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二)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3:06:03
文档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二)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下列对如何体会文章的情感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可以借助资料了解写作背景,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蕴含的情感。B.可以结合更多的资料来丰富对课文内容的认识。C.通过朗读,把课文中丰富的情感表现出来。D.通过默写把课文中丰富的情感表现出来。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谈读书》中朱熹认为读书有三到,
推荐度:
导读2021-2022学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下列对如何体会文章的情感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可以借助资料了解写作背景,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蕴含的情感。B.可以结合更多的资料来丰富对课文内容的认识。C.通过朗读,把课文中丰富的情感表现出来。D.通过默写把课文中丰富的情感表现出来。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谈读书》中朱熹认为读书有三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对如何体会文章的情感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以借助资料了解写作背景,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蕴含的情感。

B.可以结合更多的资料来丰富对课文内容的认识。

C.通过朗读,把课文中丰富的情感表现出来。

D.通过默写把课文中丰富的情感表现出来。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谈读书》中朱熹认为读书有三到,分别是:心到,眼到,口到

B.《我的“长生果”》告诉我们写作文要一直借鉴和模仿

C.朱熹的《观书有感(其一)》中的“源头活水”是指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D.《九成宫醴泉铭》是唐初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楷书代表作之一

3.下列词语中,全部含有“说话”意思的一项是(    )

A.叮嘱 饱览 噪声 .吩咐 仿照 厌烦 .商量 议论 数落

4.为“你欢迎我不欢迎”加上标点后,表意不明确的一项是(         )。

A.你欢迎,我不欢迎。 .你欢迎我?不欢迎。

C.你欢迎我不?欢迎。 .你欢迎我,不欢迎。

评卷人得分
二、书写
5.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诗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评卷人得分
三、填空题
6.填空。

家祭无忘告乃翁

(1)这句诗中“祭”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__,再查______画。

(2)“乃”第一笔是______,“乃”的意思有:①才;②是;③于是;④你,你的。在本诗中“乃”应选第______种解释,“乃翁”的意思是______。

7.看拼音,写词语。

lǎn duò   dǎn qiè   máo dùn   líng long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kù shǔ   qǐ dí   lí míng   fán suǒ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8.补全词语,再从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一(______)半(______) (______)(______)有味 (______)(______)如生 无病(______)(______)

(1)以上词语中意思与“似懂非懂”相近的是______。

(2)“比喻没有忧伤的事情而叹息感慨”是词语______的解释。

9.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默而识之,______,______。

(2)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

(3)莎士比亚说:“书籍是______”

(4)“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出自名著《______》,它的作者是______。

(5)“太阳实际上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这句话运用了______和______的说明方法。

评卷人得分
四、信息匹配
10.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的读音上打“√”。

(1)看到桂花有了累累(léi  lěi )的花骨朵儿,我便直奔(bēn  bèn)树下。

(2)《水浒传(chuán  zhuàn)》这部书着(zhuó  zháo)力描写了许多人物。

11.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因为……所以…… 如果……就…… 虽然……但是……)

(1)这本故事书(______)没有华丽的词句,(______)却能让我百看不厌。

(2)(______)看了《三国演义》,(______)我对章回小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评卷人得分
五、语言表达
12.按要求改写句子。

(1)父亲说:“这就是我对你们的希望。”(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家看见海力布变成了石头,都非常后悔,非常悲痛。(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卷人得分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文《慈母情深》片段,回答问题。

①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②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③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那么瘦小!那一天我也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④我鼻子一酸,攥(zuàn)着钱跑了出去…

⑤那天,我用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13.文中“机械”一词指的是(    )(填序号)

A.缝纫机 .工作方式拘泥死板,没有变化

14.选文第①段通过对母亲______和______的描写,从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位(______)的母亲。(填序号)

A.工作辛苦 B.善良向上 C.通情达理

15.第②段划线部分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从中可以体会到______

16.第③段中“我也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具体体现在______

17.此时此刻,我想对这位母亲说:______

课外阅读。

读书再读书

一位巴格达商人走在山路上,突然,有个陌生的声音对他说:“捡几块石头吧,明天,你会既高兴又懊悔。”

