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06年韶关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试题(试验区)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3:07:07
文档

2006年韶关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试题(试验区)

韶关市200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试卷(实验区用)说明:1.全卷共6页,考试时间为80分钟,满分为100分。2.考生答题必须全部在答题卡上作答,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3.答卷前考生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按要求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并用2B铅笔将试室号、座位号填涂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4.做选择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做非选择题时,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按各题要
推荐度:
导读韶关市200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试卷(实验区用)说明:1.全卷共6页,考试时间为80分钟,满分为100分。2.考生答题必须全部在答题卡上作答,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3.答卷前考生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按要求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并用2B铅笔将试室号、座位号填涂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4.做选择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做非选择题时,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按各题要
韶关市200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化学试卷(实验区用)

说明:1.全卷共6页,考试时间为80分钟,满分为100分。

      2.考生答题必须全部在答题卡上作答,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答卷前考生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按要求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并用2B铅笔将试室号、座位号填涂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4.做选择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做非选择题时,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按各题要求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不能用铅笔、圆珠笔或红笔作答。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和涂改带。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6.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Mg-24   S-32    Cl—35.5   K-39     Zn—65  

一、选择题:(本题有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词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

A.铁杵成针       B.木已成舟     C.花香四溢      D.火上浇油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 银            B.碘酒         C. 不锈钢       D.矿泉水 

3.下列图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倾倒液体   B. 取粉末状固体药品     C. 过滤        D. 浓硫酸的稀释

4.下列现象用分子或原子理论解释正确的是                                    (   )

A.温度计中水银受热膨胀,说明了原子的体积发生了改变

B.矿石粉碎,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C.空气能被压入足球中,说明分子的质量很小

D.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水中,整杯水慢慢变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进行运动

5.野炊时,小李发现煮饭的火焰很小,他就将木柴架空了一些,他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                                                              

    A.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B. 升高木柴的温度   

C. 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          D. 方便加入木柴 

6. 我市拥有“三江六岸”的美丽景观和丰富的水资源。为保护水资源,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                                                                

A.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            B. 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C. 将生活垃圾随意丢入河中        D. 工业废水只要无色透明就可直接排放到河里 

7. 下图是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参照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酱油呈碱性                     B. 葡萄汁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C. 胃酸过多的人可多喝玉米粥       D. 西瓜汁的酸性要比苹果汁的酸性强

8.某农田的农作物缺乏多种营养元素,需要施加复合肥料。下列物质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KCl        B.CO(NH2)2       C.KNO3       D.Ca(H2PO4)2 

9. 向含有AgNO3、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的是                                                        (   )

A.Ag、Zn、Fe     B.  Ag、Zn    C.  Zn、Fe    D.  Ag、Fe

10. 右图是用比例模型来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

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图中

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能用该图示表示的

化学反应是                       (   )

11. 炎热的夏天,小林打开冰箱,从4℃的储藏室里拿出一杯底部还有少量蔗糖晶体的溶液A,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晶体消失了,得到溶液B。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4℃时,A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 室温下,B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 蔗糖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D. 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2. 下列物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不会变质的是                                   (   )

   A. 生石灰        B. 食盐         C. 烧碱         D. 生铁

13. 下列关于物质的检验方法正确的是                                         (   )    A.用新制Cu(OH) 2可检验人的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

B.  用紫色石蕊试液测定酸雨的pH

C.往固体中加入稀盐酸,出现气体说明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D.用KI溶液检验食品中是否含有淀粉

14.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   )                                                                 

    A.  20℃,1 L水与1 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 L

B.  20℃,1 g镁与1 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 g

C.  20℃,1 g硫粉在1 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 g二氧化硫

D.  20℃,1 g钾饱和溶液中加入1 g钾固体能得到2 g钾溶液

二、填空题(本题有5小题,共19分)

15.(3分)目前全球能源紧缺,人类生活生产中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属于             (填 “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因此开发新能源显得尤为

重要。请例举两种你认为可开发的新能源           、            。

16.(4分)根据氧气、氢气、木炭、干冰、盐酸、氯化钠等物质的性质或用途,用上述物质的化学式填写下列空格:

①可以燃烧的气体是           ;②通常用来除去铁钉表面铁锈的是          ;

③生理盐水中含有的溶质是           ;④能用来人工降雨的是           。

17.(4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1)现国家提倡食用的加碘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KIO3 。已知KIO3受热不稳定,因此,你认为炒菜时宜        (填“早”或“迟”)加入加碘盐更有利于健康。

(2)厨房中有下列六种物质:①面粉、②鸡蛋、③食用油、④食盐、⑤青菜、⑥食醋。

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填编号,下同)           ;富含糖类的是           ;富含维生素的是             。

18.(4分)近年来全球不少地区出现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为防止疫情蔓延,必须迅速对疫区进行隔离,并对受禽流感病毒污染的禽舍进行消毒。资料显示:禽流感病毒在高温、碱性环境(如氢氧化钠溶液)、高锰酸钾或次氯酸钠等消毒剂中生存能力较差。请回答:

(1)KMnO4属于          (填写“氧化物”、“酸”、“碱”或“盐”),其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2)配制消毒用的1000 g 0.5%的高锰酸钾溶液,需要高锰酸钾固体           g 。 

19.(4分)目前市面上有一种新型饭盒“即热饭盒”,其原理是在饭盒底部有两层,一层存放水,另一层存放镁和铁的混合物。使用时打开隔离层,即发生以下反应:

Mg + 2H2O == X + H2↑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该饭盒底部“即热”的原理是将化学能转化为        能;

(2) 已知X是一种碱,请写出X的化学式        ,你推断X的化学式的依据是         。 

三、(本题有2小题,共19分)

20.(9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

[集体讨论]:

(1)讨论后同学们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它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他们应该选择(填编号)        ,

A.蜡烛      B.红磷      C.硫粉      

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                。

(2)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下图的两套装置, 你认为合理的是(填编号)        。

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                          。

[分组实验]  在讨论的基础上,他们分组进行了实验。

[数据分析]  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注:集气瓶容积为100mL)

组    别

123456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mL)

202119202218
(3)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

通过实验还可以推断集气瓶中剩余气体的性质是                                。

[实验拓展]

(4)小组的同学做完实验后又尝试用木炭重新做了以上实验,发现水几乎没有进入集气瓶。经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如果事先在集气瓶内注入少量          溶液来吸收   

         气体,实验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21.(10分)下列框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是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

B属于氧化物,H是金属单质,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  C           、 F            。

(2)得到F溶液的操作方法为:               。

(3)若有气体X生成,则I为            ;B转化为H的化学方程式为            ;

若没有气体X生成,则 G与F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         反应。

四.(本题有2小题,共22分)

22.(11分)右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

请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b仪器的名称:a          ,                         b          ; 该装置中小试管的作用是        。

(2)若用该装置制取氧气,锥形瓶底部应放入少                       量           ,往a中加入             溶液。

(3)若用该装置制取CO2气体,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检验该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4)若用该装置制取H2,则收集装置需要作如何改动                            。

23.(11分)在做氢氧化钠的性质实验时,甲同学将稀盐酸滴入到装有氢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触摸试管有灼热感,他马上得出结论: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但是乙同学提出异议:热量不一定是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放出的。

(1)你认为乙同学提出异议的理由是                         。

(2)针对乙同学提出的异议,甲、乙同学对上述实验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是否会放出热量?

[猜想与假设]: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会放出热量。

[实验方案]:可能用到的实验仪器与药品:

氢氧化钠固体、稀盐酸、蒸馏水、烧杯、温度计、玻璃棒、胶头滴管

实验过程:(请补充完成下列空格)

实  验  步  骤

实  验  现  象

实 验 结 论

步骤 

取适量NaOH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               

                      。

                          

                 。

步骤 

                       ,用胶头滴管将稀盐酸滴入到步骤 所得的溶液中。

                            

                  。

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会放出热量。
(3)丙同学取步骤 反应后所得的溶液,继续进行探究。他向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不变色。因此他得出溶液呈中性的结论。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正确?

