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试卷
试题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准确无误地填写、填涂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题时,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规范、整洁地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I卷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飓风 遽然 拮据 前倨后恭 龙盘虎踞
B、孤傲 辜负 沽名 呱呱而泣 怙恶不悛
C、填塞 畋猎 聒噪 恬不知耻 暴殄天物
D、装潢 辉煌 彷徨 巧舌如簧 人心惶惶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销声匿迹 烟消云散 霄衣旰食 逍遥法外 宵壤之别
B、本末倒至 相濡以沫 转弯抹角 秣马厉兵 香如茉莉
C、星火燎原 书写潦草 号声嘹亮 官僚作风 青面獠牙
D、成绩斐然 缠绵悱恻 妄自菲薄 获益匪浅 恶意诽谤
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徐竹影听出了她话中带刺,有些恼火,不等她说完,便反唇相讥:“我当然比不上你,我又不会花言巧语地讨好别人!”
B、你别光呆在上面发愁,应该深入到战士中去,把问题提出来,发动他们想办法,出主意。——众人拾柴火焰高嘛。
C、要向读者说明的是,我们责任编辑只能对书籍的文字部分负责,至于其他问题如纸张的优劣、书价的高低等就望尘莫及了。
D、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打破了过去那种高度集中的、吃大锅饭的经济,人们不再是躺在国家财政上过日子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旧北京城经元、明两代的建造经营,在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都城设计的基础上,最后完成的杰作。
B、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C、在西部大开发中,一些“老区”的领导已经认识到了改变产业结构的重要,他们希望再造一个更为辉煌的未来。
D、提起蜀汉亡国,有人认为是刘禅懦弱、庸碌昏聩所致——这也是过分苛求。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80后”文学叙事的影像化和非历史化
就叙事的整体而言,“80后”文学基本摒弃了上个世纪80年代小说以伟大想象、宏伟场景见长的叙事方式,而延续了自90年代开始我国小说出现的以日常叙事为主的方式,其中又渗透着叙事的非历史化和影像化,而且这种叙事方式在“80后”文学这里有发扬之势,它无疑是在精英理想受阻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过程中产生的,它拥有社会、经济、文化的多重支持,依恃着具体而特殊的物质环境与精神背景。
“80后”文学作者从小浸染在由动画和艺术电影构成的世界里,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某个似曾相识的动画形象,或者直接诉说电影对他们生活和文学创作的影响。
在张悦然的长篇小说《樱桃之远》的序言《她的姿态,她的方式》中,莫言这样说道:“在故事的框架上,我们可以看到西方艺术电影、港台言情小说、世界经典童话等的影响。在小说形象和场景上,我们可以看到西方动漫的清峻脱俗,简约纯粹。”
影视文化以其可感的形象性了人们被传统的语言传播所的视觉经验,最大限度地开发着文学语言在飘渺无形的、没有边际的、无法物化的想象的潜能。2006年郭敬明根据电影改编的同名小说《无极》多次写到神奇的咒术:“那一声尖锐的弦音突然地出现在黑夜的天空上弥漫开来,整条街上的人全部惊呆了,抬起头看着突然出现在沉月轩上空的这个巨大的红色透明的形空间,不懂咒术的人以为遇了邪,而稍微懂点咒术的人,全部都吓傻了。”这样的描写,其形象性、视觉冲击力极易让读者产生看电影的感觉,然而强烈的画面感阻止了审美意蕴的复合性和心理刻画的纵深感。