商人捡了几块石头继续赶路。天亮了,他掏出石头,发现它们都变成了宝石!商人无比高兴,可是过了一会儿,他却很懊悔。高兴的是石头变成了宝石,懊悔的是捡得太少了。

亲爱的小读者,读书也如此。我们今天读的书,明天就会变作宝贵的财富,当我们长大成人,总会懊悔自己读得太少。

很幸运的是,我从小就爱看书。记得小学三年级时就开始捧着厚厚的《女游击队长》囫囵吞枣地看,这份读书的兴趣一直伴随我长大。随着时间的推移,读书给我带来的好处越来越多:小时候从不为写作发愁,考大学语文得了高分,选择职业考上电台主持人,直到今天开始尝试写作……这都是读书的功劳。我常常在想,如果当初我不读书也就不会有今天。但在庆幸的同时我也和那个商人一样懊悔:我为什么不读得多一些再多一些呢?这份懊悔来自我在工作的时候,常常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读书?因为:

读书使我们视野开阔。我没有去过非洲,没有到过南极,但我却领略过非洲的美丽风情,为南极洲的圣洁天地深深陶醉,这是因为读书让我身临其境。

读书使我们情趣高雅。初春,当我在晨光中吟诵泰戈尔的《金色花》:“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哈哈地在风中摇摆,妈妈,你会认识我么?我感觉有花瓣儿正悄悄地在我心中开放,并潜入我的气息。”

读书使我们美丽。书一本一本地读,时光一年一年地溜走,蓦然抬头,那份书卷气已从内心悄然映在脸上。是啊,还有什么比书卷气更让人赏心悦目的呢?

读书使我们思想深邃。它帮助我们在别人的思想上建立自己的思想。当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已经把别人的智慧“偷”过来装在自己的头脑中,多好!我们本来天生只有一个头脑,是读书让我们又多了一个头脑。

更为重要的是,读书能使我们多活几度生命。不读书的人,只有一次生命,他充其量只能过一辈子。读书,使我们拥有丰富的人生:过去,现在和将来。

读书真让人受益无穷,所以,亲爱的小读者,请你从看电视、看卡通漫画、玩游戏机的时间中务必抽出时间来读书。别忘了,“书是奇迹”,如果你也想让自己的生命发生奇迹的话,那就去读书再读书——为了明天不致懊悔,让我们快快来捡宝石噢。

18.看到这篇文章的题目,我产生的问题有:__________带着这些问题阅读,可以加快阅读的速度。

19.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珍贵(___________)    沉醉(___________)   优雅(___________)

20.作者在文章开头讲的小故事和读书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画“   ”的句中“偷”字用得好,请问好在何处?你还能把它换成什么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在作者眼中,读书有哪些好处?请根据提示,从文中梳理信息,填入方框内。

评卷人得分
七、书面表达
23.习作。

题目:______的课余生活

自从“双减”措施实施以来,同学们的课业负担减轻了不少,相信大家都有了更为快乐的(难忘的、有趣的……)的课余生活:到户外做运动,强身健体;看自己喜欢的书,陶冶情操;和自己的好朋友玩游戏、做小实验,体验生活……请你把自己印象最为深刻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

要求:补全题目,重点突出,表达清楚,句子通顺,字数不少于450字。

1.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常识的了解。通过日常学习可知,借助资料了解写作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蕴含的情感,而且还可以结合资料丰富对课文内容的认识。此外,朗读时可以通过调整语速、语调和节奏来表现课文的情感,而且还可以把课文中丰富的情感表现出来。由此可知,D选项中“通过默写把课文中丰富的情感表现出来。”是错误的。

2.B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注意对学过的课文内容及时巩固复习。本题中说法不正确的是B项。《我的“长生果”》主要是回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阐明读书的特有感受以及读书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全篇情感真挚,层次分明。作者满含深情地回忆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她的读物由叫做“香烟人”的小画片到连环画,到文艺书籍和中外名著,阅读的范围与深度在不断增加。在醉心的阅读中,由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到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不仅扩展了想象力,锻炼了记忆力,增强了理解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写作能力。作者在读写的实践中,逐渐悟出了读写间的关系和写作方法: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些“鲜味”才好;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重点回忆了两次作文的构思与写作的经历,“分别是秋天来了”和“一件不愉快的往事”。所以本题中课文并不是告诉我们写作要一直借鉴和模仿。