           (填“是”或“否”),理由是                                    。

五.计算题(本题有2小题,共12分)

24.(5分)在2008年北京奥运场馆的建设中,外墙体将大量采用新型塑料膜材料ETFE [ ETFE的化学名称为: 聚氟乙烯,化学式为:(C2H2F2)n  ],这种材料美观、耐用,且无须清理维护,可以使用15至20年。请回答下列问题:

(1)ETFE由    种元素组成; ETFE中C、H、F元素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

(2)ETFE中C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5.(7分)某实验小组需要用锌粒和稀盐酸制取氢气,但实验室只有36.5%的浓盐酸。试计算:

(1)将20 g 36.5%的浓盐酸配制成7.3%的稀盐酸,需要加水            g。

(2)用(1)中所配制的稀盐酸与足量锌粒反应能得到氢气多少升?( H2的密度为0.09g/L)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韶关市200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化学试题参和评分说明(实验区用)

一、选择题(本题有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D    A    B    D    C    B    C    C    D    C    A    B    A    C

二、填空题(本题有5小题,共19分)

15. (3分,每空1分) 不可再生    ;  太阳能  、氢能(风能、潮汐能等合理答案也给分) 。

16. (4分,每空1分) ①   H2     ;②    HCl    ;③    NaCl    ;④    CO2    。

17. (4分,每空1分)(1)   迟   。(2)    ②   ;   ①   ;    ⑤   。

18. (4分)(1)  盐  (1分) ;  +7 价  (1分)。  (2)    5   g  (2分)。

19. (4分)(1) 热(内)  能;(1分) (2) X:  Mg(OH)2  (1分),  质量守恒定律    

(2分 ,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原子个数不变等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

三、(本题有2小题,共19分)

20. (9分)(1)  B  ; 足量(或过量) (2)A ; 检查装置气密性  。(每空1分)

  (3)  1/5  (1分)。   难溶于水、不助燃、不可燃等合理答案均可得分  (2分)

  (4)   NaOH(或其它碱性溶液) ;   CO2    (每空1分,写物质名称也给分) 。

21. (10分)(1) A: CaCO3  、C:  CO2   、F:   NaOH   。(2) 过滤  。(每空1分)        

(3)I: Fe(OH)3 (或名称)(1分);B"H:(2分);

   G+F:  2NaOH+CuCl2=Cu(OH)2↓+2NaCl   (2分); 复分解  反应(1分)。

四、(本题有2小题,共22分)

22. (11分)(1)a:长颈漏斗(1分),b: 集气瓶(1分);防止气体逃逸(防止漏气或液封也给分)(2分)。

(2)二氧化锰(或MnO2)(1分),双氧水(或H2O2)(1分)。

(3) CaCO3 +2HCl=CaCl2+H2O+CO2↑ (2分),

 验满方法: 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火焰熄灭,则已收集满(2分)。

(4)将收集装置改为向下排空气法(或将收集装置改为排水法也可给分)(1分)。  

 23. (11分)(1)理由是:  氢氧化钠溶于水也会放热   (2分)。

(2)实验过程:(请补充完成下列空格)

   

(3)   否  (1分), 理由是:   若溶液呈酸性,酚酞试液也不变色      (2分) 。

五、(本题有2小题,共12分)

24. (5分)(1)   3   种(1分); C : H : F = 12 : 1 :19 (2分);(2)  37.5﹪  (2分)。

25. (7分)(1)   80   g(2分)。

(2)解:设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Zn  +  2HCl  = ZnCl2  +  H2↑                             (2分)

73               2

                     100g×7.3﹪          X

               73 : 2 = 100g×7.3﹪ : X                                   (1分)    

  X = 0.2 g                                                   (1分)

              氢气的体积 = 0.2 g ÷ 0.09 g/L = 2.2 L                    (1分)  

答:生成氢气的体积为2.2 L  。

文档

2006年韶关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试题(试验区)

韶关市200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试卷(实验区用)说明:1.全卷共6页,考试时间为80分钟,满分为100分。2.考生答题必须全部在答题卡上作答,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3.答卷前考生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按要求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并用2B铅笔将试室号、座位号填涂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4.做选择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做非选择题时,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按各题要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