现代性确立的历史观成为文学艺术表达的基础后,人类生活的历史化,也就使文化艺术的表现具有精神深度,而这个深度主要是由“苦难”构成其情感本质。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中国政治的改变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学与现实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宏大的历史叙事及其历史主体的自我意识趋于衰退,导致文学那种深重的苦难意识和救赎意识趋于退化,崇高而令人敬畏的悲剧让位于平凡的随遇而安的喜剧,文学写作更多的是在制造快慰。“80后”文学追求感性化和个人化的表意策略,沉浸于个人体验,热衷于表现当代现实的分离和破碎的情境。
把个性的偏执加以夸大,推到极致,是张悦然小说表现苦难的奥秘所在。张悦然的小说中看上去完整写实的故事,与现实生活的日常经验具有可识别的一致性,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她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心理、故事情节构成,都显得夸张怪异,有强烈的荒诞感。张悦然在她的小说中给主人公赋予偏执甚至变态的性格,而造成主人公悲剧的原因都是源于个人性格和个人生活的选择。
当苦难失去历史本质之后,苦难主题在文本的展开中被了,让位于性的主题。在古典时期,或者现代的大部分时期,爱欲总是因为承受特殊的社会压力才具有精神的深度性,爱欲总是“非法”,才有正义的力量。在“80后”文学作品中,苦难是爱欲的派生物,这些爱欲没有非法性,没有向历史和社会挑战,它们是纯粹的个人生活的需要,实际上与苦难并没有本质上的联系。
——节自《现代语文》有删节)
5、从原文看,下列对“‘80后’文学叙事的影像化和非历史化”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
A.“80后”文学渗透着影像化的叙事方式,是由于它拥有社会、经济、文化的多重支持,依恃着具体而特殊的物质环境与精神背景。
B.“80后”文学的非历史化叙事表现在苦难的弱化与制造快慰的表达。
C.影视文化影响了“80后”的文学作者,在他们的作品中,语言有着极大的形象性,丰富着人们审美意蕴的复合性和心理刻画的纵深感。
D.“80后”文学追求感性化和个性化的表意策略,缺乏文学那种深重的苦难意识和救赎意识。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张悦然在她的《樱桃之远》的序言中,曾引用莫言的话,来说明她的小说浪漫而神秘,婉约而典雅。
B.张悦然笔下的主人公个性往往比较偏执,甚至变态,而造成主人公悲剧的原因都是源于个人性格和个人生活的选择。
C.“80后”文学作者从小浸染在由动画和艺术电影构成的世界里,因而他们的作品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动漫和电影的影响。
D.影视文化以其可感的形象性了人们被传统的语言传播所的视觉经验,最大限度地开发着文学语言在飘渺无形的、没有边际的、无法物化的想象的潜能。
7、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郭敬明根据电影改编的同名小说《无极》是第一个影像化写作的直接实践品。比起电影来,小说的故事情节更连续完整,人物刻画更丰满、立体,但影像化无疑还是它的主要叙事方式。
B.从文中可推测,影像化的文学作品能让人在那迂回曲折的精神挣扎、似断实连的心理逻辑、入木三分的性格刻画中获得心灵的感悟。
C.张悦然的小说在完全写实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心理,故事情节都更加贴近生活。
D.在“80后”文学作品中,爱欲没有非法性,没有向历史和社会挑战,它们是纯粹的个人生活的需要,实际上与苦难并没有本质上的联系。
三、(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与吕恭论墓中石书书(有删节)
柳宗元
宗元白:元生至,得弟书,甚善;诸所称道具之。元生又持部中庐父墓者所得石书,模其文示余,云若将闻于上,余故恐而疑焉。
仆早好观古书,家所蓄晋、魏时尺牍甚具;又二十年来,遍观长安贵人好事者所蓄,殆无遗焉。以是善知书,虽未尝见名氏,亦望而识其时也。又文章之形状,古今特异。弟之精敏通达,夫岂不究于此?今视石文,署其年曰“永嘉”,其书则今田野人所作也。虽支离其字,犹不能近古。为其“永”字等,颇效王氏变法,皆永嘉所未有。辞尤鄙近,若今所谓律诗者,晋时盖未尝为此声。大谬妄矣!又言植松鸟擢之怪,而掘其土得石,尤不经,难信。或者得无奸为之乎?
