r ecent y ears , w hich is the ho t spo t of the dev elo ped countries in resea rch , developme nt and a p -plication . T 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and co nno tation o f CV IS , introduces the U nited S ta te s ' IntelliDriveSM , the Eur opea n U nio n ' s eSafety , Japa n ' s Sma rtw ay and China ' s dev elo pment of collabo rative v ehicle -infrastr ucture sy stem . Fur -ther more ,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 f CV IS in China is presented .
Key words :inte lligent transpo r ta tion sy stems (IT S ; coo pe rative vehicle inf rastructure sy stem (CV IS ; IntelliD -rive S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