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庆市农村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修改稿) |
| 一、研究的目的、意义及背景阐述(1000字以内) |
| 1.研究的目的 现代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达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而现代服务业中的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高低则对一个国家的农业发展水平程度、农村经济社会建设以及农民生活水平提高有重大的影响。重庆市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重点城市,肩负着国家对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工作的重大责任,而发展农村现代服务业是促进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因此,本课题意在通过研究当前重庆市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状况,找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期推动重庆市农村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进而为统筹城乡以及“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与参考作用。 2.研究的意义 (1)发展农村现代服务业是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现代农村服务业主要是围绕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改善农副产品物流体系,提供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支持,这些都有利于活跃农村市场,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及农村生产力。重庆市重视发展农村现代服务业工作,对于提高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水平,发展县域经济有重要意义。(2)发展农村现代服务业对解决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意义重大。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农村现代服务业具有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巨大优势,如农村商业、农村金融、农村物流、农业旅游等可以吸纳大量的劳动力。重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占农业人口的很大一部分,发展好农村现代服务业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举措。(3)发展农村现代服务业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2010年的“”强调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放在重要低位,证明“高投入、高污染、低产出、难循环”的经济发展方式正在改变,也说明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重庆近年来农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环境代价。而发展农村现代服务业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 3.研究的背景阐述 2007年,重庆市获准设立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采取各项措施大力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城镇化进程大大加快。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专业化、市场化逐步提高,对农村现代服务业的需求日益迫切。发展农村现代服务业在提高农业发展水平、改善农村经济、社会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但是,重庆市的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仍然较低,整体发展滞后,主要表现为:缺乏总体规划,配套少,发展不平衡等。而发展农村现代服务业能够有效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因此,必须深入系统地研究农村现代服务业,构建完善的现代农村服务体系,不断强化为新农村建设的服务功能,有力地推动重庆市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本课题正是基于此而立项的,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对重庆市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 二、主要研究内容和拟达到的目标(3000字以内) |
| 1.主要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全面分析当前重庆市农村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以及阻碍其发展的诸多因素,立足实际,有针对性提出解决其存在问题的现实对策,从而使农村现代服务业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动力。本研究将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我国目前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现状。立足实际,充分了解当前我国东、中、西部最具代表性的诸多农村地区及重庆市农村经济的现状,查找、收集、汇总相关资料,为本研究提供可靠的真实数据。 (2)重庆市农村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必须依据实际,从农村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出发,了解目前重庆市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具体包括了哪些服务行业,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和重庆经济是否协调等一系列调查分析。总结其发展中所取得的现实成果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现代服务业对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以及两翼地区的“万元增收”有哪些促进和阻碍作用。 (3)重庆市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所面临的制约因素。本研究是在对重庆农村地区经济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将对其发展过程中的制约因素进行重点分析,尽可能地把当前农村地区发展现代服务业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剖析,并对引发问题的原因进行调查、取证和总结。 (4)重庆市农村服务业发展的对策与相关建议。本研究的重点就是解决问题,提出对策,同时这也是本研究的难点。在以上实地调研与收集分析资料的基础上,针对当前重庆市农村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所面临的困境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 2.拟达到的目标 (1)通过研究农村现代服务业进一步丰富服务业的发展框架或体系。农村现代服务业的研究近年来相对较少,本研究通过对重庆市农村现代服务业的调查研究,分析其发展的意义和现状,以及在统筹城乡背景下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探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业服务业框架和运行机制,可以进一步丰富现代服务业的内涵及外延。 (2)进一步研究现代服务业在农村地区的生产、流通等领域的具体现状,以促进农村商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在统筹城乡背景下,将现代服务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发展农村现代服务业的经验,探寻通过发展农村现代服务业,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改善农村基础条件,加快发展农村生活服务业,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 (3)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建设探出一条新路。重庆大城市、大农村二元结构明显,通过研究重庆地区农村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探索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新途径,可为其他区域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3.创新之处 (1)理论上的创新。第一,研究角度创新:本研究突破传统研究思路,将视角从城市转向农村,并进一步的重点研究农村地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情况,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第二,研究方法创新:通过理论与调查相结合、整体与区域比较分析相结合,系统分析与分解分析相结合,实现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 (2)实践上的创新。第一,深入了解重庆市农村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全面分析发展农村现代服务业对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第二,通过借鉴国外农村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经验,并与我国典型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情况的分析,探索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的新途径,研究成果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
| 三、为决策服务的应用背景(600字左右) |
| (1)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农村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平台,为我国农村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规划提供决策参考。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现代服务业,对于优化农村特别是以农村为基础的小城镇的经济结构、促进小城镇经济快速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加速发展,不断适应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促进城乡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发展农村现代服务业是在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为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调整产业结构,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的重大决策。 (2)是贯彻落实我国新时期提出的城乡统筹战略的重要步骤之一。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发展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农村乡镇经济,对于贯彻“两个大局”,让农村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紧跟城市发展步伐,统筹城市与农村两个大局,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3)发展面向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的现代服务业,有利于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当前随着各种惠农的逐步落实,农村居民的收入稳步提高,农民的消费结构有所改变,对社会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加快发展农村现代服务业,可以提供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要的丰富产品,也有利于促进城镇化建设,积极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这也是解决民生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