且古之言“葬者,藏也”。“壤树之”,而君子以为议。况庐而居者,其足尚之哉?圣人有制度,有法令,过则为辟。故立大中者不尚异,教人者欲其诚,是故恶夫饰且伪也。过制而不除丧,宜庐于庭;而矫于墓者,大中之罪人也。况又出怪物诡神道以奸大法而因以为利乎夫伪孝以奸利诚仁者不忍擿过恐伤于教也。然使伪可为而利可冒,则教益坏。若然者,勿与知焉可也,伏而不出之可也。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生又持部中庐父墓者 庐:筑庐居住
B.家所蓄晋魏时尺牍甚具 具:完备
C.而掘其土得石,尤不经 经:经过
D.伏而不出之可也 伏:掩盖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而矫于墓者,大中之罪人也 乃设九宾礼于廷
B.圣人有制度,有法令,过则为辟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或矣
C.或者得无奸为之乎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D.是故恶夫饰且伪也 若属皆且为所虏
第Ⅱ卷
四、(31分)
10.把第一部分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 虽支离其字,犹不能近古。(3分)
(2) 况庐而居者,其足尚之哉? (3分)
(3) 然使伪可为而利可冒,则教益坏。(4分)
11.本文主要写了柳宗元对一个在父亲坟墓边建房守孝的人所得到的时刻文字提出的种种质疑,质疑的依据有哪些?请结合全文,简要做答。
12.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5分)
世 之 治 也 行 善 者 获 福 为 恶 者 得 祸 及 其 乱 也 行 善 者 不 获 福 为 恶 者不 得 祸 变 数 也 知 者 不 以 变 数 疑 常 道 故 循 福 之 所 自 来 防 祸 之 所 由 至 也 遇不 遇 非我 也 其 时 也 夫 施 吉 报 凶 谓 之 命 施 凶 报 吉 谓 之 幸 守 其 所 志 而 已 矣
(取材于《中论·修本》)
13.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8分)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
[注]杜鹃:又名子规。息机:拜托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
(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4分)
答:
(2)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4分)
答:
14. 补写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6小题)(6分)
(1)蒹葭萋萋,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经·蒹葭》)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王羲之《兰亭集序》)
(3)夜深忽梦少年事,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4)寻梦?撑一支长篙, 。(徐志摩《再别康桥》)
(5) ,尽西风,季鹰归未?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6)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 !” (《荆轲刺秦王》)
(7)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8)俄顷风定云墨色,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年 感
梁衡
①钟声一响,已进不惑之年;爆竹声中,青春已成昨天。不知是谁发明了“年”这个 怪东西,它像一把刀,直把我们的生命,就这样寸寸地剁去。可是人们好像还欢迎这种切剁,还张灯结彩地相庆,还美酒盈杯地相贺。我却暗暗地诅咒:“你这个叫我无可奈何的家伙!”
②你在我生命的直尺上留下怎样的印记呢?
③有许多地方是浅浅的一痕,甚至今天想来都忆不起是怎样划下的。当小学生时苦等着下课的铃声,盼着星期六的到来,盼着一个学年快快地逝去。当大学生时,正赶上“”的年代,整日乱哄哄地集会,莫名其妙地激动,慷慨激昂地斗争,最后又都将这些一把抹去。发配边疆,白日冷对大漠的孤烟,夜里遥望西天的寒星。——这许多岁月就这样在我心中被烦恼地推开,被急切切地赶走了。年,是年年过的,可是除却划了浅浅的表示时间的一痕,便再没有什么。