3.C

【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排列归类。

A项:叮嘱:再三嘱咐。含有“说话”意思。

饱览:充分地看;尽情地观赏。

噪声:物体的无规则振动产生的不悦耳的声音;泛指嘈杂、刺耳的声音。

B项:吩咐:叮嘱;口头命令或指示。含有“说话”意思。

仿照:照着已有的方法或式样去做。

厌烦:嫌麻烦而讨厌。

C项:商量:互换看法或想法;商谈。含有“说话”意思。

议论: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等表示意见。 含有“说话”意思。

数落:不停嘴地列举着说。 含有“说话”意思。

4.D

【详解】

5.家祭无忘告乃翁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

学生要在保证书写正确的基础上,做到字迹清晰、工整、美观,汉字间结构合理。要注意连贯书写,不能看一笔写一笔。该题要注意“祭”、“翁”的写法。

“家祭无忘告乃翁”出自宋代陆游的《示儿》,全诗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意思是:原本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感到悲伤,没能见到国家统一。当大宋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时,你们举行家祭时不要忘了告诉我!

6.示    6    横折折折钩 你们的父亲,指陆游自己    

【详解】

本题考查查字典。

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这个字的音节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再查音节,音节必须带有声调,用部首查字法要先知道这个字的部首,然后知道除部首外还有多少画,选择字义,要结合词语的意思来思考。

(1)“祭”不是是“示”,共11 画,除去部首还有6画。

(2)“乃”笔顺: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撇,共2 画。

“家祭无忘告乃翁”出自宋代陆游的《示儿》,全诗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意思是:原本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感到悲伤,没能见到国家统一。当大宋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时,你们举行家祭时不要忘了告诉我!

乃:你,你的。乃翁:你们的父亲,指陆游自己。

7.懒惰 胆怯 矛盾 玲珑 酷暑 启迪 黎明 烦琐    

【详解】

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懒”“惰”“酷暑”“黎”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8.知 解 津 津 栩 栩 呻 吟 一知半解 无病呻吟    

【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识记。

一知半解:指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彻。

津津有味:形容趣味浓厚或有滋味的样子。也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说得很尽兴。津:口液;唾液;味:兴趣。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

栩栩如生:通常比喻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

无病呻吟:原比喻无故忧伤,比喻没有值得忧伤的事情而感慨;后多用来比喻文艺作品没有真实感情,装腔作势。

似懂非懂:好像懂了,又好像没懂。表示没有完全明白。懂:理解。非:没有。

从以上词意可知,与“似懂非懂”相近的词语是“一知半解”;“比喻没有忧伤的事情而叹息感慨”是词语“无病呻吟”的解释。

9.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为有源头活水来 全世界的营养品 红楼梦 曹雪芹 列数字

 作比较    

【详解】

本题考查诗词名句默写及说明方法。

(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意思是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出自《论语·述而》。

(2)“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出自南宋朱熹的《观书有感》,全诗为: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意思是: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3)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意思是:书籍是全世界人类获取知识的来源,人们只有不断地从书籍获取知识,才会使个人在精神层面上更加富有,得到更好的成长。

(4)“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摘自《红楼梦·第一回》解释:写这本书很辛苦,但人们都不了解,把这本书说成是乱写甚至是反书、。

(5)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引资料、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打比方等。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选用最佳方法。

从“一百三十万个”可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把“太阳”和“地球”进行比较,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10.(1)léi  bèn

(2)zhuàn  zhuó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1)果实累累guǒ shí léi léi,直奔zhí bèn。

(2)水浒传shuǐ hǔ zhuàn,着力zhuó lì。

11. 虽然 但是 因为 所以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

熟读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因果、假设、转折等各种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1)“没有华丽的词句”与“却能让我百看不厌。”是转折关系,可以用“虽然……但是……”相连。