④但在有的地方,却是重重地一笔,一道深深的印记。当我学会用笔和墨工作,知道向知识的长河里吸取乳汁时,也就懂得了把时间紧紧地攒在手里。静静的阅览室里,突然下班的铃声响了,我无可奈何地合上书,抬头瞪一眼管理员。本是被拦蓄了一上午的时间,就让她这么轻轻一点,闸门大开,时间的绿波便洞然泻去,而我立时也成了一条被困在干滩上的鱼。当我和挚友灯下畅谈时,司马迁的文,陶渊明的诗,还有伽利略的实验,一起被桌上“滴答”的钟声搅拌成一首悠美的旋律,我们陶醉,我们盼夜长,最好长得没有底。而当我一人伏案疾书时,我就用锋利的笔尖,将一日、几时撕成分秒,再将这分分秒秒点瓜种豆般地填到稿纸格里。我拖着时间之车的轮,求它慢一点,不要这样急。但是年,还是要过的。记得我第一本书出版时,正赶上一年头的岁末,我怅然对着墙上的日历,久久地像望着山路上远去的情人,望着她那飘逝的裙裾。但她也没有负我,留下了手中这本还散着墨香的厚礼。这个年就这样难舍难分地送去了,生命直尺上用汗水和墨重重地划下了一笔。
⑤想来孔子把四十作为“不惑”之年也真有他的道理。人生到此,正如行路爬上了山巅,登高一望,回首过去,我顿明白,原来狡猾的自然是悄悄地用一个个的年来换我们一程程的生命的。有那聪明的哲人,会做这个买卖,牛顿用他生命的第二十三个年头换了一个“万有引力”,而哥白尼垂危床头,还挣扎着用生命的最后一年换了一个崭新的日心说体系。时间不可留,但能换得成一件事,明白一个理,却永再不会失去。而我过去多傻,做了多少赔钱的,不,赔生命的交易啊。假若把过去那些乱哄哄的日子压成一块海绵,浸在知识的长河里能饱吸多少汁液,假使把那寒夜的苦寂就为积极的思索,又能悟出多少哲理。时间这个冰冷却又公平的家伙,你无情,他就无意;可你有求,他就给予。人生原来就这样被年、月、时,一尺、一寸地度量着,人生又像一支蜡烛,每时都在做着物与光的交易。但是总有一部分蜡变成光热,另一部分变成泪滴。年,是年年要过的,爆竹是岁岁要响的,美酒是每回都要斟满的,不过,有的人在傻呵呵地随人家过年,有的却微笑着,窃喜自己用“年”换来的胜利。
⑥这么想来,我真清楚了,真的不惑了。我不该诅咒那年,倒后悔自己的过去。人,假如三十或二十就能不惑呢?生命又该焕发出怎样的价值?
15.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 作者在文中回顾了“年”在自己生命中留下的印记,浅浅的一痕——少不更事的经历,重重的一笔——珍惜分分秒秒的收获。
B. 作者从虚到实,由事及理,先回忆“年”给自己留下印记的故事,然后阐述自己对“年”的理性思考,思路清晰,层次井然。
C. 作者举牛顿用年换“万有引力”,哥白尼用年换崭新的日心说,两个事例意在阐明聪明的哲人会做买卖,用时间换取人生的成功。
D. 文章开头写“我却暗暗诅咒年”,结尾又说“我不该诅咒年”,这看似矛盾,实则欲扬先抑,前后对照,突出我对“年”的思考。
E. 本文语言风格从整体上讲,既生动优美又诙谐风趣,如“本是被拦蓄了一上午的时间……一条被困在干滩上的鱼”即为一例。
16.请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不知是谁发明了“年”这个怪东西,它像一把刀,直把我们的生命,就这样寸寸地剁去。
答:
17.文章的题目是“年感”,作者对“年”有哪些感想?请结合全文分条陈述。(6分)
答:
18.孔子认为“四十不惑”,作者则认为“人,假如三十或二十就能不惑,生命又该焕发出怎样的价值?”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不少于80字。(6分)
答:
六、(10分)
19.请根据下面的说法填上相应的成语。(任选两小题作答)(2分)
汉语是非常奇妙的一种语言,能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便于人们学习和记忆。有人喜欢用生动形象的说法来记忆成语,别有一番趣味。比如:最难听的歌曲——陈词滥调,最绵长的口水——垂涎三尺,等等。再如:
(1)最宽阔的胸怀
(2)最怪异的动物
(3)最丰厚的稿酬
20、备受关注的全国首例以危害公共安全罪对醉驾者孙伟铭二审判处无期的案件终于尘埃落定,由此拉开了全国集中整治酒后驾驶交通违法行为专项行动的序幕。四川夹江交警在县城挂出了“酒后驾车者医院给你开好了房间”、“酗酒开车是驶向死亡与坟墓的选择”等警示宣传标语,这 “雷倒”了众多过往驾驶员,他们认为这种标语太血腥、不够温馨。
请你根据以下要求各写一条得体的警示标语。(4分)
针对饮酒驾驶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针对劝酒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然后作答。(4分)
假期中,你从小在国外长大的表弟回来了,他长着黑头发黄皮肤,也懂得汉语,可是一点也不熟悉我们的传统文化,请任选一本你认为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名著推荐给他。要求:语言准确生动,表述简明连贯,80字内。
西方哲人奥古斯丁说:人们赞美山岳的崇高,大海的波涛,海岸的逶迤,星辰的运行,却把自身置于脑后……
请以“发现自己”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