(2)“看了《三国演义》”与“我对章回小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是因果关系,可以用“因为……所以……”相连。

12.父亲说,这是他对我们的希望。 大家看见海力布变成了石头,难道不会非常后悔,非常悲痛吗? 我不得不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详解】

本题考查句型转换。

(1)转述句就是某人转达另一个人的话,话的内容是由第三者代为传达的。引述句改为转述句的方法:(1)冒号和前引号要改为逗号,删去后引号。(2)说话人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其他人称根据语境更改。

根据以上方法,原句的冒号和前引号改为逗号,删去后引号;将“我”改为“他”,将“你们”改成“我们”。原句应改为:父亲说,这是他对我们的希望。

(2)陈述句改反问句的方法技巧:①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②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③在改后的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么、怎、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④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根据以上方法,原句的“都”应改为“不会”;在“不会”前面加“难道”;句尾加上“吗”,将句号改为问号。原句应改为:大家看见海力布变成了石头,难道不会非常后悔,非常悲痛吗?

(3)肯定句变成双重否定句,要在关键词前加上两个连用的否定词。常用的否定词有:没、不、非、否、无、 莫、勿……双重否定句就是说一句话中有两个否定词,用否定加否定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语意。

“只好”与“不得不”意思相近,可以将原句的“只好”改为“不得不”。原句应改为:我不得不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13.B

14. 动作 语言    C    

15. 反复 母亲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抓紧一分一秒,拼命挣钱,说明母亲真的十分辛劳。    

16.“我”没有用那一元五角钱买书,而是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17.您是一位伟大的母亲,您为了自己的家拼命挣钱,令我很受感动,我相信您家在你的努力下会过得越来越幸福。

【分析】

13.

本题考查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机械:①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如杠杆、滑轮、螺旋、机器以及炮等。②(形)比喻拘泥呆板。

在这里“机械”的意思指的是母亲 工作方式拘泥死板,没有变化。

14.

本题考查赏析描写手法。

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人物的每一行动都是受其思想、性格制约的,因此,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人物在某一情况下所作出的反应,主要是动作反应,就势必显示出了这一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

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独白是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重要手段。对话可以是两个人的对话,也可以是几个人的相互交谈。描写人物的语言,不但要求做到个性化,而且还要体现出人物说话的艺术性。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是动作描写。

“大声回答那个女人”是语言描写。

结合句子“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位通情达理的人。

15.

本题考查赏析修辞手法。

反复是一种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一遍一遍地重复个别词语或句子,以达到强调的目的。

“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中“立刻”一词反复使用,说明了母亲工作非常辛苦,挣钱很不容易,完全没有喘息的时间。

16.

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通读全文,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

结合文章第五自然段内容“那天,我用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可知答案。

17.

本题考查开放性试题。

我们读完文章以后一定被文中母亲的通情达理,对孩子的爱所感动,学生跟据此组织好语言进行表达,答案不唯一。

18.为什么要读书?

19. 宝贵 陶醉 高雅    

20.引出下文,说明读书的重要性。读书就如同捡石头一样,等它变成宝贵财富的时候,会懊悔自己读得太少。

21.“偷”,窃取别人的财物。在本句中是指阅读时是把别人的智慧窃取到自己的头脑中,非常的生动形象。

还可以换成“窃”。

22.使我们视野开阔

使我们情趣高雅

使我们美丽

使我们思想深邃

使我们和作者进行跨越历史的交流

【分析】

18.

本题考查阅读方法和策略。

根据题目《读书再读书》,可以推断文章跟读书有关,我们可以提一些跟读书有关的问题。

比如:怎么读书?读书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读书……

19.

本题考查对近义词的掌握。

确定近义词的方法有:

(1)从有共同词素的词语中去找。如找可贵的近义词时,抓住词素“贵”组词:珍贵。

(2)从词语的意义上去找。先弄清词语的意思,然后再想想有哪些词语与这个意思相同或相近。

珍贵,是指价值高;意义大;宝贵;珍爱,重视。珍贵的近义词:珍稀、爱护、珍奇、爱惜、珍惜、重视、名贵、珍视、可贵、贵重、珍爱、宝贵、珍重。

沉醉,比喻深深地迷恋某种事物,沉浸在某种境界里。沉醉的近义词:沉迷、陶醉、大醉、昏迷、烂醉、沉浸、酣醉、痴迷。

优雅,具体意思:(指物)优美雅致。 如优雅动听、环境优雅;(指人)优美高雅。如姿态优雅、举止优雅。优雅的近义词:优美、儒雅、温柔、文雅、斯文、温婉、典雅、高雅。

20.

本题考查文章开头的作用。

内容上:1、开篇点题;2、提示文章中心;3、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地点时间原因等;4、交待事件发生的环境;5、为下文埋下伏笔或作铺垫;6、设置悬念吸引读者;7、奠定感情基调。

结构上:1、总领全文;2、引出下文;3、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开头讲的小故事和读书相关,为下文作铺垫。

21.

本题考查字词的作用。

先说出字词的本义,以及词语在本句中的含义,再说明字的作用。

最后再看可以换成别的字。

22.

本题考查从文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从题干中可以知道是找“读书有哪些好处”。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读书?因为:”从这一段往下找,每一个自然段的开头就提到了读书的好处:“读书使我们视野开阔”“读书使我们情趣高雅”“读书使我们美丽”“读书使我们思想深邃”“读书能使我们多活几度生命”。

另外我们,可以从读书的好处方面思考最后一个答案。

23.

                                有趣的课余生活

     我的课余生活就像五彩缤纷的童话书,它们让我的生活变得不单调,很有趣!弹钢琴、帮妈妈洗碗、收集旅游门票……都是我的最爱。可是,我最最喜欢的还是观察小植物!  

     有一次,我去观察阳台上的小榕树,发现它的叶子耷拉着,一点生机也没有,好像就要枯萎了!  

     我心里别提有多着急了!急忙变成一位植物医生,一本正经地拿起放大镜,一步一步地悄悄观察着小植物。  

    我仔细地照了小榕树的叶子和粗壮的树杆,终于在叶子上看见了犹如米粒般大小的蚜虫们它们无忧无虑地趴在叶子上,慢慢地爬到这儿,爬到那儿,一边爬还一边吃着一片片嫰小的叶子。  

     我忍无可忍,头发都要烧起来了,真想大吼一声:“好你个小东西,我非灭了你不可!”想想说这话有啥用,还是快点想办法灭了这“小家伙”我以箭速拿来牙签,小心翼翼地把“小家伙”们给夹走。又给小榕树浇了一点水,滴了几滴植物的营养液我期待我的小榕树能恢复健康。  

     没过几天,奇迹出现了小榕树像一个小战士一样立在花瓶里,彷佛在说:“瞧,我多神气呀!”那一刻起,我的心里又多了一种小小的成就感,这小小的成就感,让我的心像喝了甜甜的蜜似的,那甜味洒到了我的全身,让我有一种无尽的快乐,这是课余生活带来的快乐生活!

【详解】

本次习作考查半命题作文。

仔细阅读作文题干,要求我们以“______的课余生活”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学生仔细回忆自己的课余生活,有哪些事情是你印象深刻的?如:到户外做运动,强身健体;看自己喜欢的书,陶冶情操;和自己的好朋友玩游戏、做小实验,体验生活等。选择自己印象最深刻的进行表达,内容详略得当,语言通顺即可。

开头:开门见山式开头或抒发感情式开头引出下文。

中间:这是本次作文的重点。我们可以通过叙事的方式来讲述自己在课余生活所做的事情。注意:

①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

②一般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③要突出重点,不要平铺直叙,重点的场面或过程要详写,写具体;

④环境描写对反映文章的中心很有作用,所以在叙事时,有时也要注意写清楚环境。

⑤要加入一些修辞,使内容更生动。

结尾:点题,收束全文。抒发自己的感情。

文档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二)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下列对如何体会文章的情感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可以借助资料了解写作背景,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蕴含的情感。B.可以结合更多的资料来丰富对课文内容的认识。C.通过朗读,把课文中丰富的情感表现出来。D.通过默写把课文中丰富的情感表现出来。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谈读书》中朱熹认为读书有三到,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